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小學教育工作已有10多年了,自從踏上那三尺講臺,我便和孩子們走過一條酸甜苦辣的教學之路。尤其是在語文課堂上我們一同去學習,一同去探索。在這幾年國培學習中,我學到了語文教學的更好的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倡導在語文課堂上要演奏和諧的樂曲。
一.積極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要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摒棄陳舊、閉塞的教學模式和呆板的教學方法,努力創(chuàng)設“新、奇、活、趣”的教學情境,積極采用啟發(fā)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識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相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生機、洋溢童趣、快樂激情的課堂,讓學生在回答問題時能放開手腳,敢想、敢說、敢于標新立異,使其心靈得到自由的舒展。當學生體驗到了課堂的和諧、溫馨時,就會變“苦學”的封閉斗室為“愛學、樂學”的自由王國,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中去發(fā)揮潛能,積極探索新知。
二.著力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1、以真誠的態(tài)度尊重信任學生。
尊重人格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受到應有的尊重是人類個體基本的精神需求。教育家艾瑪遜指出:“教育的秘訣在于尊重?!敝挥凶鹬貙W生,學生才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師生共同討論,教學才能相長。
2.以火熱的愛心關注、關愛學生。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苯處熞脨奂芷饚熒P系和諧的彩虹,以愛動其心,導其行,做到時時處處關注學生,隨時隨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摸準其心理脈搏,細致入微關心學生的興趣愛好,才能稟賦性格志向、學習需求真心實意地為學生排憂解難,熱忱服務。
記得五年前,我所帶的班中有一位學生常常獨自一人坐在座位上發(fā)呆。上課從不舉手發(fā)言,下課也從不與同學交流。我通過家訪了解了她的成長背景,我想用愛心去改變她。在工作中我開始尋找令她開口說話的途徑,通過半學期的努力,在課堂上當我們的眼神碰撞時,她會向我會意地一笑;當我與別人交談時,她會故意的走進我;當我輔導她時,她會說:“我知道了?!边@一切是我無法用喜悅來代替的。我用這學期的耐心和樸素而平淡的語言改變了一個平凡的學生,我讓她的世界里重新獲得了本應該有的天真和可愛。
3.以真摯的情感感染滋潤學生。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影響著學生的情緒,情感的發(fā)生,而面帶笑容的老師站上講臺的那一瞬間,表現(xiàn)出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便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師生間的心理隔閡,一旦形成了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必然會“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一個信任的點頭,一眼贊許的目光,一些會意的微笑,一次親切的撫摸……都會溫暖學生的心田,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成為促進學生奮發(fā)的助推器。因此,教師應以自己真摯的情感去感染與滋潤學生,這樣學生才會把教師視為自己的良師益友,當做可以信賴的知音伙伴。
三.努力形成平等和諧的對話局面
首先要構造平等的對話平臺,平等地對待學生不僅指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所有的學生,也指教師和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學生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chuàng)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學生,為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學生之間的平等,更應是教育者和學生間的平等。老師真正走到學生中,有時蹲著、有時坐到學生中,有時站著進行指導,營造一種和學生“等高”的平等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
其次,要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對話氣氛,形成融洽對話的態(tài)勢。陶行知先生說過:“創(chuàng)造力最能發(fā)揮的條件是民主?!痹趯υ捴校處煈捎妹裰?、協(xié)商、征詢的口吻和激勵、鼓勵式的語言,以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尊重和關愛。比如:“我有個想法,可以說給你們聽聽嗎?”
“老師有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同學們看看行不行?!薄袄蠋煵惶靼啄愕囊馑迹阍敢庠僬f一次嗎?”“很希望能夠聽聽你的看法?!钡鹊?。這些對話的內容和形式,不是武斷或命令,就容易形成對話默契,師生情感相融的氣氛,這樣不僅使學生體驗到民主、尊重、信任和關愛,而且得到鼓舞、激勵和感化。由于學生思想上沒有了“緊箍咒”,身心是自由的,心靈是流淌的,思想是活躍的,他們必然會積極參與教學對話,真正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與發(fā)現(xiàn)者,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最大的凸現(xiàn)和張揚,也會使師生共同浸潤于自由、民主、和諧的氣氛中,沐浴在溫馨博大的人性光輝里。
鄒曉敏,教師,現(xiàn)居吉林公主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