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芃
中國的陶瓷藝術(shù)發(fā)展到唐代,達到了空前的水平,鮮艷奪目的“唐三彩”便是代表之一?!疤迫省庇置疤拼噬蕴掌鳌?,是在漢代低溫鉛釉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疤迫省钡挠陨悬S、綠、褐、藍、黑、白等,其中以黃、綠、褐三種顏色為基本色調(diào)?!叭北硎径鄶?shù)之意,故俗稱“唐三彩”。三彩器物以瓷土或含瓷土量高的粘土為原料,少部分為陶土作胎,其穩(wěn)定性、可塑性均高于一般陶器,制作工藝上采用模塑相結(jié)合的方法,也有部分刻劃、印花裝飾花紋與釉結(jié)合,起到增加藝術(shù)效果的作用。唐三彩與一般陶器、釉陶不同,分兩次燒成:先對胎體進行1000-1100度高溫素?zé)?,冷卻后施釉,然后進行800-900度低溫二次燒(燒釉)。唐三彩以含有鉛、鋁的氧化物為助熔劑,銅、鐵、鈷、錳為呈色劑(見圖1)。銅低溫氧化環(huán)境下形成綠色,鐵在低溫氧化環(huán)境下形成黑、褐、黃等顏色,鈷為藍色,錳與鐵效果接近。鉛在燒制的過程中流動性較大,著色劑隨之流動,經(jīng)燒制后各色釉互相滲溶,濃淡相間,淋漓斑駁。同時鉛釉使釉面光亮度增強,色彩更加晶瑩玉潤。唐三彩主要產(chǎn)地在西安和洛陽等地,高宗時期出現(xiàn),玄宗朝鼎盛,天寶后衰落,但作為一種工藝技術(shù)并沒有失傳,以后的遼三彩、宋三彩均是受其影響而發(fā)展的,品種、數(shù)量遠不及唐時之盛。
盛唐時期的三彩器物以精致、華麗著稱,雖是隨葬器物,但也反映出當(dāng)時的社會生活。唐代先人的辛勤勞作、日常生活、節(jié)慶婚喪等幾乎都能從存世的“唐三彩”中窺見一二。
馬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從傳說中穆天子的神奇坐騎“八駿”到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要尋找的“汗血馬”,再到唐太宗昭陵前鐫刻的“六駿”。到了唐代人們對優(yōu)良馬匹的渴求已到了一種近乎瘋狂的地步。在唐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日常生活中,馬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邊塞沙場、生產(chǎn)勞動、宮廷禮儀、游樂出行、商業(yè)交通都離不開馬。對于唐朝統(tǒng)治者來說,馬具有極其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新唐書》載:“馬者,國之武備,天去其備,國將危亡?!睘榱司S護并保障國家特別是軍事上對馬匹的需求,唐朝設(shè)有專門的機構(gòu)和官員負責(zé)管理,以監(jiān)牧管理政府牧場的養(yǎng)馬事宜,監(jiān)牧最多時曾達七十多個。據(jù)《唐會要》卷七十二記載:“大唐承周隋離亂之后,貞觀初,僅得牝牡三千,從赤岸澤徙之隴右,仍命太仆卿張萬歲葺其政焉。至麟德中,四十年至七十萬六千匹。”可知唐初,馬匹只有三千多,而僅僅過了四十年,唐王朝便已擁有各種馬七十萬六千匹。此外,唐代人特別喜愛外來馬,特別是來自突厥或與突厥有血緣關(guān)系地區(qū)的良馬,對于突厥馬或者如龜茲、于闐、大食等國進貢的寶馬,唐朝政府都精心養(yǎng)馴。因此,入唐的“胡馬”優(yōu)良品種達八十個以上,這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唐代規(guī)格較高的墓葬盛行用馬作為陪葬品,這與唐代社會對馬有特殊愛好有關(guān)。唐人愛馬,據(jù)《冊府元龜》記載初唐名臣李勛囑托后事:“吾見人多埋金玉,亦不須爾?!髌魑ㄗ黢R五六匹?!碧拼鷮︸R的藝術(shù)形象描繪充滿了理想化色彩,有關(guān)馬的藝術(shù)作品除了雕塑外,還有詩歌、繪畫等大量藝術(shù)作品進行表現(xiàn),這在唐代文學(xué)藝術(shù)中不勝枚舉。如杜甫《房兵曹胡馬》詩:“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fēng)入四蹄輕?!?/p>
唐三彩馬的藝術(shù)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雕塑和釉色兩個方面。藝術(shù)造型以豐滿渾厚見長,同時也揉進了清新秀柔。其雕塑手法洗練明快,寫實為主,重在攝神。我們今天所看到唐墓出土的三彩馬,大都膘肥體壯,筋骨合度,其比例準確,線條流暢。工匠們抓住馬的精、氣、神,對馬體的塑造完全符合解剖學(xué)原理。在馬姿態(tài)的表現(xiàn)上花樣不斷,有的站立安詳,有的緩步徐行,有的低頭覓草,有的引頸長嘯,有的疾馳如飛,有的玩耍嬉戲,各種姿態(tài)無不惟妙惟肖。唐三彩馬反映唐人的富足和對生命的熱愛及追求,體現(xiàn)了唐人雍容大度、個性張揚的精神面貌,其題材新穎、裝飾華美,斑駁淋漓、變化萬千,盡顯唐代求新尚奇的風(fēng)氣。
陜西省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歷史上先后有周、秦、漢、唐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豐富。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陜西西安的一座擁有現(xiàn)代化設(shè)施的國家級博物館,由于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所藏唐代文物種類多、數(shù)量大、等級高,以金銀器、唐墓壁畫和陶俑等聞名于海內(nèi)外。而三彩馬中又以乾陵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及西安中堡村等唐墓出土的文物為館藏精品,盡顯盛世雍容大度的氣象和胡漢交融、富貴華麗風(fēng)格,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史上絢麗的奇葩,在此擷取部分精品以饗讀者。
1.三彩“三花”馬
唐神龍二年(公元706年),高72厘米、長88厘米(見圖2),1972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馬為棕紅色,膘肥體壯,頸項高聳,英氣勃勃,神氣十足。馬鞍上濃綠色絨毯障泥垂至腹下。馬首轡飾齊全,馬頭飾鑣和綠色杏葉形垂飾,裝飾華麗。因馬鬃被精心修剪出三縷堞垛狀鬃毛,故稱“三花”馬,是當(dāng)時來自西域的名貴馬種。
以“三花”飾馬是當(dāng)時宮廷和貴族間流行的時尚,三花者,剪鬃為三瓣。著名畫家韓斡是畫馬的高手,他的畫中就有三花馬形象,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中亦有三花馬。白居易詩:“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碧拼硪晃辉娙酸瘏⒁灿性娫唬骸白削缀r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鬃高。”唐太宗昭陵前放置的昔日所乘戰(zhàn)馬石雕“昭陵六駿”,馬鬃均剪為三花狀。
2.三彩騎馬射獵俑
高36厘米,1971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馬鞍上的武士年輕英俊,腰間佩掛長劍和箭囊,胯下的坐騎雙眼圓睜,兩耳高聳,神情機警。武士側(cè)身仰望,注視天空飛翔的獵物,兩手抬舉作張弓搭箭仰射狀,武士在逐獵過程中那種緊張敏銳的神情和駿馬喘歇靜立的瞬間姿態(tài)躍然眼前(見圖3)。
此俑的制作工藝看法不一:有認為是“絞胎”工藝,也有認為是采用了“絞釉”技術(shù)。“絞釉”與“絞胎”的區(qū)別在于:絞胎是把兩種不同顏色的瓷土混在一起拉坯,器物內(nèi)外均有泥條揉擰形成的紋理;“絞釉”是將兩種不同顏色的釉料調(diào)成糊狀的泥漿粘在陶坯上,再罩一層透明釉,形成如樹木年輪紋理的圖案效果,因通體黃褐兩種釉色相間很容易使人誤認為是絞胎,這種手法稱作“仿絞胎”或許更確切些。
3.三彩披鬃馬
高72厘米,長86厘米,1971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馬伸頸勾頭,作嘶嗚狀。與“三花馬”一樣馬身棕紅色,不同的是鬃毛未修剪成“三花”,而是披向一側(cè),呈白色,可看出是經(jīng)過精心梳理的,鬃毛顯得整齊而不凌亂??`尾,前腿直立,后腿微弓。轡飾、鞍韉俱全,鞍為赭黃色,上覆濃綠色絨毯,障泥為淺綠色,中間刻劃菱形紋。革帶呈綠色,上飾黃色杏葉(見圖4)。此馬與三花馬同出于懿德太子墓,動靜結(jié)合,神態(tài)各異,相映成輝。
4.三彩騎馬架鷂狩獵俑
高35厘米、長28厘米,1971年陜西省乾縣懿德太子墓出土。
此俑通體施綠釉,僅馬背上的氈墊為黑褐色。馬眉突目圓,兩耳上豎,神態(tài)矯健。馬背鋪障泥氈墊,墊上置鞍。騎士面龐圓潤,眉目清秀,頭戴黑色幞頭,身穿藍綠色翻領(lǐng)長袍,腰系革帶,下著長褲,足蹬尖頭氈靴,右手上架一鷂,左手似正在撫其頸(見圖5)。
唐代狩獵的方式有多種,助獵的動物有犬、鷹、鶻、鷂、雕等。
狩獵,古代也稱作“田獵”“政獵”“校獵”“游獵”“射獵”“馳獵”“弋獵”等,最初是原始社會人類的一種生產(chǎn)活動,自夏代以來,歷代統(tǒng)治者多把狩獵活動看作是順四時的大禮,天子的田獵一年四季定期進行,《左傳·隱公》中即有“春搜、夏苗、秋獼、冬狩”之稱。通過狩獵一方面為饗祭宗廟祖先取得祭品,另一方面則練習(xí)騎射軍旅。在狩獵中不僅能顯示人的勇敢精神,也檢驗了將士們互相配合的實戰(zhàn)能力。因而狩獵既是一項國之大典,也是體現(xiàn)尚武精神的一種軍事體育活動。秦漢以后,狩獵也成為帝王貴族悠閑享樂的一種娛樂活動。到了唐代,游獵逐獸、消遣射禽更是貴族們必不可少的活動,也是詩歌繪畫中經(jīng)常詠繪的題材。在唐代貴族墓葬中,除陪葬騎馬狩獵俑外,墓室壁畫中也有表現(xiàn),由此可見唐代貴族對此項活動的熱愛。
5.三彩騎馬帶犬狩獵俑
唐神龍二年(706年),高32厘米、長35厘米,1960年陜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騎馬俑頭戴幞頭,身穿綠色圓領(lǐng)緊袖袍衫,腰柬帶,雙手半抬作持韁狀。馬肌肉渾圓堅實,鬃毛紋理清晰,呈靜立姿態(tài)。一只獵犬蹲臥于騎馬人身后的絲質(zhì)品墊子上,雙眼機警注視前方,似正在尋覓獵物(見圖6)。
6.三彩胡服騎馬女俑
高37厘米、長28厘米,1960年陜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女俑頭梳反綰髻,身上著深綠色大紅翻領(lǐng)短袖胡服,下穿綠褲,腰束帶,足蹬尖頭軟靴,騎一匹體壯膘肥的棗紅色駿馬,顯得十分英武(見圖7)。
女著男裝是盛唐初期女性社會時尚化的主要特征,《新唐書·車服志》載,中宗后,“宮人從駕皆胡冒(帽)乘馬,海內(nèi)效之,至露髻馳騁,而帷冒亦廢,有衣男子衣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币虼?,婦女著男裝、胡服形象在唐代陶俑、唐墓壁畫以及石槨線刻畫中隨處可見。
唐官制六品服深綠,該俑身份應(yīng)為宮中女官,負責(zé)掌管儀仗,參與皇帝、皇后、太子、公主的喪葬活動,并充當(dāng)儀衛(wèi)。但不論品級高低在皇族眼里都是奴婢,《舊唐書·舒王元名傳》記載:“舒王元名,高祖第十八子也。年十歲時,高祖在大安宮,太宗晨夕使尚宮起居送珍饌。元名保傅等謂元名曰:‘尚宮品秩高者,見宜拜之。元名曰:‘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為?太宗聞而壯之曰:‘此真我弟也。”
唐代所謂的胡服,實際上包括西域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和印度、波斯等外國服飾,由翻領(lǐng)鑲邊窄袖開襟胡袍、條紋緊口翻邊褲、軟錦靴等組成。胡服在唐代十分流行,正如元稹《法曲》詩中所寫:“女為胡婦學(xué)胡妝,伎進胡音務(wù)胡樂?!艉T與胡裝,五十年來競紛泊?!?/p>
7.三彩低頭馬、仰頭馬
高20-28.5厘米、長24-27厘米,1960年陜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低頭馬通身施褐黃色釉,低頭張口作吃草或飲水狀;仰頭馬施灰白色釉,并雜有褐色斑紋,伸頸昂頭、張嘴作嘶嗚狀。這兩匹馬頭小、臀肥、骨肉勻停,四腿挺立體格健壯,都屬于來自西域的良種馬(見圖8)。
8.三彩騎馬狩獵俑
高32厘米、長23.5厘米,1960年陜西省乾縣永泰公主墓出土。
狩獵俑著黑色幞頭,身穿綠色圓領(lǐng)袍服,雙手持韁繩,騎在棗紅色馬上,馬站立昂首,目視前方,蓄勢待發(fā)。馬背后原有物品,可惜已缺失。馬上的狩獵者正回頭向后看去,似在出發(fā)前觀察馬背上的裝備物品是否裝好并齊全(見圖9)。
9.三彩馬與飼馬昆侖俑
俑高28.5厘米,馬高45厘米、長50厘米,1959年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唐墓出土。
三彩馬紅鬃白身,鞍韉俱全,當(dāng)盧、雙眼、轡頭及革帶上有綠色杏葉裝飾。唐代的馬在鞍韉之外周身還披掛著眾多的裝飾,白居易有詩云“銀收鉤臆帶,金卸絡(luò)頭羈”,可見唐代人對馬身華麗裝飾的重視程度。
飼馬者為昆侖人,闊口大鼻,頭發(fā)中分并在兩顳處綰結(jié),身穿窄袖襦,右臂衣袖卷至肘部,套藍色半袖短褂,外罩黃色翻領(lǐng)開胯袍,左穿右袒,腰束帶,帶上掛有梳、刮等洗馬工具,腳穿高腰靴;神態(tài)自若,全無卑躬屈膝的奴仆之相,體現(xiàn)出一種自信的時代精神(見圖10)。
10.三彩馬頭
抬頭馬高18.5厘米,低頭馬高25厘米,1962年征集。
小頭,粗頸,當(dāng)是來自西域良種馬的形象。雖然僅殘存馬頭,但馬的目光炯炯有神,如唐代詩人李賀《馬詩》中云“欲求千里腳,先采眼中光”,使人感受到“神駿追風(fēng)”的氣韻(見圖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