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峰
【摘要】 新的課程改革要求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案導學”的教學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表現(xiàn)出來?!皩W案導學”要求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根據教案教學,學生根據學案學習,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要進行有效地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學案導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4)02-070-01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課改內容的實施也越來越快。課改最終的目的是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讓學生在學習中不僅獲得知識,同時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當中,采取“學案導學”的教學模式,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根據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一、高中數(shù)學“學案導學”的基本概念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采取“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通過合作共同探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轉換學生的角色,將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學到導學”模式將學習內容進行設計,整理出學案的方式供學生們進行自主學習。該模式主要包括了學案和導學,所以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師范的教學過程是重點,但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學習的過程更加關注,秉持的教學觀念是“促進學生發(fā)展”。
二、“學案導學”的基本特征
1.探索性質
“學案導學”屬于一種動態(tài)的、具有探索性質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善于思考、敢于提問,要敢于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要積極動手,仔細觀察,另外,還要對課本的知識進行深入研究,對知識進行擴展。例如:在高中數(shù)學學習數(shù)列內容時,教師可以再學案中設計新的問題,銀行的存款利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方法是否合理。這樣的問題就屬于情境問題,它引導了學生對問題進行探索,并進行討論。
2.引導性質
“學案導學”的引導性特征主要是該模式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但是并非讓學生散漫地學習,放任不管。而是教師在主導的地位對學生的詳細情況進行考慮,將課堂教學安排提前告知學生,讓學生清楚課程的內容,進而能夠明白課堂上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能夠在課下對知識進行提前整理,提前進行自主學習。
三、學案導學有效應用的策略
1.分步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所謂分步學習就是教師要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把教學內容分成多個“步子”進行學習,將學習的難點內容進行分解,變成多個能夠輕松理解的知識點,降低難度,放慢學習節(jié)奏。實施分步學習也有幾個關鍵點,首先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非常熟悉,對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銜接把握得當。其次,內容要從舊知識過渡到新知識,從簡單到復雜。對問題的設計要從單一到復雜。例如下面的教學案例:求點到直線的距離。問題L:求點M(0.5)到直線L:x-y=0的距離;問題2 求點M(0,5)到直線L的距離,x-y+2=0;問題3:求點M(2,5)到直線L的距離,2x-y+2=0;問題4:求點M(a0,b0)到直線L:ax+by+c=0的距離。對點到直線的距離的公式進行推到,是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一個難點,而案例中采用了分步學習的方法,將難題的坡度減緩,設計成了有梯度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容易入手,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加強互動,及時反饋
所謂及時反饋,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態(tài)度變化,情緒變化,將這些信息收集,對講解的內容進行及時的調整;在學生回答問題后,要對學生進行評價;學生在遇到疑難問題時,要積極進行引導點撥;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時,要參與到互動中;及時批改學生作業(yè),發(fā)現(xiàn)其中的問題,給予訂正;考試后,及時修改試卷,指出不足,肯定優(yōu)點。比如下面對于一道習題的教學反饋。問題:a,b為兩條異面直線,形成60°角,空間中存在點M,空間經過點M的直線與a,b都形成45°角的直線共有多少條。如果就題論題,即便是解決了該問題,但是所起到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對于異面直線的概念和思想理解不透徹,教師立刻補充下面練習:直線l與a,b兩條異面直線所成角度相同,當該角度為30°,60°或者90°時,存在多少條這樣的直線。通過變式,教師能夠觀察學生對問題的反映,獲得“反饋信息”,進而及時針對性地進行點撥。
3.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
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就是要讓學生從接受知識到展示自我,讓學生交流學習成果,將對問題的學習分析過程進行展現(xiàn),交流對問題的看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就要給學生提供探索機會,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讓學生進行充分交流。例如:在課堂上,讓同桌兩人結合畫圖,甲同學畫出 y=3x,y=(1/3)x,乙同學畫出y=4x與y=(1/4)x的圖像。然后觀察圖像特征,歸納出來,不論對錯,學生自己判斷。最后,教師在借助結合畫板,將指數(shù)函數(shù)底數(shù)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表現(xiàn)出來,驗證學生的判斷。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充分參與到了教學過程中,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真正地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提高了探索的能力。
四、總結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學案導學”的教學方法,就要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分解知識點,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金穎. 高中數(shù)學小組教學初探[J]. 新課程學習(下),2011(05).
[2] 袁輝.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索[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0(09).
[3] 劉國蓮. 學案導學 以學定教 以教促學[J]. 教學月刊(中學版下), 2005(11).
[4] 劉小賢. “學案導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 基礎教育論壇, 2010(11).
[5] 馮殿紅. 淺談“學案導學法”的運用[J]. 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