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金紅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當上了魏國一把手。這是一位聰明有遠見的青年領(lǐng)袖,他的理想就是帶領(lǐng)人民勤勞致富奔小康,使魏國成為戰(zhàn)國時期的超級大國。
魏文侯清醒地知道,要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首先就要禮賢下士,招納人才。
魏文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名滿天下的子夏。
子夏的名頭的確很響,他是大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門生。
子夏晚年居住在東部別都魏,距國都安邑千里迢迢,但魏文侯不辭勞苦,坐著馬車就找上門來,還帶來了魏國總理(丞相)的任命文件。只要你愿意干,咱就現(xiàn)場辦公,現(xiàn)場任命。
對魏文侯的誠意,子夏很感動,但感動并不表示可以馬上行動。
就在魏文侯等著子夏答復(fù)時,子夏很遺憾地告訴魏文侯:“我年事已高,老眼昏花,而且理念也跟不上了,不能給您分憂,請諒解。不過,我可以推薦一個人給您,這人的本事,絕不在我之下!”
魏文侯一聽,先是遺憾,后是激動,忙急切地問道:“先生給我推薦哪位高人呀?”
子夏不慌不忙地吐出三個字:“段干木!”
段干木?
魏文侯有點迷茫:“先生這么欣賞他,那他一定很有名氣,可我怎么就沒聽說過段干木的大名呢?”
子夏呵呵一笑:“這段干木是我的學(xué)生,為人低調(diào),平日里也不注意宣傳自己,所以名氣就很小。不過,他‘通六藝,身懷經(jīng)邦緯國之才,可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這樣的人才您千萬不要錯過呀!”
子夏再一次對段干木的好評,讓魏文侯開心不已。他接著問道:“還請子夏先生告訴我,段先生他現(xiàn)在住哪兒呢?”
子夏遙指前方:“他就住在都城的一個小巷子里,您可以去那兒找他?!?/p>
從子夏那兒回來,魏文侯馬不停蹄地去拜訪段干木。
也是奇怪,這段干木竟然提前開溜了。當魏文侯坐著馬車左轉(zhuǎn)右拐摸到了段干木居住的那條小巷子,鎖定了段干木住的房子后,拍了老半天的門,一點動靜也沒有。
魏文侯就問隔壁鄰居:“這家主人去了哪了呀?”
鄰居的回答讓魏文侯好不郁悶:“他聽說今天有人來找他,在您來之前,就跑出去了,至于什么時候回來,我就不知道了。”
擺明了,老段不想見自己。
魏文侯不生氣。
也是的,自己和段干木不相不識的,人家憑什么要在家里等著你上門?況且,現(xiàn)在是自己有求于人家,對方又是有真才實學(xué)的隱者,耍點脾氣也是正常的。
要說魏文侯的脾氣也真是好,他是請你段干木去做官的,這樣的好事,一般人想攤都攤不上呢!
魏文侯沒有就此放棄。你越是不見,我就越要去找你,兩人就這么卯上了。
只要有一丁點兒的空閑,魏文侯就帶著下屬去拜訪段干木。
后來的劉備只去了諸葛亮那兒三次,就搞得世人大做文章,說劉皇叔如何的禮賢下士,求賢若渴,魏文侯可是這方面的鼻祖,為得到段干木這樣的人才,魏文侯真的是“N顧小巷”啊。
偏偏這段干木就是要和魏文侯捉迷藏,每次去,段干木都像是提前得到了信息,只要是魏文侯的馬車一到,段干木就翻墻走人。
吃了N次閉門羹后,魏文侯就想了,是不是我每次去的陣勢搞得太大了,顯得不夠謙虛不夠誠心呢?
于是,接下來的幾次拜訪,雖然魏文侯還是沒見著段干木本人,但每次經(jīng)過段干木住的小巷時,魏文侯都很恭敬,“過段干木之閭而軾”,起身站立,手扶車欄,佇立仰望,充滿敬意。并俯下身子貼在車子的前橫木上,極其虔誠地向他神往的段干木行注目禮。
魏文侯的一個貼身保鏢就很不解:“君何為軾?”——您是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為何對一個住在巷子里的人低三下四呢?
“你懂什么!”魏文侯拍了一下保鏢的腦殼,“段先生是大賢大德之人,深懷高潔君子之道而不出來做官,甘于寂寞深居陋巷而聲名傳至千里,我怎么能不俯身表示恭敬?段先生有德,我有勢;段先生有義,我有財;勢不如德貴,財不如義高,我怎么能不俯身表示恭敬?記住,以后不許說對段先生不恭的話!”
魏文侯說給下屬的這段話,不僅是對段干木的好評,更彰顯了一位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求賢若渴的雅量。
最后一次去拜訪段干木時,魏文侯是一個人去的,這次的便衣行動,果然讓段干木無所察覺。當魏文侯敲開段干木家簡陋的木門時,毫無防備的段干木想跑也來不及了,就被堵在了屋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理成章,段干木再想推辭,也不好意思說出口了。
魏文侯通過自己居下的姿態(tài)贏得了人心,為自己將來成為戰(zhàn)國老大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ch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