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學校、社區(qū)、家庭三方聯(lián)動 達成校本課程三維目標—以鎮(zhèn)湖實驗小學“蘇繡藝術”課程實施為中心

2014-04-10 11:10楊翠蓉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年6期
關鍵詞:蘇繡刺繡校本

楊翠蓉,劉 健

學校、社區(qū)、家庭三方聯(lián)動 達成校本課程三維目標—以鎮(zhèn)湖實驗小學“蘇繡藝術”課程實施為中心

楊翠蓉1,劉 健2

(1.蘇州科技學院 教育與公管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9;2.蘇州高新區(qū)鎮(zhèn)湖實驗小學,江蘇 蘇州 215161)

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蘇繡藝術”校本課程采用了共創(chuàng)模式,即學校與社區(qū)、家庭共同規(guī)劃、開發(fā)、指導、實施“蘇繡藝術”校本課程,并一同對其進行評價。該校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提高了合作探索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掌握簡單的蘇繡針法與繡法,更了解并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家人的職業(yè)和蘇繡。

蘇繡藝術;校本課程;學校;社區(qū);家庭

校本課程是學校憑借自己的優(yōu)勢、特色、資源,根據(jù)學校、學生與所在社區(qū)的需求,由學校自行開發(fā)的一種課程,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多樣性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蘇州高新區(qū)鎮(zhèn)湖實驗小學地處“蘇繡之鄉(xiāng)”—鎮(zhèn)湖,刺繡在鎮(zhèn)湖已有2 000多年歷史,社會學家費孝通曾給予鎮(zhèn)湖刺繡“繡中奇葩”的美譽,在鎮(zhèn)湖可見各種繡莊、刺繡藝術館、刺繡研究室?;谒谏鐓^(qū)的文化特色、經濟特色,2006年鎮(zhèn)湖實驗小學借鑒國外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共創(chuàng)模式[1],邀請所在社區(qū)工作人員、蘇繡大師、家長參與,共同承擔“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規(guī)劃、開發(fā)、協(xié)調、指導、實施、評價工作。本研究通過訪談法、問卷調查法、經驗總結法對近十年“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進行實證研究與經驗總結,以為更好地實施、推廣校本課程提供借鑒。

一、學校、社區(qū)、家庭共同規(guī)劃與開發(fā)“蘇繡藝術”校本課程

(一)課程目標的設定

蘇繡是一種技能,蘇繡大師朱鳳總結出13類37種傳統(tǒng)蘇繡針法;蘇繡還是一門藝術,是蘇州文

化的象征,蘇繡“精細雅潔”的特點是蘇州文化的集中再現(xiàn)。蘇繡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它還是鎮(zhèn)湖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鎮(zhèn)湖人“開門七件事”后的“第八件事”。因此鎮(zhèn)湖實驗小學“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了解并熱愛蘇繡,了解蘇繡的技能并能初步從事刺繡活動。這一總目標進一步細化為“知” “能” “行” “情”四個具體目標,主要是:1.認知目標。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進一步了解蘇繡的歷史發(fā)展、制作過程,了解家鄉(xiāng)鎮(zhèn)湖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厚實的文化底蘊。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掌握初步的蘇繡技能,提高蘇繡藝術鑒賞能力。3.行為目標。通過課程實踐,能掌握蘇繡制作步驟,掌握基本的蘇繡針法與繡法,能設計、制作簡單的蘇繡作品。4.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刺繡作品,感受蘇繡的藝術魅力,激發(fā)學生對蘇州傳統(tǒng)工藝的熱愛;通過了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感受家鄉(xiāng)的神奇、美麗,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二)培養(yǎng)對象的規(guī)劃

越早認識自己的家鄉(xiāng)、感受家鄉(xiāng)的生活,越能培養(yǎng)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眷戀與熱愛之情,且這種情感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積累、沉淀。領域技能的研究者探討了年齡與行為水平的關系,發(fā)現(xiàn)個體起始年齡越早,越可能達到高水平行為;起始年齡晚,但訓練水平高,也有可能達到高水平行為;同樣是高水平的練習,起始年齡越早,行為水平越高,總之,要成為領域專家,越早開始練習越好。[2]“蘇繡藝術”課程從小學三年級起實施,直到小學六年級,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材,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來開展課程。

(三)校本課程教材的開發(fā)

教材是課程目標實現(xiàn)的載體,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依據(jù),也是保障學生學習的重要條件?!疤K繡藝術”教材的主要學習內容是蘇繡技能、蘇繡鑒賞等,雖然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教師生活在鎮(zhèn)湖,但他們多從事學科教學,對蘇繡藝術的了解、蘇繡技能的掌握、鎮(zhèn)湖繡娘生活的理解還不到位,因此學校專門成立“蘇繡藝術”教材編寫委員會,聘請當?shù)氐囊ㄆ?、盧福英等刺繡藝術大師擔任校本課程的編寫人員,與學校教師共同負責教材的資料收集、設計、編輯工作。2006年學校編寫了《鎮(zhèn)湖繡藝》校本教材啟蒙、基礎、中級、高級篇,2010年又對該教材進行調整修改,改版成目前使用的《繡中奇葩》(四冊)。

教材編委會主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根據(jù)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編寫、安排教材內容。1.《繡中奇葩·啟蒙篇》的使用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該教材主要通過認識顏色、繡線及參觀等各種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刺繡,初步接觸刺繡;2.《繡中奇葩·基礎篇》的使用對象是小學四年級學生,該教材主要通過各種故事與活動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與發(fā)展,了解家鄉(xiāng)名人,學會簡單的蘇繡針法、感受蘇繡作品;3.《繡中奇葩·中級篇》的使用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該教材主要通過人文地理知識、故事與活動讓學生了解中國四大名繡,了解蘇繡特點,了解家鄉(xiāng)的人文地理,掌握常用蘇繡針法;4.《繡中奇葩·高級篇》的使用對象是小學六年級學生,該教材主要通過故事、活動讓學生了解蘇繡的發(fā)源地之一—鎮(zhèn)湖,掌握單面繡與雙面繡的制作工藝與基本技法,欣賞自己的成果??傊ㄟ^各種知識、技能的學習和活動的實施讓學生認識、感受、欣賞蘇繡,了解蘇繡的起源、發(fā)展;了解蘇繡的制作過程,學會蘇繡;了解鎮(zhèn)湖人民為蘇繡發(fā)展作出的貢獻,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的能力,關注社會生活,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

二、校內外相結合實施“蘇繡藝術”校本課程

知識、技能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而是積極主動建構的過程,其學習不僅出現(xiàn)在學校情境中,還出現(xiàn)在家庭、社區(qū)等學校外情境中。“蘇繡藝術”校本課程不僅使學生了解蘇繡知識、掌握基本蘇繡技藝,而且還要培養(yǎng)學生對蘇繡藝術的熱愛之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而藝術存在于人們真實的生活之中,表現(xiàn)在社會生產與生活實踐之中。基于上述考慮,“蘇繡藝術”不能局限于教師的課堂教學,它還應包括社區(qū)活動與家庭活動,因此,“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教學實施由兩部分構成,即校內主要以學生個體練習、合作學習為主,教師起指導作用;另一部分,則是校內教學的課外延伸,滲透到社區(qū)、家庭中。教學架起了聯(lián)接校內學習與校外學習的“橋梁”,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區(qū)教育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

(一)參與社區(qū)實踐活動,感知生動刺繡文化

鎮(zhèn)湖是蘇繡藝術的發(fā)源地之一及主要的生產基地,蘇繡的生產、制作、銷售、欣賞、研究機構一應俱全,為“蘇繡藝術”校本課程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開放性資源。其中盧福英刺繡藝術館、刺繡

博物館、繡品一條街是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實踐活動基地。校本課程依托這些資源,設計了多種活動,如三年級學生的“參觀蘇繡作坊”活動,學生可以去各蘇繡作坊、工作室觀摩繡娘們的蘇繡制作過程,了解蘇繡的傳統(tǒng)工藝流程;四年級學生的“調查、訪談蘇繡名人”,學生到蘇繡研究中心、蘇繡大師工作室與鎮(zhèn)湖繡娘進行對話,調查、了解她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五年級學生的“鎮(zhèn)湖一日游”活動,學生擔任小“導游”,帶領游客游覽“刺繡藝術館” “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景點,為了更好地完成“導游”工作,學生需要去刺繡藝術館參觀鑒賞中國的四大名繡和各地多種不同風格的刺繡精品、藏品,以提高自己的欣賞水平,需要了解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的地理、人文特點等,以增進對自己家鄉(xiāng)的了解。鎮(zhèn)湖還有豐富多彩的社區(qū)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向社會大眾展示才藝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的蘇繡學習興趣,如每年一度的中國刺繡文化節(jié)、少兒藝術節(jié)、書信文化活動等社區(qū)活動都會邀請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學生去展示繡藝。

(二)學習、展示刺繡成果,傳承刺繡文化

“蘇繡藝術”的課堂教學主要是學生參與社區(qū)刺繡實踐活動與家庭實踐活動成果的總結與展示。學生通過上網(wǎng)、參觀蘇繡作坊和刺繡藝術館、觀察鎮(zhèn)湖繡娘的刺繡過程、訪談鎮(zhèn)湖知名繡娘,積累了生動豐富的資料,然后再通過小組分工與合作,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生成一個個報告,并以小組報告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展示。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了解了蘇繡,了解了家鄉(xiāng),不僅形成對蘇繡與家鄉(xiāng)的熱愛,還鍛煉了研究能力、合作能力與語言溝通能力。未成年人是文化的繼承人與傳承者,因此,蘇繡技能的掌握也是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之一。蘇繡針法、繡法的課堂教學采用“做中學”的方式,學生在繃架前穿針引線,不斷練習與提高自己的針法、繡法。針法與繡法的掌握、提高不僅得益于學生的勤奮練習,還得益于名師的指導。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教師雖多生長于鎮(zhèn)湖,但畢竟技能有限,因此“蘇繡藝術”的任課教師除了會刺繡的學科教師外,學校還聘請本地的刺繡藝術大師擔任校本教材編寫、課程教學的顧問,增強了校本課程實施的師資力量。大師們除了給任課教師的教學提建議外,還會不時作為兼職教師,在學生刺繡過程中進行指導與評價。

(三)家庭氛圍、刺繡文化的影響和熏陶

家庭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通過家庭勞動、與父母的互動及觀察學習,無形中獲得相應的蘇繡知識、技能,感受父母的職業(yè)特點。鎮(zhèn)湖現(xiàn)有人口約2萬,其中從事刺繡的女性就有8 000人,每位學生所在的家庭幾乎都有女性從事刺繡。據(jù)相關調查,鎮(zhèn)湖實驗小學有97.4%的學生家長以刺繡為職業(yè)。學生家長不僅為“蘇繡藝術”教材的編寫獻計獻策,她們的生活也為校本課程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氛圍。鎮(zhèn)湖女性善良勤勞,從早到晚都撲在刺繡上,學生無論是清早起床,還是傍晚入睡前都能看到母親刺繡的身影,充分體驗、感知鎮(zhèn)湖、鎮(zhèn)湖刺繡、鎮(zhèn)湖繡娘的生活,家長在閑暇之余也經常會與孩子談論刺繡制作、欣賞,無形中也提高了學生的刺繡鑒賞水平。培養(yǎng)孩子就是鎮(zhèn)湖繡娘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學生在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下,很早就拿起了繡花針,學繡一些簡單的圖案,家中的女性長輩會對她們進行些許指點。本研究的調查問卷顯示,有32.1%的學生,其中98.25%的女學生,將刺繡當作休閑方式之一,當作一種業(yè)余愛好;有39.5%的家長,其中有51.16%的女學生家長,會對學生的刺繡工藝進行指點,有些母親甚至會和自己的孩子共同合作完成一件刺繡,讓孩子從中獲得成就感、自信心,也增加了孩子對刺繡的喜愛。

三、“蘇繡藝術”校本課程三維目標的評價

校本課程融校本開發(fā)與校本實施為一體,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建構的,鮮活的、過程性的、發(fā)展著的課程形態(tài),是根據(jù)社區(qū)、學生的需要,邊開發(fā)、邊建設、邊修改的過程,因此校本課程評價目的除了了解校本課程實施效果外,更為重要的是改進校本課程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凇疤K繡藝術”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建設與實施過程,鎮(zhèn)湖實驗小學讓教師、學生、社區(qū)共同參與此課程的評價,具體包括課程綱要的評價、課程教學實施過程的評價與課程學習結果的評價。

(一)課程綱要的評價

“蘇繡藝術”教材是“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綱要的具體體現(xiàn),對該校本課程綱要的評價主要是評價“蘇繡藝術”教材?!疤K繡藝術”校本課程多數(shù)情況下是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展開的,因此教材除了系統(tǒng)介紹鎮(zhèn)湖人文歷史、蘇繡文化傳統(tǒng)等知識外,其最大特色是生動性,在教材內容的編排上將蘇繡基本知識與技能穿插、滲透于各種活動安排中,使學生感受、體驗與了解蘇繡。蘇州市教育局及教科院等上級單位、學校所處社區(qū)—鎮(zhèn)湖街道等校外單位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數(shù)次對“蘇繡藝術”校本教材

進行評價。“蘇繡藝術”校本課程開發(fā)之初,教材編寫委員會編寫了一套《鎮(zhèn)湖繡藝》,在專家學者對這套教材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的建議的基礎上,學校再次編寫了“蘇繡藝術”校本教材—《繡中奇葩》,該教材獲得蘇州市優(yōu)秀校本教材評選一等獎、省校本課程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二)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

“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是學校內教師蘇繡教學、學校外家長等參與指導、學生校內外學習了解蘇繡三結合的過程。由于家長、蘇繡大師工作繁忙,對課程評價內容不熟悉,因此蘇繡校本課程實施過程的評價主要是由學生和教師完成的。

教師對自身教學過程的評價是通過日志來完成教學反思的,如評價課程教學環(huán)境的選擇或設計、教學活動組織是否有助于學生的探究過程、合作過程,是否有助于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的安排是否有助于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習得,等等[3]。鎮(zhèn)湖實驗小學的教師雖然生在鎮(zhèn)湖、長在鎮(zhèn)湖,略通繡活,但是對蘇繡文化、技能技藝等缺乏系統(tǒng)了解,她們通過教學反思,彌補自己的不足。她們有意識地調查、查閱各種資料,努力改進教學活動,使得蘇繡活動材料越來越豐富,活動組織越來越有層次?!疤K繡藝術”教學活動的完成離不開社區(qū)的幫助、蘇繡大師與其他家長的參與,教師在教學反思過程中也同樣反映社區(qū)對蘇繡校本課程開展的支持,如大師耐心地指導學生的刺繡工藝;家長們主動提供絲線、底料支持孩子的蘇繡制作,親自展示自己的作品,在家中主動教孩子刺繡等。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以了解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語言能力、技能提高情況,等等。

學生則通過五點式自評問卷客觀評價蘇繡校本課程中自己的學習過程,即課堂參與情況、技能掌握情況、課外參觀活動、調查活動情況,家庭生活中與父母溝通情況、觀察父母蘇繡創(chuàng)作情況,評價父母對自己蘇繡學習的指導情況等等。相關調查結果表明,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100%的學生都參觀過蘇繡藝術館、走訪過蘇繡一條街,并深入到蘇繡作坊、蘇繡工作室,對繡娘進行調查。67.1%的學生認為自己在課堂上積極參與發(fā)言,認真聽取教師介紹蘇繡相關知識。

(三)課程學習結果的評價

教師、學生、社區(qū)共同評價蘇繡校本課程學習結果。社區(qū)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蘇繡藝術”課程教學提供了讓學生展現(xiàn)才藝的舞臺,同樣,社區(qū)也通過評比、競賽等方式來評價學生作品。課程實施以來,學生對蘇繡文化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更深厚的興趣,提高了刺繡水平。世博會期間,鎮(zhèn)湖實驗小學學生的5幅刺繡作品獲得了“世博會最佳設計獎”。2012年,鎮(zhèn)湖實驗小學學生的刺繡作品在由蘇州市教育局、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等單位聯(lián)合舉辦的“花季杯”蘇州市青少年國粹活動中榮獲傳統(tǒng)手工藝作品展(比賽)一等獎,又在2013年的此項活動中獲得特等獎。

“蘇繡藝術”校本課程還通過問卷調查來評價學生對蘇繡文化、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了解,對蘇繡及家鄉(xiāng)歷史文化的熱愛。問卷表明,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68.8%的學生認為自己比以前更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74%的學生更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59.5%的學生比以前更了解母親所從事的刺繡職業(yè),77%的學生更加理解母親刺繡時的辛勞。

由于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與男學生相比,女學生更愿意投入“蘇繡藝術”校本課程的學習,并且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對蘇繡的興趣大幅增加,更喜歡美術課程了。她們中有很多人在該課程學習的同時,還參加學校的“蘇繡興趣班”提高自己的繡藝。今后有必要繼續(xù)對“蘇繡藝術”校本課程進行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改革,讓更多的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另外,刺繡能培養(yǎng)人的細心、耐心與專心等良好學習品質,有必要對學生上述能力進行心理學測量,以進一步明確該校本課程對學生學習品質改善與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1] 孟凡麗.國外地方課程開發(fā)機制的幾類模式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3,30(11):17-22.

[2] ERICSSON K A,KRAMPE R T,TESCH-ROMER C.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3,100(3):363-406.

[3] 林一鋼.略論校本課程的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03(9):14-17.

(責任編輯:時 新)

Linking School, Community and Family, Reaching Three Educational Aim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uzhou Embroidery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Zhenhu Primary School

YANG Cui-rong1, LIU Jian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09, China; 2.S.N.D Zhenh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161, China)

Implementation of “Suzhou embroidery ar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s “Co-construction” mode. School, community and family plan,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urriculum togeth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study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tudents have improved abilities of cooperation, language expression , mastered the embroidery skill and understood and loved Suzhou embroidery art, their hometown and family more.

Suzhou embroidery art;school-based curriculum;school;community;family

G622.3

A

1008-7931(2014)06-0019-04

2014-09-03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JYB003)

楊翠蓉(1976—),女,江西南昌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研究方向:心理學;劉 ?。?966—),男,江蘇蘇州人,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小學數(shù)學教學。

猜你喜歡
蘇繡刺繡校本
《初心盛放》 姚建萍蘇繡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蘇繡作品
貴州劍河 多彩刺繡添技增收
蘇繡,“秀”出奇跡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以閩江環(huán)境保護校本開發(fā)為例
清新唯美的刺繡
《紅樓夢》(新校本)
《紅樓夢》(新校本)
點校本《史記》中的“曆”字
從蘇繡能否成為當代藝術談起
夏河县| 日土县| 东乌| 驻马店市| 永嘉县| 海原县| 蒲城县| 金山区| 仁怀市| 承德市| 广宗县| 宜州市| 玛纳斯县| 溆浦县| 麟游县| 嘉义市| 卢龙县| 云林县| 榆社县| 南皮县| 香港| 泽州县| 沈阳市| 外汇| 湟中县| 镇巴县| 阳东县| 遂川县| 二连浩特市| 曲阳县| 云梦县| 棋牌| 兰考县| 白朗县| 新绛县| 晋江市| 衡南县| 德钦县| 兴安县| 安化县| 平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