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厲 萍
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的研究進展
李 杰1,2厲 萍1
抑郁癥是一種高發(fā)病率、高致殘率的精神疾病。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為傳統(tǒng)抑郁癥對癥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近20年來,心理彈性作為積極心理學的核心成分得到了廣泛地關注和研究。本文針對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的評估與干預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深入開展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的研究和制定有效的積極心理干預提供依據(jù)。
抑郁癥 心理彈性 研究進展
抑郁癥是心境障礙的一種類型,以心境或情感異常改變?yōu)橹饕R床特征的一組疾病,表現(xiàn)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行為減少的“三低”癥狀,伴有與異常心境相應的認知、行為、心理生理學以及人際關系方面的改變或紊亂[1]。抑郁癥患者病情重,發(fā)病率、致殘率高,病因復雜。大量研究顯示,社會心理因素在抑郁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2,3]。抑郁癥患者的個體心理特征、家庭環(huán)境、社會支持左右著其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及轉(zhuǎn)歸。過去,對抑郁癥患者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負性方面,如疾病康復與生活質(zhì)量,很少有人以積極的、向上的心態(tài)來面對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健康,從心理彈性的角度關注研究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發(fā)揮心理彈性的積極作用。
心理彈性(resilience)的作用機制體現(xiàn)在實際生活中,當個體面臨逆境的挑戰(zhàn)時,許多人能夠成功應對,并且沒有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問題。由于面對逆境,個體反而變得更加堅韌和樂觀,這正是心理彈性( resilience)的效用[4]。對心理彈性的相關研究,將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的潛力,幫助人們充分發(fā)揮內(nèi)在的積極品質(zhì),從而提高對生活的滿意度和個體幸福感。因此,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研究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對降低抑郁癥的發(fā)病風險,調(diào)動抑郁癥患者的內(nèi)在潛能,促進積極干預措施的應用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在近30年里,心理彈性已經(jīng)逐漸成為心理學界的研究熱點。心理彈性(resilience),又稱心理韌性、心理復原力等。美國心理學會(Ameriean psychologieal Assoeiation,APA)將心理彈性定義為:在面臨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艱辛及其他生活重壓下能夠良好適應的“反彈能力”。
國內(nèi)外研究者關于心理彈性的定義大致可歸為三類:結(jié)果性定義、能力性定義和過程性定義。結(jié)果性定義是從發(fā)展的結(jié)果來定義心理彈性,認為個體即使在嚴重威脅下,心理彈性仍能使個體發(fā)展順利、適應較好等的一類現(xiàn)象[5];能力性定義則把心理彈性看成是個體的能力或品質(zhì),是應對壓力、挫折、創(chuàng)傷等消極生活事件的能力,是個體所具有的從消極經(jīng)歷中得到恢復并靈活適應外界多變環(huán)境的某種特征[6];過程性定義則認為心理彈性是一種動態(tài)變化發(fā)展的過程,是個體健康發(fā)展的一部分[7]。這些定義各有偏重,但是都強調(diào)心理彈性是個體在遭遇挫折情境下促使其追求自身和諧發(fā)展,調(diào)動一切保護性資源,實現(xiàn)良好適應的一種內(nèi)在的心理潛能[8]。
心理彈性在30余年的研究過程中,共形成了三次浪潮[9]。這三次浪潮各有倚重、由淺入深,由理論到實踐、逐次推進,構(gòu)成了心理彈性研究領域簡短而豐碩的歷程[10]。第一次浪潮:是個體心理彈性的確認和保護性因素的發(fā)現(xiàn);第二次浪潮:將心理彈性置于發(fā)展系統(tǒng)與生態(tài)系統(tǒng),關注過程;第三次浪潮:以干預促成心理彈性。其實質(zhì)是開展心理彈性理論的實驗研究,是心理彈性研究與干預科學在目標、模式和方法匯合的結(jié)果[9,11]。
20世紀90年代以后,為了適應量化研究心理彈性的需要,許多國內(nèi)外的研究者開始研究開發(fā)心理彈性量表,例如常用的成年人韌性量表(RSA),Cornor和Davidson心理韌性量表(CD-RISC)及其10條目的簡化版。這些量表均被翻譯成不同的語言版本,有著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抑郁癥患者中也得到了應用,為評估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提供了科學的應用工具。
抑郁癥已成為人類的主要致病因素,據(jù)全球疾病負擔估計,到2020年時,可能成為居第二的疾病,僅次于心臟?。?]。因此對抑郁癥患者的關注也就越來越多。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積極心理健康觀也逐步深入人心,心理彈性作為積極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其積極作用正在不斷地發(fā)掘和研究。心理彈性最初研究的對象是弱勢兒童、青少年和處于壓力和逆境的人群等,近年來,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研究也日益受到關注。
4.1 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水平的研究 以往對抑郁癥患者研究顯示,無論伴隨著過多的抑郁癥狀、焦慮癥狀或是神經(jīng)過敏癥狀,抑郁癥患者很少采用積極的應對方式,而是多采用消極方式應對。對抑郁癥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易患上抑郁癥的人具有高依賴型及自我批評型人格、低自信的個性[12]。個性內(nèi)向的患者比外向患者心理健康狀況差,焦慮、抑郁、偏執(zhí)因子偏高。自卑、自責、悲觀等,都較易導致抑郁癥[13]。心理彈性“特質(zhì)論”的觀點,認為心理彈性是個體的人格特質(zhì)或者能力,是一種穩(wěn)定的個人心理特征,是個體應對壓力、挫折、創(chuàng)傷等消極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質(zhì)。Sermin Kesebira[14]在抑郁癥患者的情緒氣質(zhì)和韌性之間關系的對照研究中得出結(jié)論:重度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與健康個體的不同。Jeong-Ho Seok等[15]的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水平顯著下降。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因子的得分與抑郁癥狀嚴重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多元回歸的結(jié)果說明,與心理彈性相關的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水平顯著下降。心理彈性是個體對不利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能力,是由個性特征、家庭凝聚力和家庭支持和外部支持系統(tǒng)共同來決定。
4.2 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素 心理彈性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心理彈性的保護因素[16]。對心理彈性起積極作用的因素是心理彈性的保護因素[17],一般分為個人特質(zhì)、家庭資源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三類[18]。把心理彈性的保護性因素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內(nèi)在保護因素和外在保護因素。積極人格特質(zhì)、家庭支持系統(tǒng)、社會支持和外在資源等保護因子在許多研究中發(fā)現(xiàn),又如人格中的自信心、社交能力、較高的IQ;良好的家庭支持、鄰居學校、社會的關注支持等等。Fergus S等[19]認為較高的心理彈性是成功應對逆境的條件,因此把心理彈性作為個體保護性因素。Fredrickson BL等[20]已經(jīng)研究證實積極情緒和心理彈性之間的正向關系。Haeffel GJ等[21]研究表明消極認知與壓力性生活事件會產(chǎn)生抑郁,而增強認知的緩沖作用和增加積極的生活事件,對個體具有保護作用,可提高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從而更好地恢復健康。Felicity Boardmana等[22]研究得出,通過擴大社會支持,積極改善人際關系和發(fā)展個人優(yōu)勢等,能增強心理彈性的保護因素,幫助抑郁癥患者有效應對病恥感等。
4.3 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積極干預策略的研究
隨著對心理彈性研究第三次浪潮的興起,對心理彈性的干預研究逐漸增加。美國國會在2001年通過了國家彈性發(fā)展法案(NRDA),這標志著美國開始以行政手段來支持心理彈性的干預研究。隨著研究的發(fā)展,對抑郁癥患者的干預研究也逐年增多,Konradt B等[23]研究表明,采用積極幽默調(diào)節(jié)法可以改善老年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緩解抑郁、自殺傾向,提高生活滿意度;Southwick SM等[24]的研究得出心理彈性對于抑郁癥的預防和治療有一定的意義,擁有多種保護性因素將增加心理彈性;Wallapa Songprakun等[25]應用自助手冊的方法在泰國做隨機對照試驗,得出此方法能有效提高抑郁癥患者個人的心理彈性,促進患者的康復;Jung-Ah Mina等[26]研究抑郁癥患者的高心理彈性與低特質(zhì)焦慮之間的相互作用,發(fā)現(xiàn)高的心理彈性能夠改善對抑郁疾病的治療反應。
近年來,隨著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和發(fā)展,對心理彈性的研究也不斷深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繁榮,社會壓力隨之增加,對抑郁癥患者的不利因素也隨之增加。為了更好的促進抑郁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從心理彈性的角度來關注和研究抑郁癥患者,挖掘抑郁癥患者自身的潛力和積極因素,促進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健康顯得越來越重要。只是目前對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及其相關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和缺憾,許多領域有待完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理論系統(tǒng)來支持。目前,國內(nèi)對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的研究少之又少,大多是國外的研究成果。因此,國內(nèi)研究者應在總結(jié)和借鑒國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采用量性研究和質(zhì)性研究相結(jié)合的方法,從多方面對抑郁癥患者進行深層次了解分析。研究者應加大對抑郁癥患者的關注,同時深入了解抑郁癥患者的個性特征、心理狀態(tài),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家庭支持情況、社會地位,經(jīng)濟情況等等。同時關注抑郁癥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提高心理彈性的保護因素,增加對抑郁癥患者心理彈性的積極干預,使患者在患病過程中能夠發(fā)揮最大潛能,尋求支持、積極應對。使抑郁癥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從被動便主動,促進康復、減少復發(fā),提高抑郁癥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質(zhì)量。
加大與患者家屬、社區(qū)的溝通,增加社會支持。對在患病過程中能積極應對,并適應良好的患者進行評估,深入研究其成功應對的心理機制及影響因素,心理干預對策,從而指導臨床應用,幫助抑郁癥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增強抑郁癥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促進康復、減少復發(fā),提高抑郁癥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質(zhì)量。
[1] 沈漁邨,精神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544-561
[2] 張東玉.抑郁癥的病因研究概述[J].中華臨床醫(yī)學研究雜志,2003,8(72):10006-10007
[3] 袁勇貴,張心保,吳愛勤.焦慮和抑郁二種理論模式的研究進展[J].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1):65-67
[4] 鄭敏.心理彈性:積極心理學的新視角[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28):123-126
[5] Masten AS.Ordinary Magic: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J].Am Psychol,2001,56(3):227-238
[6] Connor M,Davidson RT.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J].Depress Anx,2003,18(2):76-82
[7] Luther SS,Cachet D,Becker B.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71(3):543-562
[8] 劉丹,石國興,鄭新紅.論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心理韌性[J].心理學探新,2010,30(4):12-17
[9] Tusaie K,Dyer J.Resilience:A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Construct[J].Holist Nurs Pract,2004,18(1):3-10
[10] 席居哲,桑標,左志宏.心理彈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心理科學,2008,31(4):995-998
[11] Masten AS,Coastworth JD.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ence in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environments:Lessons from successful childre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8,53 (2):205-220
[12] 李鶴展,賈福軍.甲狀腺激素與抑郁癥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3,30(1):21-23
[13] 張莉.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特征和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42):159-162
[14] Sermin Kesebira.The relation between affective temperament and resiliencein depression:A controlled study[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148(2-3)352-356
[15] Jeong-Ho Seok,Kyoung-Uk Lee,Won Kim,et al.Impact of Early-Life Stress and Resilienceo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Yonsei Med J,2012,53(6):1093-1098
[16] 鐘杏,王建寧.癌癥患者心理韌性的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4):380-382
[17] Herrnkohl EC,Herrenkohl RC,Egolf B.Resilient early school-age children form maltreating homes:outcomes in late adolescence[J].Am J Orthopsychiatry,1994,64(2): 301-309
[18] Emmy EW.High risk children in young adulthood:a 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32 years[J].Am J of Orthopsychiatry,1989,59(1):72-81
[19] Fergus S,Zimmerman MA.Adolescent resilience:a frame work for understanding healthy development in the face of risk[J].Annu Rev Publ Health,2005,26:399-419
[20] Fredrickson BL,Tugade MM,Waugh CE,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2002[J]. J Pers Soc Psychol,2003,84(2):365-376
[21] Haeffel GJ,Vargas I.Resilience to depressive symptoms:The buffering effects of enhancing cognitive style and positive life events[J].J Behav Ther Exp Psychiatry,2011,42(1)13-118
[22] Felicity Boardmana,F(xiàn)rances Grifithsa,Renata Kokanovicb,et al.Resilience as a response to the stigma of depression:A mixed methods analysis[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1,135(1-3):267-276
[23] Konaradt B,Hirsch RD,Jonitz MF,et al.Evaluation of a standardized humor group in a clinical setting:a feasibility study for older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3,28(8):850-857
[24] Southwick SM,Charney DS.The Science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J].Science,338(6103):79-82
[25] Wallapa Songprakun,Terence V McCann.Effectiveness of a self-h(huán)elp manual on the promotion of resilience in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in Thailand: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sychiatry,2012,16(12):12
[26] Jung-Ah Mina,Na-Bin Leeb,Chang-Uk Leea,et al.Low trait anxiety,high resilience,and their interaction as possible predictors for treatment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J].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2012,137 (1-3):61-69
R749.4
A
1009-7201(2014)-03-0235-03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3.026
2014-02-17)
1.250014濟南,山東大學醫(yī)學院 2.山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
李杰(1976~),女,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護理心理學
厲萍,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E-mail:pingli12@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