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海
【摘要】《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經(jīng)歷了流傳過程當中群眾整理到后代作家定稿這樣一個復雜漫長的過程,時代不同,階層不同,作品當中融入作者羅貫中的思想就不同,塑造了劉備、曹操、孫權三位帝王的形象,寄予羅貫中尋找理想帝王的夢想。
【關鍵詞】《三國演義》思想 理想的帝王 劉備 孫權 曹操
《三國演義》以東漢末年群雄爭霸,三國鼎立的史實為依據(jù),采取高超的藝術手法,為我們生動地再現(xiàn)了一幅風云激蕩、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作者著力刻畫的劉備、孫權、曹操這三大帝王,跌宕起伏、動人心魄,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并通過這些人物形象寄托作者人生理想———尋找理想的帝王。
《三國演義》作為一個歷史演義小說,把蜀漢作為中心來描寫。擁護劉蜀唾棄曹魏。從作品篇幅來看,全書共120回,1~50回主要寫赤壁之前,各路諸侯鎮(zhèn)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過程,實際上是交代了“三國鼎立”的來龍去脈和斗爭背景。51~115回主要寫劉備集團的興衰成敗的曲折過程。第16~120回寫三國先后被消滅,統(tǒng)一于晉。作者在構思時卻表現(xiàn)了他的偏愛,將全書的主要篇幅留給了劉備集團。
我們先來分析曹操的形象意義,曹操雖未稱帝,但權力遠遠大于帝王之上。
曹操,易中天在《品三國》中是這樣說的:“曹操是可愛的奸雄”。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出身于宦官家庭,漢末天下大亂之際登上政治舞臺。他既有對戰(zhàn)亂帶給人民災難的悲哀和由此產生的平定天下的愿望,也有為實現(xiàn)政治理想要延攬英才的思想。經(jīng)過19年,將江北混亂局面扭轉過來,實現(xiàn)中國大半個版圖的統(tǒng)一。陳壽《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對其做了充分的肯定和正面描述。
羅貫中在刻畫曹操這個封建時代領袖人物的過程中,注意到其領導素養(yǎng)的多面性、復雜性,有意識地突出了其“奸”的一面。他有許多殘暴不仁的表現(xiàn),殺呂伯奢全家;為報父仇提大軍殺戮徐州;殺死華佗?!度龂萘x》中曹操殺人不少于幾十次。同時曹操還有陰險狡詐的行為,小時假裝中風誣告叔父,離間父親與叔父之間的關系。
《三國演義》中曹操還具有嚴于律己與以法治眾的領導觀。對兒子“法不徇情”?!案畎l(fā)代首”。等等。曹操具有很好的知識素養(yǎng)和心理素養(yǎng),始終保持積極進取、豁達樂觀的態(tài)度。著有軍事著作,更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很強的實戰(zhàn)能力。他還是詩人,史載“登高必賦”,“被之管弦,皆成樂章?!蓖砟昕偨Y自己的一生向大臣們說道:“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此言不差。
曹操確實有過人之處,羅貫中除能客觀真實描寫曹操外,但受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影響,即“正統(tǒng)”就是與忠君思想有密切聯(lián)系的“以復帝為中心的歷史觀?!痹诓懿倥c劉備當中,劉備是漢室嫡系,要繼承大統(tǒng)就非劉備莫屬,其他任何人一統(tǒng)天下,都被視為篡權奪位。曹操他擔任漢相,實則是漢賊,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吞并諸侯,一統(tǒng)天下,因此,《三國演義》不僅將曹操作為一個“亂世奸雄”來刻畫,更作為一個“亂臣賊子”來訓話。盡管,曹操的才能遠在劉備之上,仍不是作者心中理想的帝王。
至于孫權,南宋抗金將領辛棄疾曾說 “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是三國時東吳的君主。孫權不負兄托,傾力鞏固與發(fā)展先人遺業(yè),“開賓館于吳會,廣納賢士,謀臣良將,紛紛而至,江東稱得人之盛。”
“得人才者得天下”。魏、蜀、吳三國能夠在漢末群雄蜂起的背景下最終形成鼎立之勢,原因都是主要領導人有著比較先進的人才觀。孫權的人才觀更顯進步,“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币揽咳后w智慧,重視人才使用與培養(yǎng),形成整體智力優(yōu)勢,避免“人亡政息”,使事業(yè)可以長期延續(xù)下去。完全具備帝王知人善任的能力,然而,孫權偏安東南,不替或很少替天下黎明百姓著想。盡管囯險民富,愛民如子。作者認為也不是心中理想的帝王,孫權個人性格也有不足之處,如有時面臨大事非常猶豫,遇到強敵有時怯陣,赤壁大戰(zhàn)中都有所表現(xiàn),同時性格中還殘留一些兒童的稚氣,孫權缺少帝王的大氣。
最后,我們分析劉備的人物形象。論出身是帝王之胄,論才能劉備有著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和杰出的領導才能。
劉備有一顆永不衰竭的進取心。少年素有大志,第1回中交代其家東南方有一桑樹猶如“車蓋”,劉備因此有“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之說。從28歲起兵到63歲去世,無論什么環(huán)境都保持著自己強烈的進取心。
其領導觀堅持以仁治為本,在政治、軍事、情感、生活上廣結仁義。既明確了自己政治集團的目標定向,又使自己的軍事行動擺脫眼前利益的一時局限,既把集團內部的感情聯(lián)絡置于首位,有使得自己在下層社會贏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劉備識人較準,既能看清一個人的特性、能力,也能把握一個人與自己的感情深度,重情重義。如他曾經(jīng)準確地評價關羽與張飛各自的優(yōu)缺點。對于劉備重義無可厚非,卻在喪失原則的前提下,置國家的安危于不顧。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論法該斬,作為帝王的劉備講哥們義氣,橫加阻攔,徇私枉法。作為治理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怎能帶頭這樣做呢?更甚者,聽說關、張二弟遇難,伶俐智昏,不顧勸說,草率報仇,為“義”而興,也為“義”而敗。白帝托孤令人傷感千古。其子劉禪更無法與他相比,縱有諸葛亮的輔佐,也終亡國。
細讀《三國演義》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作者尋找的理想帝王,到小說結束,均未找到。無論孫權世據(jù)江東,固守祖業(yè),稱王稱帝。還是劉備的稱王稱帝,曹操的篡漢自立,本質上都沒什么區(qū)別,目的只有一個,便是雄霸天下。唯一不同的便是劉備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而曹操則采用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手段。但這都不過是一種圖霸稱王的策略手段。然而作者肯定和歌頌劉備,因為他是“漢室之胄”,奪取天下便是“繼承漢統(tǒng)”,但“義”大于法律,這不是帝王所為。同時又時刻不忘否定和批駁曹操,就因為他姓曹,所以便是“篡位逆臣,亂臣賊子”。作者心目中的帝王是什么樣子,我想,處在元末明初動蕩時代的羅貫中,尋找的結果,只能如此而已!
【參考文獻】
[1]羅貫中 《三國演義》 哈爾濱出版社
[2]周先慎 《三國演義》戰(zhàn)爭描寫的藝術(演講稿) 2005.5.9
[3]易中天 《易中天品三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