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麗
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如何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求知欲調教到最佳狀態(tài)是語文教師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助力學生成才。
一、讓學生喜歡和信任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讀書,潛心鉆研教材,在教學中要與學生平等對話、和睦相處,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弊鳛橐幻Z文教師對待學生要和藹可親,掌握知識淵博,對于學生的要求要認真、細致地解答,從心理上讓學生得到放松。只有這樣學生才敢與教師交流,才樂于和教師做朋友。學生喜歡的老師應該是這樣的:“經(jīng)常給我們講講課外的事,我們不懂的,教師會一點一點地講給我們聽”“教師要博覽群書,我們提出的問題,一點都難不倒他”“要善于教學,能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開開心心地上課”“上課時幽默,風趣,引人入勝”“不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平等對人”“經(jīng)常組織一些課外活動,而且和學生一起參加活動”“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帶著微笑上課”“誠實守信,言行一致,有責任心”。學生需要的正是我們教師應該做到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緊緊地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從心里愿意上語文課。
二、利用語言優(yōu)勢激發(fā)興趣
利用好早讀或者課前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幾分鐘的演講。無論學生說什么,怎么說都會在心底記起:“這是我的母語,每天都要用到它,我們要把它說得更動人?!睉阎@樣的想法,學生怎么會不對語文產(chǎn)生親近感呢?請相信這樣做的效果一定是顯著的并且花在這上面的時間并不多,前提是一定要堅持不懈。還可以多設計一些和我國古代文化相關的活動課,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了解到祖國文字的由來,逐漸領會象形文字的含義,對漢字產(chǎn)生一種崇拜感。
三、利用課堂吸引學生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師可利用好奇心、求知欲,通過與語文相關點進行同類的聯(lián)想或者設置懸念,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和探究問題的興趣。因此,我們要精心地設計導語,讓學生的學習激情貫穿一堂課的始終。在課堂教學中,活躍學生情緒,創(chuàng)設愉悅的氛圍,這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不僅要選準導入語為突破口,還要充分利用文章的背景資料,增加教學的趣味,這樣才能夠激起學生探究問題的欲望和自我嘗試的沖動。讓課堂教學過程像磁鐵一樣把學生吸引住。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學習文章的熱情。教師還要善于因勢利導,抓住學生轉瞬即逝的靈感,趁熱打鐵,在師生對話,生生對話中撞擊出一個又一個的火花。例如,在上《滋味》的作文點評時,有的學生在作文中提到了初戀的滋味,我沒有上成批判課,也沒有避而不談,而是這樣設計的:愛情是一首永恒的旋律,自古以來有多少動人的愛情故事激蕩著人們的心靈。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化蝶雙飛、焦仲卿和劉蘭芝的相向和鳴、羅密歐和朱麗葉的壯美殉情無不是一段凄美的樂章。今天,我們將要如何正確的去面對這人世間最珍貴最美好的感情?讓大家展開討論,結果理越辯越明,學生的審美觀和感情觀也有了新的提升。
(河北省寬城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