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老師:
您好!
我的女兒小瑾今年上三年級,大家都夸她很懂事,是個眾人眼里的乖乖女。小瑾每天放學后,主動寫作業(yè),字跡和速度都讓人滿意,完成后,主動找課外習題做;臨睡前,再練習彈鋼琴曲;每周都超額完成學校作業(yè)和鋼琴作業(yè)。
但小瑾的付出并沒有得到理想中的回報。她的班主任老師說,以小瑾的聰明、學習的態(tài)度與平時測驗來看,穩(wěn)考班級前五名是沒問題的,但卻不知道什么原因,她考試失常的時候比較多。小瑾每次考得不好回家來就要生病發(fā)燒,不過她帶病還要堅持彈琴,生怕被一個叫欣竹的女孩子落下,手指還彈傷過幾次,現(xiàn)在我不讓她學鋼琴了。
很多家長都因為孩子不上進煩惱,我卻因孩子太要強而著急,有時生氣地沖她吼:“我對你要求不高,不用考前五名,也不想讓你當鋼琴家!只要你能快快樂樂的,別跟自己較勁就行!”這時的小瑾不說一句話,哭起來沒完,讓我這個當家長的心里真著急??!
小瑾媽媽
[松婀鸝的解答]
小瑾媽媽,您好!
從您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個敏感的、很在意別人感受與評價的孩子。
小瑾的努力、懂事讓人心疼。三年級的孩子大約是九歲左右的年紀,應該是天真快樂的年齡。雖然許多孩子的課外時間被家長安排得很滿,大部分孩子仍會主動找時間玩或者向家長抗議要玩的時間。我看到多個與小瑾年齡相仿的孩子,前一分鐘可能委屈得流淚,后一分鐘會在爭取到的時間盡情地、快樂地玩耍。但是,你家的乖乖女小瑾,卻按成人眼里理想的乖孩子模式生活著。這貌似讓家長省心,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另一種擔心和煩惱。
為了讓乖孩子也快樂地成長,我們一起尋找一下原因:小瑾的要強來自于哪里?現(xiàn)在家長的態(tài)度是明確的,只要孩子身心健康就好。但是,家長遇到問題之前對孩子的要求是不是正好相反呢?也有些家長對孩子沒有過高要求,但自身以“拼命三郎”的姿態(tài)工作著,這種“必須成功”的價值觀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增加心理壓力。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自身的評價來自家長與老師,如果小瑾一直以“好孩子”的榜樣出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更想做好孩子”也是造成小瑾心理壓力的一個原因。
建議您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
做個傾聽者。家長改變吼孩子的急躁心態(tài),孩子可能不習慣于向家長傾訴,家長可以率先向孩子真心傾訴:現(xiàn)在的擔心、曾經(jīng)做得失誤的地方……用真情換真情,找出讓孩子情緒緊張的根源。交談的時候用充滿愛的眼神看著孩子,鼓勵孩子講出心里的壓力。一旦孩子打開心扉,將傾心交談作為親子交流的一項內(nèi)容堅持下去。
無條件地愛孩子。讓孩子真切地體會到,她做得好與壞,家長都會愛她,她都是家長的好孩子。借機幽默地告訴孩子一句話,小孩子犯了錯,上帝都會原諒。以后有意培養(yǎng)孩子的幽默感。
讓孩子自己去體驗與感受自身價值。改變夸獎孩子的角度,鼓勵孩子有主見的行為,幫助孩子覺察、享受努力過程的心理感受。告訴孩子認真做了就是對自己的肯定,盡力就好,不求圓滿。
鼓勵孩子多交開朗、活潑類型的朋友。孩子間的相互模仿、相互熏陶和鼓勵、激勵更利于孩子成長和學習,能擴大孩子的視野,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并增加他們的正能量。
(松婀鸝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著有親子圖書《娃的問題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