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自己如何起身?
1)如果是背部先著地,應彎曲雙腿,挪動臀部到放有毯子或墊子的椅子或床鋪旁,然后使自己較舒適地平躺,蓋好毯子,保持體溫,如可能要向他人尋求幫助。
2)休息片刻,等體力準備充分后,盡力使自己向椅子的方向翻轉身體,使自己變成俯臥位。
3)雙手支撐地面,抬起臀部,彎曲膝關節(jié),然后盡力使自己面向椅子跪立,雙手扶住椅面。
4)以椅子為支撐,盡力站起來。
5)休息片刻,部分恢復體力后,打電話尋求幫助——最重要的就是報告自己跌倒了。
(2)老年人跌倒的現(xiàn)場處理
發(fā)現(xiàn)老年人跌倒,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況進行處理:
意識不清,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1)有外傷、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2)有嘔吐,將頭偏向一側,并清理口、鼻腔嘔吐物,保證呼吸通暢;
3)有抽搐,移至平整軟地面或身體下墊軟物,防止碰、擦傷,必要時牙間墊較硬物,防止舌咬傷,不要硬掰抽搐肢體,防止肌肉、骨骼損傷;
4)如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5)如需搬動,保證平穩(wěn),盡量平臥。
意識清楚:
1)詢問老年人跌倒情況及對跌倒過程是否有記憶,如不能記起跌倒過程,可能為暈厥或腦血管意外,應立即護送老年人到醫(yī)院診治或撥打急救電話;
2)詢問是否有劇烈頭痛或口角歪斜、言語不利、手腳無力等提示腦卒中的情況,如有,立即扶起老年人可能加重腦出血或腦缺血,使病情加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3)有外傷、出血,立即止血、包扎并護送老年人到醫(yī)院進一步處理;
4)查看有無肢體疼痛、畸形、關節(jié)異常、肢體位置異常等提示骨折情形,如無相關專業(yè)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5)查詢有無腰、背部疼痛,雙腿活動或感覺異常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損害情形,如無相關專業(yè)知識,不要隨便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6)如老年人試圖自行站起,可協(xié)助老人緩慢起立,坐、臥休息并觀察,確認無礙后方可離開;
7)如需搬動,保證平穩(wěn),盡量平臥休息;
8)發(fā)生跌倒均應在家庭成員/家庭保健員陪同下到醫(yī)院診治,查找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跌倒風險,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
(3)如何處理跌倒后造成的損傷?
外傷的處理
1)清創(chuàng)及消毒:表皮外傷,用雙氧水清創(chuàng),紅藥水消毒止血。
2)止血及消炎:根據破裂血管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毛細血管:全身最細的毛細血管,擦破皮膚,血般是從皮膚內滲出來的。只需貼上創(chuàng)可貼,便能消炎止血。
靜脈:在體內較深層部位,靜脈破裂后,血一般是從皮膚內流出來的。必須用消毒紗布包扎后,服用消炎藥。
動脈:大多位于重要的器官周圍。動脈一旦破裂,血是呈噴射狀噴出來,必須加壓包扎后,急送醫(yī)院治療。
扭傷及肌肉拉傷
扭傷及肌肉拉傷時,要使受傷處制動,可以冷敷減輕疼痛,在承托受傷部位的同時可用繃帶結扎緊。
骨折
骨折部位一般都有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等表現(xiàn),骨折端刺破大血管時還可能會出現(xiàn)大出血。
骨折或疑為骨折時,要避免移動傷者或傷肢,對傷肢加以固定與承托(有出血者要先止血后固定),使傷員在運送過程中不因搬運、顛簸而使斷骨刺傷血管、神經,避免額外損傷,加重病情。
頸椎損傷
跌倒時若頭部著地可造成頸椎脫位和骨折。多伴有脊髓損傷、四肢癱瘓。必須在第一時間通知急救中心速來搶救。
現(xiàn)場急救時,應讓傷者就地平躺或將傷員放置于硬質木板上,頸部兩側放置沙袋,使頸椎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保持頸椎與胸椎軸線一致,切勿過伸、過屈或旋轉。
顱腦創(chuàng)傷
輕者為腦震蕩,一般無顱骨骨折,有輕度頭痛頭暈,若昏迷也不超過30分鐘。
重者顱骨骨折可致腦出血、昏迷不醒。對顱腦創(chuàng)傷者,要分秒必爭,通知急救中心前來及時救治。要保持安靜臥床,保持呼吸道通暢。
摘自衛(wèi)生部《老年人跌倒干預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