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翰寧
春風吹拂,柳絮又開始四處飄揚。爸爸在書房里聽周云蓬的《春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似念經又似唱戲的旋律略顯老土,卻透著春天里恬靜的氣息。
這個名叫周云蓬的盲人來到這座城市已經有一陣子了。他住在蕺山腳下的老房子里,雖然看不見白墻黑瓦的屋子和屋子前面的青石板街,他仍然覺得這里很美,美得就像他詩里寫的一樣。
我是后來才知道他寫詩,也辦過詩社。
有一天我走進一家書店,看見大堂正中央堆得像小山一般的他的詩集,被溫暖明亮的燈光照射著,才感覺到,一年之前他在這里還只被當作一名匆匆過客,而現(xiàn)在卻成了一個寵兒。
這個江南小城的人們之所以這樣,并不是佩服他身殘志堅的勇氣,也不是敬畏他在民謠界極高的名氣,而只是出于對文化藝術的尊敬。他的臺門里不會有扛著攝像機拿著話筒的記者,他的演唱會上也不會有熒光棒和閃光燈。他不喜歡這些,所有了解他、懂文藝的人也不喜歡。人們最多在路過他的房子的時候遠遠地聽他唱歌,最多評論說這歌唱得真不錯,但不會和著旋律一起哼。也有人會說他的詩歌寫得很棒,比如那句“繡花繡得累了,牛羊也下山了”,讓人一抬頭就好像看見安閑的晚霞。
更多的人知道他,是因為看了他發(fā)表在《獨唱團》上的《綠皮火車》。據(jù)他說,小時候在動物園里看到的大象是他最后能看見的東西。而后,他就開始了浪跡天涯的旅程。然而在他筆下,風景豪邁如長河落日,精致如小橋流水,仿佛這個世界還依然在他的眼前。我能感覺到,他從來沒有在黑暗中迷失過。
那次,我在南方的一家書店里聽他唱歌。我仔細端詳這個戴著墨鏡、留著長發(fā)的中年人。不唱歌的時候,他就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身上披著一件灰色的厚棉衣。我突然想起了爺爺。每當?shù)搅硕?,爺爺總會像臺上這個盲人歌手一樣坐在椅子上,雙眼黯淡無光地望著遠方。他們在想什么?他們會不會在想同一件事情?我沒有答案,也不再多想,繼續(xù)聽他唱歌。他才四十歲,可大江南北的風卻把他吹成一個七十歲老頭的模樣。
曾經從廣播里聽到這樣介紹他:“周云蓬有著中國最具感動力的聲音……”當時我不理解為何他的聲音會“最具感動力”?后來我想,也許是他把需要用眼睛去表達的情感都揉進他的歌里,用歌聲去表達了吧??晌衣犃嗽S多他的歌,也沒聽出什么,也許是因為自己沒有他那樣的生命體驗。爸爸就對他那些我聽了沒有感覺的歌很喜歡。我問他聽出了什么,他卻搖搖頭,不說話。
我想,這個世界一直在等待一個像他一樣能用筆寫出、用心唱出世間美好的人。上帝沒有給他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然而這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已經是上帝賜給人間的一件很好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