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梅在《教育科學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指出,在對學校道德教育的評價中,“有限”與“有效”似乎是一對矛盾,消解著人們對道德教育的信心。在今天的實際語境里,“有效”往往是對短期效果的追逐,人們期望受過道德教育的人馬上會做出符合要求和標準的行為。學校道德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是提供一種有利于道德生長的價值引導環(huán)境而已。即使在德育能發(fā)揮作用的范圍內(nèi),能否以“有效”為衡量標準,也是值得懷疑的。實踐證明,在學校德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存在“不合道德”的事實。因此,對于德育有效性的評價應該是道德性,即看其是否合乎道德。
道德教育的道德性應體現(xiàn)在學校道德教育活動的各個方面:在德育目的上,以發(fā)展學生為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主體人格的教育是道德的,而以封閉學生為目的的教育是不道德的;在德育內(nèi)容上,引領(lǐng)學生超越“遵循”規(guī)范這一問題,去追求每一種可能生活是道德的,而單純教授倫理規(guī)范是不道德的;在德育方式上,把學生當人,尊重、信任學生的教育是道德的,而把學生當作物,用強制與反理性的方法來對待學生的教育是不道德的。有道德的道德教育就是有效的道德教育。衡量學校德育的有效性應拋棄追求經(jīng)濟短期利益的標準,以是否合乎道德作為判斷的依據(jù),這才是學校德育真正應該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