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彤在第1期的《中年讀者》上撰文介紹說,去年,我的日本姐夫的父親生病了,非常嚴重的心臟病,為此他趕回了東京。不到兩周,姐夫就回到了工作崗位,我覺得這日本人也太愛崗敬業(yè)了吧?老爸那么嚴重的病。據(jù)說已經(jīng)生活不能自理了,他怎么這么快就回來工作了?鄙視!那天和姐夫聊天說起,我的埋怨之情沒能掩飾住。姐夫告訴我,他的父親有完全醫(yī)療保證。不僅是全額醫(yī)療,還包括病后護理和康復。原來,姐夫的父親工作了三十七年,公司一直給上著保險。而日本的醫(yī)療保險機構(gòu)與我們有所不同。不是你生病了自己去看,看了之后報銷多少。他們是保險公司催著你檢查身體,確診生病之后會趕著你去看——這是以預防你生病為主的保險思路,預防付出高額的保費。這個思路聽起來好奇怪,我們都是保險之前體檢一下,以證明你是健康人才給你上保險。保險上了之后基本就不管了,等你生病了自己選擇看還是不看??戳司桶幢壤龍箐N??次移婀?,姐夫給我上了一課:保險公司當然不希望多付保費,讓你注意身體,定期檢查,不生病自然就沒有保險費支出了。和一個人生病的費用相比,定期檢查的費用就是很少的了。如果你真生病了,那保險公司就會追著你去看,如果很厲害,還派人陪著你。不是同情你,是希望你按醫(yī)生說的做,認真治療好好養(yǎng)病。這樣你康復得快,他們的保費不就少掏一些了嗎?原來姐夫能迅速回到崗位,是這套保險機制在起作用啊。姐姐回去照顧婆婆時,也只是做做飯,因為保險中有護理部分,每天都會有兩個人輪班過來照顧公公,監(jiān)護病情按時服藥等。而每周兩次的康復訓練,也是康復機構(gòu)的專業(yè)人員用專車接過去,訓練完畢再送回來。姐姐講了,這樣做不是讓家人輕松,而是保險公司希望老人能夠迅速進入恢復期,減少費用。七月,姐夫的媽媽來京旅游,我看到年過八十的老人仍然神采奕奕,著實意外。我禮節(jié)性地安慰她說:您先生身體不好,照顧他一定很辛苦。老人家自然地回答:有保險公司呢。原來,在保險利潤上,他們的經(jīng)營理念是那么不同。你不出險他們的利益才安全,所以你上了保險他們就把你看作是他們的利潤:你不生病或是盡快康復,他們的收入才有保證。而我們的概念是,你上保險交錢,我就有收入保證;你出了險我就有利益損失,那我當然不樂意;姐夫家的老人能夠安全進入衰老期,才是他們幾個孩子敢于走向天涯海角做事業(yè)的最大動力吧?這些方法和理念,是不是我們的保險機構(gòu)也可以學習借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