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學潤 于志峰
【摘要】腹診是中醫(yī)四診特色的診法之一,在《內經》中即有腹診相關的描述。隨后《難經》在五臟病證的判斷以及五積的診斷方面均運用腹診的方法?!秱s病論》充分展示了腹診的精髓,多處運用腹診進行外感和內傷雜病的辨證。宋元后因各種原因導致腹診衰退,脈診興起,形成后世重脈診輕腹診的局面。
【關鍵詞】腹診;歷史沿革
【中圖分類號】R22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1-0343-01
腹診是—種具有特色的診斷方法,它屬于中醫(yī)望聞問切四診中切診的范疇。目前臨床的腹診的應用不夠廣泛,這與其理論探索性研究較少有關?,F對腹診的起源和發(fā)展進行初步探索,希冀對腹診的研究有所裨益。
1首見于《內經》
中醫(yī)關于腹診的最早記載,首見于《黃帝內經》?!鹅`樞·水脹篇》曰“水與膚脹、鼓脹……何以別之?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睆谋径挝淖挚芍糯t(yī)家通過腹部的征象可以鑒別水腫、腹脹與鼓脹。《靈樞·水脹篇》曰“腸蕈何如?……寒氣客于腸外,與衛(wèi)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闭f明運用腹診可以診斷腹部的腫物特點。
《素問·舉痛論》運用腹診方法分析了腹部疼痛的不同性質和部位。如“……寒氣客于腸胃之間,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絡急引故病,按之則血氣散,故按之痛止……寒氣客于俠背之脈則深,按之不能及,故按之無益也……寒氣客于沖脈,沖脈起于關元,隨腹直上,寒氣客則脈不通,脈不通則氣因之,故喘動應呼矣。寒氣客于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寒氣客于厥陰之脈,厥陰之脈者,絡陰器系于肝。寒氣客于脈中,則血泣脈急,故脅肋與少腹相引痛矣。厥氣客于陰股,寒氣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陰股……寒氣客于小腸膜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于大經,血氣稽留不得行,故宿昔而成積矣。寒氣客于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氣復反則生矣……寒氣客于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寒氣客于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2繼承于《難經》
《難經·第十六難》曰:“肝脈……其內證:臍左有動氣,按之牢若痛”;“心脈……其內證:臍上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脾脈……其內證:當臍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肺脈……其內證:臍右有動氣,按之牢若痛”;“腎脈……其內證;臍下有動氣,按之牢若痛”。通過按壓臍周判斷五臟的病證,將臟腑、經脈與腹診密切結合,對辨證有重要意義。
《難經》還明確指出實質臟器(五臟)和空腔器官(六腑)病變的各自特點和內臟增生腫大的診察方法等。如“第五十五難”:“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fā)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fā)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又如“第五十六難”:“……然: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復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fā)咳逆, 痎瘧,連歲不已?!闹e,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腹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fā)黃疸,飲食不為肌膚?!沃e,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腹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fā)肺壅……腎之積,名曰奔豚,發(fā)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己,令人喘逆,骨痿少氣?!?/p>
3發(fā)揚于《傷寒雜病論》
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公元219年)(后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的問世,標志著中醫(yī)在理法方藥諸方面都有了全面進步,同時,在腹診方法上區(qū)有了很大的進展。該書辨證的論述了腹部不同部位及表里(肌表和內臟)的腹診方法,并和臨床證候及其它診斷方法(如脈診等)相結合進行客觀地綜合分析做為辨證的根據。通過腹診確定腹部疾患的病因、病機、病理、病位,作為論治的實踐認識的基礎,因而,有證(即指腹證),有方,而使臨床選方用藥的準確性大為提高。亦即是說《傷寒論》和《金匱要賂》使腹證與處方論治結合得更加密切,成為中醫(yī)“辨證”的一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兩書論及的腹診內容很多,據統(tǒng)計約有141條,凡重要腹證均有論述。如胸滿,胸中窒,胸脅苦滿,脅下偏痛發(fā)熱,心動悸,心下悸,心下痞,心下痞硬,心下痞堅,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腹?jié)M,腹中寒,腹中痛,腹脹如水狀,少腹?jié)M,少腹腫痞,少腹?jié)M如敦狀,臍下悸,少腹里急,少腹拘急,腹皮急等等。對上述之胸腹證候《傷寒論》或《金匱要略》均有一條或數條的記述。例如:
“胸脅苦滿”一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薄秱摗け嫔訇柌∶}證并治》
“腹中寒,上沖”一條:“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薄督饏T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由于篇幅有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關于腹診的條文僅舉以上兩條。
4衰退于宋元
自漢代以后的歷代醫(yī)著中,對腹診內容雖亦都有所論述,或見專篇,但未見有腹診的專著。特別是宋、元以后,由于封建習俗的影響,醫(yī)者不便檢察患者的腹部,患者也不愿脫衣露體,深恐有傷大雅。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切診則側重于向脈學方面發(fā)展,故脈學名目繁多。對于腹診也就很少應用了。久而久之,腹診在中國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繼承,相反地,漸漸被醫(yī)者棄而不用了。
綜上所述,中醫(yī)診斷應是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在切診之中就包括脈診與腹診。在我國中醫(yī)界由于多年形成重視脈診,忽視腹診的思想占主導,使得中醫(yī)腹診方法雖發(fā)源較早,但傳承不利,以至于不能在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