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文
(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語學院,湖北孝感432000)
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種策略,它既包括學習者為了更好地完成某個學習活動或學習任務而采取的微觀策略,也包括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結果進行計劃、調控、評估等而采取的宏觀策略以及學習者對語言和語言學習的一些認識。“元認知”是美國心理學家Flavell于1976年提出的,是指“認知主體關于自己認知過程、認知結果及其相關活動的知識,其中包括對當前正在發(fā)生的認知過程和自我認知能力以及兩者相互作用的認知,也包括對這些過程的積極監(jiān)測和調控”。Nelson與Narens則進一步強調認知主體對自己認知過程的元認知監(jiān)測與元認知控制兩個方面,提出了元認知由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監(jiān)控程序兩個要素構成的理論框架,從而引出了元認知策略這一術語。元認知策略是用于監(jiān)督、調節(jié)和自我調整語言學習的手段。
元認知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成功地學習英語而采取的手段,是學習者有意識地利用元認知知識對學習進行計劃、監(jiān)控、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主要包括計劃策略、監(jiān)控策略和評價策略。
認知策略主要是學習者為了更有效地識別、理解、保持和提取信息而采用的策略,是學習策略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學習者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主要包括選擇性注意策略、記憶策略、精加工策略、組織策略和思維策略五種。
社會策略是指學習者在使用語言進行交際時,為了保證交際渠道的暢通,保證信息的傳遞以及交際遇到困難時設法維持交際而采取的各種策略。有意識地學習、了解和運用有關語言的社會和文化知識,與小組及班級同學合作、互相幫助并主動參與各項活動,盡可能地與本族語者進行交流,都是提高英語水平的良好途徑。
情感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調整、控制自己情感的策略。學習者的情感狀態(tài)是影響其學習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情感因素包括動機、態(tài)度、焦慮、自信心、個性等,其中焦慮是學習中最大的情感障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引導學生使用情感策略來調控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較強的學習動機。
繼Flavell提出“元認知”的理論框架后,眾多的研究者對元認知策略提出了不同定義,但在大體上趨于一致,即涵蓋了元認知對認知活動的計劃、監(jiān)測和評估功能。在本文中,我們采取 O'Malley和Chamot在1985年作出的元認知具體策略及定義的分類方法。O'Malley和Chamot認為元認知策略指對輸入或輸出性語言進行有選擇的注意、組織、監(jiān)測、復習、評估或檢查等。
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構成了英語學習策略體系,其中元認知策略高于其他兩類策略,在整個系統(tǒng)中處于主導地位。
在英語學習中,認知策略與個人的學習任務直接相關,是提高學習效率必不可少的具體操作策略,但它必須在元認知的監(jiān)控和調節(jié)下才能發(fā)揮最有效的作用。元認知策略控制整個學習過程,監(jiān)視和指導著認知活動的進行,同時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結果又會受到其情感狀態(tài)的影響。很多人認為元認知策略很難理解,其實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不同的學習者對學習活動有不同的認識,這就是元認知。在元認知的指導下采取的策略就是元認知策略。以上三種策略相互聯系,共同作用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學習和掌握的認知策略,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過程進行調節(jié)和控制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學習質量的不斷提高。
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率進行監(jiān)控和反思的能力。這時候,元認知策略就尤為重要。讓學生認識到有意識地使用策略會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英語學習任務,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并讓學生探索發(fā)展符合自己需要的化學習策略系統(tǒng),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學習過程,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學習風格也各不相同。學習風格就是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的偏愛。培養(yǎng)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看自己的學習策略是否與學習風格相配。學習風格因人而異,并無絕對優(yōu)劣之分,但學習者應該結合自己的學習風格探索最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感是學習者個體對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務的自信程度。認知策略和調控策略隨著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優(yōu)化。當學生意識到使用某種學習策略能夠改進其學習效果時,就會產生一種效能感,這種效能感會激勵他繼續(xù)運用策略去改進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將自我效能感與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相結合,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形成恰當的自我效能。
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他人的學習策略,與他人交流學習體會。國內外學習策略研究表明,成功的學習者比不太成功的語言學習者使用的策略多,而且使用的頻率更高。但是每個人所使用的學習策略不盡相同,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從別人那里了解不同于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為己所用,在不斷的嘗試中找到真正有助于提高學習效果的策略方法。
[1]Flavell,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A].In Resnich,L.(ed.).1976.
[2]O’Malley JM & Chamot A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