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翮+任汩
摘要:為了測試近現(xiàn)代旗袍的剪裁對人體壓力的影響,文章通過討論旗袍服裝壓力與主觀著裝感評價之間的關系,以期全方位地了解不同時期旗袍剪裁對人體活動的影響。
關鍵詞:近現(xiàn)代;旗袍;變革;舒適性
中圖分類號:TS941.1 文獻標志碼:A
Evolution of Silhouette Design of Qipao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and Related Comfort Property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ressure of Qipao (a traditional Chinese womens gown) and the subjective feeling of wearing it, the paper tried to ge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ssure on human body brought by different cuttings of Qipao in different period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Key word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imes; Qipao; evolution; comfort property
包銘新先生在《中國旗袍》中說:“廣義上旗袍經(jīng)歷了清代旗女之袍、民國時期的新旗袍和當代時裝旗袍 3 個時期的發(fā)展?!倍聦嵣?,清代旗女所穿之袍并不被穿著者稱作“旗袍”,而是其他民族為了區(qū)別本民族袍服而取的一個代稱。因此,從約定俗稱的角度,旗袍主要應是指近代的改良旗袍和現(xiàn)代旗袍。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近代旗袍已成為中國女性服裝上的一個標志性符號,它沒有始終保持傳統(tǒng)古老的特征不變,也沒有在變革過程中完全拋棄自身的傳統(tǒng)特征,而是通過獨特的造型美展現(xiàn)出古老與現(xiàn)代交融下的東方女性獨特的韻味。而現(xiàn)代旗袍又在近代旗袍的基礎上做了更加西化的剪裁和現(xiàn)代化的裝飾,作為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傳承在當今服裝市場上大放異彩。
1 旗袍的造型沿革與剪裁工藝1.1 造型變革
近代旗袍作為“民國時期時尚服裝的象征符號”,經(jīng)歷了20世紀20 — 40年代的數(shù)次變革,整體造型從最初的寬身大袖逐漸趨于窄身緊袖。民國初年的旗袍仍保留了清代的風格,經(jīng)歷了“暖袍旗袍”、“馬甲旗袍”、“倒袖旗袍”等 3個典型的階段。這一時期的旗袍是“嚴冷方正的,具有清教徒的風格”。30年代,進入了旗袍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袍身、領高、袖長、面料等變化多樣、不一而足。到了40年代后,旗袍的款式逐漸定型,并“取得了進一步發(fā)展,旗袍由寬袖變窄袖,直統(tǒng)變緊身貼腰,臀部略大,下擺回收,長及踝”。然而總體上,近代旗袍仍然保持著平肩連袖的平面式剪裁,偶有運用腰省和胸省,然而并不普遍。
到了現(xiàn)代,改革開放以后,旗袍在保持著傳統(tǒng)的衣裳連屬樣式下,在結構上廣泛采用了西方的裁剪技術,更加突出了東方女性的曲線美和線條美。同時出現(xiàn)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背部、腋下都變得更為合體。
可以說,在20世紀的中國女性服裝史上,旗袍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旗袍造型的變革不僅體現(xiàn)著中國女性審美的變遷,同時還體現(xiàn)著中國制衣觀念和裁剪技術的變革。
1.2 剪裁工藝的變革
具體而言,旗袍在近代到現(xiàn)代演變的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過渡。
1.2.1 由“平肩”到“斜肩”
近代旗袍一般都是連身結構,即衣片與袖片取自于同一片布料,且一次剪裁成形,而現(xiàn)代旗袍更多地受西式剪裁的影響,由中式的平肩連袖變成西式的斜肩接袖。這一變革突出了人體的肩部廓形,是旗袍造型由“平面”結構轉(zhuǎn)向“立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出現(xiàn)了肩縫和裝袖,使肩部、背部、腋下都變得更為合體。
1.2.2 由“無省”到“有省”
近代的改良旗袍,在傳承了傳統(tǒng)旗袍基本特征的同時,在剪裁上對腰身作出了明顯的向里收攏的強調(diào),成功地邁出了中國女性服飾由平面化到立體化轉(zhuǎn)型的第一步。然而根據(jù)筆者對20世紀20、30、40年代各個時期傳世旗袍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僅在40年代的旗袍中有較少的一部分是采用了腰省和胸省,大部分還是通過腰身的裁剪而實現(xiàn)女性曲線美的傳達。到了現(xiàn)代,中式服裝結合了西式的制作工藝,旗袍中廣泛采用了腰省和胸省,“這是旗袍完全采用‘立體結構的主要標志,也是近現(xiàn)代旗袍的分水嶺”?,F(xiàn)代旗袍的剪裁使胸、腰、臀的量更合理,肩斜度的大小與人體肩斜相適應,袖窿、袖山弧線更加貼合人體或款式要求?!斑@樣的服裝結構是由人體體態(tài)來決定的,實現(xiàn)了從表現(xiàn)服裝本身到表現(xiàn)人體美的著裝動機的變化”。
1.2.3 放松量由多變少
近代旗袍胸圍放松量一般在10 cm左右,腰圍放松量一般為 5 ~ 14 cm,臀圍放松量通常為 6 ~ 14 cm,袖長及袖口根據(jù)款式而定,變化自由?,F(xiàn)代旗袍通常為成衣化生產(chǎn),按照號型規(guī)格尺寸,不需要對人體進行測量。胸圍、腰圍、臀圍放松量一般在 4 cm左右,袖長及袖口也是根據(jù)款式而定。相比之下,現(xiàn)代旗袍更加貼合人體,更為修身。
2 舒適性比較研究
旗袍是最能展現(xiàn)女性曲線美的服裝。雖然,在如今的女裝世界里,廓型是考慮女裝的首要因素,然而服裝的設計還要讓著裝者感覺到合體、舒適和便于運動。因此,舒適性也應是旗袍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考慮因素。
為了珍視我國的傳統(tǒng)服裝,從人體工學的角度追求良好著裝感的旗袍,筆者選取了近、現(xiàn)代兩款相同尺碼的旗袍進行了被測試者旗袍著裝實驗的主觀評價、各種動作下的服裝壓測試,采用10段評價分析,來討論旗袍實測服裝壓力與主觀著裝感評價之間的關系,以期全方位地了解不同時期旗袍剪裁對人體活動的影響。
2.1 舒適性實驗
2.1.1 實驗用旗袍
實驗用旗袍參照日本工業(yè)標準JIS成人女子用衣料尺寸的平均體型A,選擇160/84A為基準尺碼的近、現(xiàn)代旗袍。
2.1.2 被實驗者
被實驗者為年齡26歲,體型接近160/84A的成人女子,根據(jù)JIS規(guī)定的測試法進行著裝試穿實驗。被實驗者的身體平均特征:領圍35 cm,肩寬38 cm,胸圍84 cm,腰圍72 cm,臀圍92 cm,身高164 cm。
2.1.3 評價標準
本實驗主要采用相關因素數(shù)量估計的方法?!霸谛睦砦锢韺W中,數(shù)量估計是一個簡單而且應用廣泛的心理量表示方法”。本實驗按服裝壓力舒適性的相關影響因素(壓力感、重量感、束縛感)及其總體感覺分別賦予量值,即按量值的大小進行10等分,人體在無著裝情況下的壓力感覺為0,在著裝壓力感最大時量值為10。
2.1.4 著裝感受評價
在評價旗袍的服裝壓力時, 讓被實驗者穿著近現(xiàn)代旗袍,分為直立、行走、正坐、下蹲、彎腰、抬腿、舉手、轉(zhuǎn)身等8 個動作,就領部、肩部、胸部、腰部、臀部、腿部等 6 個部位進行主觀壓力感測評。將感受到的壓迫程度,按照著裝感評價進行記分回答,如表 1、表 2 所示。
2.2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現(xiàn)代旗袍雖然更貼合女性身材,然而其綜合舒適性要較近代旗袍差。近代女性為了使走路時能夠抬頭挺胸將領圍做得相對較緊,然而其他則相對寬松,而現(xiàn)代旗袍的領圍則恰好符合女性領口的正?;顒臃秶诖┲鴷r較為舒適;由于沒有使用裝袖,在穿著近代旗袍時穿著者手臂活動相對自如,現(xiàn)代旗袍手臂處的壓力感則相對較大;現(xiàn)代旗袍由于做了省道的處理,將腰部收緊以突出胸部,這樣雖增加了線條感,然而在坐、走、蹲時穿著者所感受到的壓力感則明顯比近代旗袍強烈。由于放松量的減小,現(xiàn)代旗袍的裙幅也相對較小,雖兩側開衩較高,仍有較高的壓力感。
3 結論
旗袍是20世紀中國女性經(jīng)典性、標志性的衣著符號,它在造型上的不斷變遷,不僅體現(xiàn)了中國制衣觀念和裁剪技術的演變,同時也體現(xiàn)了服裝貼合人體性與舒適性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實驗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旗袍雖然更有利于展現(xiàn)女性玲瓏的曲線,然而其穿著舒適性卻不如近代旗袍,可見不同時期的旗袍剪裁在造型變化的同時,對穿著者的活動也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張愛玲.流言[M].廣州:花城出版社,1997.
[2] 包銘新.中國旗袍[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3] 崔榮榮.近代齊魯與江南民間衣裝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 劉瑜.中國旗袍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
[5] 趙書.北京城區(qū)滿族生活瑣記[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6] 盛羽.旗袍的歷史演變及社會價值初探[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3(3):98-101.
[7] 陳研,張競瓊,李向軍.近代旗袍的造型變革以及裁剪技術[J].紡織學報,2012,33(9):110-115.
[8] 陳禮玲.旗袍結構設計和工藝演變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10.
[9] 周彬,王慧玲.服裝壓力舒適性的灰色聚類分析[J].現(xiàn)代紡織技術,2007(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