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堃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1)
西沙必利聯(lián)合蘭索拉唑對6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療效觀察
馮 堃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01)
目的采用西沙必利聯(lián)合蘭索拉唑對反流性食管炎(RE)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我院內科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RE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30)兩組,對照組口服蘭索拉唑進行治療,治療組在服用蘭索拉唑的同時加用西沙必利,兩組療程均為8周。對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內鏡下炎癥等方面進行分析,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和對照組內鏡下炎癥的愈合率分別為86.7%(26/30)和63.3%(19/30),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治療組和對照組的顯效率分別為83.3%(25/30)和66.7%(20/30),總有效率分別為96.7%(29/30)和76.7%(23/30),兩組比較,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差異均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結論西沙必利與蘭索拉唑聯(lián)合應用對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且用藥安全性高,值得臨床廣泛推薦使用。
反流性食管炎;西沙必利;蘭索拉唑;臨床療效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種,在歐美等國高發(fā),發(fā)病率約為7%~15%,國內發(fā)病率較低,約為8%,且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1]。RE主要是由于胃、十二指腸的內容物尤其是胃液、膽酸等酸性物質反流入食管致使食管黏膜炎癥,形成糜爛,嚴重者可形成潰瘍、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甚至食管癌[2]。RE的主要臨床癥狀為反酸、惡心、燒心、胸骨后痛、吞咽困難等。RE的發(fā)病主要是由于食管對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防御機制下降以及食管黏膜攻擊作用增強的結果。臨床上常用增強胃動力、抑酸劑等藥物進行治療[3-5]。本研究從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間,對我院內科RE患者,采用西沙比利和蘭索拉唑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療效和用藥安全性。現(xiàn)就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間收治的具有反酸、惡心、燒心、胸骨后痛、吞咽困難等臨床癥狀按照“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原則”(2003年)[6]經內鏡檢查確診的RE患者60例,排除消化性潰瘍者、食管腫瘤者、有胃、食管手術史者,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9.2±10.07)歲,病程0.5~11年,平均病程(4.2±3.15)年。內鏡診斷按照洛杉磯分類法[7]將60例患者分為A級14例,B級26例,C級17例,D級3例。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n=30)和對照組(n=30)兩組,兩組患者之間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等方面的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并且批準,并同時與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蘭索拉唑(蘭索拉唑片,30毫克/片,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對RE進行治療,口服給藥,1次1片,每日1次;治療組的治療除與對照組一致給予蘭索拉唑外,同時口服西沙必利(西沙必利片,10 mg,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1次 1片,每日3次。兩組療程均為8周。
1.3 療效評估[8-11]
①內鏡檢查:根據(jù)內鏡下所見食管黏膜損害程度對食管炎進行分級并評估治療效果,見表1。②臨床癥狀:以發(fā)作頻率及程度積分評價臨床癥狀,見表2。③臨床療效評估:根據(jù)治療后臨床癥狀、內鏡下炎癥等方面進行分析,評估臨床療效,見表3。
表1 內鏡檢查結果評估
表2 臨床癥狀評分表
表3 臨床療效評估表
1.4 統(tǒng)計方法
本實驗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3.0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結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xˉ±s)表示,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內鏡下食管炎療效的比較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內鏡下炎癥的愈合率分別為86.7%(26/30)和63.3%(19/30),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內鏡下食管炎療效比較結果[%(n)]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的顯效率分別為83.3%(25/30)和66.7%(20/30),總有效率分別為96.7%(29/30)和76.7%(23/30),兩組比較,顯效率和總有效率差異均具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5。
表5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
2.3 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治療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輕度腹瀉,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xiàn)口干,無其他嚴重不良反應。
RE在西方國家較為常見,隨著內鏡技術的發(fā)展,我國RE的檢出率也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臨床中RE患者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狹窄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并發(fā)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RE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動力障礙性疾病,包括下食管括約肌功能失調、食管清除能力、胃排空延遲、食管黏膜屏障作用下降等抗反流防御機制的減弱,反流物對食管黏膜的攻擊作用,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心理因素以及遺傳因素等[7]。
目前對于RE的治療主要是藥物治療,以控制癥狀、治愈食管炎、減少復發(fā)、防止并發(fā)癥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主要目標。大多數(shù)的RE患者其胃酸分泌不高,但由于食管黏膜的屏障消失,正常酸分泌的反流就會造成食管黏膜的損傷。因此,抑制胃酸分泌以及促進胃動力防止酸性物質反流成為臨床治療RE的最主要的手段[12]。
臨床中常用胃酸分泌抑制劑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H2受體拮抗劑和蘭索拉唑、奧美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采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西沙必利等胃腸運動功能改善劑來改善食管蠕動功能、促進胃排空,采用氫氧化鋁、氫氧化鎂、海藻酸鈉等黏膜保護劑中和反流進入食管的酸性物質以保護損傷黏膜[13]。西沙必利是第3代全胃腸道動力藥,通過提高乙酰膽堿在胃腸道肌間神經叢中的生理釋放,增強食管蠕動、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胃-十二指腸排空和收縮以及胃竇-十二指腸的協(xié)調性,從而減少十二指腸-胃反流,改善食管清除率[14,15]。蘭索拉唑為新型的胃酸抑制劑,其通過作用于胃壁細胞的H+-K+-ATP酶,使壁細胞的H+無法轉運至胃中,抑制基礎胃酸和所有刺激物所致的胃酸分泌[11]。
本研究中,采用西沙必利聯(lián)合蘭索拉唑對RE進行治療,總有效率較單獨采用蘭索拉唑治療效果好。單純采用胃酸分泌抑制劑對改善胃腸動力作用不大,且也無法徹底抑制反流,將質子泵抑制劑與胃腸運動功能改善劑二者聯(lián)用產生協(xié)同作用,其效果明顯,起效迅速,明顯提高了胃腸動力,防止胃酸性內容物反流,大大緩解了患者的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值得臨床廣泛推薦使用。
[1] 何明.南陽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流行病學研究[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2,10(1): 7-8.
[2] 王慶治,張幫杰,王素娟.反流性食管炎臨床流行病學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291):125-126.
[3] 胡家全.反流性食管炎的最新診斷與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1,8(18): 15-16.
[4] 白琦.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J].臨床醫(yī)學,2010,30(1):71-72.
[5] 黃一鮮,張冬瓊,黎琮毅.反流性食管炎的診治進展[J].內科,2012,7 (1):61-63.
[6]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2003年)[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04,21(4):221-222.
[7]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 291-294.
[8] 孫瑞紅.埃索美拉唑聯(lián)合西沙比利治療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18):63-64.
[9] 王宏彬,汪小平.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茴三硫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療效觀察[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3,25(3):168-170.
[10] 司君圣,胡延麗.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片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3):11-12.
[11] 孫軍.蘭索拉唑聯(lián)合莫沙必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1,15(5):83-84.
[12] 吳小平,周鶴俊.反流性食管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30(8): 700-702.
[13] 衛(wèi)團利,魏明.反流性食管炎臨床用藥現(xiàn)狀及思考[J].河南中醫(yī), 2009,29(2): 201-203.
[14] 由玲.西沙比利在治療反流性食管炎中的臨床研究[J].醫(yī)藥信息, 2010,23(11): 4037-4038.
[15] 王素紅,許艷麗.泮托拉唑聯(lián)合西沙比利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2,5(6B):63-64.
R571
B
1671-8194(2014)27-01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