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宇
摘 要: 基督教發(fā)源于公元1世紀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地區(qū),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文化自產(chǎn)生以來,對歐洲文明進程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一些文學作品,作為對現(xiàn)實社會的反映,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響。本文以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的長篇小說《悲慘世界》為例,分析基督教思想對19世紀歐洲文學作品的影響。小說情節(jié)圍繞主人公冉·阿讓展開,融入了濃重的基督教思想、人道主義關(guān)懷和革命精神。
關(guān)鍵詞: 基督教 《悲慘世界》 仁愛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于1862年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主人公冉·阿讓為救外甥偷了一塊面包而被判入獄5年,因逃獄加刑至19年。刑滿出獄后,他依舊擺脫不掉苦役犯的身份,受盡鄙視,饑寒交迫。走投無路之際,冉·阿讓有幸得到米里哀主教的幫助,在他的感化下決定重新做人,但不得不一直躲避沙威警長的追捕。他化名馬德蘭,受女工芳汀囑托收養(yǎng)了孤女柯賽特,后又從戰(zhàn)斗中救下養(yǎng)女的愛人馬呂斯,成全兩人結(jié)了婚,最后慘淡離世。小說在深刻揭露19世紀資本主義的尖銳矛盾,展現(xiàn)下層人民生活的困苦的同時,彌漫著濃厚的宗教色彩。
一、米里哀主教形象分析
小說開篇用了一整卷描寫米里哀主教,米里哀主教本出身貴族之家,后任迪涅主教。書中寫道:“米里哀先生到任以后,人們就照將主教列在僅次于元帥地位的律令規(guī)定的禮節(jié),把他安頓在主教院里。市長和議長向他做了初次拜訪,而他,在他那一面,也向?qū)④姾褪¢L做了初次的拜訪?!泵桌锇壬匚蛔鹳F可見一斑,然而,主教作為虔誠的基督徒,秉承著基督教教義,他是寬厚仁慈的。在他身上,博愛精神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迪涅主教院與醫(yī)院相連,主教院豪華氣派,只有米里哀先生、妹妹及仆人馬格洛大娘住在里面。醫(yī)院卻是一所低矮簡陋的房子,26個病人擠在一起。于是主教將自己的房子騰出來,給那26個窮人居住,自己和妹妹、女仆住進了那所簡陋的小屋?;浇虖膼鄢霭l(fā),教導人們:“有錢財?shù)娜诉M神的帝國是何等地難啊?!保ā恶R可福音》10:24)正如書中寫道:“米里哀先生絕沒有財產(chǎn),他的家已經(jīng)在革命時期敗落了。他的妹子每年領著五百法郎的養(yǎng)老金,正夠她個人住在神甫家里的費用。米里哀以主教身份從政府領得一萬五千法郎的薪俸。在他搬到醫(yī)院房子去的那天,米里哀先生就一次做出決定,把那筆款項分做各項用途?!彼麑⒆约旱男劫阂环植涣?,分別用以補貼教會和宗教團體、改善監(jiān)獄、撫慰囚犯、發(fā)展教育和救濟窮人等。“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無定的錢財,只要倚靠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受的神。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樂意供給人,為自己積成美好的根基,預備將來,叫他們持定那真正的生命?!保ā短崮μ皶?:17-19)米里哀主教好似耶穌基督的化身,幫助、扶持那些生活困苦、饑寒交迫的底層人民。米里哀主教沒有階級觀念,縱使自己出身貴族,而今身份尊貴,卻依然保持一顆仁愛之心,傳播愛意,真正做到了“愛人如己”。
米里哀主教對冉·阿讓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他將冉·阿讓感化,洗心革面后的阿讓就是他的翻版。手持黃色身份證讓冉·阿讓受盡歧視,法律就是這么無情,命運就是這么不公,他這一世都摘不掉苦役犯的帽子。仁慈的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給予他食物和住處,并用“先生”稱呼他,這使冉·阿讓感激又惶恐。主教對冉·阿讓說:“您不用向我說您是誰。這并不是我的房子,這是耶穌基督的房子。這扇門并不問走進來的人有沒有名字,只問他是否痛苦……與其說我在我的家里,倒不如說您在您的家里,這兒所有的東西都是您的?!?9年來,他從未受過如此禮待。然而19年的牢獄生活使冉·阿讓恨極了這個社會,盡管掙扎了很久,他還是決定偷走主教的銀器。冉·阿讓又一次被逮住,他被帶到主教面前對質(zhì)。出人意料的是,主教并沒有指認阿讓,而是將那一對銀燭臺一并送給阿讓。警察走后,主教走到他身邊低聲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您允諾過我,您用這些銀子是為了成為一個誠實的人?!彼粥嵵氐卣f:“冉·阿讓,我的兄弟,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惡一方面的人了,您是在善的一面了。我贖的是您的靈魂,我把它從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棄的精神里救出來,交還給上帝?!薄妒ソ?jīng)·路加福音》第六章27-31節(jié)說道:“只是我告訴你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詛咒你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有人打你這邊的臉,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是一種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這是圣人、神人的境界。米里哀先生是偉大的,他用愛寬恕了這樣一個“惡”人,換來了此人后半生的“善”。
二、冉·阿讓形象分析
冉·阿讓是這個悲慘世界中無數(shù)可憐人的縮影,他出身貧苦,為了姐姐的孩子不被餓死,偷了一塊面包,因而被判入獄。他本性不惡,但19年的苦役犯生活,一輩子的苦役犯身份讓他不由地恨極了這個黑暗的社會,所以他“以怨報德”偷了主教的銀器。仁慈的主教寬恕了他,還贈給他一對銀燭臺。米里哀主教觸動了他的靈魂,讓他真實地感受到即使在充滿罪惡與不公的社會里仍有仁慈與博愛、寬恕和尊重的存在,從而為他后來的覺悟與人格升華做了有力的鋪墊,指出了明確的方向。與其說是米里哀主教感化了他,不如說是作家刻意將米里哀主教塑造成宗教道德的化身,用基督教的仁愛精神感化人的心靈,撫慰這個社會,凸顯基督教思想的重要影響。
此后的冉·阿讓化名馬德蘭,開了工廠,當了市長,但需時刻躲避追捕。無論何時何地,他都銘記米里哀主教的話,以仁愛寬恕救助之心善待與幫助別人。他常給那些捅煙囪的孩子們錢;他一人抬起馬車,救起被壓在下面的老人,也因此引起了沙威警長的懷疑;他不忍無辜的商馬第替他入獄,于是在法庭上說出了真相;他因女工芳汀淪落風塵而自責,受她囑托收養(yǎng)孤女柯賽特,他帶著柯賽特東躲西藏,竭盡全力保養(yǎng)女安全,用一生信守著承諾;他冒生命危險救出把柯賽特從他身邊帶走的馬呂斯,眼見養(yǎng)女墜入愛河離他而去,他忍住不舍成全了這對年輕人,自己則孤獨寂寞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臨終前他指著那對銀燭臺說:“把這對燭臺送給我的人,我不知道他在天上是否對我滿意,我已盡力而為了。”而后坦然別離人世。這里作家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格及其形成的曲折歷程,讓我們感受到博大的仁愛精神救贖人、造就人的巨大力量,真實感人,富有典范意義。
基督教仁愛精神對人的感化還體現(xiàn)在冉·阿讓和沙威這對敵人身上。沙威警長是統(tǒng)治階級的象征,他冷酷、殘忍,固守著他遵從的吃人的法律。他對冉·阿讓窮追不舍,誓將他再次扔入獄中。當他在街壘戰(zhàn)斗中充當奸細被俘,碰巧落到冉·阿讓手里的時候,阿讓本可以殺了他,從此就不用再過東躲西藏的日子了。但是,作者卻戲劇性地讓冉·阿讓放走了這個鎮(zhèn)壓人民、破壞起義的兇惡敵人。沙威被放了之后,內(nèi)心無比掙扎、痛苦,他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敵人是如此以德報怨。當起義失敗,沙威再次捉到冉·阿讓時,他放走了他,并因陷入職責與道德觀念互相矛盾的極端苦悶之中而投身塞納河自盡。沙威的悲劇緣于受到了仁愛寬恕的感化,他心中原來的道德觀念被徹底擊潰。沙威也是這眾多悲慘的人中的一個,作者安排他投河自盡更加突出了基督教仁愛精神的感召力。
三、結(jié)語
無論是米里哀主教還是冉·阿讓,都寄托了作家那一時期的宗教觀。他宣揚仁慈博愛的基督教精神,宣揚宗教的巨大感化力量。在雨果看來,一個不幸者挺身和整個社會搏斗,只是一種“瘋狂的舉動”,只有仁慈博愛才能夠提高個人道德、療救社會疾患,而在永恒的愛的光輝照耀下,一切受難者均將得救。作者筆下的米里哀神父,實際上是愛的精神的化身,他顯示了上帝之愛的巨大威力,把冉·阿讓這個“異常險狠”的苦役犯感化成一個皈依宗教、一心向善的人?!侗瘧K世界》中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雨果主張用人道主義精神感化人,從而達到變革社會的目的,流血革命只不過是不得已而為之。筆者認為,無論人道主義精神還是基督教博愛精神,其核心皆為“愛”,雨果在作品中渲染的人道主義精神實則是對基督教博愛精神的另一種詮釋。從個人到社會,從國內(nèi)到國外,從過去到現(xiàn)在,“愛”都是人類永恒的主題。
參考文獻:
[1][法]雨果著.李丹,方于,譯.悲慘世界[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耿文忠.從《悲慘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J].自貢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3):21-24.
[3]高韻青.從《悲慘世界》中冉阿讓的形象看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J].外交學院學報,1998,(3):81-84.
[4]圣經(jīng)[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xié)會,19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