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摘 要:古箏合奏作為一種新興的表演方式,對于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音樂基本要素的綜合感知能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關鍵詞:高師學生;箏樂隊(團);合奏訓練
古箏合奏作為一種新興的表演方式,對于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音樂基本要素的綜合感知能力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古箏合奏對于學生來說是對其所學專業(yè)知識與演奏專業(yè)技能的相互滲透與相互鞏固,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藝術實踐。
一、對基礎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
1.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視奏能力
視奏是合奏訓練中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實際的合奏訓練中不可能有太多時間讓學生慢慢熟悉樂譜,有較強視奏能力的學生較之于視奏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在演奏本聲部的同時注意到其他聲部的節(jié)奏、旋律的走向、音響的融合等,從而更好地把握整體音樂的平衡。而在一系列的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視奏能力也將隨著整體樂隊演奏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2.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多聲部思維能力
學習民樂的學生器樂選修課上接觸的大多是獨奏曲,民族器樂作品多為單旋律方式的作品,在聲部層次這方面比較單一,因
此,學生的單聲部線性思維能力一般較好,但相對的多聲部思維能力較弱。而合奏訓練能大大加強學生多聲部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合奏訓練中切身體會音樂作品通過縱與橫的音樂線條所架構起來的絕妙音響效果,使學生由書面上所學的復調、和聲知識能夠真正通過實踐獲得更加深刻的感知,真正架構起多聲部立體的音樂感知能力。
二、對音樂理解力及表現(xiàn)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方面在箏樂隊(團)合奏訓練中學生勢必將接觸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及傳統(tǒng)的或現(xiàn)代的曲目,在箏樂隊(團)的合奏訓練中,拿到具體的合奏作品首先要從音樂作品分析入手,詳細地去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時代背景、表現(xiàn)內容、民族文化、民族特征、發(fā)展手法、曲式結構、和聲布局、演奏技巧、演奏方法等,讓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音樂作品有關內容,并通過藝術實踐進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內涵,從而提高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這些訓練無疑開闊了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作品內涵的理解,在對演奏樂曲有自身理解的基礎上會使學生樹立起對于“聲音美、音樂美、情感美”的追求。
而且,箏樂隊(團)合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演奏才能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民族音樂演奏才能包括三個方面:作品的理解能力、作品的把握能力和作品的駕馭能力。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是要在藝術實踐中不斷地進行培養(yǎng)和鍛煉的,并且需要通過學習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才能獲得。在箏樂隊(團)合奏訓練中,通過不同風格、不同特點、不同難度的合奏作品的學習,能夠全面地培養(yǎng)和提高我們音樂演奏的才能,并且使我們增強對合奏作品織體中各聲部音色的融合與整體音響平衡的控制能力。
三、對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箏樂隊(團)合奏實際上是一個所有樂隊成員共同參與、共同體驗、共同探討和共同學習音樂的過程,是一個相互競爭學習、相互協(xié)同合作的過程。這和高師學生上課時的演奏訓練大多為個體性質的單一訓練方式有直接的差異。學生將跳出單純個體的框框,融入更為廣闊的群體共同成長與發(fā)展的音樂世界中,在不斷地藝術實踐中,學會與別人合作出色地完成一次精彩的演出。箏樂隊(團)合奏有利于“形成具有統(tǒng)一意志和共同感情的團結集體”。合奏訓練中學生可以取長補短,在合作學習中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協(xié)調性和個人的聰明才智與能力特長,使整個樂隊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朝好的方向發(fā)展。
四、可為高師學生日后的工作實踐打好基礎
高師培養(yǎng)的學生主要是以面向中小學音樂基礎教育為主的,或是有些學生也有可能擔任民族樂隊樂手,有的則要到基層文化藝術單位做輔導工作,這些崗位有很多是要與合奏訓練有所接觸,因此,箏樂隊(團)的訓練無疑也為以后高師學生走向基礎教育崗位奠定了基礎。所以,在合奏訓練內容的安排上不僅要注重學生能很好地合奏經典音樂作品,更要重視對學生合奏觀念的培養(yǎng)以及如何訓練樂隊的方法指導。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古箏不斷地被大眾所喜愛與接收,使越來越多的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小型箏樂隊或較為大型的箏樂團,因此,箏樂隊(團)合奏訓練對于一個高師學生來說具有長遠的意義。
根據這一實際情況,筆者認為高師箏樂隊(團)合奏訓練在音樂作品的選擇上不宜太深、太難,而應廣泛些、多樣些,多選擇一些民族的優(yōu)秀合奏作品,使學生在樂隊的音響中領略到本民族經典音樂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審美情感,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此外,也要積極地參與各種演出活動,但不能片面地把合奏訓練單純地定義為排練或只是為演出。
參考文獻:
閆力華.積極探索民族器樂表演的新形勢:試論“群箏”演奏.藝術教育,2007(10).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師范學院附屬豐澤小學)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