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埃德加.富爾說:“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币虼?,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預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提高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之一就是“自主”。就是要改變過去的傳授式教學方式,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預習的過程正是學生自讀自悟的自主學習過程,而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我,一直關注和思考著這個問題,經過觀察我發(fā)現,現在很多老師都在倡導課前預習,學生的課前預習每天都在進行著,但是,很多學生沒有真正掌握預習的方法,預習沒有效果,有的學生雖然預習了,但是,就是讀讀課文,認認生字,流于形式,沒有實效,還有很多學生,根本不去預習,以至于上課時“吃的太快”,造成了“消化不良”。所以,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預習,有必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預習,將其落到實處,才能促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從去年開始,在我們學校領導的引領下,郭思樂老師的“生本教育”走進了我們的語文課堂,我們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以生為本、合作學習、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成了語文學習的主流,學校倡導我們教師編寫《學生自主學習手冊》,自主學習手冊的使用,為我的思考提供了機會:經過這一年多的實踐和探究,我發(fā)現善于課前預習的孩子思維敏捷,善于發(fā)現和解決問題,上課積極舉手發(fā)言,總能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語文成績好。因此,我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下面就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課前預習的談一談我的粗淺做法。
一、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中做好預習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對預習產生興趣
在利用《學生自主學習手冊》進行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一種強烈的求知欲驅使他們認真讀書,積極思維;在聽課的時候,自己解答的問題是否正確,教師和同學將對自己的解答如何評價,一股強烈的好勝心又促使他們認真聽課。同時還能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生自主學習手冊》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成果、問題的積累,便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習慣,逐步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本手冊沒有統(tǒng)一答案,保底不封頂,可提前讀寫??呻S時填寫,本手冊在課堂上的應用改變了以往語文課堂上老師說得多,學生說的少、寫的少的弊端。隨著年級的升高,手冊出現的提示會逐漸減少,學生自主學習收獲逐漸增多。最后達到給學生一本書,一個筆記,一本字典就能進行自主學習。
二、利用教師之前編寫的《學生自主學習手冊》引導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即教師領著學
給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任務明確,學生就有了預習的方向和目的。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圈、查、畫、思、疑相結合的方法,即反復讀課文、圈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通過查字典自己解決,并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思考,對于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質疑,課上由同學和老師幫著解決。《學生自主學習手冊》是一種鋪墊。其實質在于引領學生預習什么,怎們進行預習,從而改變學生學習的漫無目的性,為高質量的教和學打好基礎?!秾W生自主學習手冊》是一種預測。對于教師來說,手冊上學生的反饋作業(yè)具有偵察作用,它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環(huán),也應看作備課過程中不可殘缺的一部分。因此,教師根據預習過程中的信息反饋,恰當調整教學方案,就能取得較好效果。學生根據《學生自主學習手冊》,就可以首先把課文中的字詞問題解決掉,同時,通過初讀課文,利用工具書及網絡途徑,查找本課的相關資料,對于課文的理解有很大的好處。然后,結合手冊中的問題,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概內容。對于文中不明白的地方,手冊中留有很大的空白,給學生提供質疑的空間,對于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教師不要急著解決,而是在課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解決不了的問題,課上提出來,通過老師的點撥來解決。依據《學生自主學習手冊》,學生就能有效預習,有效學習。真正做到打造高效課堂,減輕學生負擔,提升教學質量,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后續(xù)學習能力。
三、一段時間的“教師領著學”之后,就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做課前預習,此時的老師就是“參與學”,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己預習,教師在旁邊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并逐漸過渡到讓學生回家預習,為了減少預習的無效性,可以加強與家長的聯(lián)系,讓家長對學生加以檢查監(jiān)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第二天在課堂上,老師檢測學生的預習成果,對于預習表現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以至于能達到回家不用家長參與就能積極主動的進行預習,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四、由教師“參與學”轉向教師“看(kàn)著學”,即教師在旁邊看著學生自主預習,學生先自學
根據學習目標,能學會基本的,因人而異能學會什么就學什么,能學多少就學多少,但是必須學出問題。再在小組內合作交流學,互相補充學習成果,在小組內解決學生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學出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最后在班級交流,教師參與學,教師要依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歸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課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學生都不會的)即教師因學施教。多依靠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達到學習目標。在這個階段,可以鼓勵有能力的孩子自己設計自己的預習作業(yè),可以將自己設計的預習作業(yè)拿出來與同學交換進行預習,這樣做的目的,既培養(yǎng)了孩子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激發(fā)了學生預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欲望。
培養(yǎng)學生預習習慣的過程很艱辛,但踏踏實實地走過來,收獲是很大的。通過我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工作,我和我們班的學生從思想認識到實踐操作上都經歷了一個量變的過程,學生對自主學習的方法及能力,教師對教與學的方法、反思能力、科研素質都有了明顯提高。
1.經過不斷的研究、實踐,我總結出適應小學生良好預習習慣養(yǎng)成的系列方法;“讀— 圈—查—畫——思—疑” 六步預習法 即學生能主動反復讀課文、圈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通過查字典自己解決,并畫出文中的重點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思考,對于不理解的問題,提出質疑,課上由同學和老師幫著解決。
2.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在我的精心指導下,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如:堅持每天10分鐘練字,在學習過程中熟練使用字典等工具書,自己解決生字、詞語的學習,自覺利用網絡等手段查找相關資料,拓展了知識面,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看書”的習慣,寫好讀書筆記,每一篇文章學完都及時寫讀后感或者心得體會,切實提高了聽課的效率和讀書的質量;培養(yǎng)了寫作的能力,養(yǎng)成了朗讀背誦的習慣,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堅持課外閱讀,既拓展了視野,吸收了大量的信息、知識,又豐富了自己的課余生活,激發(fā)了學習的熱情;能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問題,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個人意見。語文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作者單位: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太陽升小學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