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萍
【摘 要】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完善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又與語文教育息息相關。高中生正處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作為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意義,要不斷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探索完善學生人格的具體策略,將人格教育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將“文學”與“人學”完美的結合起來。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人格教育 策略
素質教育的根基在于培養(yǎng)人格健全的人,語文教育的實質是人的教育。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要認識到人格教育的重要意義,積極探索將人格教育融入課堂的策略,讓同學們不僅擁有高超的學習能力,更要有健全的人格。
1.人格教育的內涵及其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1 人格教育的內涵
人格是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格的形成包含著心理層面、性格層面、道德層面等諸多因素,一般可理解為一個人的外在氣質、內在能力、思維方式以及道德水平的綜合表現。良好的人格對一個人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是要為社會培養(yǎng)人格完善的人,以此來推動整個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步。一個完善的人要做到體力、智力、情緒以及倫理全面發(fā)展。人格教育需要教育者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來引導學生,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品質,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讓他們擁有健康的人格。
1.2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格教育的意義
人格教育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高中階段的學生還處于人格形成時期,他們的身心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種刺激的影響,在這一階段注重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強化人格教育,能幫助同學們抵制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語文教學積淀著深厚的文化意蘊,同學們能在學習一篇篇美文的過程中感受到正能量的感召,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們的人格修養(yǎng),完善他們的個人品質。語文教材中的許多文學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人格心靈中美好的一面,于無形中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
人格教育是教育的根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而每個人的人格又是他們日后發(fā)展的根基所在。教育不僅要授人以魚,而且更關鍵的是要授人以漁,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獨立作出正確判斷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走出校園后仍能做到持續(xù)的發(fā)展。唯有擁有健康人格、高尚品質的人才能在終身學習的浪潮中始終占據弄潮兒的角色,才能真正成為獨立、健全而且擁有持續(xù)發(fā)展力的社會人才。
人格教育有利于社會發(fā)展。社會是由人組成的,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每個人的發(fā)展。就像馬克思提出的共產主義社會,就是一個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社會??梢娭挥忻總€人的人格健全了,社會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步。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進行有關社會價值的人格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社會正義感,要讓他們懂得公民法律,明確自己的社會義務;要讓他們懂得尊重人權,加強國家和世界價值的人格教育,強化他們的民族意識,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同學們對國際社會的理解,讓他們深刻理解人類和平友愛,各民族間相互依存,共同發(fā)展的內涵。
2.在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格教育的具體策略
2.1 加強人格教育要注重生活實踐
教育不僅要讓同學們懂得做人的道理,更要培養(yǎng)知行統(tǒng)一的人,學生要把課堂上學得的道理應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達到人格教育的目的。語文原本就來源于生活,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對生活的體驗過程。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人性的美好,用眼睛去尋找生活之美,將人格教育延伸到生活中去,才能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生命的質量,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的結合起來。比如,老師可以布置一項讓同學們自己尋找生活之美,創(chuàng)造生活之美的作業(yè),讓同學們定期交流,這樣不僅能克服枯燥的教學模式,還能讓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
2.2 加強人格教育要老師起好帶頭作用
身教勝過言傳,教育是一個老師與學生雙向交流的過程,老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的言行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尤其作為身心還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老師的人生態(tài)度、性格特征、思維方式都會在不經意間傳達給學生。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不僅要為同學們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用敏銳的思想啟迪學生,用高尚的行為感染學生。樂觀開朗、學識淵博的高素質語文教師往往不會照本宣科,而是通過其獨特的教學方式和其人格魅力將人格教育巧妙地引入課堂當中,讓學生們深入地走入每篇文章當中,讓他們學會自己感悟,獨立思考,完善自身人格。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師本身就是一本人格教育教科書。比如,在汶川地震中,為救學生而英勇獻身的教師,為救學生而自己慘遭車禍的最美教師張麗莉,為了給大山里的孩子送去希望而放棄在大城市工作,扎根基層的徐本禹老師。他們都用實際行動向同學們詮釋著什么是博愛,什么是奉獻,什么是感恩。
2.3加強人格教育要多讀優(yōu)秀文章
每篇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閃耀著人格的光輝,語文中蘊藏著豐富的人文知識。一個人讀的書越多,他的精神世界就越為豐富。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優(yōu)秀文章,深刻體悟文章中的文化內涵,感受它的審美形式和審美內容,在讀書中體悟,從而美化自身人格,鑄就高尚靈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比如,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劉和珍的勇于抗爭的勇氣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學習離騷的時候,讓學生感受作為一國成員的使命感和憂國憂民的責任感;讀滕王閣序,感受祖國河山的壯美,以及老當益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積極向上的精神。
【總 結】
高中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將學習擴展到生活中去,做到知而行。完善的人格是同學們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也是國家持久健康發(fā)展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金小梅.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J】.黑河教育,2011(12)
【2】 劉戰(zhàn).人格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分析【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4(7)
【3】 張燕. 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人格教育的研究【J】.語數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