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
摘 要: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認識歷史、熱愛歷史的燈塔。學生只有有了興趣才會更好地學習歷史。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設置巧妙的導入,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就一定會使歷史課堂大放異彩。
關(guān)鍵詞:以趣激學;初中歷史;動;活
歷史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和人類的智慧,是生動的、絢麗多彩的。但學生認為“歷史課太枯燥、太乏味”,沒有興趣,參與性不高。那么怎樣改變目前初中歷史課的這種困境呢?我認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課堂就會“活”起來,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效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笨梢?,興趣對于我們學習是很重要的。那么,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做了以下嘗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是學生喜歡歷史的重要前提
1.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前提。著名教育家霍懋征認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教育”。人們常說,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生如子、大愛無疆可以說是教師職業(yè)文化的核心。所以我們要愛學生,尊重學生,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2.要提高教師自身素質(zhì),以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征服學生
一個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學識,還要有令人敬重的品格。所以,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努力成為一個富有人格魅力的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喜歡自己所教的這門學科。
二、導入激趣,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
巧妙的導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我在中國歷史教學中,恰當?shù)匾霉旁娫~導入,刻意營造活潑歡快的氛圍,提高學生興趣,撥動他們的思維之弦,讓他們“動”起來,使之以飽滿的情緒投入學習。如,學習《金與南宋的對峙》一課時,不妨朗誦岳飛的《滿江紅》,學生在朗讀之余,不但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有了了解,而且也為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所感染。因此利用學生易懂或熟識的詩詞導入新課,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授課激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歷史學科的特點,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對此,我在教學中采取以下幾種辦法。
1.以疑誘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貴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在講課過程中設置疑問,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如,在講“國共合作”時,設問:共產(chǎn)黨為什么要與國民黨合作?國民黨為什么要與共產(chǎn)黨合作?促成合作的外部因素又是什么?學生就會去思考、探討。然后說出一些自己的理解,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或是據(jù)理力爭或是闡明因果。這些設疑,引動學生情感生發(fā),思維開啟。由此看出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能促進學生思考,產(chǎn)生探究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以知激趣,適當補充與課本有關(guān)的歷史資料
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其中能收入課本中的只是極少部分。在講課中,如能適當補充形象具體的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歷史小常識等,既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擴充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歷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學中,有計劃地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如,在學習左宗棠帶兵收復新疆內(nèi)容時,介紹了左宗棠少年時就有大志,他在15歲時寫的對聯(lián)“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書萬卷,神交古人”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通過資料的補充,加深學生對左宗棠的理解,也深化了愛國主義教育。再如,工業(yè)革命的“愛迪生和白熾電燈”的故事使學生了解了科學家的成才之路,并深深地體會到“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一道理。
3.運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歷史情景,縮短歷史與學生的距離
歷史是發(fā)生在過去的事情,對于學生來說,感覺距離比較遙遠。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再現(xiàn)歷史情景,打破時空界限,縮短歷史與學生的距離。因此,在課堂上適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發(fā)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如,在講述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zhàn)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時,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殺》視頻。這樣,通過直觀教學手段代替教師的講讀,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梢哉f,多媒體使歷史走近了學生,使歷史課不是枯燥的理論和呆板的講授。
總之,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歷史、認識歷史、熱愛歷史的燈塔。學生只有有了興趣才會更好地學習歷史,在教學中,只要教師把握住歷史學科的特點,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就一定會使歷史課堂大放異彩。
(作者單位 山東省曲阜市吳村鎮(zhèn)中心中學)
編輯 劉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