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居延新簡》所記屯戍信息及其價值考論

2014-04-29 06:08:57馬克冬張顯成
敦煌研究 2014年2期
關(guān)鍵詞:研究價值

馬克冬 張顯成

內(nèi)容摘要:出土文獻《居延新簡》中,共有屯戍及相關(guān)詞語68個,用例902個,可分為屯戍吏卒的職責(zé)、與之相關(guān)的邊塞地形、傷病情況等三大類?!毒友有潞啞分械倪@些詞語及其用例可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漢代的屯戍制和邊塞吏卒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并對某些詞語有新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和修訂。

關(guān)鍵詞:《居延新簡》;屯戍詞語;研究價值

中圖分類號:K877.5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14)02-0127-05

About the Value and Garrison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the New Bamboo Slips Found in Juyan

MA Kedong1,2 ZHANG Xiancheng2

(1. College of Humanities, Bijie University, Bijie, Guizhou 551700; 2. Research Institute of Documents, Southwest University, Beibei,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re are 68 words about frontier garrisons and 902 examples in the Bamboo Slips Found in Juyan.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namely, the garrison officials and soldiers duties, the relevant terrain, and the injuries. These words and their cases in the Bamboo Slips Found in Juyan may supplement ancient literature,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the garris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work, life, and other aspects of life for frontier officials and soldiers in the Han dynasty. They also help to understand some vocabulary,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compilation and revision of large—scale dictionaries.

Keywords: New Bamboo Slips Found in Juyan; Words about garrison; Research value

居延新簡為西北屯戍漢簡之一,主要是兩漢在居延地區(qū)屯戍時留下的文書,具有很高的文獻真實性,對研究當(dāng)時的屯戍情況彌足珍貴。下面以《居延新簡——甲渠候官》(下文簡稱為《居延新簡》)[1]為對象,分析其中的屯戍及相關(guān)詞語,并探討其價值之所在。

《居延新簡》中屯戍及相關(guān)詞語共68個,用例902個,可分為屯戍吏卒的職責(zé)、與之相關(guān)的邊塞地形、傷病情況等三大類。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一 屯戍吏卒的職責(zé)

屯戍吏卒的主要職責(zé)是駐守邊塞,偵察人員出入情況,并維護社會治安等。相關(guān)詞語有37個,即戍、署、(為)職、發(fā)、備、跡、越、畫、葆、入、出、去、到、來、還、亡、候、朢(望)、捕、征逮、追逋、索、行、(行)視、守、乘、逐、督、舉、燔、火、傳、通、和受、如品、如約、毋絕;用例共694個。如:

1. “戍”等

《居延新簡》中“戍”字共出現(xiàn)184次,除詞義不明5處外,“戍卒”出現(xiàn)173次,“戍、田卒”出現(xiàn)2次,“戍”單用4次。如:入戍卒十九人(EPT68.198);戍、田卒七十人,用食百五十九石六斗九升少(EPT56.30);發(fā)卒戍、田(EPT51.15)。其中,“戍”表示防守邊疆,“戍卒”指被征發(fā)到邊關(guān)服役的士兵?!墩f文·戈部》:“戍,守邊也?!薄对姟ね躏L(fēng)·揚之水》:“不與我戍申?!泵珎鳎骸笆匾??!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罚骸鞍l(fā)閭左適戍漁陽?!彼抉R貞索隱:“戍者,屯兵而守也。”

2. “署”等

戍卒的工作崗位稱“署”或“署所”。如:居署盡晦(EPT11.4)、收虜隧卒留署所(EPT53.126A)。“署”表示防區(qū)、崗位,特指隧等基層軍事防御單位。如《墨子·號令》:“離署而聚語者斷,聞城鼓聲而伍后上署者斷……非其署而妄入之者斷?!笔湓趰徢闆r、同住的家屬以及所領(lǐng)用的糧食等,皆有專門的記錄。如:居署名籍(EPT7.32);二月戍卒家屬居署名(EPT65.134);居署卅日,用粟三石八斗三升少(EPT40.51)。其中,“名籍”指名冊。如《漢書·昌邑哀王劉髆傳》:“(敞)昧死奏名籍及奴婢財物簿?!痹谝话闱闆r下,戍卒不得隨便離開崗位;私自離崗則被認定有罪,要加以追查,對此還有相關(guān)法令加以規(guī)定。如:不離署(EPT17.1E);案武知從事行塞,私去署,毋狀(EPT59.240);詰況私去署,以何日還到隧(EPF22.383);法:候朢私去署壹宿以上,□□□□□(EPS4C.77)。其中,“毋狀”同“無狀”,指“罪大不可言狀”。如《漢書·翟方進傳》:“丞相、御史請遣掾史與司隸校尉、部刺史并力逐捕,察無狀者?!?/p>

3. “跡”、“越”等

“跡”指“巡查天田和邊塞的行跡,驗看有無異常情況”[2]。《漢書·平當(dāng)傳》:“宜深跡其道而務(wù)修其本?!弊⒃唬骸佰E,謂求其蹤跡?!碑?dāng)時,對“跡”有日期、姓名等記錄,并按日、月形成簿籍。如:四月乙亥卒許柱跡(EPT4.83)、日跡簿一編(EPT51.207)、五鳳三年八月跡簿(EPT51.116)、謹移十月吏卒日跡簿一編(EPT51.207)。值得注意的是:“不侵隧卒更日跡名:李常有,丙子、己卯、壬午、乙酉、戊子、辛卯、甲午、丁酉、庚子、壬寅。李相夫,丁丑、庚辰、癸未、丙戌、己丑、壬辰、乙未、戊戌,省,不跡?!保‥PT56.31)其中,“更日跡名”之“更”為“輪流”之義,表明當(dāng)時吏卒每天輪流巡查,且記錄其姓名和巡查的時辰,以便檢查。

“跡”的前提之一是“畫天田”,即鋤畫天田,使其平整,以便觀察經(jīng)過者的足跡。如:明畫天田(EPT5.59)。除此之外,還要保護好天田。如:凡葆天田四里八十七步半步(EPT51.532)?!拜帷蓖ā氨!?,義為“保障、守衛(wèi)”。如《史記·西南夷列傳》:“上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葆就。”張守節(jié)正義:“令犍為自葆守,而漸修成其郡縣也?!?/p>

“跡”有明確的范圍,巡查的重點在于留心各種行跡,包括動物在內(nèi);即使沒有任何異常情況,也要做記錄,包括巡查回來的時間。如:日跡從第卅南界盡鉼庭北界(EPT51.396);見馬跡入河,馬可二十余騎(EPT48.55A);橐佗跡從塞外西南來,入收虜天(EPT65.59);毋人馬蘭越塞天田出入跡(EPT52.53);余騎跡還(EPT20.21)。其中,“橐佗”即駱駝。從例句可見,簡文中有許多記錄人或動物進出等情況的詞,如“入”、“來”、“出”、“還”等,除此之外,還有“越”、“去”、“到”等。各舉一例如下:第亖候長樊隆為社市詣官,九月乙酉蚤食入(EPT59.173);從東方來(EPF8.6);三月毋軍侯驛書出入界中者(EPF22.391);三宿還(EPT65.250);趙良,蘭越塞(EPT68.36);四月廿二日食入,五月八日去(EPT52.103A);十九日莫還到(EPT59.664)。其中,“蘭越”之“蘭”通“闌”,義為無符節(jié)、憑證而擅自出入邊關(guān)等?!稘h書·匈奴傳上》:“漢使馬邑人聶翁壹間闌出物與匈奴交易。”顏師古注引孟康曰:“私出塞交易?!薄疤m越”指沒有符、節(jié)憑證而擅自偷越。與此相關(guān)的有“亡”,表示逃亡。如:去署亡(EPT59.337);盜官兵,持禁物,蘭越于邊關(guān)儌亡(EPT68.23)。其中“關(guān)儌”同“關(guān)徼”,表示邊關(guān)。如《后漢書·西域傳序》:“關(guān)徼不閉,羽檄不行?!?/p>

在巡查時,吏卒有相關(guān)憑證。如:第廿三候長跡符左(EPT44.21)、第六跡梼(EPT49.21)、第六日中跡梼(EPT49.24)。其中,“梼”通“籌”,與“符”同為“符節(jié)、憑證”之義;“日中跡梼”是用于中午時的巡查憑證。

巡查工作非常辛苦,有時會將動物當(dāng)成敵人。如:日跡行廿三里,久視天田中,目玄(EPT51.411);明旦踵跡,野馬,非虜(EPF22.414)。其中,“目玄”即“目?!薄H绻〉幂^重,不能巡查,也要作記錄。如:病,不跡(EPT51.206)。除此之外,“不跡”的另一種情況是“省”,指從戍卒中臨時抽調(diào)一部分人集中起來去別處勞作。如:桃丹省,不跡(EPT52.574)。

4. “候”、“朢(望)”等

與“跡”經(jīng)常連用的有“候”,即觀察敵情,它也是屯戍吏卒的日常工作之一?!墩f文·人部》:“候,伺望也。”《國語·晉語八》:“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捍衛(wèi)不行。”韋昭注:“候,候望。”《居延新簡》中,“跡候”總共出現(xiàn)11次。如:第十一卒高青不候(EPT51.189A)、謹跡候(EPT5.59)、且乏跡候(EPT68.112)。

另有“朢候”2次:出入朢候(EPF22.736)、朢候(EPS4T1.8)。“朢候”之“朢”同“望”,與“候”同義,表示察看?!稄V雅·釋詁三》:“望,覗也?!薄吨芏Y·考工記·輪人》:“望其輻,欲其揱爾而纖也?!薄毒友有潞啞分谐皷R候”外,還有“候朢”22次、“候望”5次。前者如:謹候朢(EPT51.52);致且怒力自愛,慬候朢,毋憂家也(EPT65.53B);精候朢(EPF22.543);非乘亭候朢(EPF22.289);不任候朢(EPT40.41);乏候朢(EPT59.82)。后者如:乏候望(EPT52.306)、謹候望(EPT44.8B)。其中,“謹候朢”、“慬候朢”、“精候朢”、“謹候望”四者同義,皆表示謹慎候望,即加強戒備,以防不測;“慬”與“精”皆通“謹”。

5. “捕”等

對盜賊和寇虜不僅要防備,而且在可能的情況下還要將其逮捕,直至斬殺?!毒友有潞啞分?,對此有不同的獎賞規(guī)定。如:有能生捕得反羌從儌外來為閑候……吏增秩二等,民與購錢五萬(EPF22.233);其手斬捕渠率者,又加秩四等(EPS4C.3A);捕斬匈奴虜、反羌購償科別(EPF22.222)。

與“捕”相關(guān)的有“逐捕”、“追捕”、“征逮”等。如:蘭越塞于邊關(guān)儌,逐捕未得(EPT68.64);書到,亟遣追捕,多吏卒(EPT2.10);縣道官獄訊以報之,勿征逮(EPS4T2.101)。其中,“征逮”在《居延漢簡》中為“征遝”。如:贖以下可檄,檄勿征遝(157.13,185.11)[3]。張伯元指出:“征遝的遝,同逮?!墩f文通訓(xùn)定聲》:‘遝,與逮同字。征遝,雖也有招致的意思,但是它帶有強制性,強制執(zhí)行。”[4]《居延新簡》中,還有“追逋”、“逐”、“追逐”。如:永聞有追逋,不詣署(EPF22.376);胡虜四步人從河中出,上岸逐丹(EPT68.87-88);追逐格斗有功(EPF22.228)。其中,“逋”的本義為逃亡?!墩f文·辵部》:“逋,亡也。”但此處“逋”通“捕”,二者的聲符皆為“甫”;“追逋”即“追捕”。

6. “舉”、“燔”、“傳”等

三 研究價值

《居延新簡》中上述詞語及其用例可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幫助我們更清楚地了解漢代的屯戍制和邊塞吏卒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并對某些詞語有新的認識,從而有助于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和修訂。如:

1. 對漢代屯戍的規(guī)模有更準(zhǔn)確的認識。如《居延新簡》(EPF22.175-185)共11枚簡被稱為《甲渠塞十部箭矢簿》,完整地記錄了甲渠塞下屬十部配備的稾矢和□矢的數(shù)目,“根據(jù)該冊記載和其他簡文,得出新的結(jié)論認為,甲渠塞下屬十個部,八十余隧,有吏員一百零八人,士卒二百四十至三百人左右,使之更接近歷史的真實。”[5]諸如此類的情況很多,這充分說明出土文獻價值之所在;同時,也可看出要特別重視新出土或新公布的材料,并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使結(jié)論更科學(xué)、更準(zhǔn)確。

2. 對漢代屯戍吏卒的工作、生活等情況有更清楚的了解?!巴吞锉疲詽h代開始,在我國軍制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它消除了戍卒更代之煩,安定了邊防?!盵6]但是,這一切都是以犧牲屯戍吏卒的幸福為代價的。從簡文中可以看出:他們駐守邊塞,環(huán)境險惡,日常工作(“跡”、“候”等)非常辛苦,有的連家屬都一道戍邊;盡管有休假制度,但是卻時常出現(xiàn)隧長等低級官吏“貧寒罷休”的情況,更不用說隧卒的生活境遇了。另外,簡文中記錄了屯戍吏卒的各種身心疾病及傷亡情況,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過于貧寒的生活狀況對其身體健康的巨大損害。

3. 有助于大型語文辭書的編纂和修訂。如“烽火”在簡文中寫作“火”或“蓬火”,包括“烽”和“火”兩方面,可用來統(tǒng)稱古時邊防報警的信號。除上引簡文外,傳世文獻中亦有很多相關(guān)用例。如《史記·廉頗藺相如傳》:“日擊數(shù)牛饗士,習(xí)騎射,謹烽火,多間諜,厚遇戰(zhàn)士?!钡?,“烽”與“火”二者本身有差異。前者指布烽等,即以樹枝或木料制成籠子,其外包以紅色或白色草、布,寇至則舉而不燃。后者指積薪等,即堆積起來用作燃料的木材,寇至則點燃報警。對“烽”的理解另有不同的觀點,如陳直認為“烽”是“桔槔頭兜零所焚之火”[7],這顯然也與一般的“火”不同。《漢語大詞典·火部》在解釋“烽火”時,第一個義項為“古時邊防報警的煙火”,并未將其語源及“烽”、“火”二者的不同之處揭示出來,不確。

參考文獻:

[1]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文化部古文獻研究室,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居延新簡——甲渠候官[M].北京:中華書局,1994.

[2]李天虹.居延漢簡簿籍分類研究[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03:121.

[3]謝桂華,等.居延漢簡釋文合校[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4]張伯元.漢簡法律術(shù)語零釋(四則)[C]//出土法律文獻研究.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5:225.

[5]中國簡牘集成編委會.中國簡牘集成:第9冊·本卷說明[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1:5.

[6]《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歷代軍事制度[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109.

[7]陳直.居延漢簡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9:13.

猜你喜歡
研究價值
關(guān)于高中英語寫作中“漢化現(xiàn)象”研究的幾點思考
新一代(2017年4期)2017-05-13 10:03:46
佛經(jīng)異文研究小議
大學(xué)生網(wǎng)絡(luò)媒介素養(yǎng)的研究現(xiàn)狀及價值分析
今傳媒(2017年1期)2017-02-27 22:08:28
廣元石窟摩崖題記的資料及其價值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39:00
內(nèi)蒙古民辦高校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與提升的研究價值
亞太教育(2016年33期)2016-12-19 03:35:35
黃氏宗譜的研究價值
檔案管理(2016年3期)2016-06-18 13:31:52
唐人所撰詩集序文研究
北極光(2016年4期)2016-06-06 21:37:49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來物的研究價值
人民論壇(2016年11期)2016-05-17 12:58:29
藏羌地區(qū)民族舞蹈的現(xiàn)代價值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7期)2016-05-10 12:36:48
我國稀缺與特殊煤的劃分和分布情況研究
大同市| 肥东县| 双流县| 象州县| 凤凰县| 湘潭县| 隆林| 汉阴县| 汉寿县| 额敏县| 陆川县| 宣化县| 新干县| 保康县| 达尔| 万荣县| 吉林省| 安义县| 于都县| 桐乡市| 阜宁县| 尤溪县| 浮梁县| 望奎县| 禹州市| 如皋市| 积石山| 梓潼县| 泗洪县| 会同县| 寿宁县| 泽普县| 信阳市| 静海县| 临海市| 丹寨县| 万全县| 通州市| 泊头市| 廊坊市|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