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宇
[摘 要] 保護性耕作是針對旱區(qū)缺雨少水、土地貧瘠、產量低而不穩(wěn)、水土流失嚴重、蒸發(fā)嚴重、難以持續(xù)發(fā)展的局面而提出的一種保水保土、增產增收的新型耕作技術。本篇文章主要對保護性耕作技術進行闡述。
[關鍵詞] 保護性耕作 技術 農業(yè)生產
[中圖分類號] S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5-0067-01
保護性耕作是一種全新的耕作制度,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當今世界上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它是相對傳統(tǒng)鏵式梨翻耕的一種新型耕作技術,其主要內容是用大量秸稈殘茬覆蓋地表,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田間耕作,增加土壤有機質,減少水土流失,通過機械化手段,保證耕播質量,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民增收。因此,就保護性耕地技術提出以下十個具體問題并做出明確回答。
一、什么是保護性耕作技術
將地表用大量秸稈殘茬覆蓋,將耕作減少到只要能保證種子發(fā)芽即可,并主要用農藥來控制雜草和病蟲害的一種新型耕作技術。
其要點用四句話來概括:秸稈覆蓋、免耕播種、以松代翻、化學除草。
二、什么是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技術是相對人畜力的保護性耕作而言,其主要作業(yè)如深松、秸稈還田、免耕播種等需要使用機器來完成。
三、為什么要采用保護性耕作
由于傳統(tǒng)農業(yè)的過度耕作,加劇了旱作地區(qū)的水土流失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如何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雨水的利用率,是旱地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而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多畜天上水,保住地中墑和提高土壤的利用率,又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是發(fā)展旱作農業(yè)最經濟、最有效、最現實的辦法。
四、滿足什么條件才能稱為保護性耕作
1.不能采用鏵式梨翻耕
2.播種后地表覆蓋率應該達到30%以上
五、保護性耕作的好處主要有哪些
好處有三方面(主要):
1.社會效益
A、防止焚燒秸稈,減少了環(huán)境污染
B、根茬固土減少風沙揚塵、抑制沙塵暴
C、減少水分流失60%,土壤流失80%
D、減少化肥用量,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2.經濟效益
提高產量21%
減少作業(yè)工序,降低作業(yè)成本(單位面積)10%-15%
產量增加和成本降低使得農民收入增加20%-30%
3.生態(tài)效益
A、休閑期貯水量需增加到14%-15%,提高15%-17%水分利用率,節(jié)約水資源
B、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03%,土壤中速效氮,速效鉀的含量提高。
C、將土壤結構進行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和毛管孔隙(含水孔隙)增加。
六、深松有什么好處
1.打破了長期翻耕形成的犁底層,有利于雨水的入滲與作物根系的發(fā)育
2.不打亂耕作層,改善了土壤的透水、透氣性、改善了土壤的團粒結構
3.降低土壤容量
4.降低農作物作業(yè)強度,減少作業(yè)成本
七、保護性耕作的操作規(guī)程
一年一熟玉米的保護性耕作體系由碎桿覆蓋、免耕倒桿覆蓋和深松碎桿覆蓋等技術組成、其操作規(guī)程如下:
秋天收獲摘玉米穗-秸稈粉碎或整桿覆蓋-免耕或深松休閑-表土作業(yè)-免耕施肥播種-雜草控制-田間管理
幾種主要模式:
1.高留茬模式
玉米收獲(秸稈運出、高留茬)-旋耕滅茬-精量播種-深施化肥-化學除草-中耕。
2.旋耕覆蓋模式
玉米收獲-秸稈粉碎還田-淺旋處理殘茬-免耕播種-深施化肥-化學或人工控制雜草。
3.深松模式
玉米收獲-秸稈粉碎還田-深松(處理殘茬)-耙壓-免耕播種-藥劑滅草
八、為什么不能采用鏵式梨翻耕
翻耕的本質是抗?jié)掣鞣?,但采用鏵式梨翻耕易形成:
1.翻耕后土壤失墑大,裸露地表風蝕、水蝕大
2.形成犁底層,影響作物根系生長發(fā)育及土壤蓄水能力
3.土壤團粒結構遭到破壞
4.翻耕后粘土上移,表層有機質含量下降,導致土壤板結
5.翻耕后,表土細碎裸露,易揚塵,容易造成對環(huán)境的污染
九、秸稈還田覆蓋方式有幾種
1.秸稈粉碎還田覆蓋。還田方式主要有聯合收割機自帶粉碎機和秸稈粉碎機兩種,秸稈粉碎還田機具作業(yè)要求以達到免耕播種作業(yè)要求為準;
2.整桿還田覆蓋。玉米整桿還田覆蓋適合冬季風大的地區(qū),收獲玉米后人工對秸稈不進行處理,秸稈被直立在地里,以免風將秸稈吹走,播種時將秸稈按播種機行走方向撞倒,或用人工踩倒。
3.留在覆蓋。在風蝕嚴重及以防治風蝕為主,對農作物秸稈需要綜合利用的地區(qū),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可采用機械收獲時留高茬+免耕播種作業(yè),機械收獲時留高茬+粉碎淺旋播種復式作業(yè)兩種處理方法。
十、淺松的好處是什么
1.可獲得良好的種床
2.有效提高表土地溫
3.有效降低表土容量
4.有較好的除草作用
以上我之所以提出十個問題并做出明確回答,就是希望大家了解、掌握、采用這項新的耕作技術,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大膽實踐,并在實驗中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完善保護性耕作體系,為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的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全宇,徐建. 正確選擇保護性耕作技術工藝模式[J]. 農機科技推廣,2013,07:24-25.
[2]王銳. 如何更好地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J]. 科技致富向導,2012,02: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