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家飯
中國之大,仿佛越往南越是講究喝湯。廣東人那種老火慢煲的靚湯已經(jīng)成了一種意象,喑啞的火,復(fù)雜融通的滋味,被期待的歸人,似乎隱喻了太多委婉曲折的情愫。
江南人家吃飯,尤其是夜飯,一定要有一只湯。冬天的飯桌上,主婦從廚房搭出一只砂鍋,嘩一聲掀開蓋子,肥厚金黃的雞湯里浮著金黃的黃芽菜和金黃的蛋餃,還嗒嗒嗒地沸騰著呢,就勢撒一把切細的香蔥,主婦那一聲“開飯了!”才叫得中氣十足。
炎炎夏天,有一只早早燒好、已經(jīng)晾涼了的雞毛菜洋山芋湯,或者南風(fēng)肉冬瓜湯,饒是再沒胃口,也可以吃下半碗飯去。
總有炒個炒飯將就一頓的時候,湯還是要有一只的,哪怕是沖一只湯。這里的“沖”,是真的“沖”。周作人在知堂散文中寫過,從前進京趕考的讀書人,隨身帶了筍干、開洋一應(yīng)干貨,在驛站用開水沖一只湯吃,滋味不惡,聊補路途上飲食不調(diào)之苦。
海蜒和紫菜沖的醬油湯最好吃。海蜒是一種細小的海魚,曬成銀亮亮的小魚干。去了頭洗凈,和撕碎的紫菜、蔥花、醬油放在一只深深的大碗里,沸騰的滾水注下去,再淋上幾滴小磨麻油。燙過的海蜒吃起來還有點韌韌的,很鮮,如果是煮的,海蜒口感軟爛,反而沒意思了。
隆冬霜打過的菜秸,甘甜而纖維細嫩。以前等菜秸最便宜的時候,節(jié)儉的主婦都會買上許多,晾上幾竹竿的菜干,叫做菜蕻干。過道、穿堂里的背陰的地方,彌漫著菜蕻干的清香。菜蕻干剪成寸把長,可以儲存很久。吃時也是加點醬麻油,用滾水沖開,菜蕻干在水中舒展,像泡茶,菜香緩緩釋放,仿佛菜秸的精魂都在這一碗滾水里復(fù)蘇了。
大概只有上海人才知道什么叫青龍過海湯,這名字驚天動地的湯,也是沖出來的呢。兩根小蔥算作青龍,一點醬麻油,用滾水一沖,簡單到好笑。小時候是真有人家拿這湯湊做一只菜的?,F(xiàn)在變成故事,只逗人玩兒罷了。
編輯/豆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