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鳳英
摘要:要結合教學,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有益的活動,接觸實際,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養(yǎng)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yǎng)。提到作文,有的教師認為這是高年級的事,這是極大的誤解。
關鍵詞:作文教學 認識水平 表達能力
關于小學作文教學,是個很大的題目,可以說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巨大系統工程。它涉及到許多理論問題和科學領域。如:人腦科學、心理學、語言學,……。本文試就作文教學中幾個問題,結合教學實際作一探討, 以就教于同行。
一、從整體上認識作文教學的目的要求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指出: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體現。作文要做到觀察、思維、表達密切結合,逐步達到內容具體、情感真實、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寫完后要修改的具體要求。從《大綱》以上論述,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從整體上全面認識作文教學的目的要求,從而建立起全面正確的作文指導思想。這個指導思想的核心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認識水平;二是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關于認識水平,主要指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水平,其表現形式主要是道德行為習慣,待人接物的情感態(tài)度……。學生思想道德認識水平越高,不但為學生作文奠定了優(yōu)良的思想基礎,而且對提高一代人的道德素質,實現“四有”育人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這正體現了作文教學的育人功能。因此,作
為語文教師,應當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水平。主要應指導學生用正確的立場、觀點觀察周圍的事物,分析周圍的事物,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關于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主要應指導訓練學生遣詞造 句 ,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能力,努力做到用恰當的文字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應按低、中、高三段的具體要求進行訓練,逐步提高,逐步達到《大綱》要求。
要求學生知識面寬一些,并不意味著削弱觀察和動手操作的重要性。實驗表明:一個人的知識90%源于觀察,最明顯的是語文教學,特別是作文教學,觀察是永不枯竭的源泉。學生作文感到無事可寫,沒話可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觀察和觀察力。觀察社會,接觸大自然的活動,可以獲得從課本上學不到的而有極其重要的知識。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指導學生接觸實際,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讓學生動手操作,具有特殊的意義,手是腦的老師,心靈手巧與手巧心靈是分不開的。人的智慧有賴于腦的發(fā)展,而人腦的發(fā)展與手的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人的大腦皮層中有個人類特有的“手區(qū)”,它 在 大 腦皮層的“感覺”和“運動”中 占 較 大 比重。因而,專家們倡導學生要讀好“觀察大自然”和“動手操作”這兩本“無字書”,是極有價值的。
綜上所述,我們從整體上認識小學生作文教學的目的要求,應緊緊把握住提高認識水平,落實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訓練,擴大知識面,指導學生觀察周圍事物和操作這幾個主要方面。
二、小學作文教學的幾個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千方百計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作文實踐活動來,這已經成為我們的共識。
然而,我們在調查中發(fā)現:目前不少學生是以一種被動的心態(tài)參與作文的。他們把練習作文當作是一種任務,作文一交就大功告成萬事大吉,很少去思考和總結一次次作文的得失。因此,教師有必要把“為什么要作文”這一話題貫穿于作文教學的始終,讓學生明白:作文是我們生活、學習、工作的需要,一個人獲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將終生受益。只有學生不斷增強這種意識,并不斷內化為一種驅動力,才能不斷激發(fā)他們參與作文訓練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循序漸進的原則
前面講到,要結合教學,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豐富有益的活動,接觸實際,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周圍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文又要培養(yǎng)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能力。這兩種能力,從一年級起就要注意培養(yǎng)。提到作文,有的教師認為這是高年級的事,這是極大的誤解。低年級的看圖學詞學句、說話、寫話就是初步的作文訓練。這就是說,作文教學、作文訓練決不只是高年級的事,也不是從三年級開始才進行訓練,而是從一年級開始,按循序漸進的(順序)原則,一步一步訓練的。不 是 上 陡樓梯,一開始作文要求就很高,達不到就埋怨學生,產生急躁情緒。
3.階段性原則
大綱指出:作文訓練的要求,各年級要有所側重。即各年級有各年級要求。落實各年級的重點要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年段過關”。在目前的情況下,落實好各階段的訓練要求,顯得更為重要。如低年級的詞句訓練,要求說話、寫話語句通順。
4.內容和形式統一的原則
無論什么文章,必須先考慮內容,而后再研究怎樣表達的方式,文章的質量首先決定于內容,其次才是它的表現形式。是內容決定形式,而不是形式決定于內容。當然,形式對內容有重大影響,因此,不能只求內容而不顧形式。內容千變萬化,因而形式也不能拘泥于一格。世界上的事物內容,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表達方式也決沒有兩篇完全相同的文章。因此,作文教學應強調從內容入手。
對學生目前作文實際中的模仿現象。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從模仿到創(chuàng)造,也有科學性,只是模仿應當具有作者自己的特點。這里強調的是從內容入手,這是個認識問題?,F在有的小學生一作文就想別人是怎么寫的,而不考慮生活中的情形是怎樣的,久而久之,就會養(yǎng)成對周圍的人和事不觀察,不分析,對生活缺乏關注,甚至對參加一些有益活動表現出淡漠,作文時隨意拼湊,這種現象值得引起教師們重視。
三、關于小學生作文訓練重點
《大綱》明確提出:“以學寫記敘文為主”。記敘文中應以記事寫人為主、寫景狀物次之。寫一件事,側重點應放在抓住事、情特點,把事情過程寫清楚,做到既寫過程,又有重點,條理清楚;寫人要抓住人物特點,寫出“人物”特有的形象,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記事寫人作文的指導中,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基本規(guī)律。如記事,時、地、人、事(起因、經過、結果)…應結合閱讀教學,學習作者選材、構思、謀篇布局及語言運用等方法??傊?,訓練應圍繞內容具體,情感真實,條理清楚,有中心、有重點,寫完后要修改這幾個主要方面展開小學生作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