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楠 陳芳
【摘要】健康的輿論足以約束學生的行為;有享有威信的學生干部負責班級管理;有促人上進但又不給學生帶來壓迫感的健康風氣;有既沖滿競爭又相互幫助的機制。
【關鍵詞】師生關系 民主化 班級管理 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2-0182-01
一種無形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其基本要素有如下幾條:有健康的輿論足以約束學生的行為;有享有威信的學生干部負責班級管理;有促人上進但又不給學生帶來壓迫感的健康風氣;有既沖滿競爭又相互幫助的機制……在這樣的集體里,學生和睦相處,互相關心。任何個人的成功都能給集體中其他成員帶來歡樂,而不至引起嫉妒與猜疑,任何人的失敗都能給集體所有成員帶來不安,而不會引起輕蔑與歧視。這樣的集體既有好的競爭,又不給人帶來壓迫感,還能培養(yǎng)出個性張揚、積極向上的團隊,使所有人都有機會在集體生活中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良好的班集體會滿足學生歸屬感的需要 ,集體離不開他,也離不開集體。學生能深切地感受到集體給他帶來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這樣的集體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為創(chuàng)造這種理想的育人氛圍,我在班級管理中,做了以幾方面的努力;
一、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國外有句諺語:“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教不出心理健康的學生?!苯處熞虺錆M人情味,同情心,應成為學生的親人與朋友,應能給學生提供愉快、能幫助學生排憂解難、能與學生心心相通、甘苦與共。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求。教師尊重學生,是學生親近老師的先決條件,因此我努力做到與學生平等、友好相處;不論學生家庭情況、社會關系等,都一視同仁;對優(yōu)生不偏愛,對差生不泛仰,因材施教,關心學生,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比如,對有感情創(chuàng)傷和心理障礙的同學,我開導并鼓勵他們走出生活的陰影;對感情易于沖動的同學,則不斷提醒他們學無止境,“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人人也都渴望得道別人的理解。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基于教師對學生細致的觀察和研究,唯有這樣,才不至于對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異?,F(xiàn)象妄下結論。比如,有同學上課偶然走神,那不一定是因為他忽視課堂紀律;有的同學考試成績 始終提不上去,那不一定是因為他學習不努力;課外活動時,有的同學時常與別人發(fā)生爭執(zhí),也不一定是因為他性情粗暴,品質(zhì)惡劣……。教師只有充分地理解學生,公正地對待學生,學生才能心情舒暢,心悅誠服,與教師的良苦用心產(chǎn)生共鳴
二、用“民主加科學”來管理班級
當班主任以來,一直堅持“民主加科學”管理班級,根據(jù)我班實際制訂了一系列的班規(guī), (1)我的地盤我做主;(2)不許說這件事不是我做的;(3)我和別人不一樣,在這樣班規(guī)的約束下,每個人不但負責自己地盤的衛(wèi)生,就是別人底盤的衛(wèi)生包括其他班級的衛(wèi)生也會很自覺地打掃,有負責衛(wèi)生的值日班長專門負責檢查,若發(fā)現(xiàn)哪里衛(wèi)生收拾的不干凈,該同學就有權讓其做值日生,把臟的地方打掃干凈,直到徹底為止。為了班級管理更好更輕松,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教師因備課、學習等業(yè)務活動,不可能總和學生在一起,對班級中的一些問題不能掌握一手材料,只能從學生的匯報、調(diào)查等方面掌握材料,這樣處理問題就不可能全面,或有些偏差,而班干部整天和學生在一起,對班級內(nèi)出現(xiàn)的問題其原因及經(jīng)過都了如指掌,處理起來就會對癥下藥。第二,教師看學生問題時,或多或少地都帶有自己的年齡、身份特征,這樣容易與學生產(chǎn)生“代溝”現(xiàn)象,有些教師認為是正確的事,可學生卻不愿意接受。而班干部和學生是同齡人,他們的興趣、愛好,甚至對一件事的看法,都基本相同。所以,班級內(nèi)的一些小問題,我都放手給班干部處理。處理班內(nèi)重大事情時,我也都是先和班干部商討,聽取他們的意見后再做決定。第三,班干部和班級骨干在班級中身先士卒,能夠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全班同學共同前進。第四,讓班干部管理班級,還可以是學生之間加深相互之間的友誼,和諧了人際關系,并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知識,增長了才干。
三、提高學習成功率,發(fā)現(xiàn)閃光點
1.抓習慣。抓習慣就是抓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只靠班主任一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要培養(yǎng)一批得力干將才行。諸葛亮一生英明蓋世,但因為他什么事都要親歷親為,結果呢?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笆裰袩o大將,廖化作先鋒”蜀國后繼無人,很快就滅亡了。而李世民呢?大膽起用人才,一大批人各司其職,幫他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一片太平盛世。班級管理一個道理,班干部培養(yǎng)好了,由他們協(xié)助,持之以恒的地幫助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面積的提高學習成績。
2.抓細節(jié)。抓細節(jié)就是抓質(zhì)量。 海爾集團的老總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從事的教學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事業(yè),為了把我們的這項平凡的工作演繹地不平凡,我們就得把平凡的事做好,就得抓教學的每個細節(jié)。
3.抓差生。抓差生就是抓質(zhì)量。一個教育學家曾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沒找到能教好學生的方法?!焙筮M生的獨立性、自覺性相對較弱,往往下很大決心改正錯誤,但一遇到困難和挫折,就表現(xiàn)得沒有毅力,有時一種錯誤會犯好幾次,這就要求我們對差生始終不能放棄自己的努力。課堂上要設計一些后進生能夠回答上來的問題讓差生回答,并及時表揚。讓他們不斷增強自信心。課下開“小灶”,加強指導,讓他們盡快跟上;還要堅持“跟蹤輔導”。 我還在班里實行了“大手拉小手”的活動,即“一對一”活動,每人都要組成互幫小組,并且組與組之間不定期進行比賽。另外,找自己的競爭對手,贏者要輸者一定的補償(帶打掃衛(wèi)生),同學們競爭意識很強,通過這些活動,學習興趣更濃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普遍提高,自信心油然而生。因此,只要我們心存自覺,處處留意,即便從差生身上,也會找到許多的閃光地方。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靈魂”塑造“另一個靈魂”的教育過程,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才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與良好的師表形象去陶冶學生的心靈。我將不斷地錘煉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參考文獻:
[1]鄧艷紅:《小學班級管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2]魏書生:《教育工作漫談》,文化藝術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3]劉嘉敏:《淺談小學班級管理》,黔西南晚報,2012年5月15日第7版
作者簡介:
鞠楠(1967,03—),女,本科,小學高級老師,研究方向:數(shù)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