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濤
(山東省膠南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膠南 266400)
門診藥房急救藥品管理的臨床價值分析
孫 濤
(山東省膠南市中醫(yī)醫(yī)院,山東 膠南 266400)
目的探討和分析門診藥房急救藥品管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價值,總結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以我院各科室的急救藥品為對象,采取封存管理對各科室急救藥物進行處理,管理持續(xù)2個月,分析和對比實施封存管理前后各科室在藥品未能及時補充、藥品過期或失效、物品完好率以及清點時間等指標上的差異性。結果實施封存管理前后在藥品未能及時補充、藥品過期或失效等各項指標對比上均有明顯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門診藥房急救藥品實施封存管理,對于完善或改進急救藥物的管理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縮短急救藥品的使用時間,這對搶救患者生命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門診藥房;急救藥品;管理
目前,隨著我國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們在吃、穿、住、行等各方面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使得交通事故傷、心腦血管突發(fā)以及建筑傷等事件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一定的增長趨勢,而該類病癥一般都會對人體造成較重的創(chuàng)傷,這時急救成為了搶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和保障[1]。在實施急救的過程中,急救藥品的使用是搶救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因而對急救藥品實施有針對性的管理,縮短急救藥品的使用時間,對于搶救成功率有著直接的影響[2]。針對我院門診藥房當前對急救藥品的管理形勢進行分析,并實施封存管理,獲得較為滿意的效果,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1 封存管理前對藥品的處理
在對我國各門診藥房急救藥品進行封存管理前,需要對我院于2013年4~5月中各類失效或過期藥品進行清點和統(tǒng)計,對未能及時給予補充的藥品進行分類和記錄,同時記錄所有清點藥物的完好率,并記錄下清點時間。將上述兩個月所有清點中累計獲得失效或過期藥品名、未能及時給予補充的藥物和清點時間進行累計處理,獲得實施封存管理前各門診急救藥物的累積量,同時算出封存管理前兩月內急救藥品的完好率平均值。
1.2 實施封存管理
①依據(jù)每個科室應該準備急救藥品類型及數(shù)量,預先備好與之相對應型號的透明封口袋,并將相對應的藥品封存其中,然后在袋表面貼上統(tǒng)一類型的標簽,在標簽上標注封存袋中藥物類型、數(shù)量、名稱、劑量以及藥物有效期限等資料。對所有藥物的有效期限進行統(tǒng)計和排列,依據(jù)其長短和截止日期對上述藥物按照從右至左的方向依次進行排列,排列時所有標簽都向外,以方便藥物的使用和清點。②制備好封存條,并在上標注封存時間,交由檢查人員并簽名,同時附上一份關于急救藥品質量管理的標準,以備檢查人員依標準進行管理。③依據(jù)各科室急救藥品的類型及使用有效期制定專門的藥品有效期一覽表,所有科室急救藥品的類型、名稱、數(shù)量以及有效期均有主管護士依據(jù)物品基數(shù)卡進行核對,以保證所有急救藥品均處于隨時使用狀態(tài)。④在實施封存管理的過程中,由門診護士對急救藥物的封條完整度進行檢查和記錄。封存管理實施兩個月,為2013年6~7月。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上述封存管理中的各項記錄數(shù)據(jù)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對上述匯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取率(%)表示,組間率對比采取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
封存管理實施前后,各科室在藥品未能及時補充、藥品過期或失效、物品完好率以及清點時間等指標上對比詳細見表1。
通過對表1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實施封存前后,2013年4~5月和2013年6~7月各科室急救藥品在藥品未能及時補充、藥品過期或失效、物品完好率以及清點時間等指標上對比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和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各個醫(yī)院各個科室在對重癥或重傷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急救藥品的使用,使用時間的及時與否有時能直接決定搶救的成敗,而急救藥品的管理方式將直接對急救藥品的使用時間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到搶救的成功率[3]。為保證搶救措施的順利進行,針對急救藥品的使用方式采取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保證急救藥品隨時處于備用狀態(tài),這對提升搶救率有著積極的影響[4]。
在2013年4~5月,在對我院各科室急救藥品實施封存管理前,各科室急救藥品類型統(tǒng)計達90種,在對急救藥品進行歸類整理時發(fā)現(xiàn),備用的急救藥品擺放凌亂沒規(guī)律,并未依據(jù)一定的方式進行陳列,而且批次不同的藥物并未給予分類處理,而是混亂擺放在一起,同時在臨床藥物使用中,并未依據(jù)藥品有效期先后進行使用,導致部分藥品過期或失效;同時在藥品的使用、保管等方面并未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的標準進行,管理制度混亂,管理方式毫無邏輯和嚴謹性可言。而在6~7月兩月期間實施封存管理后,對各類急救藥品的名稱、批次、類型以及有效期限都進行了詳細的分類和標注,同時分類給予了嚴謹?shù)臄[放和陳列,這大大改善了藥品使用效率及質量,6~7月和4~5月在未能及時補充、藥品過期或失效、物品完好率以及清點時間等指標上對比上均有顯著性差異,尤其是清點時間從15 h縮短到9 h,這大大提升了急救藥品的管理質量及效率。
綜上所述,對門診藥房急救藥品實施封存管理,對于完善或改進急救藥物的管理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同時還有助于縮短急救藥品的使用時間,這對搶救患者生命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表1 封存管理實施前后急救藥物各項指標對比
[1] 梁秀梅.急診藥房急救藥品的管理方案[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 2010,23(6):139-140.
[2] 陳芳黔.門診藥房急救藥品管理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7):924-925.
[3] 解曉霞.藥房急救藥品的管理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 10(36):687-688.
[4] 宋建華.藥房急救藥品的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 17(21):139-140.
R97
C
1671-8194(2014)23-03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