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
最近臺灣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兩成的初、高中生疑似是網(wǎng)絡成癮的高風險人群,他們之所以如此迷戀網(wǎng)絡,主要是為了維護友情。在調查中有84.5%的高中生承認,使用社交網(wǎng)絡Facebook是為了掌握好友的動態(tài),63.2%的高中生在周圍朋友都在線時,最難抗拒玩在線游戲。
這其實一點兒也不奇怪。要知道,在青春期孩子的眼里,他們所處的社交圈就是整個世界,這里發(fā)生的事才是真正的頭條新聞。在著名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所劃分的人生發(fā)展的八個階段中,12歲~18歲屬于青春期,在這段時期里,青少年的主要任務是建立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在社會集體中所處的位置。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與他人的關系,別人與我們的互動就是我們最好的鏡子。
有人曾如此回憶自己的高中時期:“高中,我拋去了稚氣,拋去了曾經(jīng)的脾氣;高中,是我人生的轉折,在這漫長的3年里,我懂得了許多,看清了許多,也長大了許多;高中,這個決定未來的階段,我卻把它給了愛情,給了友情。”比起12歲~15歲年齡段的剛剛進入青春期的初中生,15歲~18歲的高中生更明顯地感受到來自家庭、學業(yè)、人際關系等方面的壓力,但他們的心理發(fā)育依然落后于生理發(fā)育。成熟與幼稚、獨立與依賴、自覺與盲動,這些彼此矛盾的特點都更加突出地表現(xiàn)在他們身上,他們內心也有更強烈的傾訴與分享的渴望。
父母并不是高中生分享內心世界的首選——在他們看來,那似乎是小孩子的幼稚行為。日漸獨立的他們更愿意與有共同體驗和經(jīng)歷的同齡人訴說,于是對友誼的需求變得更加強烈。
成長也讓他們不再滿足于兒童時期團伙式的交友方式。他們對朋友有了更嚴格的挑選標準,比如類似的性格、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甚至有近似的苦惱,因為這樣,彼此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很自然,經(jīng)過這樣篩選的朋友不僅更能“交心”,也往往更經(jīng)得住考驗,更有可能發(fā)展成一輩子的朋友。
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不僅可以探索世界、分享心情,也能抱團取暖,抵抗來自父母甚至同學的不解。人越在無助的時候越會對來自朋友的陪伴與支持記憶深刻,兩個同樣作為“實習成年人”的小伙伴一同上路的感覺,恐怕會記一輩子。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旅伴,青春期這令人苦悶與彷徨的人生階段也不再那么孤獨無助。當然,在之后的人生路上還會遇到很多陪伴自己的人,但是最初的感覺總是最讓人難忘的,無論是友誼還是愛情。
除了對學業(yè)和未來的思考,高中階段也對兩性關系有了更多的覺察和想法。這些在父母、老師看來的禁忌話題,恰恰是同齡人之間最熱衷交流的內容?!拔以诎祽僬l”或者“你又被誰傷了心”,能夠知道對方第一時間的情感波動不僅是一種“特權”,而且成了彼此關系足夠“鐵”或“瓷實”的證據(jù)。女生忘不了失戀時,陪她們痛哭流涕的閨密;男生也忘不了追求女生時,幫他們遞紙條的哥們兒——朋友之間不僅彼此袒露內心最深的秘密,同時也在不斷創(chuàng)造只屬于兩個人的秘密。在這個過程中,內心的距離不斷拉近。
高中時期,學業(yè)的壓力迫使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人生道路作出思考,這個過程往往充滿了各種猶豫和迷惘。父母在這些問題上的回應,往往帶著自己的主觀意見和傾向,所以高中生更愿意和同樣處在迷惘中的朋友探討。面對高考的壓力與苦悶,可能也只有共同經(jīng)歷過的同學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在一起面對挑戰(zhàn)與困境的過程中,彼此之間的友誼也不斷深化,這大概也算是人生中一次“共患難”的體驗吧。
在校園里結緣的友誼總顯得那么純粹感人,還因為那個年齡的人尚未被成人世界的功利所裹挾,只是單純地分享著悲傷與快樂,完全不在乎對方的家世背景,也不琢磨對方是否會成為日后的資源。這些在懵懂彷徨中一起走過的同學、老友之間都有一種神奇的力量,無論多久沒見,只要相視一笑就會讓人立刻回到過去,不設防,不算計,不演不裝,以誠相待。那一刻我們毫不懷疑真摯的友誼可以凈化心靈。在一個物化的時代,也許我們都需要這樣的回歸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