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亞楠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多角度觀察生活,要有自己的認識。因此,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有米可炊”,能夠找到寫作素材的“源頭活水”。那么這水該從哪里來呢?
一、深入教材,在教材中挖掘?qū)懽髻Y源
語文教材是我們作文教學的后花園。應引導學生挖掘教材資源,從中引出作文教學的“源頭活水”,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課文所描繪的山川風物、自然景觀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參照,如能把教材中的詩詞歌賦、名言警句、歷史典故點綴在自己的文章里,不僅能豐富文章的內(nèi)容,還能使文章神采飛揚。只要把素材恰到好處地引進文章中,一定會寫出見解深刻、情文并茂的文章來。
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獲取寫作題材
生活是取之不盡的素材庫,是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因此,讓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自然,走進社會,作文素材會俯拾皆是。
1.走進自然
風霜雨雪,花鳥蟲魚,歷來被文人所關(guān)注,描摹其美態(tài),借其抒情言志。把學生引領(lǐng)到自然,把觀察的結(jié)果和名人的文章比較,研究其妙處。同是雨,春雨細密,夏雨驟而雨點大,一場秋雨一場寒。同是風,初春刺骨,仲春柔和,夏風燥熱,秋風迅疾……帶領(lǐng)學生去體驗和觀察,學生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和感受。
2.走進社會
在作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跳出課堂,由狹小自我空間向廣大社會開放,使校園生活與社會生活接軌,比如對各種社會現(xiàn)象、媒體熱點、新聞事件或人物的品評。既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深化學生的內(nèi)心感受。如,把目光移向聚居的小村落尋找鄰里生活細節(jié),就有學生寫出了《鄰家婆媳》《瞧這一家子》等,揭示了德與孝。鼓勵學生做附近餐廳的一日服務員,既有勞動體會,又能觀察形形色色的人。于是有學生寫出《雅間一號》《如此奢侈》等文章,反映了腐敗問題、奢侈問題等。
3.廣泛閱讀:從書本中汲取習作素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倍鸥Φ脑娋涑浞终f明了閱讀與習作的關(guān)系——多讀書是獲取習作材料的有效方法。意境優(yōu)美的散文、含蓄雋永的詩歌、引人入勝的故事、寓理于事的寓言,均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習作素材。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的習慣,讓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豐富的詞匯,領(lǐng)略范文的謀篇,為習作積累必要的語言材料。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學生參與生活,有了真切的感受和體驗,就會有真情實感的流露,就有可能寫出閃耀著他們個性光彩的作文。
(作者單位 吉林省長春市第一五八中學)
?誗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