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穎
【教材分析】
《三顧茅廬》這篇課文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是根據(jù)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茅廬”改寫成的。課文講述了劉備三次親自到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輔助自己完成統(tǒng)一國家的大業(yè)。作為一篇歷史性題材的文章,課文略寫了第一、二次的拜訪,詳寫了第三次,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著力刻畫了劉備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寫出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特點。另外,環(huán)境烘托和對比、比喻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恰到好處,既寫出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尊重人才,又反襯出了諸葛亮的雄才偉略,以及張飛的魯莽直率,使人物特點鮮明、突出。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掌握了學習生字詞能力,喜歡閱讀,朗讀水平較高,但課外閱讀量較少,課外知識積累少,我調(diào)查了學生,沒有一個讀過《三國演義》,只有部分學生看過動畫片,對其中的故事略知一二,對人物特點和時代背景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基于新課程標準理念,我制訂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6個字只識不寫,認識兩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說出比喻句中用來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的關系,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4.初步感知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過程和方法目標】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培養(yǎng)學生感受語言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
【情感和態(tài)度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初步感知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和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學重、難點】
1.抓住細節(jié)描寫,從動作、語言、神態(tài)方面感悟劉備訪求賢才的虔誠。
2.學習文中三個精妙的比喻句,明白比喻句中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并從中體會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劉備對人才的渴求。
3.學習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
【教學過程】
一、情景激趣,質(zhì)疑導入
(播放視頻《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師:“一首楊洪基老師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把我們帶到了那個戰(zhàn)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年代,它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你們都知道誰?”生答。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發(fā)生在那個時代的故事。請同學們和我一起板書課題(板書:三顧茅廬),指導“顧”“茅”的寫法。齊讀課題。理解“顧”的意思,說說誰三顧誰的茅廬?為什么要三顧茅廬?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提讀書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長句子多讀幾遍。2.把生字詞畫出來。3.不理解的字查字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讀課文,回答提出的問題。生答: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為了輔助自己實現(xiàn)統(tǒng)一的大業(yè)。(生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師:作者是怎樣寫這三次拜訪的?生答:略寫了前兩次,詳寫了第三次。(生感知課文總體結構:詳略得當)
3.劉備是以怎樣的態(tài)度拜訪諸葛亮的?引出“誠心誠意”。(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4.出示要學習的字詞。學生自己認讀,相互提醒應注意的讀音和寫法,重點講解“恭”的寫法,提醒“晌”的讀音。
5.出示多音字“著”“塞”。
三、精讀課文,賞析品味
1.自主學習,感悟體會
默讀課文二、三自然段,找出能說明劉備“誠心誠意”邀請諸葛亮的句子,寫寫你的體會。
(1)生找到第二自然段中張飛和劉備說的話。通過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劉備對諸葛亮的敬重。師補充資料(劉備乃是皇家后裔,而諸葛亮是一介草民;劉備已是46歲,而諸葛亮只有27歲)體會讀。指名分角色朗讀,同桌分角色讀,讀中感悟體會。
(2)生找到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段文字)抓住“下馬步行”“輕輕敲門”“輕輕走進去”“恭恭敬敬地……等候”“快步走進”這些細節(jié)描寫,體會劉備對人才的敬重與虔誠。
(3)第三自然段開頭有一段環(huán)境的描寫。指生讀。看看寫了哪些景物?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巧妙地襯托了諸葛亮的儒雅、謹慎、智慧的特點)。指導學生抓住主要的詞語反復誦讀,感受語言的美妙。
2.合作探究,學習比喻句
(出示文中的三個比喻句)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每句中前后之間的關系。指名回答。明白比喻句中喻體和本體之間的關系,并從中體會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以及劉備對人才的渴求。
四、拓展延伸
“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用這句話來形容劉備和諸葛亮之間的關系恰當嗎?談談你的理解。
補充資料(諸葛亮輔助劉備打江山的相關資料以及劉備死后托孤的典故)生談。
五、布置作業(yè)
1.用“來到……,只見……”的句式寫一處景色。(師給學生補充一些描寫景物的詞語,讓學生選擇運用)
2.出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圖書,鼓勵學生讀課外書。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