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布
摘要通過對西藏白菜型油菜種植技術多年的研究,從地塊選擇、品種選擇、種子處理、土壤處理、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系統(tǒng)總結了西藏白菜型油菜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西藏;白菜型油菜;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3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6-12836-02
AbstractThrough study on planting technology of Tibet Chinese cabbage type rapeseed, th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was summarized from aspects of block selection, variety selection, seed treatment, soil treatment, soil preparation, fertilization, sowing, field management, pest control etc.
Key wordsTibet; Chinese cabbage type rapesee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西藏地區(qū)由于地處高原,交通不便,農業(yè)生產技術落后,因此很少受到現代農業(yè)沖擊,在很多地方依然保存有處于原始生長狀態(tài)的野生油菜[1]。西藏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起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油菜種質資源[2]。目前關于西藏白菜型油菜的研究還十分薄弱,已有研究多集中于遺傳育種方面[2-3],而關于高產栽培的研究少見報道[4]。為此,筆者通過對西藏白菜型油菜種植技術多年的研究,系統(tǒng)總結了西藏白菜型油菜高產栽培技術,以期為生產和推廣部門提供參考。
1地塊選擇
選擇耕作層深厚、土壤疏松、光照條件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塊;前茬以青稞、小麥等作物為宜,不宜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
2品種選擇
藏油3號、青油17號、墨竹工卡小油菜和拉孜小油菜。
3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后,進行種子精選。
4土壤處理
4.1冬前深耕細耙
種植地塊要在冬前進行深耕細耙,精細曬垡,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4.2“扎紐”
在播前進行“扎紐”誘發(fā)滅草,“扎紐”時間為15~25 d[5]。
4.3土壤藥劑處理
土壤藥劑處理主要包括地下害蟲藥劑防治、燕麥草藥劑防治。
4.3.1地下害蟲藥劑防治。
對地下害蟲發(fā)生較重的田塊,每667 m2用3%地蟲殺星顆粒劑1.5~2.5 kg,摻拌細砂土10~20 kg,或每667 m2用50%辛硫磷乳油1.0 kg,摻拌細砂土10 kg,均勻撒在地表后耕翻;或每667 m2用3%辛硫磷顆粒劑1.5~2.5 kg,摻拌細砂土20~30 kg,對水2.0~4.0 kg,均勻混合后,撒在地表后耕翻;也可施用8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用80~100 g水溶化后和菜籽餅70~100 kg拌勻,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誘殺,防治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
4.3.2燕麥草藥劑防治。
播前土壤耕翻、整地后,每667 m2用野麥畏0.25~0.30 kg,對水2.5~4.0 kg,拌細砂土20 kg,均勻撒于地表;或采用噴霧器噴灑后,用耙子耙2~3次,深度3~5 cm。
5整地
灌水后適時進行深翻細耙,達到土壤細碎,耕層松軟,地面平整,上虛下實。保證播種時土壤相對含水量在60%~70%[6]。
6施肥量
根據白菜型油菜品種對氮、磷、鉀等元素的需求比例和測土結果進行配方施肥。施肥量應根據品種、土壤肥力和產量指標而定。一般施底肥有機肥15 000.00~22 500.00 kg/hm2、磷酸二銨112.50 kg/hm2、尿素37.50 kg/hm2、氯化鉀30.00~4500 kg/hm2。
7播種
7.1播種時間
拉薩、山南地區(qū)適宜播期為4月10~30日,林芝、昌都地區(qū)適宜播期為4月10~25日,日喀則地區(qū)適宜播期為4月20日至5月10日。隨著海拔升高,適當推遲播期。
7.2播種量
機播播種量7.50 kg/hm2;撒播播種量15.00 kg/hm2。
7.3播種方式
機械播種,用馬拉播種機播種;撒播,每667 m2用細砂土5.0~7.5 kg與種子混勻后進行撒播,撒籽均勻,然后耙平。播種深度以3~5 cm為宜。
7.4播量調試
用麥類播種機播種時,下種孔隔一堵一,行距調為30 cm。正式播種前進行田間播量校正。單行下種量為60~65粒/m。
8田間管理
8.1查苗補種
出苗后應及時查苗,如有缺苗斷壟,及時補苗。
8.2間苗,定苗
3葉期,間除密苗、弱苗,留壯苗;4葉期至5葉期,定苗。留苗33萬~45萬株/hm2[7]。
8.2.1灌水。油菜生長期間,應根據土壤墑情及時澆水。3葉期至4葉期要小水漫灌,整個生育期一般控制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適當?,F蕾至開花階段,適當增加灌水次數。
8.2.2追肥。隨灌水早施苗肥。3葉期至4葉期追施尿素37.50 kg/hm2,對底肥充足、比較肥沃的田塊,苗期少追肥或不追肥;蕾苔期隨灌水追施尿素37.50~75.00 kg/hm2,適當噴施硼肥。
8.2.3除草。白朗縣農田主要雜草以白茅、冰草、野燕麥草、野油菜和灰灰菜為主,前期采用中耕除草,中期采取人工拔除,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化學除草。
8.2.3.1中耕除草。
中耕深度把握先淺后深再淺的原則。3葉期至4葉期通常只鋤1寸左右的表土,滅除田間雜草;在油菜抽薹期對野燕麥草、野油菜和闊葉類等雜草及時拔除,生長期間嚴格控制野燕麥草等雜草的生長。
8.2.3.2化學除草。
單播油菜田野燕麥葉片長到2葉至3葉時,用“高蓋”(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20~40 ml對水15~20 kg噴施滅除;或“大驃馬”40~50 ml對水15 kg噴施滅除。
9病蟲害防治
9.1主要病害
白朗縣白菜型油菜主要病害有菌核病、白銹病、霜霉病等。
9.2主要蟲害
主要蟲害有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蚜蟲、小菜蛾、菜粉蝶等。
9.3主要防治方法
9.3.1農業(yè)防治。
選用抗逆性強的優(yōu)良品種,實行輪作倒茬、合理品種布局、科學施肥、合理密植、清潔田園等,降低病蟲基數。
9.3.2生物防治。
保護天敵,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huán)境,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藥。選用生物農藥防治病蟲害。
9.3.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物理裝置誘殺成蟲。
病害名稱發(fā)病率∥%發(fā)病條件危害特征防治措施
菌核病10~30與有效菌核的數量、環(huán)境條件、寄生種類、生育期等諸多因素有關該病從苗期到接近成熟期都可發(fā)生。莖稈受害最嚴重,病斑初呈水漬狀,淺褐色后,病斑略凹陷,中部白色邊緣褐色,潮濕時長出絮狀菌絲,可見許多呈軒色的綠狀菌核輪作為重點的綜合防治措施,重視基肥,增施磷肥,避免過量使用氮肥。用50%多菌靈500~1 000倍稀釋液噴霧(集中噴在植株中下部),每隔7~10 d噴一次,一般噴2~3次
白銹病10高溫、低溫、多濕都有利于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春季時寒時暖,多陰雨或氮肥偏多及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fā)病嚴重病葉初期在葉片正面出現淡綠色小斑點,后逐漸變黃,相應的葉背面長出有光澤的白色膿包狀斑點,破裂后散出白色粉末,后期病葉枯黃。危害花苔,引起腫脹彎曲成“龍頭”狀?;ㄊ芎?,則花瓣變成綠色且肥大,不結實選用抗病品種,用10%的鹽水浸種2 h,后用清水洗凈晾干后播種。及時排除田間積水。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30~50 g拌1 000 g種子;在發(fā)病初期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2500~1 05000 g/hm2,對水1 12500~1 50000 kg/hm2,噴藥1次,連噴2~4次(噴藥時要均勻噴到整個病株)
霜霉病3~5病株殘體上越冬,種傳、氣流傳播病菌侵染葉、莖、花、角果等部位,一般葉片發(fā)病后,初期葉面出現淡黃色斑點,逐漸沿葉脈擴大呈黃褐色不規(guī)則形大斑,氣候潮濕時病斑背面密生灰白色霉層,最后全葉變褐枯死?;ü0l(fā)病后,有時肥腫、畸形、花器變綠、腫大,花梗呈“龍頭”狀合理輪作,選用抗病品種,發(fā)現有花枝腫脹時及時剪除,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用25%瑞毒霉1.50~2.25 kg/hm2,對水75000~1 12500 kg/hm2,6~8 d噴藥一次,連噴3~4次(噴藥時應使藥液噴到整株)
11結論
西藏高原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孕育了豐富的白菜型油菜種類和品種,但關于西藏白菜型油菜的高產栽培研究仍然十分薄弱。該研究從地塊和品種選擇、種子和土壤處理、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系統(tǒng)總結了西藏白菜型油菜高產栽培技術,為油菜生產和推廣部門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建林,胡書銀,欒運芳,等.西藏白菜型油菜資源及其分布規(guī)律的研究[J].西藏科技,2002(11):60-62.
[2] 王晉雄,劉佳,毛磊,等.西藏白菜型油菜遺傳多樣性分析[J].西藏農業(yè)科技,2012,34(1):35-41.
[3] 王建林,旦巴,胡書銀,等.西藏白菜型油菜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J].遺傳學報,2002,29(11):1021-1027.
[4] 紀韻琴,劉天俊.天??h旱地白菜型油菜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yè)科技,2003(10):23-24.
[5] 胡頌杰.西藏農業(yè)概論[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5:32-35.
[6] 何天祥,蔡光澤.雙低油菜栽培技術[M].成都:四川出版集團,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25-28.
[7] 張春蕾.雙低油菜高產栽培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