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心誠
筆者《淺議太極拳的究竟意義》一文投給《少林與太極》編輯部后,編者將題目調整為《太極拳拳理的佛學智慧》,這一改改出了境界,改出了太極拳拳理的精魂與無窮盡意義,爾后便有“再談”(《少林與太極》,2013年第11期),由于編者的啟發(fā)與提示,于是現(xiàn)又有了“三談”。
一、拳道與佛道:佛道的終極目標是為了世人斷惡修善、轉苦為樂,轉凡為圣。它一點也不迷信。學問大家梁啟超先生說它“智信非迷信,兼善非獨善、入世非厭世”。這個見解很高明,可幫助我們認識太極拳道。
太極拳道是什么呢?是通宇宙、自然、人生之大道,是求習拳者的個體身與心和諧、個人與家庭和諧、人事環(huán)境和與自然環(huán)境和諧。藏佛法師索達吉堪布說,太極拳將人體與自然結合起來,有很好的觀想、靜松、寂靜、意念等修法,效果特別好(《前行廣釋》第七冊第142頁)。這真是一語道破太極拳的佛學玄機。
堪布所言太極拳的以上四種修法,都可以在佛學里找到透徹明白、不可思議的答案。故余言:以佛法證拳法,加深拓展并提升了太極拳的訓練法要,可以使習拳者豁然開朗、洞徹幽微,還可以提升拳品,亦可以升華心品與人品。
二、重內結合外:這是一個老話題??v觀經典拳論的所有著作,它們的共同點是在重現(xiàn)形體、身形動作同時,強調精、氣、神、心、意的作用。因為如無外部動作的開合動靜、收發(fā)蓄放、出入進退、身形手勢等,則會形成“軀殼”太極拳;同樣如不重視神意氣等,則會從根本上失去太極拳。李品銀先生對吾親言說:“我所總結的‘五個三’最關鍵的是‘內先于外,內大于外,內重于外’?!眱染褪巧涎跃?、氣、神、心、意,太極拳理用一字統(tǒng)攝——意,故楊澄甫師明確提出“用意不用力”,武禹襄先生指出“以意行氣”、“以氣運身”的要義。而佛理在論述“內”時,常以一個“念”字統(tǒng)攝,有“一念萬年,一念千山隨行,一念十萬八千里,一念遍法界、虛空界”之說,這就使習拳者進一層清楚明白以意練拳的作用不可思議。佛理修煉家們提出:“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即在汝心頭,人人都有靈山塔,好在靈山塔下修?!笔枪剩绾斡靡饽罹毴?,調控身心,做到性命雙修,是每個習拳者必須始終關注并應在實際鍛煉中加以驗證的關鍵問題所在。
三、性相不二有三層:性指太極拳的本質屬性,有“無極太極、無中生有、混元陰陽、明心見本、歸樸返真”等表述。指太極拳千變萬化的外部動作,有“胸吞意納,手出足移,正隅方圓”等。根據佛法的提示,太極拳性與相有三層境界:性是性,相是相;性相互含;性相不二。以太極拳普遍動作開合為例的演化為:(一)開是開,合是合,即練出區(qū)別;(二)開合互含互轉,即開中有合,合中有開,不可分離;(三)開合不二,開就是合,合就是開。這就較為明確地將懂勁的關鍵——陰陽原理體現(xiàn)出來,即陰陽互含互轉互濟,陰陽不二。眼下許多習拳者的境界處于“高原區(qū)”徘徊,是因并沒有真正懂得性相不二的原理。由此可擴伸出身心不二、性命不二、理事不二、動靜不二、內外不二、心氣不二、氣勁不二、一多不二等。
四、寂靜、觀想:在意念前提下,在靜松狀態(tài)中,習拳者進入寂靜與觀想,妙不可言。佛法將寂靜分三層次,有普通寂靜、邊寂靜、極寂靜,這就把十三勢中的“定”推向極微之微。在此“定”中,肉身的每個細胞乃至每一“塵”都得到了最合理的調整,人的本性本能與智慧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開掘,人體“藥庫”得到最佳開發(fā)。因而太極拳能治病、能開發(fā)智慧、能提升靈性就是順理成章的事,自然而然被佛理所肯定。太極拳有三種主要訓練途徑,即站樁、盤架、揉手,這三種形式欲求其效,都與寂靜相關,忽略寂靜,一無所效,一無所成。
觀想是用意一大妙用之法,佛理對觀想的揭示超過任何世俗學問。有“十六觀”之方,如觀日、水、月、樹等,每一觀有具體觀法,運用于習練太極拳則可根據動作名稱提示觀想,如白鶴亮翅,烏龍擺尾、鳳凰展翅、青龍出水等,觀想的高層次是似觀非觀,不觀而觀,觀而不觀。與意結合,則是似意非意,不意而意,無意真意。
五、精進與拳境:我?guī)煾祵ξ艺f,練到學會聽勁即懂太極拳,不然就是瞎練,聽不是用耳聽,是用皮膚聽,用眼睛聽。起先我對此說茫然,似懂非懂。后來學習佛理,才知師傅高見,因而對師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佛理開示人們,六根對應六塵?!傲敝浮把鄱巧嗌硪狻?,“六塵”指“色聲香味觸法”,一念都攝六根,六根可互用。所謂互用,以視聽為例,視可用于聽,聽可用于視,以此類推。故太極高手一接觸皮膚,即知其對方功力程度,太極妙手,眼睛一望,即知其功力大小。這個境界簡直“他心通”了,神不神秘?不神秘!只要習拳者真正去掉執(zhí)于我,執(zhí)于貪心,破除煩惱障礙,神秘些的特殊功能自能顯現(xiàn)或者接近顯現(xiàn)。佛法倡導修行人以自化利他,精進勤修以大圣境為目的,習拳者應有警覺。在眼下太極拳習練者中“我執(zhí)”太重,練拳傳拳有的為沽名釣譽,有的為貪求錢財(正當合理收入例外),也有的為貪戀女色,還有的為報仇報怨,忘記了練拳的崇高目的,將太極祖師的諄諄告誡——練拳練德忘得一干二凈。德是什么呢?是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些至理讓每個習拳者不得不理證實證!吾做得差,學得也不好,也以此文章供自己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