齊安瑾 (陜西省社會科學(xué)院 710065)
電影《歸來》改編自嚴歌苓的小說《陸犯焉識》,電影將原著情節(jié)極簡壓縮,如略去了陸焉識在被打為右派之前的花花公子歲月;又作了部分改動,如原著中三個兒女成了電影中的一個女兒,原著中陸焉識逃跑出來以后并沒有約馮婉喻在火車站見面,電影中則增加了陸焉識見到了丹丹并希望她轉(zhuǎn)告媽媽他要見她,遭到拒絕之后給馮婉瑜寫在對聯(lián)一角上的“明天早上八點,火車站天橋見”等情節(jié)。電影的改編無疑都會將矛盾集中,加上電影鏡頭、場景、音樂的運用,往往講出一個更為生動的故事。
張藝謀的《歸來》在這一點上是成功的。我?guī)缀跏橇髦蹨I看完了這部影片,同時也看到坐在前排的人在不停地拭淚。父親潛逃,女兒不能演《紅色娘子軍》的主角吳清華,工廠與街道辦找母女二人談話,女兒明確表態(tài)“他是階級敵人”。丈夫從煙囪爬上爬下爬到了自家門口,妻子卻在矛盾與猶豫中錯過了相見,只收到從門縫里塞進來的對聯(lián)一角,上面寫著“明天八點,火車站天橋見”。女兒此時卻把樓道中碰到的“陸焉識”讓她告訴媽媽的話告訴了來自勞改場準(zhǔn)備抓捕父親的鄧指。各種細節(jié)將觀眾的心抓得緊緊的,讓觀眾為這個家的每個人緊張,期待著故事將怎樣進行下去。
婉瑜帶著前一天晚上蒸好的饅頭,準(zhǔn)備好的被褥,第二天一早來到了火車站。陸焉識在天橋下像個乞丐,卻用污水擦干凈了臉,他們已經(jīng)有十多年沒有見面了。最后,他們看見了彼此,卻也同時看到了鄧指。陸焉識還是往天橋上跑,他想跑到婉瑜跟前,他就想好好看她一眼,但婉瑜卻喊道“焉識,快跑!”
焉識被揪著頭發(fā)抓走了,婉瑜因為女兒的大義滅親將女兒趕出了家門。三年后,“文革”結(jié)束。父親歸來,急急歸家,婉瑜卻因為心因性失憶已經(jīng)不再認識他。他通過種種“似曾相識”的場景讓婉瑜想起他,但他沒有成功,直到他們慢慢老去,他以一個“讀信的同志”這個身份陪著她每月五號去等待婉瑜心目中的“陸焉識”的歸來……
電影在溫婉動人的樂曲中結(jié)束,眼睛酸澀生疼,我只想著,假如生命可以重來。假如生命可以重來,婉瑜和陸焉識能在家中相認,接續(xù)起對彼此的記憶;假如生命可以重來,丹丹不會剪掉家中所有照片中的父親,不會和父親劃清界限,不會阻止父母的相見,更不會去告密……但生命之河是前行的,這不禁讓人為他們?nèi)谥腋械酵锵В械竭z憾,卻又感到欣慰,因為他們可以這樣相陪著慢慢老去。很難得看到講了這么一個好故事的電影,短短幾十分鐘,通過一個小家庭的小歷史濃縮了生命、人性精華,張藝謀的敘說能力是如此讓人驚訝!電影觀后,我還想到了我的父母、公公婆婆,還有自己的婚姻。生命不可能重來,這一點對于人類是多么殘酷,我們要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珍惜父母,珍惜彼此!
這部電影給我的另一個感受就是場景、道具設(shè)置非常自然。電影開頭丹丹的芭蕾舞蹈動作就鮮活再現(xiàn)了樣板戲的一招一式;《紅色娘子軍》演出后,所有的演員和觀眾一起揮舞著毛主席語錄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看來也是非常震撼;所有人胸口別著的毛主席像章、公交車、火車站的宣傳彩頁以及所有人的服裝等等,都是隨著年代發(fā)展而變換著,加之IMAX所帶來的清晰度和感染力,讓人深深體會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國原來如此。
電影聚集了一幫真正的老戲骨,這個“骨”,我想是“骨髓”的意思。演員與角色合二為一,他們抓住了人物形象的精髓。語言的輕重緩急、情感表達的張弛有力,增一分則多減一分則少。陳道明、鞏俐自不必說,每一顆淚珠都掉得恰如其分;首次演電影的張慧雯也是亮點頻頻,青春年少意氣風(fēng)發(fā),成年后內(nèi)心的隱隱懊悔,中年對父母的理解和欣慰,都被她的眼神、臉部表情、一舉一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郭濤、劉佩琦、祖峰、閆妮、張嘉譯、丁嘉麗中,除了閆妮的配音有些單薄感之外,其他諸位的表演可謂精湛至極,尤其是丁嘉麗那一段“宣言”,與陸焉識背后的勺子為影片增加了一處讓人極為心酸的笑點;辛柏青、陳小藝、李純戲份較少,但也形象鮮明。張藝謀的號召力和眼力真是讓人驚嘆!
一部電影的成功,在我看來不僅僅是票房,還在于它的持久力!不得不說,這部電影是每個人的電影,我今天看過了,我還想為他人推薦。因此,這部電影不僅有潛在的觀眾群體,它還有未來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