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張栻思想研究會,北京 100140;四川師范大學 張栻思想與蜀學研究中心,成都 610066)
張栻(1133-1180),字敬夫,號南軒,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南宋著名思想家,與朱熹、呂祖謙齊名,并列“東南三賢”之中。張栻創(chuàng)辦城南書院,主教岳麓書院,在宋代理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所謂道學,最初的涵義是指論述儒家圣人之道及其傳授的學問,到后來則內(nèi)涵日益豐富,外延更加廣泛,以至成為一代學術思潮的稱謂,也即是指理學。到南宋乾道、淳熙年間,由于張栻、朱熹等人的提倡和相互博約,道學大盛。張栻繼承胡宏,倡道于湖湘,朱熹倡道于閩,均得河南程氏之正傳。加上與呂祖謙、陸九淵等大家交流學術,相互辯難,著書立說,創(chuàng)立學派,開辦書院,傳道授教,道學蔚然演成一代學術思潮,廣泛影響學界和整個社會。張栻在宋代道學中占有宗主之地位,得到當時人們的高度評價,也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至今亦具有重要價值。
張栻之父張浚(1097-1164)由于力主抗金,與宋高宗、秦檜等政見不同而被貶,居住湖南零陵(今永州)、潭州(今長沙)等地。由于秦檜等人污蔑張浚要“獨霸西蜀”,為了避嫌,張栻雖然出生于四川,卻隨父長期居住在湖南,很少回四川。張栻自幼勤學,來自父親的言傳身教,皆仁義忠孝之實;后來尊父命,拜胡宏為師,問學河南二程洛學,“先生一見,知其大器,即以所聞孔門論仁親切之指告之”,云:“圣門有人,吾道幸矣!公以是益自奮厲,直以古之圣賢自期”[1]《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4545,遂得湖湘學之真?zhèn)?。張栻融張浚家學和胡宏湖湘學為一體,形成南軒學,成為湖湘學派的集大成者。
乾道元年(1165),張栻33歲,劉珙知潭州,重建岳麓書院,次年修復告竣,張栻親撰《潭州重修岳麓書院記》,劉珙特聘張栻主教岳麓書院。張栻往來于城南、岳麓之間,從此岳麓書院名盛一時,從游之士、請業(yè)問學者至千人,弦誦之聲洋溢于衡峰湘水。當時,南宋中興有四大儒,張栻主教岳麓書院、朱熹主教白鹿書院、呂祖謙主教麗澤書院、陸九淵主教象山書院,形成“乾淳之盛”的局面,而岳麓書院居四大書院之首。是時,湖湘學淵源最正,未有出湖湘之右者,當時的學子“以不得卒業(yè)于湖湘為恨”[1]《答劉公度》,3399。湖湘學派聲譽鵲起,引起了理學南傳福建的另一大師朱熹的關注。朱熹于乾道三年(1167)不遠千里前來潭州,向張栻求教,兩人相與探討《中庸》之未發(fā)已發(fā)、察識與涵養(yǎng)以及太極、仁等理學的重大理論問題。張、朱二人“會友講學”歷時二月,開創(chuàng)了書院自由講學的新風。各地的學者聞風而至,聽者甚眾,盛況空前,成為岳麓書院史乃至理學史上的大事。這次會講以朱熹大體上接受張栻的思想而結束,此后雙方又陸續(xù)展開討論,促進了理學的大發(fā)展?!皬堉鞎v”也開創(chuàng)了中國學術交流的嶄新形式。張朱會講后,朱熹對張栻的學識給予了高度評價:“熹聞道雖晚,賴老兄提掖之賜,今幸略窺”[1]《與張欽夫》,1293,并在贈張栻詩中稱:“昔我抱冰炭,從君識乾坤”[1]《二詩奉酬敬夫贈言并以為別》,211,還預言“萬化自此流,千圣同茲源”[1]《二詩奉酬敬夫贈言并以為別》,211,奠定了張栻和朱熹作為中國哲學史乃至世界哲學史上兩大名人的地位。張栻和朱熹一起登岳麓山觀日出,撰寫《登岳麓赫曦臺聯(lián)句》:“泛舟長沙渚,振策湘山岑。煙云渺變化,宇宙窮高深。懷古壯士志,憂時君子心。寄言塵中客,莽蒼誰能尋?”[1]《登岳麓赫曦臺聯(lián)句》,192其“莽蒼誰能尋”,道出了一代道學宗主張栻的氣魄。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由于張栻在廣南西路知靜江府(今廣西桂林)任上政績突出,朝廷改任張栻為湖北路轉(zhuǎn)運副使、改知江陵(今湖北荊州),安撫本路。據(jù)記載:“公入境,首劾大吏之縱賊者罷之,捕奸民之舍賊者斬之,群盜破膽,相率遁去。公又益為條教,喻以利害?!谑且宦访C清,善良始有安居之樂?!盵1]《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4552由于積勞成疾,淳熙七年(1180)二月初二病逝于知江陵府任上,享年48歲。張栻病重將死,還給宋孝宗上奏折:“臣再世蒙恩,一心報國。大命至此,厥路無由。猶有微誠,不能自已。伏愿陛下親君子,遠小人,信任防一己之偏,好惡公天下之理,永清四海,克鞏丕圖,臣死之日,猶生之年?!盵2]《南軒集·遺奏》,664張栻遺奏天下傳誦。
張栻以理學思想治國,明于天理人欲之辨,重視民生,勤政愛民;加強民族團結,使邊民和睦相處;重實事實功,整治貪腐;主張經(jīng)世致用,躬行踐履,深受百姓擁戴。當他去世時,“柩出江陵,老稚挽車號慟,數(shù)十里不絕。訃聞,上亦深為嗟悼。四方賢士大夫往往出涕相吊,而靜江之人哭之尤哀。蓋公為人坦蕩明白,表里洞然。詣理既精,信道又篤,其樂于聞過,而勇于徙義,則又奮厲明決,無毫發(fā)滯吝意。以至疾病垂死,而口不絕吟于天理人欲之間,則平日可知也”[1]《右文殿修撰張公神道碑》,4554。就是說老人和小孩扶著張栻靈車痛哭,數(shù)十里相送,這是老百姓對張栻無比愛戴的真實寫照。
張栻“有公輔之望”[3]《張栻傳》,12774,在南宋儒學界、政壇和民間具有很高的威望和影響。
張栻在湖北任安撫使時,一天,負責觀察天象的司天向宋孝宗上奏:“司天奏相星在楚地。上曰:張栻當之?!盵3]《趙雄傳》,12075這就是說,張栻雖然還沒有做宰相,但天象已顯示張栻?qū)⒆鲈紫?,而且宋孝宗也認為張栻可以做宰相了。
宋朝末年的著名學者方回在《南軒集鈔序》中認為張栻是一代道學宗主,并分析了張栻能成為道學宗主的主要原因。道學就是后來說的理學,也就是宋代新儒學。方回云:
是故能以其身方駕并驅(qū)于千古之上,為一世道學之宗主,夫豈偶然也哉?然則道之準的在乎仁,學之準的在乎敬,敬則仁,仁則道,此不可易之,要也。而其所以漸磨視效者,猶有人焉。南軒以魏國忠獻公為之父,以胡文定五峰為之師,以晦庵、東萊為之友,而又取諸古人。其修身也,期以顏子為準的,著《希顏錄》;其治世也,欲以孔明為準的,著《諸葛忠武侯傳》。上下古今內(nèi)外體用,學莫不得其要以守之,其親切可概見者,蓋如此。予節(jié)鈔《南軒集》分類以觀,著是說于前,將以示士大夫之有志于道學者,宜不可不得其要,以為之準的也。[4]卷三十五《南軒集鈔》
方回把張栻看作“一世道學之宗主”,給予恰如其分的評價,客觀反映了張栻的學術地位;他還指出張栻之所以成為一世道學宗主,并不是偶然的,那是因為:張栻能夠把道學之道與仁、敬等聯(lián)系起來,拜胡宏為師,以朱熹、呂祖謙為友,著書立說,以體現(xiàn)道學的宗旨,并鼓勵士大夫通過閱讀《南軒集鈔》來掌握道學之旨要。
南宋另一著名學者韓淲在《澗泉日記》中云:“張敬夫卓然有髙明處,雖未十分成就,而拳拳尊德樂道之意,絕出諸賢之上。呂伯恭拳拳家國,有溫柔敦厚之教。朱元晦強辯,自立處亦有膽略。蓋張之識見,呂之議論,朱之編集,各具所長?!盵5]卷中韓淲所撰《澗泉日記》是一部記錄宋代史實、品評人物、考證經(jīng)史的學術性筆記,對研究宋代歷史人物有一定的價值。韓淲認為,張栻之識見卓然高明是其所長,而其尊德樂道之意更是在諸賢之上。
同時代的學者,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則認為張栻:“惟公家傳忠孝,學造精微。外為軍民之所屬望,內(nèi)為學者之所依歸。治民以寬,事君以敬。正大光明,表里輝映。自我觀之,非惟十駕之弗及?!盵1]《祭張敬夫殿撰文》,4475足見張栻在當時學者中享有盛譽。
當時的詩壇領袖楊萬里十分推重張栻在學術上的造詣,說:“圣域有疆,南軒拓之;圣門有鑰,南軒擴之;圣田有秋,南軒獲之。”[6]《祭張欽夫文》給予張栻以很高的評價。
宋末抗元名將杜杲在《重修建康張栻祠堂記》中認為:
南軒先生張氏,文公所敬。二先生相與發(fā)明,以續(xù)周程之學,于是道學之升,如日之升,如江海之沛,婦人孺子聞先生之名,皆知其為賢。譬之景星麟鳳不以為瑞者,妄人也。凡講習之地,皆有祠宇,崇尚嚴潔,足以啟人之敬仰。百年之間儒風彬彬,豈無自而然。[7]《南軒先生祠·重修祠堂記》
指出張栻乃受到朱熹的尊敬,張、朱二人相互啟發(fā),繼承周敦頤、二程之學,于是道學得以廣泛流傳,就連婦女兒童都知道張栻的大名,并認為“南軒之名,與道俱尊”[7]《南軒先生祠·重修祠堂記》,張栻之名具有與道同尊的地位。杜杲此記作于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距張栻去世已63年,并自稱“后學”,表明張栻在南宋末期的道學界占有崇高地位,連戰(zhàn)功顯赫的愛國將領杜杲都深為佩服。杜杲還將抗元的統(tǒng)帥府設在建康張栻祠堂里,杜杲抗元百戰(zhàn)百勝,升任刑部尚書兼吏部尚書。
南宋著名學者、歷史學家、岳飛的孫子岳珂也十分敬重張栻。他作《張宣公書簡帖》云:
贊曰:紫巖之傳,原委一忠。溯而伊濂,根本一中。事君致身,其用則同。自我淑人,脈于五峰。力久積真,至公而充。淳熙之間,天下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風。公于是時,不下禹功。據(jù)德游藝,言立志通。故其遺書,筆意俱工。我得而藏,敢忘所宗。淵淵其心,皜皜其容。學冠穹壤,名儕岱嵩。萬世仰之,曰人中龍。[8]《張宣公書簡帖》
稱在宋孝宗淳熙年間,整個天下以張栻的名氣為大,認為張栻的功勞不在禹之下,并認為張栻“學冠穹壤,名儕岱嵩。萬世仰之,曰人中龍”,給予很高的評價。
宋末學者周密在《齊東野語》中稱:“南軒以道學倡名,父子為當時宗主?!盵9]《張魏公三戰(zhàn)本末略》認為張栻以倡道學著稱于世,而為當時道學方面的宗主。《齊東野語》所記,多宋元之交的大事,可作為正史的補充。
宋末著名理學家真德秀撰《先賢祠祝文》云:
濂溪先生周元公、明道先生程純公、伊川先生程正公、武夷先生胡文定公、五峰先生胡公、南軒先生張宣公、晦庵先生朱文公,圣學不明,千有余載,數(shù)先生相繼而出,遂續(xù)孔孟不傳之統(tǒng),可謂盛矣。惟時湖湘淵源最正,蓋濂溪之生實在舂陵,而文定父子又以所聞于伊洛者設教于衡岳之下,張朱二先生接跡于此,講明論著,斯道益以光大。[10]《先賢祠祝文》
此處真德秀論宋代道學之流傳,從周敦頤、二程,到胡安國、胡宏父子,再到張栻、朱熹,接續(xù)了孔孟相傳之道統(tǒng)。真德秀肯定兩點,一是其時湖湘學為最正,二是把張栻放在朱熹前面,認為“張朱二先生接跡于此,講明論著”,使得儒家圣人相傳之道益以光大。
以上可見,張栻在南宋學界、政壇和民間具有很高的威望,為“道學”的理論建構和“道”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朱熹、楊萬里、方回、岳珂、杜杲、韓淲、真德秀等著名學者的高度評價,甚至認為張栻的貢獻要比朱熹大,在當時位列朱熹之前,由此體現(xiàn)出張栻在宋代道學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一世道學之宗主”。
張栻思想博大精深,按朱熹的說法“非惟十駕之弗及”[1]《祭張敬夫殿撰文》,4475。概括起來,其思想特點主要有二。
張栻在繼承二程天理論的同時,又肯定了心的本原地位,指出:“心也者,貫萬事,統(tǒng)萬理,而為萬物之主宰者也?!盵2]《南軒集·敬齋記》,724表現(xiàn)出心學的傾向。在心與理的關系問題上,張栻主張本體與主體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融理入心的特征,認為心與理無彼此之分,二者就是一回事。他說:“心與理一,不待以己合彼,而其性之本然、萬物之素備者皆得乎此?!盵2]《孟子說》卷七,467本體理與主體心合為一體,這種合一,不是把兩種不同的東西混合為一,而是它們本身就是一樣東西,心即是理,理即是心,不必以心合理,也不必以理合心。張栻心與理一的思想即是融理入心,把主體本體化,同時也是把本體主體化,心或理作為宇宙的本體具有主觀精神的色彩,它們既是性的本然狀態(tài),又是萬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jù)。
胡宏提出性本論哲學,他說:“性,天下之大本也?!盵11]《胡子知言疑義》,328又說:“非性無物,非氣無形。性,其氣之本乎。”[11]《知言·事物》,22強調(diào)性為天地的本原,性亦是氣的根本。張栻秉承師說,指出:“天命之謂性,萬有根焉?!盵2]《孟子說》卷四,385認為性是世界的本體或本原,世界萬事萬物都根源于性,是性的產(chǎn)物。湖湘學派的代表人物張栻以性為宇宙本體,這是其思想的特點。
在性與萬物的關系問題上,張栻認為,性是一,事物是萬,性與物是一與萬、理一分殊的關系。他說:“論性之本則一而已矣,而其流行發(fā)見人物之所稟,有萬之不同焉。……故原其性之本一,而察其流行之各異。知其流行之各異,而本之一者,初未嘗不完也,而后可與論性矣。”[2]《孟子說》卷六,427強調(diào)包括人在內(nèi)的萬物都統(tǒng)一于本原之性,性是體,發(fā)見于人、物是本體之性的表現(xiàn)和作用,本體之性的流行之各異而有萬物的不同,不同之萬物又都以本體之性為存在的根據(jù)。這體現(xiàn)了張栻性本論思想的特征。
張栻有較為突出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在當時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宋代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
張栻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體現(xiàn)在他重視關系國計民生的實事。他說:“鐵錢事如何計?循其理而為之,不若它人做工作事也。大抵今日人才之病,其號為安靜者,則一切不為;而其欲為者,則又先懷利心,往往貽害。要是儒者之政,一一務實,為所當為,以護養(yǎng)邦本為先耳,此則可貴也。”[2]《南軒集·與施蘄州》,908認為涉及民生日用的鐵錢之事不應僅停留在口頭上去講理,而應實際去做工作事,以取得實際效果。一方面張栻反對號為安靜、無所作為、空談性理的傾向;另一方面也反對先懷利己之心,貽害他人的行為,主張治國理政,一一務實,盡力而為,造福于國家民眾。
張栻重躬行踐履的思想,與其經(jīng)世致用的實學密切聯(lián)系。他說:“圣門實學貴于踐履,隱微之際無非真實。”[2]《論語解》卷四,117認為實學講求一個真實,它需要通過躬行踐履表現(xiàn)出來。在知行關系上,張栻重視行,主張知行互發(fā)并進。他說:“蓋致知力行,此兩者工夫互相發(fā)也。尋常與朋友講論,愚意欲其據(jù)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幾所踐之實而思慮之開明。不然貪髙慕遠,莫能有之,果何為哉?”[2]《南軒集·寄周子充尚書》,817指出知行雙方互相啟發(fā),缺一不可。必須把所知付諸于實行,通過實踐,即所踐之實,使得思慮開明,反過來又指導實踐。不然的話,如果好高鶩遠,掃去力行的工夫,那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
對于當時貪高慕遠、忽視躬行踐履的學風,張栻感到憂慮。他批評道:
近歲以來,學者又失其旨,曰:“吾惟求所謂知而已。”而于躬行則忽焉。故其所知特出于臆度之見,而無以有諸其躬。識者蓋憂之。此特未知致知力行互相發(fā)之故也??鬃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睔v考圣賢之意,蓋欲使學者于此二端兼致其力。[2]《南軒集·論語說序》,751
指出當時的學者只去追求所謂的知,而對于躬行則忽略而不踐履。由此,脫離了躬行的知,不過是出于臆度之見,使得有識者感到憂慮,這即是知行雙方互相脫離帶來的弊病。為了糾正這種弊端,張栻強調(diào)于致知力行兩端都要用力,互相促進,并以是否踐履作為是否真知的標準。他說:“若如今人之不踐履,直是未嘗真知耳?!盵2]《南軒集·答朱元晦》,961這種對躬行踐履的重視,體現(xiàn)了張栻思想的突出特點。
以躬行踐履為指導,張栻居官期間,廉明清正,關心人民;每到任,常問民疾苦,調(diào)查當?shù)亍袄 ?,認真改革地方的弊政,減輕人民的負擔。這體現(xiàn)了張栻的經(jīng)世致用思想。
張栻在宋代道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思想獨具自身特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各個領域,尤其對四川、湖南的學術文化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亦對中國近代史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張栻作為蜀人,長期在湖南一帶活動。他講學于岳麓,傳道于二江,湘蜀門徒之盛,他處不能相比。在張栻的影響下,涌現(xiàn)出一大批學有成就的弟子,據(jù)《宋元學案》記載,有名有姓的就有60多人。南軒之教始興于湖南,再盛于四川。其弟子不限于湖湘一帶的學者,其家鄉(xiāng)四川也有不少學者慕名而來,學成后又返蜀講學,在蜀地傳播張栻的思想,擴大了南軒之學的影響。
張栻開創(chuàng)湖湘學發(fā)展的新局面,這對于當時宣傳理學、治國理政、抵抗侵略、發(fā)展文化教育事業(yè)均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張栻著名弟子有胡大時、彭龜年、游九言、游九功、吳獵、趙方等人。胡宏之子胡大時受教于張栻,張栻死后又受業(yè)于陳傅良,并往來于朱熹問學,最后又拜陸九淵為師,體現(xiàn)了湖湘學融貫超越、重視事功的特點。彭龜年強調(diào)治理,不尚空談,穩(wěn)定米價,救濟百姓;提出寓兵于民的戰(zhàn)略思想,對于整軍備戰(zhàn)、抗擊侵略具有重要意義;官至吏部侍郎,被譽為“忠鯁可嘉”之臣。游九言、游九功兄弟批評秦檜,主張抗金,反對投降,積極率兵備戰(zhàn),抵御金兵入侵,并收復鄰疆;既主張明天理,不得圖利而害義,又提出寬以養(yǎng)民,革除夫役之弊,減輕民眾負擔,體現(xiàn)了湖湘學派重躬行踐履、經(jīng)世致用的務實學風。吳獵發(fā)揚湖湘學派主張抗戰(zhàn)、反對投降的傳統(tǒng),直接領導抗金斗爭,在湖北前線擊敗金軍,解襄陽之圍;又平定吳曦反叛,入蜀治理;他不僅在岳麓書院任堂長時教授傳播張栻?qū)W說,而且在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任上宣傳張栻的思想,并祀周敦頤、程顥、程頤于成都學宮,配以朱熹、張栻,使張栻等人的理學在蜀地得以流行,擴大了張栻思想的影響。趙方歷任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府等職,以儒生為將,帥邊十年,積極抗金,多次取得勝利,體現(xiàn)了湖湘學派反抗侵略、反對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重躬行踐履的務實學風。《宋元學案·南軒學案》記載:“南軒先生岳麓之教,身后不衰。宋之亡也,岳麓精舍諸生乘城共守,及城破,死者無算。”全祖望說:“長沙之陷,岳麓諸生荷戈登陴,死者十九,惜乎姓名多無考?!盵12]《麗澤諸儒學案》體現(xiàn)了南軒之教的愛國主義傳統(tǒng)。
黃宗羲曾評價張栻的思想是“見處高,踐履又實”[12]《南軒學案》。正是這種思想,對后世學風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從明清到近代,長沙乃至整個湖南地區(qū)在湖湘學派教育背景下,產(chǎn)生了一代又一代叱咤風云的歷史人物。
張栻思想除影響湖湘學外,亦對蜀學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不少四川學人赴湖南求學于張栻,回歸后在蜀地講學。也有的四川學人私淑張栻,以求學于張栻?qū)W術為己任,也傳播和發(fā)展了張栻的思想。全祖望指出,張栻的巴蜀后學不亞于其在湖湘的弟子。他說:“宣公(張栻)居長沙之二水,而蜀中反疏。然自宇文挺臣(宇文紹節(jié))、范文叔(范仲黼)、陳平甫(陳概)傳之入蜀,二江之講舍,不下長沙。黃兼山(黃裳)、楊浩齋(楊子謨)、程滄洲(程公許)砥柱岷峨,蜀學之盛,終出于宣公之緒。”[12]《二江諸儒學案》史載:“淳熙、嘉定而后,蜀士霄續(xù)燈,雨聚笠以從事于南軒之書,湖湘間反不如也。”[12]《二江諸儒學案》可見張栻之學除盛行于湖南一帶外,還回流巴蜀,影響了蜀學的發(fā)展,并經(jīng)過魏了翁等私淑弟子集宋代蜀學之大成,理學在巴蜀逐漸確立了其主導地位,蜀學遂入于洛學學統(tǒng)。此時的蜀學即巴蜀地區(qū)的學術與時代學術的發(fā)展相呼應,已轉(zhuǎn)入以理學為主的思潮之中。
近代,由于滿清的黑暗統(tǒng)治和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中華仁義志士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涌現(xiàn)出一大批杰出人物,這其中又以湖南人群為代表。
“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苯暮先嗽趺从羞@么大的口氣?其根源就在湖湘文化。如果說近代中國歷史有一半是湖南人寫就的話,那么人們也可以說,湖南人寫就的歷史的一半就是張栻創(chuàng)立的城南書院的學生寫就的。湘軍統(tǒng)帥、洋務運動領袖曾國藩就是城南書院的著名學生,曾國藩起兵鎮(zhèn)壓洪秀全太平天國運動,主要反對洪秀全以基督教文化代替儒家文化。太平天國運動被鎮(zhèn)壓下去后,曾國藩給張栻重新修墓,并在墓碑上篆刻“高瞻遠矚”四個大字,同治皇帝亦下圣旨:“大小文武官員,至此止步下車?!?/p>
還有中興名將、收復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辛亥革命元勛黃興,開國領袖毛澤東,黨的早期領導人蔡和森,黨和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任弼時等,這些響亮的近代名人都畢業(yè)于城南書院。在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就有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和李達四位是在城南書院及后續(xù)的湖南一師求學或教書的。岳麓書院有個著名的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而杰出思想家王夫之、近代啟蒙思想家魏源、維新變法干將譚嗣同、中華民國締造者之一宋教仁、討袁護國戰(zhàn)爭的領導人蔡鍔等,均出自岳麓書院,或與岳麓書院有淵源??梢哉f,城南書院和岳麓書院是近代湖南人才的搖籃。而這兩個書院都擁有一位杰出的靈魂人物和導師——張栻。近代湖南的這些杰出人物在青年時期世界觀形成的階段,都受到了張栻愛國保民、傳道濟民、經(jīng)世致用等思想的影響。毛澤東在城南書院讀書工作達八年之久,可以說,毛澤東能成為開國領袖,一代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與其在城南書院(即湖南一師)所受到的教育有關。毛澤東思想有兩個理論來源:一是西方的馬克思主義,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也就是說受到了張栻思想的影響。毛澤東在湖南一師讀書期間,和肖子升一起到長沙寧鄉(xiāng)張栻墓去祭拜,并追尋張栻留下的足跡。他在1916年冬寫的《登云麓宮聯(lián)句》中云:“赫曦聯(lián)韻在,千載德猶馨。”“赫曦聯(lián)韻在”是指張栻和朱熹寫的登岳麓山赫曦臺聯(lián)句;“千載德猶馨”是指千年以后張栻和朱熹的道德文章依然美好芬芳。后來毛澤東在1955年寫的《和周世釗同志》詩中,有“卅年仍到赫曦臺”一句,回憶年輕時與同學同游岳麓山赫曦臺,受到張朱岳麓之會的影響。
近代,張栻思想不但在湖南有影響,在四川也影響了一大批仁人志士。維新變法六君子之一的楊銳就十分敬仰張栻?,F(xiàn)存于張栻故里綿竹南軒中學校內(nèi)的南軒祠楊銳所題對聯(lián),贊頌張栻云:“高天仰北斗,正學崇南軒。”其對張栻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復興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實現(xiàn)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結合社會主義文化和西方文化中有價值的成分以及民主法治思想,構建當代新文化,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弘揚張栻思想的價值,是復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之舉。
南宋詩人劉黻稱張栻是“維世之模”[13]《四先生像贊·南軒張宣公》。南宋大詩人楊萬里謂紫巖父子:“無一語不相勉以天人之學,無一念不相憂以國家之患也?!盵6]《跋張魏公答忠簡胡公書十二紙》抗金報國、收復中原是張栻畢生的追求,正如他遺奏所言:“臣再世蒙恩,一心報國?!盵2]《南軒集·遺奏》,664岳麓書院千載文化傳承,愛國主義是其主要精神。南軒之教,身后不衰,主要是指南軒的愛國義主義精神。無論是宋末岳麓諸生抗元,還是王夫之抗清、黃興從事辛亥革命、毛澤東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都是在繼承和發(fā)揚張栻的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從來不是空洞說教,而是需要用實際行動來踐行,有時甚至需要付出生命代價。張栻主教岳麓書院后,積極宣傳抗金思想,表現(xiàn)出“我與金人義不同天日”[14]《張栻南軒先生宣公》的堅定立場,并將之貫穿到教學活動和理學研究之中,深深影響了他的學生,以張栻為主形成了一個愛國主義湖湘學派團體?!端卧獙W案》記載這個團體共有33人,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在抗金斗爭中都有過突出表現(xiàn),其中以李壁、吳獵、趙方最為突出,他們在抗金斗爭中見義必為、勇不可擋,無日不戰(zhàn)、無戰(zhàn)不勝。
南宋末,元兵南進潭州,知衡州尹谷寓居潭州,尹谷先生不顧個人生死安危,率領學生聚居而學。元將阿里海牙兵圍長沙,尹谷為示抗元之志,激勵學生及全城將士百姓奮勇參戰(zhàn),全家縱火自焚。尹谷死后,學生甚感悲痛,“谷死,諸生數(shù)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義者”[3]《尹谷傳》,13257。學生在老師的行動感召下,與抗元將士一起“乘城共守”,后來不幸城破,大批學生戰(zhàn)死,表現(xiàn)出英勇不屈的愛國主義情愫。200多年后的明代,著名文學家李東陽至岳麓書院游歷,追述此事時尚說:“潭人至今道其事,猶慷慨泣下。”[15]《宋知潭州李忠烈公祠記》弘揚張栻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是我們紀念和研究張栻、倡導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復興的真正原因。
張栻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成就人才、傳道濟民,反對教育的目的是追求功名利祿和語言文辭的工整。他說:“但為決科利祿計乎?抑豈使子習為言語文詞之工而已乎?蓋欲成就人才以傳斯道而濟斯民也。”[2]《南軒集·潭州重修岳麓書院記》,693不僅批評追求功名利祿和語言文辭工整的教育工具論,而且指出“成就人才以傳斯道而濟斯民”乃教育的目的。
張栻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F(xiàn)代的中國教育制度主要的問題是缺少了靈魂和目標,不少人是為了將來升官發(fā)財或者移居海外而學習。一位大學教授呼吁:現(xiàn)在中小學生都成了考試機器了。這就是中國教育的現(xiàn)狀。要改革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首先要對教育制度進行改革,學習張栻的教育思想,改變教育的宗旨。學習和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官發(fā)財,不是為了言語文辭之工,而是為了成就人才,傳道濟民,為人民服務。對全國的教師進行張栻思想的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對老師的教育,從而達到對廣大學子教育的目的。
明人倫、重教化,是人與動物相區(qū)別的一個重要方面。張栻認為興辦學校的主要目的是“明人倫”。他說:“其所以學者,何也?明人倫也?!盵2]《孟子說》卷三,317“人倫之在天下,不可一日廢,廢則國隨之。然則有國者之于學,其可一日而忽哉!”[2]《南軒集·袁州學記》,680張栻認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人之五倫,與天地并行而不可一日廢。
五倫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古代社會中,君主要代表國家權力,是國家的象征,因此,君臣有義;在現(xiàn)代社會中,可以改為“官義民忠”,官是指各級政府部門官員。其他四倫可以繼承發(fā)展。
當今主要問題是對人沒有進行人倫教育。沒有進行人倫教育的“人”,實際與動物沒有多少區(qū)別,甚至不如動物。比如為了一點小事,在大街上隨便殺人,親人之間互相仇殺,老人無人贍養(yǎng)而自殺等,這些情況都說明我們沒有進行好人倫教育,是人倫秩序混亂的表現(xiàn)。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政府官吏不但做官治理社會,還有一個重要職責是進行社會教化,是道德的師表和模范。所謂父母官,就是以父母之心對待關心民眾、愛護民眾,這是一個很高的道德要求,并非什么封建意識。在傳統(tǒng)社會,如果教化出了問題,地方主要官員肯定要被撤職。如果當今中國的官員都能以父母之心對待民眾,中國的社會秩序、社風民情就會更好。
其實,在中國古代,特別是宋以后歷代王朝,國家的治理模式主要有以下三點:一是尊崇道統(tǒng),以孔子、孟子、二程、張栻和朱熹的思想為指導;二是施行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治統(tǒng),治統(tǒng)的行為要符合道統(tǒng),道統(tǒng)對治統(tǒng)予以有力約束,康熙皇帝曾說:“萬世道統(tǒng)之傳,即萬世治統(tǒng)之所系也?!盵16]《日講四書解義序》提出道統(tǒng)為治統(tǒng)之所系,道乃政治治理的指導原則;三是鄉(xiāng)紳和家族自治,民間活動和老百姓由鄉(xiāng)紳和家族給予引導、管理,充分發(fā)揮道德教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張栻在地方治理中特重道德教化,深受民眾擁戴,這值得當今社會借鑒和吸取。
張栻重視民生、勤政愛民,反對侈靡之風、提倡簡易樸實,重實事實功、整治貪腐,德刑結合、重視道德教化,內(nèi)修外攘、愛國獻身等經(jīng)世致用的事功修為,集中體現(xiàn)了他的經(jīng)世致用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張栻主張經(jīng)世致用,提倡實用,反對流于“虛文”的形式主義。他說:“凡所以施惠于民者,類非虛文,皆有誠意存乎其間。千載之下即事而察之,不可掩也。”[2]《南軒集·文帝為治本末》,781主張施行惠民政策,要體現(xiàn)出誠意,而非形式主義的虛文,這樣才能夠在千年之后也能查尋而不可掩沒;并指出:“務為實用,不汨于習俗?!盵2]《南軒集·直秘閣詹公墓志》,1080主張務為實用,不為形式主義的習俗所擾亂。
張栻主張在執(zhí)政方面要關心民眾疾苦,以民為心,推行仁政。他說:“上驕慢以殘其下而不恤也,……有司視民之死而不之救,則民視有司之死而亦莫之救矣,此其所以為得反之者也。然則于此,其可不深自省察而以行仁政為急乎!君行仁政而以民為心,民之疾痛疴癢無不切于己,則民亦將以君為心,而親其上,死其長矣?!盵2]《孟子說》卷一,269批評官吏見死不救、驕慢對下而不體恤民眾的官僚主義,主張行仁政,認真檢討省察官吏對老百姓的態(tài)度,以百姓之心為心,關心民眾之疾苦,這樣百姓才能以君為心而親其上,形成君民關系的良性互動。
張栻反對享樂主義。他說:“節(jié)禮樂者,進反之義,樂節(jié)禮樂,則足以養(yǎng)中和之徳;樂道人之善,則足以擴公恕之心;樂多賢友,則足以賴輔成之功。是烏得不日益乎!樂驕樂則長傲,樂佚游則志荒,樂宴樂則志溺,烏得不日損乎?損益之原,存于敬肆而已?!盵2]《論語解》卷八,210批評享樂主義,認為追求享樂會帶來長傲、志荒、志溺的不良后果。
張栻提倡以忠厚愛民作為其職守,“其為政大體本于忠厚愛民,不茍其職,而不為赫赫名利之為”[2]《南軒集·夔州路提點刑獄張君墓志銘》,1077,以忠厚愛民為從政之本,把愛民落到實處,盡職盡責,一絲不茍,不去追求那種世俗的顯赫名利。張栻的經(jīng)世致用、勤政愛民的作風,不僅在當時得到了民眾的擁戴和贊譽,而且對今天糾正不良社會風氣也有所啟示而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朱熹.朱熹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2]張栻.張栻全集[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9.
[3]脫脫,等.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4]程敏政.新安文獻志[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5]韓淲.澗泉日記[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楊萬里.誠齋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周應合.景定建康志[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岳珂.寶真齋法書贊[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周密.齊東野語[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真德秀.西山文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1]胡宏.胡宏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2]黃宗羲.宋元學案[M].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13]劉黻.蒙川遺稿[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4]李幼武.宋名臣言行錄[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李東陽.懷麓堂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6]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G]//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