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紅,程玥
(吉林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
——一種媒介文化角度的審視
程麗紅,程玥
(吉林大學 文學院,吉林 長春 130012)
建筑物作為一種重要的文明與文化載體,具有媒介的屬性,傳達著特定時代的媒介文化觀念。故宮建筑群不單是一座皇家宮殿,一家文物藏量豐富的博物館,它同時是社會主流文化的載體,在時代變遷中追隨著所有權(quán)的轉(zhuǎn)換而呈現(xiàn)不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透露出不同的媒介文化信息。封建時代的紫禁城在為明清帝王提供必要的居住與臨政場所的同時,也作為媒介,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以媒介文化的形式,建構(gòu)著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體系。民國建立,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建,其所蘊含的媒介文化性質(zhì)、功能亦為之一變,成為建構(gòu)民主文化的重要力量。而故宮博物院建院過程的漫長坎坷,也正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民主思想艱難發(fā)展歷程的深刻反映。
建筑物;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媒介;文化;媒介文化
建筑物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不僅具有居住、宗教、祭祀、政治、文化、休閑等實用價值,同時因其承載著特定時代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作為一種重要的文明與文化載體,而具有媒介的屬性,傳達著特定時代的媒介文化觀念。
建筑物作為媒介獨具特性:其一,它凝固不動,雖缺少報刊等媒介的便攜性、靈活性,傳播面與傳播時效深受限制,但也正是它靜止、穩(wěn)重,才更容易激發(fā)接受者的信賴感。其二,它堅固耐久,打破了稍縱即逝的傳播局限,影響長久而深入,憑著歷史的深邃引人神往與駐足。其三,它直觀、具體,避免了口語與文字傳播因時空間距、傳者能力及主觀意識所造成的信息偏差,提高了傳播的準確性。其四,它觸目可見,無需借助語言、文字載體,以或壯觀、或婉約、或古樸、或現(xiàn)代的形象,直接訴諸接受對象,任由其自由感知、體會和聯(lián)想,這就突破了文化水平的限制,接受群體得以擴展??煽啃?、影響深遠、準確性、接受群體的不受限制等傳播優(yōu)勢固然比較突出,但建筑物作為媒介顯然不宜于承載對時效性、接近性、現(xiàn)實性要求極高的社會新聞,“物以載道”,它更宜于思想文化的傳播。而建筑占地、費時、耗財、勞力,代價高昂的特征又決定建筑物明顯區(qū)別于其他物質(zhì)載體,使用門檻比較高,遠非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平民百姓所能操控運用。因之,建筑物作為媒介,往往為統(tǒng)治階層所把握,融注官方的思想意圖,服務(wù)于社會主流文化的構(gòu)建。從這個角度來看,數(shù)百年來聳立在中國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故宮建筑群,就不單是一座皇家宮殿,也不僅為一家文物藏量豐富的博物館,它同時是社會主流文化的載體,在時代變遷中追隨著所有權(quán)的轉(zhuǎn)換而呈現(xiàn)不同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透露出不同的媒介文化信息。
以皇家宮殿等標志性的建筑物為媒介承載、傳達統(tǒng)治思想,在中國由來已久。從秦朝的阿房宮,到漢代的未央宮、唐代的大明宮,乃至明清的紫禁城,這些輝煌壯麗的宮殿在承擔帝王居所的實用價值之時,也負載著宣示、張揚,進而建構(gòu)皇權(quán)文化的功能。西漢初年,天下尚未平定,蕭何便大發(fā)民役營作“狀甚”無比的未央宮,漢高祖劉邦以為過度,怒責蕭何,蕭何卻答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盵1]蕭何的話無疑充分體現(xiàn)了封建統(tǒng)治階層對宮殿建筑所具有的媒介文化功能的深刻認識。
始建于明永樂年間的紫禁城,至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這座曾容納明清兩代24位帝王居住和臨政的宮殿之建造,耗時15年,可謂舉全國之人力、物力和財力,匯天下之能工巧匠。后來又經(jīng)過多次重建、改建和擴建,最終建筑面積達16.7萬平方米,代表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皇宮營造的工程如此之浩大,歷時如此之久,所呈現(xiàn)的正是漫長的高度中央集權(quán)的政治征象。
紫禁城輝煌壯麗,大氣磅礴,卻禁衛(wèi)森嚴,單是其超凡脫俗的外觀和氣勢,就足以顯現(xiàn)皇家御用建筑的與眾不同,傳達著皇權(quán)至高無上的倫理思想,更遑論其建筑設(shè)計本身,實蘊有神機。紫禁城之命名,就充分體現(xiàn)著“君權(quán)神授”的天命觀?!白辖敝饕菍?yīng)古代星相學中天帝所居的紫微垣,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遙相呼應(yīng),以表現(xiàn)皇帝貴為天子、奉天承運治理萬民的崇高身份[2]。而故宮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明代時又稱之為“奉天殿”,其“太和”、“奉天”之寓,也無外乎強調(diào)皇帝乃順應(yīng)上天旨意,代上天行使國家權(quán)力的神圣地位。又如皇帝居住并且在此處理政務(wù)的“乾清宮”,還有皇后居住的“坤寧宮”,它們所隱含的“天地萬物皆為王屬”之喻,等等,此類比附,在在皆是。
皇權(quán)專制賴以存在的基礎(chǔ)的儒家禮制和封建等級觀念,在故宮建筑設(shè)計中,更是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整個故宮建筑群,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中心地帶,嚴格按照以中軸線開始延伸對稱的原則進行布局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故宮的中軸線,也是整個北京城的中軸線,以此體現(xiàn)封建帝王統(tǒng)治之下森嚴的社會等級和皇帝至高無上的權(quán)威。據(jù)考證,故宮內(nèi)各個宮殿的命名也恰恰反映出來“三綱五?!敝械摹熬秊槌季V”及“五?!敝械摹岸Y”[3];紫禁城的形制布局,如前朝后寢、五門三朝,符合儒家倫理思想和封建禮制[4]。總之,皇權(quán)至尊與儒家綱常思想被精雕細刻在故宮建筑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經(jīng)過如此巧思妙構(gòu)的皇城,顯然已遠遠超越了帝王居所這一淺表價值,成為皇朝政治統(tǒng)治的凝固符號,是皇權(quán)的象征[5]。
綜上,從皇權(quán)專制的需要出發(fā),封建時代的紫禁城在為明清帝王提供必要的居住與臨政場所的同時,也作為媒介,被賦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成為帝國政治大一統(tǒng)的象征和皇權(quán)文化的表征,以媒介文化的形式,建構(gòu)著封建社會的主流文化體系。
媒介文化是“指在文化大系統(tǒng)(社會文化總體)中,以媒介為影響人的主要方式而構(gòu)成的社會亞文化系統(tǒng)”[6]。當媒介成為一種文化存在,它將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展演變,表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和文化觀念,其社會影響也不盡相同。封建時代的紫禁城以凝固的形態(tài)對秦以來所形成的尊于一統(tǒng)、集權(quán)專制的皇權(quán)政治文化進行了精準的詮釋與張揚,忠實地履行著構(gòu)建皇權(quán)文化的職能。但是當歷史跨入近代,在急劇的社會變革中,紫禁城及其所象征的皇權(quán)文化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尤其當?shù)蹏罎ⅰ⒚駠⒅H,伴隨著紫禁城所有權(quán)的轉(zhuǎn)換,其所承傳的觀念意志,所蘊含的媒介文化性質(zhì)、功能亦為之一變。
1911年,封建帝制被推翻,紫禁城也結(jié)束了它作為封建皇宮的歷史。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照清室優(yōu)待條件,清遜帝溥儀仍暫居故宮,但已失去了對故宮的所有權(quán)。1913年12月29日,“北洋政府”內(nèi)務(wù)部下令以紫禁城前朝地區(qū)為基開辦古物陳列所,是為故宮博物院部分建院之始。1924年10月,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11月5日,下令廢止“清室優(yōu)待條件”,驅(qū)逐溥儀出宮,故宮進入被重新賦予文化意義的重要歷史時期。1925年10月10日,以明清皇宮紫禁城及其皇家收藏為基礎(chǔ)的故宮博物院成立。至此,故宮終于完成其歷史性的蛻變,由皇室“私產(chǎn)”,變?yōu)橹腥A民國的“國有”資產(chǎn),全民族的共有財富;從昔日帝王的宮苑禁區(qū)變?yōu)橄蛎癖婇_放的公共空間。作為民主革命、民主政治的直接成果,故宮博物院之成功創(chuàng)建,使“皇室文物公開與民主共和的想像,得到公開而深刻的闡述”[7],這不僅表達了“國民革命”的理念,同時也向民眾滲透了破除帝王權(quán)威、去除舊有文化的觀念,進而塑造了一個現(xiàn)代文明的公眾文化機構(gòu)形象[8]。因之,故宮博物院建院過程本身就具有摧毀皇權(quán)意識、張揚現(xiàn)代文明,進而建構(gòu)民主文化的象征意義。
就近代中國民主文化的建構(gòu)而言,故宮博物院作為載體本身所呈現(xiàn)、所具有的近代媒介文化特征與價值,則更具意義。近代媒介文化的實質(zhì)是以“自由”和“民主”觀念為本質(zhì)特征的傳媒文化,是西方工業(yè)革命以來,伴隨著資本主義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民主政治的進步而逐步形成的。一方面,故宮博物院將象征著皇權(quán)文化的紫禁城對外開放,對于強化民主共和觀念、摧毀封建等級意識與特權(quán)思想有著標志性意義。它的開放性、公共性,是對民主觀念的最佳詮釋;另一方面,博物館具有的大眾傳播屬性,使它所承載的信息不再是貴族的精神特權(quán),而成為大眾共享的文化財富,體現(xiàn)的正是民主精神之最高境界。對于民國倡建博物院者而言,他們的認識層次或許還停留在將博物院當作文物容器,至多不過是效仿西方列強,以博物館為教化公民的重要手段;但是從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媒介意識”的覺醒卻意味著深層觀念的革新。故宮建筑群作為媒介,不再僅僅是特權(quán)階層所把持的話語權(quán)柄,不再僅僅是高高在上傳載皇權(quán)思想的工具,而是民主政權(quán)與公共權(quán)力的象征,以它的民主性、開放性對抗、沖擊、瓦解著皇權(quán)意識和專制思想,進而建構(gòu)民主的、自由的價值和觀念體系。
要之,博物館作為近代新興媒介,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義與封建皇宮截然不同。從紫禁城到故宮博物院,故宮建筑群作為媒介,其媒介性質(zhì)發(fā)生了徹底轉(zhuǎn)變,不僅承擔起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古老文明的傳輸功能,同時被賦予了表達、建構(gòu)民主文化的時代內(nèi)涵與使命,成為民主、平等、開放的文化符號與象征。
故宮博物院之創(chuàng)建并非一帆風順,其間波折重重。故宮博物院建院之波折所呈現(xiàn)的斑駁復雜的媒介文化征象,恰恰折射出由封建帝制向民主社會轉(zhuǎn)型時期復雜的社會心態(tài)。從1914年部分設(shè)館的古物陳列所,到1925年倉促開院,直至1928年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guān)博物館的立法《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誕生,故宮最終完善體制成為國家博物院,經(jīng)歷了14年的風風雨雨,紫禁城對公眾開放的過程曲折坎坷。其間正值中國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過渡時期,新舊思想激烈沖撞、對抗,政局混亂,圍繞紫禁城及其舊藏的所有權(quán)問題,各派新舊勢力展開了反復、持久的爭論與博弈。
博物院建立最大的阻力,就是欲借故宮為帝制還魂的復辟勢力。根據(jù)清室優(yōu)待條件,清遜帝溥儀在民國成立后仍“暫居”紫禁城,無形之中成為復辟派的一個希望。固守在紫禁城內(nèi)的宣統(tǒng)帝溥儀,依然維持著他的年號,直到1924年溥儀出宮之前,北京的清室遺老們,每逢舊歷初一和十五,仍然穿著滿清的朝服,招搖過市,入宮“朝覲”,向已然廢除的封建朝廷頂禮膜拜[9]。這鬧劇似的一幕,實蘊有極深的媒介文化用意,其目的就在于以行為藝術(shù)為媒介,傳達、宣示“光復故物”的政治想像,為有朝一日“還政于清”創(chuàng)造輿情,并由此撩撥、刺激人們內(nèi)心皇權(quán)意識的復蘇。所以,1925年清廢帝溥儀被驅(qū)逐出宮,忠于帝制的清室王公大臣、著名遺老等聞訊,均大為驚駭悲憤,奔走呼吁,希圖有所挽救[7]。
認識故宮的不同方式,折射出不同的媒介文化觀念。故宮作為清室最后的堡壘,作為封建皇權(quán)文化死灰復燃的希望,在備受封建遺老遺少們推崇迷戀的同時,也必然遭致一些以推翻帝制為職志的革命者的徹底排斥,在他們眼里,故宮應(yīng)被當作“封建糟粕”的代表來批判。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委員經(jīng)亨頤提出了“廢除故宮博物院,分別拍賣或移置故宮一切物品提案”。經(jīng)亨頤對故宮博物院及清宮舊藏認識的局限性,固然不排除是由于一個民主革命者的感情因素,及其對故宮及故宮文物所承載的多重政治文化內(nèi)涵解讀的差異所致[7];但考慮到中國的改朝換代者們自古以來就有摧毀前朝皇宮以斷絕故國想像的傳統(tǒng),尤其有近代以來激進革命、極端反傳統(tǒng)的社會思潮為背景,經(jīng)氏之提案的產(chǎn)生就不足為奇。
當然,更多人士力主建立為公眾服務(wù)的博物院。但即便是主張建院的有識之士,對故宮博物院的媒介功能認識,亦由淺入深,逐步發(fā)展。從萌生于洋務(wù)運動、維新運動期間,并不斷延續(xù)的“開民智”[10],到部分開院初期為尊重國人“崇古之心理”,而備觀覽的建院觀[11],以至對博物院文化傳播使命觀的最終確立[12]。很顯然,對于博物館作為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義、所承擔的社會文化建構(gòu)功能的認識仍有待加深。
西方媒介文化研究者有“媒介即訊息”①“媒介即訊息”是加拿大的馬歇爾·麥克盧漢提出的,參見其著作《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何道寬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0年版。的說法。媒介在追隨社會變遷而發(fā)生嬗變的同時,也演繹著、表達著社會的滄桑巨變,并以其自身所蘊涵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反映著社會文化、社會觀念的變遷。故宮由皇宮演變?yōu)楣膊┪镳^,從皇權(quán)文化的表征到被賦予民主文化的嶄新意義,它經(jīng)歷的歷史變遷,正延續(xù)著中華文化逐步進化、發(fā)展的軌跡;而故宮博物院建院過程的漫長坎坷,也正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民主思想艱難發(fā)展歷程的深刻反映。
[1]鄭欣淼.故宮與故宮學[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31.
[2]故宮博物院.歷史的紀念[J].故宮博物院院刊,1990(3):4-8.
[3]張旭玲.從中國故宮博物院的建筑藝術(shù)看古代文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10):248.
[4]鄭欣淼.故宮博物院——中國文物收藏最豐富[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09-12(6).
[5]柳坡,博溪.故宮觀瀾[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9:11.
[6]童兵.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109.
[7]鄭欣淼.故宮博物院與辛亥革命[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5):6-22.
[8]吳十洲.故宮博物院早期權(quán)力制衡關(guān)系[J].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5):33-46.
[9]朱朱.80年前的故宮與北大[J].紫禁城,2005(5):58-61.
[10]鄭欣淼.故宮的價值與地位[N].光明日報,2008-04-24(10).
[11]茂清.故宮博物院開院前后[J].文史精華,2004(11):23-28.
[12]吳十洲.《故宮博物院組織法》誕生始末[J].中國博物館,1993(2):87-93.
[責任編輯 孫艷紅]
From the Forbidden City to the Palace Museum
CHENG Li-hong,CHENG Yue
(School of Literature,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12,China)
Buildings,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have media’s attributes and are conveying the particular time-bound concept of media culture.The Palace Museum,a building group,is not only a royal palace or a museum with rich cultural relics,but a carrier of social mainstream culture.In changing times,it presented different histor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rom its ownership transfer.Proceeding from the need of imperial tyranny,the feudal Forbidden City served as a dispensable domicile and a place to run the government for the emperor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Meanwhile,it,as a media,was endowed with special cultural mission that symbolized the great political unification and represented the imperial culture.It was constructing the mainstream cultural system of the feudal society in the form of media culture.when the Chinese Republic was establishing,the Palace Museum was set up.The Palace Museum became the main power to shape democratic culture.The Palace Museum evolved from imperial palace into public museum.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lace Museum is long and winding,which reflects the hardship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s and democratic ideals much more profoundly.
building;the Forbidden City;the Palace Museum;media;culture;media culture
G44
A
1007-5674(2014)05-0100-04
10.3969/j.issn.1007-5674.2014.05.022
2014-07-03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編號:12BXW011)
程麗紅(1967—),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中國新聞傳播史;程玥(1998—),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文學院廣播影視編導專業(yè)學生,研究方向:影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