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思伊
摘要:疝氣對于小兒而言屬于一種易發(fā)性常見病,本文將通過對小兒疝氣的發(fā)病機理,治療方法,以及小兒的特點,探尋對小兒疝氣病患的護理措施
關鍵詞:小兒;疝氣;護理
【中圖分類號】R25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8-0228-02
一、小兒疝氣成因
小兒疝氣即小兒腹股溝疝氣,俗稱「脫腸」,是小兒普通外科手術中最常見的疾病,在胚胎時期,腹股溝處有一“腹膜鞘狀突”,可以幫助睪丸降入陰囊或子宮圓韌帶的固定,有些小孩出生后,此鞘狀突關閉不完全,導致腹腔內的小腸,網膜,卵巢,輸卵管等進入此鞘狀突,即成為疝氣。據(jù)統(tǒng)計疝氣的一般發(fā)生率在1-4%之間,而且男孩的發(fā)病率顯著性高于女孩,同時發(fā)生在患病在右側的患者比在左側的多。
二、診斷檢查
通常在小孩哭鬧、劇烈運動、大便干結時,腹股溝處會有一突起塊狀腫物,有時會延伸至陰囊或陰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壓時會自行消失。小兒疝氣發(fā)病初期,當幼兒平臥安靜時腫物可消失;隨著腹內壓力的繼續(xù)增高,腫物可下降到陰囊里。一旦疝塊發(fā)生嵌頓則會出現(xiàn)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燒,厭食或哭鬧、煩躁不安。
三、危害
小兒腹股溝疝氣首先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從而出現(xiàn)下腹部墜脹、腹脹 氣、腹痛、便秘、吸收功能差、易疲勞和體質下降等癥狀。又由于腹股溝部與泌尿生殖系統(tǒng)相鄰,可因疝氣的擠壓而影響生殖系統(tǒng)的正常發(fā)育。還由于疝囊內的腸管或大網膜易受到擠壓或碰撞引起炎性腫脹,致使疝氣回納困難,導致疝氣嵌頓,引起腹部劇痛以及腸梗阻、腸管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不及時處理還有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小兒疝氣應該及早進行徹底治療。
四、治療
常見且較為徹底的治療方式一般才用手術治療,特別是微創(chuàng)手術的治療,對小兒患處創(chuàng)面小,降低術后感染風險,縮短患兒術后愈合周期,減輕患兒術后疼痛,提升治愈率。
五、術前護理
1、注意休息
疝氣患兒在術前護理人員需囑咐其應減少運動,多平躺休息,如實在需下床活動時應用疝帶壓住疝環(huán)口,防止腹腔內容物脫出致嵌頓。
2、注意衛(wèi)生
疝氣患兒在術前護理人員需囑咐其勤洗勤換,保持身體干凈,衣物干凈,尤其是手術部位更需要特別注意防止破皮和感染。
3、注意調整
無論是疝氣患兒還是家屬,在術前護理人員需加強同他們的溝通交流,給予他們心理疏導,詳細解釋病理病因和治療方法以及治療的安全性,消除他們因對手術的擔心而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心理,尤其是患兒,以保障手術的如期順利開展。
4、小便排空
疝氣患兒在術前護士需告知其本人或親屬,盡量讓患兒排空尿液,防止術中誤傷膀胱,以及因過度緊張排出尿液影響手術。
5、適應病床
入院后,手術前,應有意識是患兒練習在病床上大小便,以適應術后一段時間的的恢復生活,減少移動,加速手術部位的愈合。
六、術后護理
1、預防感染
治療后注意保護好傷口,特別是嬰幼兒,不要讓孩子將覆蓋在傷口上的紗布抓掉;更不能因大小便弄臟紗布面污染傷口,造成傷口感染、化膿。
2、消除腫脹
由于術后陰囊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一般2到3天時間就會消退,若腫脹不消和發(fā)硬,可能有淤血,要請醫(yī)生檢查一下。若腫脹和發(fā)硬不再發(fā)展了,淤血就會慢慢被吸收。
3、減輕哭鬧
因為術后麻醉藥作用消失后傷口會有不同程度上的疼痛,應多哄一哄或轉移病兒的注意力,盡量避免大哭大鬧,要是哭鬧不止,可注射或口服鎮(zhèn)靜藥,讓孩子安靜人睡。
4、防止側壓
手術后要讓患兒側身睡,用一塊軟的棉質尿布折成長條狀夾在會陰部,如果右側手術,應讓孩子左側臥位,一旦尿了,就不會尿在紗布上而污染傷口。如果非兜尿布不可,應把傷口處的紗布露在尿布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