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提要《漢書》卷7《昭帝紀》說到漢昭帝九歲時耕于“弄田”,注家有不同的解說?,F(xiàn)在看來,應(yīng)劭“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故往試耕為戲弄也”的理解應(yīng)當(dāng)是正確的。漢昭帝耕于“弄田”事被看作繼承禮制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在正史系統(tǒng)中受到重視??疾煳闯赡耆松钪蓄愃评C,可以理解為皇家少年參與社會勞動及執(zhí)政能力學(xué)習(xí)實踐的一種特殊形式。少年漢昭帝“弄田”故事,是考察漢代未成年人生活應(yīng)當(dāng)關(guān)注的歷史跡象。
關(guān)鍵詞漢昭帝弄田藉田禮制未成年人學(xué)習(xí)實踐
〔中圖分類號〕K234;G25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14)06-0072-06
《漢書》卷7《昭帝紀》可見關(guān)于漢昭帝九歲時耕于“弄田”的記錄,注家就此有不同的解說?,F(xiàn)在看來,東漢末年學(xué)者應(yīng)劭“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試耕為戲弄也”的理解應(yīng)當(dāng)是正確的。漢昭帝耕于“弄田”事跡被看作繼承禮制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在正史系統(tǒng)中受到重視??疾焐瞎盼闯赡耆松钪蓄愃频睦C,也可以將漢昭帝“耕于鉤盾弄田”理解為皇家少年嘗試參與社會勞動及執(zhí)政能力學(xué)習(xí)實踐的一種特殊形式。
一、少年漢昭帝“耕于鉤盾弄田”
《漢書》卷7《昭帝紀》記載了始元二年(前85年)少年漢昭帝在“鉤盾弄田”參與耕作實踐的故事:
(春二月)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稘h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19頁。
荀悅《前漢紀》卷16《孝昭一》:“(漢武帝后元二年三月)皇帝戊辰即位,年八歲。”“始元元年春二月……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薄秲蓾h紀》,張烈點校,中華書局,2002年,第276頁。所謂“耕于鉤盾弄田”是一個九歲孩子的行為。
這一歷史記錄在正史系統(tǒng)中是受到重視的?!端螘肪?4《禮志一》:“耕籍之禮尚矣,漢文帝修之。及昭帝幼即大位,耕于鉤盾弄田。”《宋書》,中華書局,1974年,第363頁?!赌淆R書》卷9《禮志上》:“漢世躬藉,肇發(fā)漢文。詔云:‘農(nóng),天下之本,其開藉田?!训酃锖ジ阢^盾弄田?!薄赌淆R書》,中華書局,1972年,第143頁。
關(guān)于漢昭帝“耕于鉤盾弄田”的時日,《漢書》卷7《昭帝紀》和《前漢紀》卷16《孝昭一》均作“始元元年春二月”“己亥”日,《資治通鑒》不著此事,《太平御覽》卷89引《漢書》,《太平御覽》,中華書局,1960年,第423頁。及《通志》卷5下《前漢紀第五下》《通志》,中華書局,1987年,第87頁。均作“己亥”日。而《南齊書》卷9《禮志上》則作“癸亥”日。[明]梅鼎祚編:《梁文紀》卷10《殿中郎顧暠之議》亦作“昭帝癸亥耕于鉤盾弄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據(jù)徐錫祺《西周(共和)至西漢歷譜》,始元二年(前85年)二月無“癸亥”日,“己亥”日即公歷3月19日,在谷雨后第9日。徐錫祺:《西周(共和)至西漢歷譜》下冊,北京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1997年,第1513頁。
陜西西安地區(qū)四季劃分,“進入季春的主要物候為桑樹芽開放,紅葉李始花(平均日期3月27日±8天)”,季春“主要農(nóng)事活動:番茄、黃瓜大田定苗;棉花播種;春玉米播種;馬鈴薯下種,栽種紅苕等”。韓濤、孫友信、董長根:《陜西省西安地區(qū)的四季劃分與自然歷(1963-1982年)》,宛敏渭主編:《中國自然歷選編》,科學(xué)出版社,1986年,第353頁。據(jù)《西安地區(qū)自然歷》,平均日期為3月19日的物候現(xiàn)象是“蒲公英始花”,“火棘開始展葉”,第362頁。陜西楊凌現(xiàn)今物候季節(jié)劃分,進入“春季播種、育苗造林”的“季春”的“物候標志是紅葉李始花(平均日期為3月27日±5天)”。查振道、李斌如:《陜西省楊陵地區(qū)物候季節(jié)的劃分和自然歷》,宛敏渭主編:《中國自然歷續(xù)編》,科學(xué)出版社,1987年,第405-406頁?!蛾兾魇盍甑貐^(qū)自然歷(1982-1984年》沒有平均日期3月19日的物候現(xiàn)象,平均日期3月18日的物候現(xiàn)象是“蠟梅開花末期”,“黃鼠始見”。第410-411頁。秦及西漢時期氣候較現(xiàn)今溫暖濕潤,應(yīng)當(dāng)更早即進入“播種”、“下種”、“栽種”時令,“(春二月)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是合理的。而“癸亥”日較“己亥”日晚24天,即相當(dāng)于公歷4月12日,已經(jīng)錯過了耕種時節(jié)。
2014年第6期
漢昭帝“弄田”辨議
漢昭帝耕于“弄田”故事,存留在長久的歷史記憶中。唐代詩人溫庭筠有“至今南頓諸耆舊,猶指榛蕪作弄田”詩句?!斗钐煳鞣鹚隆?,《溫庭筠詩集》卷4?!端膸靺部肪扒迨龉盘免n本。宋代學(xué)者宋祁的作品中至少5次說到“弄田”。如《聞后苑賜宴》詩:“液池綷鳥棲連籞,鉤盾祥麰遍弄田。”《賜禁中所種稻米》詩:“中天銅雀長鳴罷,清籞滮池告稔初。刈歛方從弄田出,頒分更自導(dǎo)官余?!薄毒拔募肪?3?!哆M幸南園觀刈宿麥詩》:“臣某言:伏以囿游神隩,素謹于弄田;霄極嘉生,式登于首種。”《景文集》卷19?!痘实坌矣窠驁@省斂頌》:“若夫南直斗城,外敞琨苑,勵儲胥、長楊之禁,均郊野近蜀之富。先時斥官壖之地,以收課谷,領(lǐng)勾盾之職,因為弄田?!薄毒拔募肪?4?!哆M耤田頌表》:“自昔車牛馬耦,僅出偏方;鉤盾弄田,罔稽正典?!薄毒拔募肪?6。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清乾隆帝詩文中“弄田”凡38見。乾隆《御制文集》初集卷七,《御制詩集》初集卷22、卷25、卷31、卷39、卷44,二集卷8、卷32、卷85,三集卷14、卷17、卷30、卷31、卷40、卷51、卷54、卷56、卷64、卷81,四集卷27、卷41、卷87,五集卷12、卷14、卷28、卷30、卷43、卷64、卷80、卷86、卷87、卷96,余集卷4、卷11。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二、弄田:“年幼”“戲弄”之田
《漢書》卷7《昭帝紀》顏師古注對于少年漢昭帝耕于“弄田”,提示了應(yīng)劭和臣瓚的意見,又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磥恚瑢τ凇芭铩钡睦斫馐怯兴煌模?/p>
應(yīng)劭曰:“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試耕為戲弄也?!背辑懺唬骸啊段骶┕适隆贰镌谖囱雽m中?!睅煿旁唬骸啊餅檠缬沃铮熳铀鶓蚺?,非為昭帝年幼創(chuàng)有此名?!薄稘h書》,第219頁。[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229《補遺?地理》“弄田”條:“《漢昭帝紀》:‘上耕于鉤盾弄田。注云:‘謂宴游之田,天子所戲弄耳。非謂昭帝才創(chuàng)此名也?!蔽臏Y閣《四庫全書》本。
按照顏師古的說法,“弄田”是“天子所戲弄”的“宴游之田”。與“籍田”場地比較而言,只是沒有那么正規(guī)莊嚴而已,并非“為昭帝年幼創(chuàng)有此名”。這樣的解說似乎還是有影響的。明代學(xué)者王世貞說:“鉤盾弄田,宴游之田,天子所弄也?!保勖鳎萃跏镭懀骸稄m州四部稿》卷169《說部?宛委余編十四》。明萬歷刻本。說成年“天子”也使用“弄田”。清乾隆帝《春耦齋記》寫道:“皇考歲舉耕耤之典,必先演耕于園北弄田?!鼻 队莆某跫肪?《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可知清代制度有“弄田”,以為“歲舉耕耤之典”之前的“演耕”之地,與皇帝“年幼”無關(guān)。又《春行遇雨》詩四首其四:“漁蓑樵笠鎮(zhèn)逢迎,仿佛江鄉(xiāng)畫里行。不倩東風(fēng)吹雨去,弄田明曉試春耕?!鼻 队圃姵跫肪?5《古今體一百四首乙丑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芭铩笔恰霸嚧焊钡膱龅亍?/p>
清代學(xué)者齊召南在他的《漢書》研究論著中則發(fā)表了這樣的意見:“按《百官表》,少府屬官有‘鉤盾令丞。《漢書》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yǎng),有六丞?!薄坝种袝]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nèi)者、宦者八官令丞?!鳖亷煿抛ⅲ骸般^盾主近苑囿?!钡?31-732頁。后書《志》:鉤盾令一人。本注:宦者典諸近池苑囿游觀之處。《續(xù)漢書?百官志三》:“鉤盾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諸近池苑囿游觀之處。”《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第3595頁。則應(yīng)劭說是。”[清]齊召南:《前漢書考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漢書》卷7《昭帝紀》附。
現(xiàn)在看來,應(yīng)劭“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試耕為戲弄也”的解釋大致是可以成立的。“弄田”的真實名義,應(yīng)當(dāng)與未成年人的“戲弄”有關(guān)。
三、“弄田”在禮制體系中的地位
按照應(yīng)劭的說法,漢昭帝作為九歲孩童,不能“親耕帝籍”,于是在“弄田”“試耕為戲弄”。
《漢書》和《前漢紀》都說漢昭帝“耕于鉤盾弄田”是在春二月“己亥”日?!短接[》卷89引《漢書》:“己亥,上耕于鉤盾弄田?!弊ⅲ骸皯?yīng)劭曰:時帝年九歲,未能親耕帝籍。鉤盾,宦者近署。故往試耕為戲弄也。案:《西京故事》:弄田,在未央宮中也?!倍赌淆R書》則說“昭帝癸亥耕于鉤盾弄田”。
《南齊書》卷9《禮志上》載錄殿中郎顧暠之議:“鄭玄稱先郊后吉辰,而不說必‘亥之由。盧植明子亥為辰,亦無常辰之證。漢世躬藉,肇發(fā)漢文,詔云‘農(nóng),天下之本,其開藉田?!妒酚洝肪?0《孝文本紀》:“(二年)正月,上曰:‘農(nóng),天下之本,其開籍田,朕親率耕,以給宗廟粢盛?!迸狍S《集解》引應(yīng)劭曰:“古者天子耕籍田千畝,為天下先。籍者,帝王典籍之常?!币f昭曰:“籍,借也。借民力以治之,以奉宗廟,且以勸率天下,使務(wù)農(nóng)也?!庇忠懺唬骸熬暗墼t曰‘朕親耕,后親桑,為天下先。本以躬親為義,不得以假借為稱也。籍,蹈籍也。”《史記》,中華書局,1959年,第423頁。斯乃草創(chuàng)之令,未睹親載之吉也。昭帝癸亥耕于鉤盾弄田,明帝癸亥耕下邳,章帝乙亥耕定陶,又辛丑耕懷,魏之烈祖實書辛未,不系一辰,征于兩代矣。推晉之革魏,宋之因晉,政是服膺康成,非有異見者也。班固序亥位云‘陰氣應(yīng)亡射,該藏萬物,而雜陽閡種。且亥既水辰,含育為性,播厥取吉,其在茲乎?固序丑位云‘陰大旅助黃鐘宣氣而牙物。序未位云‘陰氣受任,助蕤賓君主種物,使長大茂盛。是漢朝迭選,魏室所遷,酌舊用丑,實兼有據(jù)?!薄赌淆R書》,第143頁。其中說到選日“必‘亥”的情形。
“班固序亥位”所言,見于《漢書》卷21上《律歷志上》:“應(yīng)鐘,言陰氣應(yīng)亡射,該臧萬物而雜陽閡種也。位于亥,在十月。”顏師古注:“孟康曰:‘閡,臧塞也,陰雜陽氣,臧塞為萬物作種也。晉灼曰:‘外閉曰閡?!薄稘h書》,第960-961頁?!昂ァ钡囊饬x,強調(diào)了前一個農(nóng)耕周期結(jié)束時保藏了“種”。
清人孫承澤《春明夢余錄》卷15《先農(nóng)壇》又明確寫道:“天子耕用亥日蓋亥之地直上天倉星?!币彩谷寺?lián)想到“種”“臧塞”于“倉”的常識。《釋名》卷1《釋天》對于“亥”的理解,似乎更為直白:“亥,核也。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惡真?zhèn)我病R嘌晕锍山詧院艘??!保矍澹萃跸戎t:《釋名疏證補》,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3月?lián)虾D書館藏清光緒二十二年本影印,第37頁?!夺屆肪?《釋天》釋“癸”:“癸,揆也。揆度而生,乃出土也?!钡?9頁。由此也可以理解籍田《南齊書》言“昭帝癸亥耕于鉤盾弄田”,“癸”受到重視的思路?!墩f文?亥部》:“亥,荄也。十月微易起,接盛陰。從二。二,古文上字也。一人男,一人女也。從乚,象褱子咳咳之形也?!薄昂ザ?,復(fù)從一起?!倍斡癫米ⅲ骸霸S云‘荄也者,‘荄,根也。陽氣根于下也。十月于卦為坤,微陽從地中起接盛陰,即‘壬下所云‘陰極陽生?!保蹪h]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lián)?jīng)韻樓臧版影印,第752頁。又《說文?壬部》:“壬,位北方也,陰極易生。”“象人褢妊之形。承亥壬以子生之?dāng)⒁??!钡?42頁。均強調(diào)“亥”象征生命與生命現(xiàn)象的涵義。說到“亥”的語義,另一種聯(lián)想或許也可以在有關(guān)未成年人生活的研究時參考,即指言未成年人的稱謂用字“孩”的結(jié)構(gòu),似乎也以“亥”標志生命力的旺盛。
“籍田”,也就是春耕、春播、春種的天子儀禮。少年漢昭帝“(春二月)己亥”,“耕于鉤盾弄田”,也有同樣的意義。
漢昭帝“弄田”“試耕”的行為,雖是“戲弄”,卻也是遵行禮制的表現(xiàn)。宋代學(xué)者王禹偁《藉田賦》寫道:
臣謹按:周制,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藉田。所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王醴酪粢盛,于是乎取之恭之至也。自周德下衰,禮文殘缺,故宣王之時有虢公之諫。秦皇定霸,鮮克由禮。漢祖龍興,日不暇給。孝文、孝景,始復(fù)行焉。昭帝弄田,亦其義也。臣謹按:周制,孟春之月,天子親載耒耜,躬耕籍田。所以事天地、山川、社稷、先王醴酪粢盛,于是乎取之恭之至也。自周德下衰,禮文殘缺,故宣王之時有虢公之諫。秦皇定伯,鮮克由禮。漢祖隆興,日不暇給。孝文、孝景,始復(fù)行焉。昭帝弄田,亦其義也。
又說:“帝籍勞圣躬,撫御耦以無怠,履游場而有蹤,將循乎千畝之制,豈止乎數(shù)步之中,耕鉤盾之弄田,但矜兒戲,……”[宋]王禹偁:《小畜集》卷1《古賦》。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清]李調(diào)元《賦話》卷五引宋王元之《藉田賦序》“籍田”作“藉田”,脫“躬耕”二字,“秦皇定伯”作“秦皇定霸”,“漢祖隆興”作“漢祖龍興”。清函海本。[元]富大用《古今事文類聚遺集》卷6《寺監(jiān)部遺?雜著》錄王禹偁《籍田賦》,“天子親載耒耜,躬耕籍田”后有“務(wù)本勸農(nóng)之道也”數(shù)字?!扒鼗识ò浴?,“漢祖龍興”同《賦話》引?!皳嵊钜詿o怠”作“撫御耦以無意”,“千畝之制”作“千畝之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而所謂“昭帝弄田,亦其義也”已經(jīng)明確指出,漢昭帝的“試耕”動作,雖然形式是“兒戲”,其意義卻是莊重嚴肅地在遵行禮制。
據(jù)王禎《農(nóng)書》,“籍田”即“耤田”,是重要的行政制度,其內(nèi)在意義,是動員“天下之農(nóng)”、“天下”“庶人”、“天下”“民力”努力“耘耔”,以成就農(nóng)事:“耤田,天子親耕之田也。古者耤田千畝,天子親耕,用供郊廟齍盛。躬勸天下之農(nóng)?!c之言借也,王一耕之,庶人耘耔以終之,謂借民力成之也?!睗h代“耤田”已經(jīng)逐漸成為制度,帝王每予重視:
至漢文帝開耤田,置令丞,春始東耕。[宋]鄭樵《通志》卷42《禮略第一?吉禮上》“籍田”條:“漢文帝制曰:‘農(nóng),天下之本,遂開籍田,朕躬耕以給宗廟粢盛?!稘h舊儀》云:‘春始東耕,于籍田官祀先農(nóng)一太牢。百官皆從。賜三輔二百里內(nèi)孝悌、力田、三老帛種百谷萬斛,為立籍田倉,置令丞。谷皆以給天地宗廟群神之祀,以為粢盛?!敝腥A書局,1987年,第569頁。景帝詔:朕親耕以奉宗廟粢盛,為天下先?!稘h書》卷5《景帝紀》:“(后二年夏四月)詔曰:‘……朕親耕,后親桑,以奉宗廟粢盛,為天下先?!钡?51頁。武帝制策曰:今朕親耕以為農(nóng)先?!稘h書》卷56《董仲舒?zhèn)鳌罚骸疤熳印瓘?fù)冊之曰:‘……今朕親耕籍田以為農(nóng)先,……”“仲舒對曰:‘……陛下親耕籍田以為農(nóng)先,……”第2507、2512頁。昭帝耕于鉤盾弄田。明帝東巡,耕于下邳?!逗鬂h書》卷2《明帝紀》:“(永平十五年春二月)癸亥,帝耕于下邳。”第118頁。章帝北巡,耕于懷縣?!逗鬂h書》卷3《章帝紀》:“(元和三年春正月)辛丑,帝耕于懷?!钡?54頁。[元]王禎:《農(nóng)書》卷11《農(nóng)器圖譜一?田制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昭帝耕于鉤盾弄田”,可以看作“耤田”系列表演中的一個節(jié)目。雖然“弄田”“試耕為戲弄”,所謂“弄田”卻應(yīng)當(dāng)看作服務(wù)于這種禮制程式的一個學(xué)習(xí)處所、試驗場地、操演空間。
四、重農(nóng)宣傳?勤政表演?耕作游戲?
勞動實習(xí)?“耕于”“弄田”,自然首先是帝王進行重農(nóng)宣傳和勤政表演的一種方式,但是對于尚是未成年人的漢昭帝來說,又是一種耕作游戲,也是一種勞動實習(xí)。
宋代名臣范祖禹《論農(nóng)事札子》(七月十日)寫道:“昔漢昭帝耕于鉤盾弄田,其事至微,史臣書之,蓋以昭帝欲知稼穡之囏難,與周公戒成王之意同也?!保鬯危莘蹲嬗恚骸斗短芳肪?4《奏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又[宋]呂祖謙編:《宋文鑒》皇朝文鑒卷59《奏議》?!端牟繀部肪八慰?。以為漢昭帝從事這種耕作形式的動機,在于求“知”,在于自“戒”。
元代官員許有壬作《弄田賦》,序文說到自己服務(wù)于“中臺”時,“嘗與議農(nóng)政,因語農(nóng)官:上林隙地可規(guī)治蓺五谷,若古‘弄田。”然而這一建議不被采納,甚至受到嘲諷:“其說既不行,且有竊笑之者?!薄杜镔x》寫道,“王政之大,無以加于農(nóng)乎。林林總總,以食為天。茹飲俗變,稼穡興焉?!倍鴿h代“弄田”之置,是對先古圣王創(chuàng)立的重農(nóng)傳統(tǒng)的繼承:“炎劉去古而未遠,貽謀亦慎乎其傳。未央宮中,不事流連,樹蓺有地,是為弄田。謂昭帝幼沖,未能親于帝籍,鉤盾近省,姑試耕以為劇。何考信之不覈,致流傳之昧,實蓋祖宗為敦本而設(shè),雖曰游弄,而亦不忘乎稼穡也?!痹S有壬似乎愿意淡化“弄田”服務(wù)于“游弄”的性質(zhì),而注意到其實際實現(xiàn)的教育效能。他寫道:“天下之治,生于敬畏,目擊之頃,知農(nóng)夫之艱難,粒米之不易,有不惕然而悟,凜然而惴者乎?”他又將“弄田”名義的“弄”與皇室貴族子弟通常的“游弄”形式進行了對比:“其為弄也,非奇技淫巧以斁常也,非狗馬游獵以導(dǎo)荒也,非鄭衛(wèi)哇邪以塞聰也,非妖艷靡曼以作蒙也,非以人為翫若董賢、鄧通也?!?/p>
許有壬《弄田賦》寫道:“日底天廟,土脈膏滋,爰驅(qū)觳觫,俶載其時。耰而人立,甚險竿之□危;播而子落,若淵客之珠璣。人牛前逝,牽石后隨,又如跳丸之飄忽,走索之飛馳。俄青倏覆乎畦畛,何眩人之能為惡莠亂苗尤務(wù)去惡。俄穎俄栗,挃挃其獲,蓋始于舉耜,而終于铚艾,莫不可翫而可樂。顧俳優(yōu)之褻狎,器物之不軌,魚龍曼衍之鄙,吞刀吐火之詭,何足以辱天視之一睨哉!”他認為漢代盛行的“魚龍曼衍”與“吞刀吐火”一類游藝形式的“鄙”與“詭”,不足以“辱天視之一睨”。而所謂“始于舉耜,而終于铚艾,莫不可翫而可樂”,即指出農(nóng)田勞作的艱難辛勞之中自有快樂,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清醒見識。
據(jù)許有壬說,漢昭帝“弄田”故事,在唐史紀錄中可以看到翻版?!伴_元之盛,種麥苑中,太子侍登,治并古隆,是亦‘弄田之遺意,惜其有始而無終。于惟我朝,登三邁五,南郊畇畇,有田千畝,大臣代耕,歲事修舉,而齋宮尚稽于享醴,玉趾未親于舉武。是以奮庸之士,拳拳有望于復(fù)古。昔周公之相成王也,《書》有《無逸》,《詩》有《七月》,知稼穡王業(yè)之艱難,丕顯文承武之謨烈,率婦子而親觀,宜詩人之播說。臣愿割苑中數(shù)畝之隙,俾從事于播種,備《春秋》之游豫,洊未央之名弄。然后講三推之儀,明五禮之重。”[元]許有壬:《至正集》卷1《古賦》,又《圭塘小藳》卷1《古賦》。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中所謂“開元之盛,種麥苑中,太子侍登,治并古隆”,事見《新唐書》卷82《十一宗諸子?太子瑛》:“帝種麥苑中,瑛、諸王侍登,帝曰:‘是將薦宗廟,故親之,亦欲若等知稼穡之難?!薄缎绿茣?,中華書局,1975年,第4607頁。許有壬以為開元故事“是亦‘弄田之遺意”,指出漢昭帝時的“弄田”有使皇族少年“知稼穡王業(yè)之艱難”的教育作用。他提出的“臣愿割苑中數(shù)畝之隙,俾從事于播種,備《春秋》之游豫,洊未央之名弄”的建議,也是要繼承這樣的做法。
五、“戲弄”與童年學(xué)習(xí)實踐
“弄田”的“弄”,即所謂“未央之名弄”,應(yīng)有“戲弄”、“玩弄”的意義?!墩f文?廾部》:“弄,玩也。”段玉裁注:“《玉部》曰:‘玩、弄也。《小雅》:‘載弄之璋?!蹲髠鳌吩唬骸醪缓门?。又曰:‘君以弄馬之故?!秶Z》曰:‘還弄吳國于股掌之上?!薄墩f文?玉部》:“玩,弄也?!倍斡癫米ⅲ骸啊掇貌俊吩唬骸嬉?。是為轉(zhuǎn)注。《周禮》曰:‘玩好之用?!薄墩f文解字注》,第104、16頁。
宋人朱翌討論“弄”的字義:“漢有‘弄臣、‘弄兒、‘弄田。春秋時有‘弄馬,見子常肅爽馬事。”[宋]朱翌:《猗覺寮雜記》卷下。清《知不足齋叢書》本。與“弄田”并說的“弄臣”、“弄兒”,見于《史記》卷96《張丞相列傳》:“文帝度丞相已困(鄧)通,使使者持節(jié)召通,而謝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釋之?!薄妒酚洝?,第2683-2684頁。又《漢書》卷77《毌將隆傳》:“時侍中董賢方貴,上使中黃門發(fā)武庫兵,前后十輩,送董賢及上乳母王阿舍。隆奏言:‘武庫兵器,天下公用,國家武備,繕治造作,皆度大司農(nóng)錢?!褓t等便僻弄臣,私恩微妾,而以天下公用給其私門,契國威器共其家備。民力分于弄臣,武兵設(shè)于微妾,建立非宜,以廣驕僭,非所以示四方也?!钡?264頁。有《漢書》卷九三《佞幸傳》贊:“主疾無嗣,弄臣為輔?!钡?741頁?!稘h書》卷六八《金日磾傳》:“日磾子二人皆愛,為帝弄兒,常在旁側(cè)。弄兒或自后擁上項,日磾在前,見而目之。弄兒走且啼曰:‘翁怒。上謂日磾:‘何怒吾兒為?其后弄兒壯大,不謹,自殿下與宮人戲,日磾適見之,惡其淫亂,遂殺弄兒。弄兒即日磾長子也。上聞之大怒,日磾頓首謝,具言所以殺弄兒狀。上甚哀,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薄稘h書》,第2960頁。又《漢書》卷98《元后傳》:“太后旁弄兒病在外舍,(王)莽子親候之?!鳖亷煿抛ⅲ骸胺唬骸冁臼淌飞鷥?,取以作弄兒也?!钡?031頁。漢代類似的說法還有“弄優(yōu)”?!尔}鐵論?取下》:“耳聽五音,目視弄優(yōu)者,不知蒙流矢、距敵方外者之死也?!蓖趵餍Wⅲ骸尔}鐵論校注》,中華書局,1992年,第463頁?!芭R”亦見于漢代文獻。《漢書》卷46《趙廣漢傳》:“又使騎士戲車弄馬盜驂?!鳖亷煿抛⒁峡翟唬骸皯蜍嚺R之技也。馳盜解驂馬,御者不見也?!薄稘h書》,第3214-3215頁。又《三國志》卷3《魏書?明帝紀》裴松之注引《魏略》:“歲首建巨獸,魚龍曼延,弄馬倒騎,備如漢西京之制。”中華書局,1959年,第105頁。類似語言現(xiàn)象,又有“弄丸”、《莊子?徐無鬼》:“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辈艿A(chǔ)基:《莊子淺解》,中華書局,1982年,第376頁?!痘茨献?主術(shù)》:“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無所關(guān)其辭?!眲⑽牡洌骸痘茨哮櫫壹狻罚腥A書局,1989年,第273頁。可知西漢時仍然通行“弄丸”的說法?!芭椤?、《文選》卷4張衡《南都賦》:“游女弄珠于漢皋之曲?!敝腥A書局,1977年,第69頁?!芭P”、王充《論衡?佚文》:“天文人文,文豈徒調(diào)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黃暉以為應(yīng)作“夫文人文章,豈徒調(diào)墨弄筆,為美麗之觀哉”。黃暉:《論衡校釋》,中華書局,1990年,第868-869頁?!芭浮薄段骶╇s記》卷4:“京兆有古生者,學(xué)縱橫、揣磨、弄矢、搖丸、樗蒲之術(shù)。”[晉]葛洪撰、周天游:《西京雜記》,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頁。等,都說“戲弄”、“玩弄”某物的動作方式,取其引申之義,又有“弄法”(《史記》卷129《貨殖列傳》,卷130《太史公自序》,第3271、3281、3318頁;《漢書》卷60《杜延年傳》,第2663頁)、“弄兵”(《漢書》卷99中《王莽傳中》,卷99下《王莽傳下》,第4125、4172頁)、“弄權(quán)”(《漢書》卷24下《食貨志下》,卷36《劉向傳》,第1186、1929-1930頁)、“弄機”(《三國志》卷14《魏書?程昱傳》,卷35《蜀書?諸葛亮傳》,第452、933頁)等說法。與“弄田”指“戲弄”、“玩弄”對象“田”不同。“弄臣”、“弄兒”、“弄優(yōu)”,則是指代“戲弄”、“玩弄”對象的稱謂。與“弄田”語言形式類似的,有年代稍晚所謂“弄具”。《晉書》卷21《禮志下》:“元帝又詔罷三日弄具。”中華書局,1974年,第671頁。又見《南齊書》卷9《禮志上》,第149頁。
唐人王棨有《耕弄田賦》,對漢昭帝耕于“弄田”的言行頗多想象,然而作為歷史評論,實有深意。其文曰:“漢昭帝之御乾,時猶眇年,能首率乎農(nóng)務(wù),遂躬耕乎弄田,理葉生知,蚤識邦家之本;事殊兒戲,斯為教化之先。當(dāng)其天駟既端,土膏初起,命開鉤盾之側(cè),將幸上林之里。有司于是整溝塍,修耒耜。別置膏腴之所,取法百廛;旁觀齷齪之間,如方千里。帝乃駕雕輦,出深宮,展三推而不異,籍千畝以攸同。且曰:朕位極元首,身慚幼沖,每訪皇王之業(yè),無先播植之功,未遂躬親于彼神皋之內(nèi),聊將樹藝于茲禁苑之中,然后俯天顔,擁農(nóng)器,向畎澮以懋力,對鋤耰而多思。豈無宴樂,不如敬順于天時;亦有游畋,莫若勤勞于農(nóng)事。是則非同學(xué)稼,粗表親耕,既留心于東作,寧無望于西成。環(huán)衛(wèi)近臣,盡起西疇之興;宮闈侍女,微生南畝之情。于時稼政既修,稻人是率,千牛之列有序,九鳸之官咸秩,神農(nóng)舊務(wù)嘗廢于他年,后稷余風(fēng)復(fù)興于此日。嘉夫戲或是戲,為勝不為,審殷阜之由此,知艱難之在斯。自昔庸君,多昧三時之務(wù);惟茲少主,能分五地之宜。故得敎化下敷,皇猷上建,人忘荷鍤之苦,俗有帶牛之愿,因知剪桐葉以命封,未若耕斯田而天下勸?!保矍澹荻a等編:《全唐文》卷76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552-3553頁。漢昭“少主”,“時猶眇年”,“身慚幼沖”,不愿沉溺于“宴樂”“游畋”生活,而有意“敬順于天時”,“勤勞于農(nóng)事”,于是“稼政既修”,“敎化下敷”。論者雖然說“事殊兒戲,斯為教化之先”,強調(diào)其政治文化意義,然而又有“戲或是戲,為勝不為”的感慨,仍然注意到漢昭帝這一表現(xiàn)“兒戲”的成分。特別是結(jié)句言“因知剪桐葉以命封,未若耕斯田而天下勸”,明確與古來著名“兒戲”對照,值得讀者思考。
“剪桐葉以命封”故事,見于《史記》卷39《晉世家》:“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珪以與叔虞,曰:‘以此封若?!雹撷唷妒酚洝?,第1635、112、1906、3293頁。又《史記》卷58《梁孝王世家》:“成王與小弱弟立樹下,取一桐葉以與之,曰:‘吾用封汝。”《史記》,第2029頁?!稘h書》卷28上《地理志上》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曰:“《韓詩外傳》周成王與弟戲以桐葉為圭,‘吾以此封汝。周公曰:‘天子無戲言。王應(yīng)時而封,故曰應(yīng)侯鄉(xiāng),是也?!庇忠辑懺唬骸啊秴问洗呵铩吩怀赏跻詰蚴谕┤~為圭以封叔虞,非應(yīng)侯也?!都晨す盼摹芬髸r已自有國,非成王之所造也?!钡?560頁。我們又想到“兒戲”作為學(xué)習(xí)實踐形式對后來成年事業(yè)發(fā)展的關(guān)系。典型例證有《史記》卷4《周本紀》:“棄為兒時,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戲,好種樹麻、菽,麻、菽美。及為成人,遂好耕農(nóng),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穡焉,民皆法則之。帝堯聞之,舉棄為農(nóng)師,天下得其利,有功?!雹哂帧妒酚洝肪?7《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雹唷墩摵?本性》兩事并說:“稷為兒,以種樹為戲;孔子能行,以俎豆為弄。石生而堅,蘭生而香。生稟善氣,長大就成,故種樹之戲,為唐司馬;俎豆之弄,為周圣師。”黃暉:《論衡校釋》,第138頁。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漢昭帝耕于“弄田”的意義,也許是適宜的。
還應(yīng)當(dāng)注意到,通過文獻記載和文物資料提供的信息,可知在漢代社會,多有未成年人參與農(nóng)耕勞作的情形。王子今:《漢代勞動兒童——以漢代畫像遺存為中心》,《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7輯,三秦出版社,2010年。司馬遷自敘生平:“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年十歲則誦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則從事“耕牧”勞動時,在“年十歲”之前,正與漢昭帝耕于“弄田”的年歲相當(dāng)。當(dāng)然,雖然都是兒童參與“耕”的實踐,但是社會條件、生活背景、心理動機和實際情形都是不同的。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xué)國學(xué)院
責(zé)任編輯:黃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