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彩云
摘 要:課改在進一步的深入,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走進了初中語文課堂,課堂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但不容否認的是,語文教學中高耗低效的現象仍在困擾著我們: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語文課堂教學花樣翻新,只見空洞的熱熱鬧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fā)、挖掘和共鳴;熱衷于對一篇課例生硬地或巧妙地“深挖硬掘”,把一篇篇血肉豐滿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凡此種種,使得語文教學教多得少,招多效低,走入了“高耗低效”的死胡同。因而回歸語文教學本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勢在必行。
關鍵詞:語文本色;高效課堂;學校;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6-189-01
課改在進一步的深入,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走進了初中語文課堂,課堂中較多地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人機互動、平等參與的生動局面。但不容否認的是,語文教學中高耗低效的現象仍在困擾著我們: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語文課堂教學花樣翻新,只見空洞的熱熱鬧鬧,不見文本的有效闡發(fā)、挖掘和共鳴;熱衷于對一篇課例生硬地或巧妙地“深挖硬掘”,把一篇篇血肉豐滿的文章肢解得支離破碎……凡此種種,使得語文教學教多得少,招多效低,走入了“高耗低效”的死胡同。因而回歸語文教學本色,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勢在必行。那么, 什么是本色語文?語文教學的本色追求什么?
一、教學設計要務實、科學
我們的教學設計要在“務實、科學”上下功夫,要懂得務實而不是沖動,科學而不是做秀,要力爭每節(jié)課少留遺憾。教法為學法服務,學法不斷地挑戰(zhàn)著教法?!敖淌菫榱诉_到不需要教”,如果我們只注重研究教法而忽視研究學法,課堂教學的一大缺憾。只有根據學生實情,設計出能反映學生思維的過程和方法,獲取知識的手段和結果,練習的層次和效度的學案,并落實于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日積月累,學生才會有豐厚的收獲。
二、扎實基礎,平淡中見神奇
語文課應上得扎實,即語文課應注重實效,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該訓練時要大膽訓練,該講解時要主動講解。在“訓練”與“感悟”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讓“訓練”與“感悟”并舉。我教《雨中》一課時,始終都把對語言文字的揣摩放在首位。過程如下:
師:請大家邊讀邊劃出自已讀不懂的或感興趣研究的詞語。(學生充分讀書、劃注、質疑)師:好,現在請你們把自已認為值得研究或讀不懂的詞寫在黑板上。(學生非常踴躍,紛紛將詞寫在黑板上)師:看著這些詞,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結合句子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還有讀不懂的可以查閱相關資料或同桌討論。
(學生默讀、靜思、查資料并竊竊私語)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你讀懂了哪些詞或有什么疑惑?生:我認為“冒出”這詞用得不妥,應該用“露出”。生:(舉起手)不同意!我認為“冒出”這詞用得妙,它表示姑娘籮筐里裝的蘋果很多,高高聳起;而“露出”的蘋果沒“冒出”來得多,超出籮筐口一點點可以說“露出”了,但要說“冒出”似乎還不夠。師:你有很強的語感,想像也豐富。誰能來黑板上畫畫這“冒出”的蘋果呢?(一生來黑板上畫,畫的蘋果只超出籮筐口一點點)師:這叫什么?生:(齊)露出。師:對,這只能說“露出”,誰能將這籮筐里的蘋果來“冒一冒”?(一生上來,將筐里的蘋果畫得滿滿的)師:哇!這紅艷艷,黃澄澄的蘋果,堆得冒出了籮筐,你瞧,不遠就是拐彎處,車子一歪,不翻倒才怪呢?走,咱們一同去撿去!(生會心地笑)
整堂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雨中情”的氛圍卻又沒有被“人文性”所束縛。試看這里,他“鎖定”并不為人所注意的字詞,引導學生用圈注、質疑、演示、比較等方法進行悉心揣摩和深入領會,雪落無聲般地實現了語言文字的訓練與習得,做到了訓練之中有感悟,感悟之時有訓練,真正地讓語文學習實在起來
三、教學內容要簡約充實
1、這里的“充實”是指讓語文教學回歸生活。語文被視為“走向生活的通行證”,語文的社會性、工具性、人文性均決定了語文教學必須回歸生活,聽、說、讀、寫的教學手段是實現學生生命活動、心靈活動的主要渠道,是實現學生自主成長,走向完美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必須立足學生是人,是生活中的人,只有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生命世界,才能使教學沐浴人文的關懷,才能提高學生使用語文工具的能力,才有利于陶冶學生情感、發(fā)展學生個性。教學內容要充實,要生活化,還要最大限度的拓展課文學習內容,突破教材極限,彌補教材缺陷,從而構建更加開放的充實的語文學習內容。
2、教學內容必須簡約。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在深入淺出上做文章。準確把握教材,藝術地處理教材。我在教《林沖棒打洪教頭》時,只設置“什么樣的林沖?什么樣的洪教頭”這一專題。學生通過潛心研讀,一步步歸結出了林沖的品質(謙虛、藝高、機智等)和洪教頭的特點(驕橫、自負等)。
四、對學生情真意切地激勵
在強烈的評價意識和明確的評價目的的基礎上,一般地說,評價以激勵為主,這種激勵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種是對優(yōu)秀的反饋信息的激勵,如某個學生題做得正確甚至有獨創(chuàng)性,回答問題正確流利、干脆等,教師就可說:“某某學生答得精彩,有見地”;一種是對“后進生”的激勵,后進生有一個很突出的心理障礙是缺乏自信,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反饋信息中,敏銳地捕捉到其中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把愛的陽光灑向那些易被遺忘的角落,使他們在老師的引導激勵下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進步,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并逐漸由后進轉向先進。
語文課改的途中,道路多歧,去從茫然。不管人們對新課程的理念怎樣闡釋與演繹,語文教學都要走在“語文”的路上。如果我們能夠將視角瞄準語文的本體,把握語文的實質,彰顯語文的價值,那么,語文連同我們自己就會變得簡單而又深刻,清晰而又豐富,獨特而又生機勃勃,質樸而又楚楚動人。只有為語文課堂著上本色,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走上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