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百珂
今天,美麗的中南大學新校區(qū)風和日麗。作為中南學子的我,謹記勤學的訓誡,旁聽了中文系李教授的一堂課。在一個小時的講課中,李教授一直挺直身板站在聽課者中間,偶爾還開展一些互動。教授會先隨機提出幾個問題,待學生回答后,他再做詳解。李教授還說:“同學們,我們約定,請盡情去探索你渴望的感興趣的知識,如有任何疑惑、不解,我這個‘陌生人愿隨時效勞。”
聽完教授的課后,我腦海里忽地迸發(fā)出一句熟悉的歌詞:“辛勤白發(fā)人,事業(yè)永年輕?!敝R淵博的教授,能夠面對面與我們交流,手把手傳授給我們知識,身為中南學子的我們是多么慶幸??!當然,這些都得益于學校正在推行的一項項重大改革。
初入中南大學,就耳聞這里大師如云。2012年3月20日,中南大學宣布,聘請22歲的大四學生劉路為我校正教授級研究員,并獎勵人民幣100萬元——“他可能是中國最年輕的教授?!泵鎸Ρ姸噻R頭,我們當時履新不足150天的張堯學校長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眾聲喧囂。
而就在之后一天,作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內頂尖計算機專家的張校長,走進課堂,為我校信息學院2011級的千余名本科生們,上了一堂《計算機與創(chuàng)新》課。他的這一行動在學生中引起了巨大轟動。其實,這些不過是學校各項改革的一個縮影,在我們身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者也。中南大學提倡的“教授副教授必須上講臺講課”,是為了朝著理想中的大學前進。對我們學生來說是個好消息,是為學生著想。何為理想大學?既是院士又是作家的張校長沒有用枯燥的數(shù)字和指標去闡釋,他用感性的語言對我們說:“如果你們畢業(yè)多年后,回憶起在母校的日子,覺得很美好、很愉快,哪怕是很辛苦,你依然覺得這些年過得很充實,那么,我覺得中南大學就非常成功了?!?/p>
受益匪淺的我們,還記得剛入校時“融入中南大學,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教育。這是我們與中南母校、與教授們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