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余,到中小學校做家庭教育指導的講座,感覺大家都會對孩子學業(yè)成績的事情三緘其口,好像關注孩子的學業(yè)成績是說不到桌面上的、不科學的,我不同意這種觀點。
孩子上學之后,學習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學習活動及其學業(yè)成績在孩子的心理發(fā)展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活動有合適的愿景,對學習能力有自信,便可促進學業(yè)成績的提升。有的孩子對學習沒有信心,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沒有正確的評價,更不可能通過學習活動證明自己,久而久之,學習成績愈來愈差便是必然的事。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我是以對孩子的學業(yè)及學力水平的關注為主線展開教育實踐的,我把它總結為家庭教育的六字箴言:松緊寬嚴冷熱。
松緊是家庭教育中掌握時間節(jié)奏的原則
古代教育家顏之推說過“教婦初來教子孩提”,我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包括對學業(yè)及學力水平的關注應該是“先緊后松”。即早期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等,隨著孩子逐漸長大,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的效能感得到合適建立,孩子通過學習活動找到了自我的價值感,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注就可以自然而然放松了。
寬嚴是解決家庭教育中教育價值的標準
家長要教育孩子十幾二十年,要做無數(shù)個教育價值判斷,每個教育價值判斷都是家長家庭教育素養(yǎng)的展示,每個教育價值判斷都會直接形成教育行動。
我在家庭教育的早期就思考過關注孩子的學業(yè)及學力水平究竟應該把關注的點放在哪里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家長會本能地把關注焦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我的看法恰恰相反,家庭教育關注孩子的學習應該把焦點放在學習過程、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上,并且在這些問題上和孩子較真要寸土不讓、要一嚴到底。等學習結果、學習成績、分數(shù)出來時,家長就要寬一些和孩子一起坦然接受面對,借用詩人倉央嘉措詩歌的句式就是“學習習慣好與不好,就在手里,加緊打造;考試分數(shù)愛與不愛,就在那里,欣然接受”。
冷熱是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對待孩子學業(yè)時所表達的態(tài)度
孩子在漫長的學校教育階段中每天都要面對學習的競爭及競爭帶來的壓力,父母面對孩子不同的壓力狀態(tài)時是冷是熱,這是家庭教育中針對孩子學業(yè)問題時比較難拿捏的一個事情。大多數(shù)家長只要孩子分數(shù)高了就一熱俱熱,進而以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為回報。一旦孩子的分數(shù)低了就一冷俱冷,進而對孩子諷刺奚落甚至惡語相加。我的教育經(jīng)驗是“以熱對冷、以冷對熱”,即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灰心了、“冷”了、失去信心了,父母要對他“熱”,給他最大的心理支持,理解他、幫助他分析失誤的原因;孩子競賽拿名次了、得獎了、得意了、自大了,父母要對他“冷”,幫他正確歸因以取得進一步的成長。
(周密 青海省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青海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