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維斌
摘 要:高效課堂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教師盡可能地組織多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入,問題盡量課內解決,減少學生課外學業(yè)負擔,讓學生“樂學”“好學”,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同時教師還要關注每位學生的發(fā)展,不丟棄任何一個學生,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讓班級綜合成績得到提升,讓學校整體水平得到提升,一改過去只注重優(yōu)生和片面強調升學率的現(xiàn)象。
關鍵詞:評價體系;高效課堂;構建方式在這樣一個科技高度發(fā)達、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學校的教育管理和課堂教學方式卻相對落后,怎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為此,筆者通過查閱大量資料,經過深入思考,提出以下農村中學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思路及評價方向,與廣大農村中學教師共勉。
一、農村中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方式
1.把推進“高效課堂”建設作為提升辦學水平和培養(yǎng)教師能力的主要抓手
學校領導集體的指導思想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因此,學校領導一定要統(tǒng)一思想,不管困難有多大,不管阻力有多強,都要堅定不移地推行新課改,堅定不移地建設“高效課堂”,從頭至尾監(jiān)督并引導全體教師按照“高效課堂”的“五步三查”模式進行教學設計、課堂導學和課后輔導。
2.課前抓好“集體備課”和“導學案”的制定
農村中學學生人數(shù)不多,班級少,這恰恰有利于集體備課的開展。各年級班級不多,各學科教師也不多,方便統(tǒng)一,集體備課非常好操作。以一所1000人內,16個班級內農村初級中學的英語學科為例,英語教師總數(shù)也只有8人左右,分三個年級段,每個年級段只有2到3名教師,這3名教師就是一個備課組,3人相互協(xié)作,教學進度一致,每周需要設計的導學案不會超出5個,在上課之余,三人合力,每天創(chuàng)設一個比較科學的導學案是可行的,不會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導學案設計好后,各年級段可以互相審閱,指出不足之處。
3.課中抓好“分組與展示”
高效課堂的開展,課堂分組很關鍵。在分組問題上應該根據(jù)各學科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組,不能由班主任統(tǒng)一分組,一成不變。分組是一個可變因素。分組的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即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因素、情感因素、成績因素、性別因素等。要求各科老師必須對班上的學生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這樣才可能合理分組。分組的另一種方式是隨機分組,這樣有新鮮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組織始終要以學生為中心,按照拋出問題—研究問題—展示解決方案—尋找最佳答案的過程進行。
4.課后抓好“總結與反思”
在實際教學中,無論準備得多么好的一個導學案,總會遇到不可預料的問題。一堂課結束后,教師的總結和反思非常重要。分兩個方面,一是個人反思,二是集體總結。個人反思作為整個教學體系的最后一步,必須完成。無論是成功經驗的總結,還是失敗之處的總結或者某個細節(jié)處理的感悟,都應該在課后做一個總結,并且記錄在“教學總結反思簿”上,可以是一段話,也可能只是一句話,只要能真實地表述都是可以的。
5.把抓好“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的打造作為高效課堂的航標
學??梢赃x擇基本功較強的老師,重點扶持,讓他掌握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并能熟練駕馭課堂,把他們打造成“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怎樣打造骨干教師呢?學校教科室、各教研組組織集體備課,設計一堂比較完美的課,再由某個老師去上課,課后再評課,這樣多次反復,最后要求教師獨立設計課程,再由學校集體組織人員進行評課分析。日積月累,加上老師自身的努力,一定能培養(yǎng)出具有代表性的學科帶頭人。如有縣市級優(yōu)質課比賽等項目,學校要主動參加,鼓勵該教師積極備戰(zhàn),多參加不同級別的比賽,因為比賽是促進個人成長的有效途徑。
二、農村初級中學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
1.“集體備課”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集體備課作為新課改、高效課堂的一個必須走的過程卻往往沒有得到落實和堅持。如果不能堅持集體備課原則,新課改也好,高效課堂也好,那只能是一次單純的表演,不能形成長效機制。首先,學校要將集體備課作為一項必須做的規(guī)定,讓老師們養(yǎng)成習慣,用集體的智慧來指導教學。為了有效推行集體備課,學校層面必須創(chuàng)造有利于集體備課的條件。比如排課時盡量避免教師跨年級上課,以免教師分身無術。其次,學校要建設好教師辦公室,給老師創(chuàng)造好的備課工作環(huán)境,盡量讓同年級老師在一起,方便討論和備課。學校每周提前調閱教師集體備課情況,查看“導學案”,監(jiān)督教師保質保量地完成課前的準備工作。
2.課堂分組學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高效課堂的核心是讓每一位學生都快樂起來,對學習充滿濃厚的興趣。分組教學是高效課堂實現(xiàn)以生為本,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方式。課堂分組是否合理,決定了該課的成功與否。分組學習不是為了表演,而是要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讓他們思維活躍,勤動手勤動腦,讓課堂活起來,在活動中探尋奧秘,在活動中解決問題,達到學習目標。
3.學生學習的普及性和教師引導的智慧性
整個課堂的“合作、探究”過程需要老師的合理指導和控制,不論課前準備得如何充分,都有可能臨時出現(xiàn)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比如,學生提出的特別偏或特別奇的問題,往往出現(xiàn)在老師的預料之外,老師不能回避學生提的問題,那樣會遏制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組織活動中,考驗的是教師的智慧。教師的課堂智慧不等同于智力。智力是一個相對天生的因素,但智慧往往是一種后天經驗的積累。所以,教師需要按照高效課堂的“五步三查”模式,長期堅持,形成一種習慣,日積月累,積累豐富的課堂組織經驗,這就是教師的智慧。
4.課堂組織的靈活性和課后反思的深度
高效課堂強調的是整體性,不單純是課堂40分鐘,將課堂向前后延伸,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段。前面談到了課前看集體備課的真實性,看導學案的科學性,也談到了課中分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還要看課堂組織的靈活性和課后反思的深度,這些都是高校課堂不可缺少的部分。
課后反思作為高效課堂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后反思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教學經驗的總結,是點滴感悟的記錄,是失敗的鏡子,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和課堂導學藝術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對高效課堂的評價體系中,不能少了課后反思這個環(huán)節(jié),課后反思的權重也至少占到10%的比例。學校在檢查評價高效課堂的時候,要從高效課堂的“三段一體”出發(fā),全盤考量。
總之,農村初中學校推行“高效課堂”是形式發(fā)展的必然,是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作為教育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高效課堂雖然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國內很多地方也對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我們需要在學習借鑒別人的成功經驗基礎之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展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構建及評價無定法,但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我們需要在掌握高效課堂的基本理論核心和整體框架的基礎上,細化課堂結構和評價指標、簡化程序,使之成為具有可操作性的課堂組織和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張卓玉.走出知識傳授性教育的困境.今日教育,2013(6).
[2]楊萍.搞好新課改要把握“四心”.教育科研,2012(11).
(作者單位 重慶市石柱縣黃水中學校)
?誗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