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華
[摘 要]關(guān)于李開先《一笑散》的文體,明清以降多數(shù)著述皆以為是雜劇,但近現(xiàn)代有學(xué)者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當(dāng)視其為院本或者小令套數(shù)的自選集。實(shí)際上,雜劇體裁不斷發(fā)展變化,明代既有謹(jǐn)遵元劇模式的雜劇,也有在折數(shù)、牌調(diào)、演唱等劇本形態(tài)上創(chuàng)新改制的雜劇。特別是在與傳奇的比較語境中,短小成為雜劇的核心特征。然而,由于嘉隆時期,一折雜劇尚未盛行,李開先、王九思等人所制短劇與元劇之一本四折截然不同,其劇本的“院本”之稱,意在以元劇為參照,是與元雜劇在體制上比較之后所取,此稱名透露出“以元為尚”的戲曲觀念。
[關(guān)鍵詞]李開先;一笑散;文體;宗元;戲曲
[中圖分類號]I2074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3541(2014)01-0000-05
《一笑散》是李開先六種短劇的總名,為其罷官鄉(xiāng)居時所制。今存《園林午夢》、《打啞禪》二劇,其余四種均散佚①?!兑恍ιⅰ凡皇且槐舅恼鄣脑s劇模式,與徐渭《四聲猿》、汪道昆《大雅堂樂府》等雜劇劇本形態(tài)更為接近。關(guān)于李開先《一笑散》的文體,明清以降多數(shù)著述皆以為是雜劇,但近現(xiàn)代有學(xué)者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當(dāng)視其為院本或者小令套數(shù)的自選集。
一
《園林午夢》敘漁翁關(guān)于崔鶯鶯、李亞仙之夢,今存刻本多附刻于《西廂記》,由于西廂故事的流播,《園林午夢》較《打啞禪》更為文人所經(jīng)見,沈德符《顧曲雜言》、祁彪佳《遠(yuǎn)山堂劇品》、周亮工《賴古堂集》、沈復(fù)粲《鳴野山房書目》、姚燮《今樂考證》皆有所著錄。相較于《園林午夢》,《打啞禪》的知遇則顯得較為冷清,明清著述中多付之闕如沈德符《顧曲雜言》嘗提及李開先《皮匠參禪》:“本朝能雜劇者不數(shù)人,自周憲王以至關(guān)中康、王諸公,稍稱當(dāng)行;其后則山東馮、李亦近之,然如《小尼下山》、《園林午夢》、《皮匠參禪》等劇,俱太單薄,僅可供笑,亦教坊耍樂院本之類耳?!币啤督駱房甲C》亦認(rèn)同沈德符這段話,并在《小尼下山》劇后標(biāo)注“即北?!渡峁卜浮贰?,將《園林午夢》、《皮匠參禪》二劇隸于李開先名下。然而,李開先自己從未提及作有《皮匠參禪》一劇,明清時期也無其他載錄。我們認(rèn)為,《皮匠參禪》或者就是《打啞禪》的別稱。后世著錄李開先雜劇《皮匠參禪》者,可能皆濫觴于沈、姚著述。。相關(guān)記載,權(quán)錄于下:
沈德符:
本朝能雜劇者不數(shù)人,自周憲王以至關(guān)中康、王諸公,稍稱當(dāng)行。其后則山東馮、李亦近之,然如《小尼下山》、《園林午夢》、《皮匠參禪》等劇,俱太單薄,僅可供笑謔,亦教坊耍樂院本之類耳[1](p.72)。
祁彪佳:
園林午夢(北一折):崔之《長恨傳》,曷若李娃?何必呶呶!詞甚寂寥,無足取也[2](p.668)。
周亮工:
憑教一笑散窮愁,小令元家字字搜。南客不知宮調(diào)好,虞山近始艷章丘。(公所著雜劇如《園林午夢》類,總名曰《一笑散》。公所藏元人曲有百十種,如馬東籬、白仁甫諸曲,皆手自改訂付梓。又最喜張小山、喬夢符小令,??桃孕?。公名噪于北,江以南猶不深知,近虞山刻《列朝詩選》,始為闡揚(yáng)小傳,頗悉公生平)[3](p.408)。
沈復(fù)粲:
子之十 樂府家三 雜劇……園林午夢[4](p.100)。
姚燮:
李日華(二種)園林午夢皮匠參禪:沈景倩云:“本朝能雜劇者不數(shù)人,自周憲王以至關(guān)中康、王諸公,稍稱當(dāng)行;其后則山東馮、李亦近之,然如《小尼下山》(即北海《僧尼共犯》)、《園林午夢》、《皮匠參禪》等劇,俱太單薄,僅可供笑,亦教坊耍樂院本之類耳”[5](p.260)。
祁彪佳只收錄作品名目,沒有考證出作者,沈復(fù)粲書目體例上只收錄作品,也沒有記錄作者,姚燮則將李伯華誤題為李日華。諸本皆認(rèn)同《園林午夢》類屬雜劇?!秷@林午夢》系《一笑散》六短劇之一,對《園林午夢》雜劇體的指認(rèn),已間接確定《一笑散》的體裁。其中,周亮工肯定了李開先的才華,對《園林午夢》并無訾議,沈復(fù)粲未予評點(diǎn),其余幾人則持否定觀點(diǎn)。祁彪佳不僅從內(nèi)容上指摘鶯鶯與李亞仙故事不具可比性,而且批評其語言寂寥缺乏表演性,沒有可取之處。因而,《遠(yuǎn)山堂劇品》妙、雅、逸、艷、能、具六品之中,《園林午夢》僅為末席“具品”。姚燮輯錄源自沈德符,沈德符對于《園林午夢》在內(nèi)的幾部劇作的“單薄”與“僅可供笑”不以為然,姚燮照錄,可見其態(tài)度。各人評價反映出戲曲觀念、審美標(biāo)準(zhǔn)、地域影響與時代風(fēng)尚等諸多因素,這與本案無關(guān),在此不做深入探討。我們要確認(rèn)的是,明清諸家對《一笑散》的文體歸屬并無異議。此外,傅惜華《明代雜劇全目》、李修生《古本戲曲劇目提要》、齊森華《中國曲學(xué)大辭典》、俞為民《歷代曲話匯編》、王紹增《山左戲曲集成》等皆認(rèn)同《一笑散》為雜劇類。
錢謙益《牧齋初學(xué)集》中所錄辛巳年(1641年)十月十五日所作《跋一笑散》,其中提到了《一笑散》六院本,錢文稱:
此書傳自秦酉巖氏,秦疑為康滸西之筆。余則定為章丘李中麓,以所載〔沉醉東風(fēng)〕有“傳自吾章弭少菴”之語,且熊南沙、王尊(又作“遵”,引者注)巖、唐荊川、陳后岡皆中麓之友,與滸西不相及也。家有中麓《閑居集》,貯書樓壁角中,發(fā)而觀之。中麓歸田后,專肆力于詞,自制六院本,總名之曰《一笑散》。此書之所由名也,其自序以謂無他長,獨(dú)長于詞,遠(yuǎn)交王渼陂,近交袁西野,足以資而忘世,樂而忘老。故此書稱渼陂、西野為多。又曰:“借此以坐消歲月,暗老豪杰?!眴韬?!其尤可感也!何季公者,酉巖之友,讀書好古人也,亦手抄此書。余從其孫士龍借看,題其后而歸之。辛巳良月望日記[6](p.64)。
錢文提到李開先自制六院本,且總名為《一笑散》之事,卻沒有提供六個短劇的具體信息。分析《跋一笑散》,我們發(fā)現(xiàn),錢謙益所看到的抄自秦四麟的何季公抄本,根本不是六短劇《一笑散》,而是假《一笑散》之名的《詞謔》。這從錢文《跋一笑散》中多次涉及《詞謔》內(nèi)容可知,比如,“傳自吾章弭少菴”句,《詞謔》原文是:“二〔沉醉〕,一詠張良,一嘲黑妓;一傳自均州張南溟,一出自吾章弭少菴”[7](p.293)。再如,“此書稱渼陂、西野為多”句,“渼陂”是王九思別號,“西野”為袁崇冕別號,二人與李開先交往密切?!对~謔》多次敘及二人事跡,比如,“嘲王渼陂養(yǎng)外戶”、“商調(diào)詞”、“駁渼陂詞”條提及王九思事跡,“譏作詞失韻”、“謔言”、“嘲僧”條寫到袁崇冕。又如,熊南沙、唐荊川、王遵巖、陳后岡等人,均屬“嘉靖八才子”中人,《詞謔》中也有所涉及。這些均佐證錢謙益所借之書為《詞謔》。
實(shí)為《詞謔》,名為《一笑散》,個中緣由不得而知,不過,世間確曾有這種張冠李戴之書,今所存《詞謔》存世版本之一、清康熙間陸貽典本,便題為《一笑散》??磥?,錢氏所云,并非虛妄。
錢謙益從何士龍?zhí)幗璧谩兑恍ιⅰ?,作為藏書家,借看不是目的,借來后抄錄留存才是順理成章之事。加之,錢謙益對李開先才學(xué)早有所聞,且為其作過小傳,《列朝詩集小傳》記載:
開先,字伯華,章丘人。嘉靖己丑進(jìn)士,授戶部主事,調(diào)吏部,歷文選郎中,擢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館。罷歸家居,近三十年。隆慶戊辰歲卒。伯華七歲能文,博學(xué)強(qiáng)記,弱冠登朝,奉使銀夏,訪康德涵、王敬夫于武功鄠杜之間,賦詩度曲,引滿稱壽,二公恨相見晚也。嘉靖初,王道思、唐應(yīng)德倡論,盡洗一時剽擬之習(xí)。伯華與羅達(dá)夫、趙景仁諸人,左提右挈,李、何文集,幾于遏而不行。雅負(fù)經(jīng)濟(jì),不屑稱文士。在銓部,謝絕請托,不善事新貴人。已遷太常,會九廟災(zāi),上疏自陳,竟罷歸。歸而治田產(chǎn),蓄聲妓,徵歌度曲,為新聲小令,搊彈放歌,自謂馬東籬、張小山無以過也……所著,詞多于文,文多于詩。改定元人傳奇樂府?dāng)?shù)百卷,搜輯市井艷詞、詩禪、對類之屬,多流俗瑣碎,士大夫所不道者[8](pp.39-40)。
錢謙益既稱譽(yù)李開先早慧與成年之后的才華,又惋惜其被黜還鄉(xiāng)、壯志難酬,所以,便有諸多感嘆。借得此書之前,錢謙益家中已藏有《閑居集》,他了解李開先的才華,既然判定《一笑散》為李所制,便更有可能抄錄珍存,藏諸絳云樓之中,讓李開先的文字流芳后世。況且,上引文中,錢謙益謂:“余從其孫士龍借看,題其后而歸之”,意在表達(dá)自己考辨此書的真正作者,在借書之后作跋說明,并非強(qiáng)調(diào)自己沒有抄錄只是借觀,實(shí)際上,抄錄與否也沒有強(qiáng)調(diào)的必要。
順治年間,絳云樓曾遭大火,錢謙益族曾孫錢曾后來得到絳云樓焚余藏書。錢曾也是園藏有《一笑散》,系抄自康熙陸貽典本。大概彼時,錢謙益抄本《一笑散》已被焚毀。當(dāng)然,錢謙益抄錄《一笑散》,《一笑散》于順治被焚,一切還只是推測,能夠肯定的是,世間確曾有題為《一笑散》的《詞謔》,而錢謙益經(jīng)見者,正是這樣一種張冠李戴的刊本。錢謙益未曾經(jīng)見“六院本”《一笑散》,祁彪佳、沈德符、周亮工、錢曾、姚燮等人也沒有經(jīng)見“六院本”全貌,事實(shí)上,這六部短劇在鋟棗之時已非完璧。李開先《一笑散序》云:
中麓子塵事應(yīng)酬之暇,古書講讀之余,戲?yàn)榱罕?,總名之曰《一笑散》:一《打啞禪》,二《園林午夢》,其四乃《攪道場》、《喬坐衙》、《昏廝迷》,并改竄《三枝花大鬧土地堂》。借觀者眾,從而失之,失者無及,其存者恐久而亦如失者矣,遂鋟之以梓,印之以楮,裝訂數(shù)十本,藏之巾笥。有時取玩,或命童子扮之,以代百尺掃愁之帚而千丈釣詩之鉤。更因雕工貧甚,愿減價售技。自念古人遇歲荒,乃以興造事濟(jì)貧,諺又有“油貴點(diǎn)燈,米貴齋僧”之說,遂以二院本付之,不然,刻不及此[9](p.400)。
所謂“借觀者眾,從而失之,失者無及”,說明《一笑散》六部短劇在傳看的過程中業(yè)已部分散佚,甚至連稿本都流失無存了,因而,李開先彼時刊刻的《一笑散》只是《一笑散》六短劇的兩種,從明清著錄及存本來看,這兩部遺珠即《園林午夢》與《打啞禪》。
二
有人質(zhì)疑《一笑散》的雜劇文體。劉世珩提出,《一笑散》是小令套數(shù)的選集:
《園林午夢》,閔遇五《會真六幻》本附幻住后,徐士范、羅懋登大業(yè)堂,亦附此種,皆無作者姓名。按周亮工《賴古堂集》,《章丘追懷李中麓前輩詩》自注:“公所著雜劇,如《園林午夢》,類總名曰《一笑散》。”又,載《也是園書目》不列之雜劇中,而列之《詞林摘艷》、《盛世新聲》之前,此二書皆選錄小令套數(shù)。則《一笑散》即中麓自集其小令套數(shù)之作,與亮工詩注正合。今觀此本,前后僅四曲,其為小令套數(shù)可知[10](p.863)。
將《一笑散》列為小令套數(shù)之作,劉世珩的主要依據(jù)是閱讀周亮工詩注,了解到《園林午夢》類總名為《一笑散》,又發(fā)現(xiàn),錢曾《也是園書目》中記錄了《一笑散》,且《也是園書目》將其歸為《詞林摘艷》、《盛世新聲》之前,根據(jù)《詞林摘艷》、《盛世新聲》的性質(zhì),劉世珩推測,《一笑散》亦屬小令套數(shù)集。并且認(rèn)為,《園林午夢》僅有四支曲子,應(yīng)為小令套數(shù)類。我們翻檢《也是園書目》,《一笑散》位于“曲譜類”,茲錄于下:
鐘嗣成錄鬼簿二卷
丹丘先生太和正音譜二卷
楊朝英太平樂府九卷
楊朝英陽春白雪前后十卷
一笑散一卷
詞林摘艷十卷[11](pp.295-296)
在錢曾《也是園書目》曲譜類中,《一笑散》雖隸于《詞林摘艷》、《盛世新聲》之前,但也列于《錄鬼簿》、《太和正音譜》與《曲律》之間,鐘嗣成《錄鬼簿》、朱權(quán)《太和正音譜》及王驥德《曲律》均系曲學(xué)論著,《一笑散》側(cè)身其間,若僅被視作小令套數(shù)類,著實(shí)牽強(qiáng)。更重要的是,錢曾《也是園書目》中所載《一笑散》乃《詞謔》,非包含《園林午夢》的《一笑散》。劉世珩看到周亮工《園林午夢》為《一笑散》之一種的記載,卻未稽考錢曾所藏《一笑散》為何,誤將錢曾《也是園書目》所錄“詞謔”《一笑散》與六短劇《一笑散》混為一談,所以才生出此種誤解,導(dǎo)致了錯誤推斷。此外,劉世珩因《園林午夢》由四支曲子組成,斷定其為小令套數(shù),亦欠妥。一方面,曲牌數(shù)目的多少不能作為劇曲與散曲的判定依據(jù),判定戲曲、散曲還應(yīng)該綜合衡量戲曲要素,比如,人物角色、故事情節(jié)及曲辭賓白科范表現(xiàn)手法等等,從這些戲曲因素判定,《園林午夢》無疑是戲曲,而非散曲。另一方面,《園林午夢》系由四支曲牌組成的單折戲曲,從劇本來看,曲牌數(shù)目較少,不過,若從單折來看,4支曲一折并非個案,比如,關(guān)漢卿《錢大尹智勘緋衣夢》雙調(diào)折4支曲子、關(guān)漢卿《狀元堂陳母教子》雙調(diào)折4支曲子、高文秀《劉玄德獨(dú)赴襄陽會》雙調(diào)折5支曲子、李文蔚《張子房圮橋進(jìn)履》雙調(diào)折3支曲子、金志甫《蕭何夜月追韓信》正宮折5支曲子、朱凱《劉玄德醉走黃鶴樓》雙調(diào)折、南呂折都是5支曲子、徐渭《女狀元》第一出、第二出均為4支曲子。
此外,孫楷第、胡忌等學(xué)者提出了“院本”一說。孫楷弟指出:
故余謂宋元雜劇院本之特征有二:其一為諢體,其二為短文。李開先撰《園林午夢》,王九思撰《中山狼》,其劇皆一折。開先九思皆自題其劇為院本。此最得院本之意[12](p.74)。
胡忌指出:
今以《園林午夢》劇較王九思《中山狼》,則前者使用小曲而后者用套數(shù);前者主體有打諢現(xiàn)象,后者無見;前者無題名收場體例而后者有:由此三異點(diǎn),故不錄《中山狼》劇而以《園林午夢》定為院本。尚有一證如下:
現(xiàn)存李開先《寶劍記》傳奇有嘉靖丁未姜大成后序曰……雖不無捧場習(xí)氣,但可見《寶劍記》作者李開先(號中麓)是應(yīng)該能區(qū)別雜?。ū鼻蛭募霸罕镜捏w制的。所以其自題《園林午夢》院本是比較靠得住的院本[13](pp.75-76)。
胡忌主要提出四點(diǎn)理由,即“使用小曲、主體打諢、無題名收場、李開先自稱”。他否定孫楷第視王九思《中山狼院本》為院本的觀點(diǎn),認(rèn)同孫楷第對李開先《園林午夢》的判定。胡忌《宋金雜劇考》初版于1957年,彼時將《園林午夢》視作院本,后,路工輯得《李開先集》付梓,學(xué)界始窺《打啞禪》劇本全貌。1959年“三版后記”中,胡忌指出:“《打啞禪》的故事結(jié)構(gòu)及語言形式和李氏他作《園林午夢》相同,以滑稽調(diào)笑為主”[14](p.265),復(fù)將《打啞禪》歸為院本。近年,呂靖波又提出院本說,理由主要有篇幅短小、鬧劇形式、換韻問題、李開先及門人自稱,呂靖波將王九思《中山狼院本》一并歸為院本之列。呂靖波認(rèn)為:“明初曲壇,盡管雜劇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變革,但它與‘院本的界劃還是不容含混的。故王九思所撰《中山狼》雖為標(biāo)準(zhǔn)的大套北曲,卻因篇幅短小、寓言味較濃而不得不屈稱‘院本”[15]。
孫楷第、胡忌等學(xué)者主要依據(jù)陶宗儀、夏庭芝等前賢的記敘,考量院本特征,但是,陶、夏記敘僅止只言片語,夏庭芝《青樓集志》云:
金則院本、雜劇合而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雜劇為二。院本始作,凡五人:一曰副凈,古謂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以末可撲凈,如鶻能擊禽鳥也;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又謂之五花爨弄……又有焰段,類院本而差簡,蓋取其如火焰之易明滅也。雜劇則有旦、末。旦本女人為之,名妝旦色;末本男子為之,名末泥……院本大率不過謔浪調(diào)笑,雜劇則不然[16](p.469)。
陶宗儀《院本名目》謂:
金有院本、雜劇、諸宮調(diào),院本、雜劇,其實(shí)一也。國朝,院本、雜劇始厘而二之。院本則五人:一曰副凈,古謂之參軍;一曰副末,古謂之蒼鶻,鶻能擊禽鳥,末可打副凈,故云;一曰引戲;一曰末泥;一曰孤裝。又謂五花爨弄……又有焰段,亦院本之意,但差簡耳,取其如火焰,易明而易滅也。其間副凈有散說,有道念,有筋斗,有科范[17](pp.436-437)。
《青樓集》有至正甲辰(1364年)序,朱經(jīng)序中云:“商顏黃公之裔孫曰雪蓑者,攜《青樓集》示余,且征序引”[18](p.466);前引關(guān)于院本的論述載于夏庭芝《青樓集志》,所錄時間為至正己未(1379年);《南村輟耕錄》有至正丙午(1366年)序,孫作序中有言曰:“九成,名宗儀,少工舉子業(yè),晚乃棄去,闔戶著書,此其一云”[19](p.6123)。據(jù)此序、志所作時間,《青樓集》完成時間與《南村輟耕錄》相仿佛,則陶宗儀此節(jié)院本的論述與夏庭芝之間,或許互相有所參照。二者描述較為簡略,主要呈現(xiàn)院本的五個腳色及笑鬧特征。金元院本有存目無存本,今天能夠普遍肯定的院本資料是夾敘于朱權(quán)《呂洞賓花月神仙會》中的《長壽仙獻(xiàn)香添壽》、《金瓶梅》中的《王勃院本》等幾部,屬于明代院本例子??剂窟@兩部院本的腳色、曲牌情況,《長壽仙獻(xiàn)香添壽》腳色有凈、捷譏、付末、末泥,唱4支[醉太平]小曲,《王勃院本》腳色有凈、外(扮捷譏)、付末,不唱曲。這兩種院本與陶、夏關(guān)于院本的敘述較為一致,而就其與《一笑散》二劇比對,腳色與唱曲等體制特征差異性很大。由于文獻(xiàn)資料的限制,后世關(guān)于院本的研究,想象推理的成分更多,在闡釋中,亦常有前后矛盾的情況出現(xiàn)。薛瑞兆教授說:“后人稱金院本‘大率不過謔浪調(diào)笑,或‘扮演戲跳而不唱。這些見解不過各涉一端而已”[20](p.183)。理論闡釋的不足與院本存本的匱乏,是導(dǎo)致這種各涉一端、論證乏力局面的主要因素。學(xué)者們彌補(bǔ)這種不足的方式,是尋求參照。孫楷第、胡忌等學(xué)者主要以元雜劇為參照,界定《一笑散》六劇。
不過,雜劇體裁不斷發(fā)展變化,在明代,既有謹(jǐn)遵元劇模式的雜劇,也有在折數(shù)、牌調(diào)、演唱、題目正名等劇本形態(tài)上創(chuàng)新改制的雜劇。即便在元代,也有不標(biāo)題目正名、突破一本四折、突破一折一宮調(diào)、突破一劇一角演唱形式的劇本存在。用韻問題上,元劇中用韻混押的情況客觀存在,名家筆下也時有出現(xiàn)。據(jù)俞為民研究,關(guān)漢卿《閨怨佳人拜月亭》、《詐妮子調(diào)風(fēng)月》、《錢大尹智寵謝天香》、《錢大尹智勘緋衣夢》,馬致遠(yuǎn)《破幽夢孤雁漢宮秋》、《馬丹陽三度任風(fēng)子》,王實(shí)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中都有用韻混押現(xiàn)象,如“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楔子[仙呂·賞花時]曲,終(東鐘)、窮(東鐘)、陵(庚青)、冢(東鐘)、紅(東鐘)——東鐘、庚青混押”[21](p226)。應(yīng)該說,一套一韻是某些曲家用以尺度樂府與俚歌的準(zhǔn)則之一,不是雜劇的個性化標(biāo)簽,更不是雜劇與其他戲曲形態(tài)的區(qū)分標(biāo)準(zhǔn)。隨著南曲傳奇的大量創(chuàng)制,曲家們在創(chuàng)制雜劇時很多方面都受其影響,包括用韻。特別是在與傳奇比較的語境中,短小成為了雜劇的核心特征,胡應(yīng)麟稱:“蓋雜劇即傳奇具體,但短局未舒耳”[22](p.643),袁于令視雜劇為“詞場之短兵”[23](p.83)。因而,換韻問題、篇幅短小等等,并不妨礙明清文人將《園林午夢》等劇歸屬為雜劇。
李開先將《一笑散》六短劇稱為院本,他的本意未必以為《一笑散》是“院本”。從大的環(huán)境看,明清時期戲曲稱謂還比較混亂,“院本”之名,有多重指向。“院本”可以指代金院本,比如,胡之遹稱:“樂音與政通,而伎劇亦隨時尚而變。近代教坊,院本之外,再變而為雜劇”[24](p.217)?!霸罕尽笨梢灾复s劇,比如,葉子奇稱:“俳優(yōu)戲文始于《王魁》,永嘉人作之。識者曰:‘若及見永嘉人作相,宋當(dāng)亡。及宋將亡,乃永嘉陳宜中作相。其后元朝南戲尚盛行,及當(dāng)亂,北院本特盛,南戲遂絕”[25](p.5)?!霸罕尽边€可以指代傳奇,比如,姚燮《今樂考證》著述戲曲目錄,以院本、雜劇類之,“院本”便是指傳奇。即如雜劇,也常不以“雜劇”之名稱之,除“院本”外,還有“樂府”、“幺末”、“傳奇”、“升平樂”等名。與李開先同時的王九思,也把自制《中山狼》雜劇名為《中山狼院本》。所以,大可不必耿耿于李開先之自稱。
另外,嘉隆時期,一折雜劇尚未盛行,李開先、王九思等人所制短劇,與元劇之一本四折截然不同,則其劇本的“院本”之稱,意在以元劇為參照,或者與元雜劇體制的比較后所取。他們沒有選擇普遍認(rèn)為較為典雅的雜劇稱名“傳奇”,而是以較為含混的“院本”名之,其稱名背后透露出的亦是一種宗元意識。
[參 考 文 獻(xiàn)]
[1][明]沈德符.顧曲雜言[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三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9.
[2][明]祁彪佳.遠(yuǎn)山堂劇品[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三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9.
[3][明]周亮工.章丘追懷李中麓前輩[M].歷代曲話匯編 清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8.
[4][清]沈復(fù)粲.鳴野山房書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清]姚燮.今樂考證[M].歷代曲話匯編 清代編:第四集[M].合肥:黃山書社,2008
[6][清]錢謙益.跋一笑散[M].歷代曲話匯編 清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8.
[7][明]李開先.詞謔[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9.
[8][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歷代曲話匯編 清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8
[9][明]李開先.一笑散序[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9.
[10]劉世珩.《園林午夢》跋[M].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 二[Z].濟(jì)南:齊魯書社,1989.
[11][清]錢曾著、瞿鳳起編.虞山錢尊王藏書目錄匯編[M].上海:古典文學(xué)出版社,1958.
[12]孫楷第.傀儡戲考原[M].上海:上雑出版社,1952.
[13]胡忌.宋金雜劇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4]胡忌.三版后記,見宋金雜劇考[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5]呂靖波.《園林午夢》、《打啞禪》體制辨正[J].北京:文學(xué)遺產(chǎn),2001(3).
[16][元]夏庭芝.青樓集[M].歷代曲話匯編 唐宋元編[Z].合肥:黃山書社,2006.
[17][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M].歷代曲話匯編 唐宋元編[Z].合肥:黃山書社,2006.
[18][元]朱經(jīng).青樓集序[M].歷代曲話匯編 唐宋元編[Z].合肥:黃山書社,2006.
[19][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M]宋元筆記小說大觀(六)[Z].李夢生校點(diǎn).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薛瑞兆.宋金戲劇史稿[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5.
[21]俞為民.曲體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5.
[22][明]胡應(yīng)麟.莊岳委談[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8.
[23][明]袁于令.盛明雜劇序[M].歷代曲話匯編 清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9.
[24][明]胡之遹.贈宋氏序[M].歷代曲話匯編 唐宋元編[Z].合肥:黃山書社,2006.
[25][明]葉子奇.草木子[M].歷代曲話匯編 明代編:第一集[Z].合肥:黃山書社,2008.
(作者系黑龍江大學(xué)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師范學(xué)院副教授)
[責(zé)任編輯 陳紀(j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