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衛(wèi)東
摘要:電氣操作人員面臨電弧灼傷的危險,僅依靠側身操作是不能保障安全的,在穿戴好長袖工作服和絕緣手套的基礎上,必須佩戴有機玻璃防護面罩(下文簡稱防護面罩)才能確保人身安全。
關鍵詞 :電弧灼傷 防護 面罩
中圖分類號:TU9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4)-02-00073-01
一、 前言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曾經目睹或聽說過,某人電氣合閘時被電“打”了,其實是被電弧灼傷了。
低壓系統(tǒng)帶負荷拉裸露刀開關、錯誤操作造成的線路短路、人體與高壓帶電部位過近放電,都會造成強烈弧光放電—電弧。電弧溫度高達8000℃,可造成人體大面積、大深度的燒傷,甚至燒焦、燒毀四肢及其他部位,也能使人致命。電弧灼傷是最危險的電傷。
在操作電氣設備時,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員,會穿好長袖工作服,戴好絕緣手套,并側身操作,但是,一旦遭遇電弧,也不能保證其臉部、眼睛不受電弧灼傷。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們:操作電氣設備時,只有佩戴防護面罩,才可以有效防范電弧灼傷臉部。
二、防護面罩可保護普通電氣操作者的臉部免受電弧灼傷
勝利油田多數(shù)生產現(xiàn)場沒有給職工配備防護面罩,即使在操作人員標準化視頻教材中,也見不到佩戴防護面罩的場景。這暴露出我們在員工的勞動保護工作方面還有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提高改善。
生產現(xiàn)場電控柜上噴涂“當心電弧 側身操作”警示標語。我認為,側身操作是一種被動防護措施,不能有效保護操作人員身體不受傷害。正常情況下,員工操作刀閘時,電氣所產生的電弧非常微弱,可忽略不計。但是,在電動機、變頻器、電纜等出現(xiàn)短路故障情況下,即使操作人員側身操作,合閘瞬間產生的強烈弧光放電也可能會灼傷人體裸露部位,尤其是人的眼睛。
1994年,油田某單位員工側身對DZ250空氣開關合閘操作,由于空氣開關下端絕緣損壞,短路電流產生的強烈電弧將其臉部灼傷、頭發(fā)點燃(及時撲滅),所幸未造成大的傷害??梢?,“側身操作”是一種被動防護措施,不能有效保護操作人員身體不受傷害。
石油開發(fā)中心勝凱管理區(qū)采油現(xiàn)場有變壓器、電機控制柜、電加熱控制柜、伴熱帶電控柜等電氣設備。員工進行電氣操作時,僅是戴絕緣手套和側身操作,眼睛和臉部無任何防護,面臨電弧傷害的風險。2009年6月,領導采納了我的建議,將40具防護面罩配備到生產崗位。通過幾年的使用,沒有發(fā)現(xiàn)或聽說哪位員工受到電弧灼傷。
三、防護面罩可保護電氣檢修人員的臉部免受電弧灼傷
電氣設備檢修,經常需要電工帶電檢修,即使正常操作也要面臨電弧灼傷的風險。
2001年,某單位電工檢修電控柜,使用萬用表檢測相電壓時,萬用表內部短路產生強烈弧光,雖未傷及身體,但眼睛有3分鐘不能正常觀察環(huán)境,而且還產生恐懼心理。經調查分析,電工無違章,萬用表操作正確,是由于萬用表質量問題導致內部電阻燒毀所致。
2004年,油田某單位一名電工在檢修電氣時,嫌天氣熱穿短袖便服,也未佩戴防護面罩。切斷總電源時斷錯了刀閘,由于斷路器進線端氧化嚴重,電筆未測出有電,在拆除斷路器電源線時,電弧飛出灼傷其右小臂,不幸中的萬幸,若是灼傷其臉部或是眼睛,那是多么大的痛苦啊。
上述兩例表明,電氣檢修人員面臨電弧灼傷的風險更大,穿好長袖工作服,戴好防護面罩,即使操作失誤,也最多是受到驚嚇而已。沒有經歷過危險的人,總是把防護用具當成一種累贅。養(yǎng)成穿戴好防護用具的習慣,是對自己、對家庭、對單位的一種負責行為。
四、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下,防護面罩可保護員工臉部免受電弧灼傷
采油現(xiàn)場,遇到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常發(fā)生電氣系統(tǒng)失靈導致停井的情況,在具備開井的條件下,員工操作電氣時必須佩戴防護面罩。2010年2月27日,一場罕見的暴風雪突襲勝利油田。這場暴風雪造成石油開發(fā)中心勝凱管理區(qū)十多口油井電控柜燒損導致停井。電工人員對鄭411—平51井開井時,檢查電控柜內電器元件無明顯的短路、燒損跡象,清理積雪后,戴好絕緣手套和防護面罩對其合閘。伴隨著驚人心魄的短路聲,電弧四濺,變頻器著火。電工人員立即切斷電源,并將火災撲滅。判斷是雪花在暴風作用下,使其積存在變頻器上方,部分融化導致變頻器電路板短路。在場的干部和職工都認為,若未戴防護面罩和絕緣手套,后果將不堪設想。
五、督促員工養(yǎng)成佩戴防護面罩的習慣,避免電弧灼傷
為員工配備了防護面罩,如果疏于使用和保管的檢查,常遇到防護眼鏡和面罩丟失、損壞、臟污這些情形。部分管理人員和操作者對防護面罩的使用保管工作認識不足。員工在操作電氣時,未作為必需品使用。也有個別員工保管不當,導致防護面罩臟污和破損。防護器具配備了不使用,怎么確保安全?臟污和破損的防護器具誰愿意使用?
為保障員工不受電弧灼傷,那么各級管理人員還應做好以下兩項工作:
(一)防護面罩的使用檢查
員工在操作電氣時,未作為必需品使用。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員工對電弧灼傷認識不足,心存僥幸。其二,嫌麻煩,不愿意佩戴。其三,保管不善導致防護面罩臟污,不愿意佩戴。
這需要各級管理人員深入細致地加強安全教育,督促員工將防護面罩作為必需品使用。
(二)防護面罩的保管檢查
防護面罩為有機玻璃材質,使用完畢,應將其玻璃面罩朝上存放,不能擠壓,不能亂扔亂放,不能放在易產生灰塵的現(xiàn)場,避免油污沾染。
首先,將防護面罩統(tǒng)一編號,建立領取、發(fā)放臺帳
其次,每月進行檢查,對存放保管不當者考核
通過防護面罩的使用檢查、保管檢查這兩項檢查工作,切實將防護面罩管好、用好,確保員工遠離電弧傷害。
六、結論
員工的安全,是單位安全生產的根基。操作電氣設備時,只有佩戴防護面罩,才可以有效防范電弧灼傷臉部。
參考文獻
[1] 張建英《電工》中國勞動出版社出版 1997年9月北京第一版
[2] 盧鑒章《安全生產技術》煤炭工業(yè)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