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艷
生物學特征 胡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發(fā)芽適宜溫度為20-25℃,生長適宜溫度為晝18-23℃,夜溫13-18℃,溫度過高、過低均對生長不利。 胡蘿卜根系發(fā)達,因此,深翻土地對促進根系旺盛生長和肉質(zhì)根肥大起重要作用。要求土層深厚的砂質(zhì)壤土,土壤濕度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若生長前期水分過多,地上部分生長過旺,會影響肉質(zhì)根膨大生長;若生長后期水分不足,則直根不能充分膨大,致使產(chǎn)量降低。過于粘重的土壤或施用未腐熟的基肥,都會妨礙肉質(zhì)根的正常生長,產(chǎn)生畸形根。
一、種植技術
1.整地。胡蘿卜幼苗生長緩慢,生長期長,鋪膜的和沒鋪膜的多安排谷雨和芒種前后播種。它直根入土深,宜選擇土層深厚,通氣、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培。耕翻22-26cm,然后細耙2-3遍,整平耙細,并結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而細碎的有機肥。
2.播種。胡蘿卜可以高壟條播亦可以平畦撒播。通常壟距50-60cm,每壟條播兩行,株距10cm左右。平畦寬1-1.5m,在較好的肥水條件下,株行距以10×10cm或12×12cm較為適宜。胡蘿卜種子有刺毛,妨礙種子吸水,且易粘結成團不便播種,所以播種前要將刺毛搓去。條播每畝用種0.75kg左右;撒播1.5-2kg。為使胡蘿卜出苗快而整齊,也可進行浸種催芽,催芽一般可提前出苗3-4天。
3.田間管理
3.1間苗:胡蘿卜間苗宜早,幼苗長到1-2片真葉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除去過密的弱苗,保留健苗,苗距3-4cm。4-5葉時定苗,每畝留苗數(shù),大型種萬株左右,中、小型種4-6萬株。
3.2除草:胡蘿卜幼苗期生長緩慢,雜草生長迅速。因此,及時除草是保證苗全苗壯的關鍵。一般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亦可用除草劑滅草。常用除草劑有除草醚(25%),每畝0.75-1kg,于播后發(fā)芽前噴霧處理土表(不包括鋪膜的,鋪膜的要在整地時進行);也可用除草劑1號(5%),每畝用量100-150g,或撲草凈(50%)100,兌水50-60g。
3.3灌溉:胡蘿卜雖然具有較強的耐旱能力,但仍必須合理供給水分和養(yǎng)分。從播種到出苗,應連續(xù)澆水2-3次保證順利出苗。幼苗期需水量不大,應保持水分適中。進入葉部生長盛期,要適當控制水分,加強中耕,保持地上部與地下部平衡生長。肉質(zhì)根肥大期,也是對水分需求最多的時期,應及時澆水,經(jīng)常保持土壤濕潤。若澆水不足,則肉質(zhì)根瘦小而粗糙,品質(zhì)差。若供水不勻,則易引起肉質(zhì)根開裂。
3.4施肥:胡蘿卜生長前期吸收很慢,隨著肉質(zhì)根迅速生長,才大量吸收養(yǎng)分。每生產(chǎn)1000kg產(chǎn)品,約吸收氮3.2kg、磷1.3kg、鉀5kg。因此,除施足底肥以外,在其生長期間還應追肥2-3次,第一次在產(chǎn)苗前后,每畝追施硫酸銨10-15kg,以后隔20-25天,進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追肥,每次施復合肥25-30kg。此外,胡蘿卜對新鮮廄肥和土壤溶液濃度過高都很敏感,如果用新鮮廄肥或施肥量過大,易發(fā)生叉根。
二、病蟲害防治
1.黑斑病
莖、葉、葉柄均可染病。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病斑初為圓形,后為不規(guī)則形,深褐色至黑色,病斑周圍組織略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長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斑匯合,葉緣上卷,葉片早枯。葉柄、莖染病,病斑長條形或長圓形,黑褐色稍凹陷。
1.1發(fā)生特點: 病原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種子或病殘體上越冬,植株發(fā)病后病部產(chǎn)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一般雨季,植株長勢弱的田塊發(fā)病重。干旱天氣有利于癥狀顯現(xiàn),有時可引起葉片大量早枯死亡。
1.2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開始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7-10天防治1次,連續(xù)噴灑2-3次。
2.細菌性軟腐病
危害肉質(zhì)根,田間和貯藏期均可發(fā)生,生育期發(fā)病,植株地上部變黃萎蔫,病根初呈濕腐狀病斑,擴大后形狀不變,肉質(zhì)根組織軟化、腐爛,有臭味。
2.1發(fā)生特點:病原細菌在病根組織內(nèi)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在未腐熟的土雜肥內(nèi)存活越冬。寄主廣泛,南方因終年有活體寄主生存,越冬期不明顯,,可借地下害蟲、灌水及雨水濺射傳播。雨水多或高溫濕悶、地下害蟲為害重的田塊發(fā)病重。
2.2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噴施14%絡氨銅水劑400倍液、農(nóng)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5000倍液、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續(xù)噴灑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