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華濤
(海南大學(xué) 人文傳播學(xué)院,海南 海口 570228)
在道教史上,南宋白玉蟾被尊為“內(nèi)丹派” “南宗五祖”,是一代道教宗師。白玉蟾,“先世福之閩清人”[1]12,他一生多次在福州一帶盤桓,與福州地方官宦賢達(dá)來往頻數(shù)。白玉蟾以福州為中心展開其傳道交游活動,但這些活動散見于白玉蟾的詩文集中,尚未得到系統(tǒng)的梳理,相關(guān)研究亦屬空白。①就筆者所見,有關(guān)白玉蟾交游的專題研究文章主要有黃永鋒《歸時猿鶴煩傳語,記取前回白玉蟾—海瓊真人與武夷道友交游析略》,見《宗教學(xué)研究》2006年第3期;蘭宗榮《白玉蟾與懶翁關(guān)系述考》,見《武夷學(xué)院學(xué)報》2008年第4期等。但兩篇文章并未涉及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情況。連鎮(zhèn)標(biāo)《彭耜其人其事考》,見《宗教學(xué)研究》2001年第1期,該文論述了彭耜的生平及其在南宗發(fā)展中的作用,但并未對彭、白交往情況作深入的考證。本文以白玉蟾詩文集為依據(jù),結(jié)合同時代作者的文字材料及地方史志等資料,盡量還原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情況,并探討其交游的價值與意義。
彭耜,“字季益,閩縣人”[2]612。據(jù)白玉蟾詩文,彭、白交往集中在嘉定十年(1217)到嘉定十五年(1222)之間。
嘉定十年(1217)春,白玉蟾到福州與彭耜往來,“師轅南游,得遂瞻禮”[3]139。同年九月十四日,白玉蟾寓居紫樞林時致信彭耜,稱自己將去泉山。九月十八日到達(dá)泉山時再次致信彭耜。十月下旬,白玉蟾為彭耜等人舉行了傳度儀式,正式接受彭耜、留元長、林伯謙、潘常吉、周希清、胡士簡、羅致大、陳守默、莊致柔等為弟子。
上述諸人中,留元長于嘉定十年(1217)春,與白玉蟾在福州相遇。[3]140留元長當(dāng)與白玉蟾為同門師兄弟:“紫元與玉蟾,同師事于翠虛泥丸陳先生,乃兄弟之列也?!盵1]132周希清,在白玉蟾《贈紫華侍經(jīng)周希清》詩中有“無夢去陪王母宴,前生多是紫虛身”[1]193之句,表達(dá)其被貶凡間的痛苦。陳守默,“乙亥之秋(1215),遇之(白玉蟾)于武夷山”[3]147。胡士簡字止庵,白玉蟾《玉隆萬壽宮云會堂記》有“茲焉胡止庵?jǐn)z領(lǐng)宮事”[1]61的記載。
潘常吉,白玉蟾有《贈蕊珠侍經(jīng)潘常吉》詩。在《與彭鶴林書》中,白玉蟾也屢屢提及“蕊珠” “蕊珠居士”,又稱作“令閣蕊珠居士” “蕊珠小道 生”[1]813-817等。又,萬歷《福州府志》“人物志”十五“仙釋”條載彭耜妻為“潘蕊珠”[3]612。以此可知,潘常吉乃彭耜之妻,且同日入教。
以上均為南宗教團(tuán)成員。莊致柔,生平不詳,他也參加了白玉蟾的傳度活動,但周偉民等點(diǎn)校的《白玉蟾集·前言》[1]8及卿希泰《中國道教史》[4]142-143均未將其列為南宗弟子,不知何故。
這次傳度活動在道教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標(biāo)志著“內(nèi)丹派”南宗正式形成?!鞍子耋附⒌男陆膛赡献?,從有組織、有宮觀之教團(tuán)而言,主要是一個傳行神霄雷法的符箓教派?!盵4]121
嘉定十二年(1219)春,白玉蟾在福州有兩次重要的活動:一次是登東山,彭耜參與其中;另一次是游鼓山,這是一次人數(shù)較多的聚會。作于此時的《鶴林賦》“后記”載:“鶴林乃玉蟾之徒,嗣道弟子也?!盵1]132白玉蟾已然將彭耜看作自己的衣缽傳人。
不難看出,白玉蟾在福州的交游傳道活動是以嗣道弟子彭耜為中心展開的,留元長、潘常吉、周希清、陳守默、林時中、趙牧夫等均被吸收為南宗成員。徒眾的增加,為南宗教派的創(chuàng)建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而這一切都與白玉蟾在福州積極結(jié)交各方人士、傳道授業(y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可考者有彭演、黃庸和楊長孺等。
彭演于慶元二年(1196)知贛州[5]3465,慶元四 年(1 1 9 8)“新除尚書左丞郎官彭演罷差知贛州”[5]4028,嘉泰二年(1202)“自贛守移印五羊,支破萬緡,掩為己有,及帥廣東所獲以數(shù)萬計”[5]4032。嘉泰四年(1204),彭演以“貪虐黷貨,殘刻害民”[5]4058罷新任。從以上記載來看,彭演官聲狼藉。
白玉蟾與彭演詩歌贈答也較頻繁,白玉蟾有《古別離五首》之三、《梅花二首寄呈彭吏部》等,彭演有《敬次海瓊逸人小山韻》[1]512等。說明他們的兩人交情比較深厚。
《覺非居士東庵甚奇觀,玉蟾曾游其間,醉吟一篇舊風(fēng)以紀(jì)之》一詩,記錄了彭演開山創(chuàng)建東庵之事,詩云:“一甌之閩古無諸……距城以東七里余……蒼松筋骨鶴精神,謂之覺非老居士。居士少時觀此山,便擬歸隱乎其間。及其賦罷歸去來,此山尚鎖青煙寒?!俣〕炙S榛荊,寒巖怪石翠崢嶸?!盵1]181-182
此時的彭演已經(jīng)年邁,而白玉蟾則在詩中盛贊彭演:“覺非居士高且潔,時把黃庭玩歲月?!盵1]182-183白玉蟾詞《摸魚兒·又壽覺非居士》亦云:“今年七旬有六,使節(jié)半天下?!盵1]471
黃庸與白玉蟾的相識,主要是通過彭耜的引介。白玉蟾《古別離五首》之四(上盤莊黃檢院庸)云:“歸來太山阿,已罷澤民志?!盵1]161
楊長孺是楊萬里之子。楊長孺《華文楊郎中札子》與《題福州天慶觀壁白逸人詩后并序》[1]510-512是研究楊、白交往的重要材料。由這一材料可知:1.嘉定戊寅(1218),楊長孺首次讀到白玉蟾《筆架山中二十八詠》。①今傳白玉蟾所作的各種版本均無此材料,可能已軼。2.嘉定庚辰(1220),楊長孺知福州,與府志所載契合。楊長孺游天慶觀,拓印白氏題詩并留下五言古詩一首。3.楊長孺致仕后,嘉定壬午(1222)臘月,白氏自臨川筆架山致信楊長孺,并附寄草書作品。楊長孺復(fù)信,且亦附上所作。白玉蟾《與彭鶴林書》曰:“楊伯子正月五日專人赍札子并《絕句》二、《古風(fēng)》一,情文頗恭?!盵1]817
這些官員雖已致仕,但仍有較大的影響力,白玉蟾與之交往,無疑也會提高這個群體的聲望。
白玉蟾一生交游廣泛,據(jù)筆者統(tǒng)計,與白玉蟾交游的有姓氏或身份者即超過200人,②該統(tǒng)計以周偉民等點(diǎn)校、海南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白玉蟾集》為依據(jù),無姓氏或身份者則不予計入。其中官吏占有相當(dāng)?shù)谋戎?,但這些官吏絕大多數(shù)已無從查考其姓名、生平,唯一可以確認(rèn)者為知府王居安。
王居安,字資道,黃巖人,《宋史》卷四○五有傳:“嘉定十五年……以集英殿修撰提舉玉隆宮。未幾,以寶謨閣待制知溫州,郡政大舉。理宗即位,以敷文閣待制知福州,升龍圖閣直學(xué)士,轉(zhuǎn)大中大夫,提舉崇福宮?!盵6]12255白玉蟾《送王侍制自溫州移鎮(zhèn)三山》有“一麾又去鎮(zhèn)閩川”[1]246之句,與史載相符,也表明白玉蟾與王居安相識是在王居安知福州前。《福州府志》載,理宗“寶慶間知福州。尋提舉崇福宮”[2]29。理宗“寶慶”年號計有三年,即1225—1227年。
在福州期間,王居安曾宴請白玉蟾與彭耜,白玉蟾作《大都督制侍方巖先生召彭白飲于州治之春野亭,因和蘇子美韻》致謝。王居安作有短札兩篇,一是分別后所作,其中有“言別未幾,已劇馳仰”[1]515之句。另一似與白玉蟾分別時所作,其中有“方幸道舊,又復(fù)語離,此情何極”[1]516之句。“道舊”二字顯示王、白乃故交。
其一,招收門徒,請額設(shè)靖,刊刻傳播道經(jīng),創(chuàng)建“內(nèi)丹派”南宗的活動基地。白玉蟾的門徒以嗣法弟子彭耜為核心,團(tuán)結(jié)了林時中、林伯謙、留元長、趙牧夫等南宗教派的核心成員。南宗教派的主要成員來自福建和江西兩個地方。從現(xiàn)存材料來看,“這一教派的力量不大,其靖廬只在福州一帶”[4]121。白玉蟾創(chuàng)建碧芝靖,彭耜為鶴林靖,林伯謙為紫光靖。彭耜與林伯謙均是福州人。壇靖為“立香火之地,不可不奏請靖額也”[1]585。這是南宗教派得到朝廷認(rèn)可的標(biāo)志,是其發(fā)展的關(guān)鍵一步。
其二,結(jié)交官宦,擴(kuò)大“內(nèi)丹派”南宗的影響?!暗澜桃恢笔艿絿业膶捜?,從某種角度看,也可以說是承認(rèn)?!盵7]朝廷的認(rèn)可是官員與之交往的前提。白玉蟾在福州所交往的致仕官員中,彭演曾任吏部郎中,并多次主政地方。雖官聲不佳,但世居福州,在當(dāng)?shù)赜绊懖恍?。楊長孺“嘉定間知福州,兼安撫使”[2]3,后入選福州名宦文華閣。[2]176“宋制,設(shè)祠祿之官,以佚老優(yōu)賢?!盵6]4080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官員與道教人士的交游創(chuàng)造了條件。
王居安與白玉蟾交往之時,正主政福州。《宋史》對王居安評價頗高,稱其“宅心公明,待物不貳”[4]12255。王居安禮遇白玉蟾,這樣的態(tài)度對福州中下層官吏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其三,詩文贈答,為白玉蟾生卒年提供了可信的旁證。清代王時宇撰《重刻白真人文集敘》及彭翥輯錄《神仙通鑒·白真人事跡三條》,均將白氏生年定為紹興甲寅(1134)。而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shí)》則定為“紹熙甲寅”(1194)。二說前后相距一甲子,引起后來學(xué)者的爭論。①關(guān)于白玉蟾生年的研究較為突出的成果有:何敦鏵《關(guān)于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幾個問題的探索》,見《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4期;曾召南《白玉蟾生卒年及事跡略》,見《宗教學(xué)研究》2001年第3期;謝金良《白玉蟾的生卒年月及其有關(guān)問題考辨》,見《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4期;王尊旺、方寶璋《也談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關(guān)問題—兼談近年來有關(guān)白問題的研究》,見《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等。彭耜是白玉蟾嫡傳弟子,所言更為可信,但這畢竟是孤證。王居安《奉題楊伯子贈白瓊山詩后》為研究白玉蟾生卒年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證據(jù):“我見海瓊子,年少冰玉顏……一日來訪我,如有宿昔緣?!盵1]516
據(jù)《宋史》載,王居安“淳熙十四年(1187)舉進(jìn)士”[6]12249-12250。姑且以王居安20歲時中進(jìn)士,至寶慶間(1225—1227),已年近花甲。但在他眼中,白玉蟾仍是“年少冰玉顏”??紤]到道家保養(yǎng)身心的修為及詩歌的修辭夸張,王氏眼中的“年少”似乎也應(yīng)不超過35歲。如此,則為彭耜的“紹熙甲寅”之說提供了可信的旁證。
[1] 白玉蟾.白玉蟾集[M].??冢汉D铣霭嫔?,2006.
[2] 喻政.福州府志:下冊[M].福州:海風(fēng)出版社,2001.
[3] 道藏:第33冊[M].影印本.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4]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第3冊[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5] 徐松.宋會要輯稿[M].上海:中華書局,1957.
[6] 脫脫.宋史[M].上海:中華書局,1977.
[7] 韋伯 馬克斯.儒教與道教[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