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旭輝
腰硬聯(lián)合麻醉在老年患者手術中的臨床觀察
方旭輝
目的探討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于老年患者手術中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選擇60例ASAⅡ~Ⅲ級行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 經L2~3或L3~4椎間隙穿刺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 術中監(jiān)測BP、HR、SpO2、呼吸的變化, 麻醉效果及圍術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結果麻醉后患者的BP、HR、SpO2與麻醉前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麻醉效果滿意。結論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老年人手術安全有效。
老年;手術;腰硬聯(lián)合麻醉
2013年老年人口數量突破2億, 達到2.02億, 隨著生活水平和醫(yī)療技術的提高, 很多老年患者的手術不再是禁忌,這也為麻醉醫(yī)生帶來挑戰(zhàn)。老年患者常伴發(fā)多種疾病, 對手術和麻醉耐受力下降, 一般多選擇部位麻醉。腰硬聯(lián)合穿刺針的問世, 為老年患者的麻醉多了一種選擇, 腰硬聯(lián)合麻醉起效快、鎮(zhèn)痛效果確切、肌松良好, 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手術的麻醉質量和安全, 現(xiàn)對本院近4個月的60例老年手術患者腰硬聯(lián)合麻醉療效總結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60例腰硬聯(lián)合麻醉手術患者, 其中髖關節(jié)置換術13例、粗隆間骨折內固定術9例、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19例、疝氣無張力修補術14例、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5例, 年齡64~90歲, ASAⅡ~Ⅲ級。合并高血壓31例、冠心病29例、心律失常15例、糖尿病11例、肺部疾病9例,對有合并癥患者術前均積極治療, 無麻醉禁忌證。
1. 2麻醉方法 術前常規(guī)禁食水, 不使用術前藥物, 入室后常規(guī)監(jiān)護血壓、心率、心電圖、呼吸, 必要時監(jiān)測有創(chuàng)動脈壓。開放靜脈通道后輸注羥乙基淀粉130/0.4溶液6~8 ml/kg擴容,側臥位選擇L3~4或L2~3間隙硬膜外穿刺針直入或側入進行穿刺, 成功達硬膜外腔后用25號腰穿針行蛛網膜下腔穿刺, 見腦脊液后注入0.75%布比卡因2 ml +10%葡萄糖1 ml混合液2 ml, 注藥時間15~25 s, 向頭端置入硬膜外導管3 cm, 操作完成后迅速平臥調整平面, 針刺法控制平面在T10以下, 必要時從硬膜外導管追加2%利多卡因, 手術均在2.5 h 內完成, 術中給予吸氧, 根據需要監(jiān)測血糖、動脈血氣等。血壓顯著下降者, 靜脈注射麻黃堿6~12 mg, 并繼續(xù)擴容, 心率下降者靜脈注射阿托品0.3~0.5 mg。
1. 3觀察指標 記錄麻醉起效時間、感覺阻滯平面和麻醉效果; 記錄麻醉前、給藥后 5 min(T1)、10 min(T2), 15 min(T3)、20 min(T4)、術畢的SBP、DBP、HR、SpO2, 連續(xù)監(jiān)測 ECG,記錄術中和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情況。
1. 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1所有患者均在腰硬聯(lián)合麻醉下完成手術, 鎮(zhèn)痛肌松效果良好, 無需硬膜用藥或靜脈輔助用藥。麻醉起效時間(5±2)min, 20 min平面固定, 感覺阻滯平面均控制在T10以下。
2. 2給藥后 5、10 、15、20 min及手術結束患者的SBP、DBP、HR、SpO2較穩(wěn)定, 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無麻醉后收縮壓下降超過基礎血壓20%者, 見表1。
表1 60例患者麻醉前、給藥后及術畢SBP、DBP、HR和SpO2變化情況
表1 60例患者麻醉前、給藥后及術畢SBP、DBP、HR和SpO2變化情況
注:給藥后5、10、15、20 min及手術結束患者的SBP、DBP、HR、SpO2與麻醉前比較, P>0.05
2. 3術中所有患者均無呼吸抑制, 無惡心嘔吐, 術后無頭痛、肢體不適等麻醉并發(fā)癥。
老年患者心肺儲備功能降低, 常常合并有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種疾病, 使得對手術的耐受能力下降, 麻醉風險相對較高, 因此一般選擇對生理功能干擾比較小的麻醉效方法, 有研究表明將腰硬聯(lián)合麻醉用于80歲以上高危老年患者對心血管功能的影響明顯小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 安全有效[1]。一般認為蛛網膜下腔阻滯麻醉對血壓、心率影響較大, 特別是老年患者應用比較慎重, 老年患者術前禁食水, 潛在血容量不足, 麻醉后容量血管擴張, 很容易出現(xiàn)低血壓, 因此, 維持老年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2]。膠體液由于向組織間隙分布慢, 輸入后在血液循環(huán)中停留的時間較長, 因此其擴容效果優(yōu)于晶體液, 6%羥乙基淀粉130/0.4是第三代羥乙基淀粉制劑, 具有擴容作用強, 效力持久且平穩(wěn)等優(yōu)點,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圍術期和危重患者的人工膠體[3], 本組病例術前均用膠體6%羥乙基淀粉130/0.4溶液擴容, 對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具有重要意義。老年患者腰椎穿刺會有一些困難,采用腰硬聯(lián)合穿刺技術能提高蛛網膜下腔穿刺的成功率, 必要時可以硬膜外用藥提高麻醉質量, 而且術后頭痛、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大大降低。因此, 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 嚴格控制麻醉阻滯平面, 適當的液體管理, 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于老年患者手術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麻醉方法。
[1] 周子戎, 汪春英. 腰-硬聯(lián)合麻醉在80歲以上高危老年病人骨科手術的應用.臨床麻醉學雜志, 2008, 24(1):40-41.
[2] 莊心良, 曾因明, 陳伯鑾.現(xiàn)代麻醉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6:1451-1453.
[3] 陳東, 呂國義, 李立環(huán). 健康志愿者6%羥乙基淀粉130/0.4的容量動力學.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1, 31(4):469-471.
2014-07-30]
450047 鄭州人民醫(yī)院頤和醫(y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