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梅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我的光輝生涯》中西比拉的自卑與優(yōu)越
楊 梅
安徽大學外語學院,安徽合肥,230601
分析《我的光輝生涯》小說中心人物西比拉在面對愛情和婚姻時表現(xiàn)出的復雜而又矛盾的態(tài)度,既向往愛情又詆毀貶低愛情。根據(jù)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過度補償個人身上的自卑感就會夸大個人本身的自尊,通過貶低他人、抬高自身地位來維護自己的優(yōu)越感。針對西比拉扭曲甚至變態(tài)的人格,利用阿德勒的自卑理論分析西比拉身上的自卑情結和優(yōu)越情結,從而解釋她極端的世界觀和愛情觀,更進一步指出西比拉悲劇人生的心理癥結。
《我的光輝生涯》;邁爾斯·弗蘭克林;西比拉;自卑;優(yōu)越
“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的重大發(fā)現(xiàn)。阿德勒認為,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其原因在于人們對自己所處的生存狀態(tài)總是感到不滿意,并且希望通過努力來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價值。當自卑感造成人的緊張狀態(tài)時,爭取優(yōu)越感的補償行為會同時出現(xiàn)。如果通過正常的思維和途徑,人們通過采取相應行動是可以克服心中的緊張狀態(tài),從而獲得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但是,如果一個人氣餒了,在克服困難的道路上遇到挫折,并且感到自己無論如何腳踏實地地努力都無法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同時他又無法克制自己的自卑感,他就會采用極端的方式來爭取優(yōu)越感來擺脫自卑感?!八哪繕巳匀皇恰桉{于困難至上’,可是,他卻不再設法克服障礙,反倒用一種優(yōu)越感來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盵1]46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造成自卑感的情境得不到改變,他所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僅無法擺脫自卑感,還會進一步將自己推入絕境,永遠無法獲得正常的心理人格。
邁爾斯·弗蘭克林的《我的光輝生涯》發(fā)表于1901年,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澳洲文壇。澳大利亞現(xiàn)實主義文學奠基人亨利·勞森贊揚它“最真實地反映了澳大利亞世態(tài)”[2]1,而A.G.斯蒂芬斯則聲稱“這是第一部澳大利亞小說”[3]54?!段业墓廨x生涯》之所以在“澳大利亞經典文學著作”之林經久不衰,是因為小說刻畫了一個生動、豐滿、追求獨立人格的澳大利亞青年女性西比拉。這個富有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引起了評論家們的高度關注。有評論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西比拉反抗婚姻、挑戰(zhàn)傳統(tǒng)性別束縛的女性意識;有評論著眼于西比拉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等剖析她的獨特人格;也有評論從精神分析法的角度分析西比拉等女性的心理世界,指出女性的人格沖突和生存困境。但是,對西比拉扭曲甚至變態(tài)人格的成因卻少有心理分析。因為相貌平平,她對愛情和婚姻既渴望又冷淡,故意貶低愛情和婚姻,排斥異性,憎恨男人;因為家道中落,經濟地位一落千丈,她把擁有相當財產的求愛者拒之門外。根據(jù)阿德勒的自卑情結理論,西比拉的這些極端的表現(xiàn)是由于自身的自卑感無法得到緩解,只能通過追求過度的優(yōu)越感來擺脫自卑感。這種過分爭取優(yōu)越感的補償行為不僅沒有幫助西比拉從自卑中解脫,還讓她走向了一個極端:拒絕婚姻和愛情,與孤獨為伴。因此,本文從阿德勒的自卑情結理論出發(fā),分析西比拉在小說中對待愛情婚姻的極端表現(xiàn),從而得出西比拉扭曲變態(tài)的人格是由自卑情結和過度爭取優(yōu)越感造成的。過度追求自身的優(yōu)越感不能讓西比拉得到自己所夢想的幸福,只會讓她的自卑感愈積愈多,最后進入悲觀失望的情緒狀態(tài)。
2.1 形體上的自卑和優(yōu)越感的維護
根據(jù)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發(fā)現(xiàn),“一個人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或少年時期受到過創(chuàng)傷,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種自卑感(the Sense of Inferiority) 進而積聚成難以排遣的自卑情結”[4]。由此可見,自卑情結的形成與個人的生理缺陷有著緊密的關系,尤其是外表的缺陷。因此,《我的光輝生涯》中西比拉自卑情結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她不斷地強調自己外表丑陋,相貌平平。她在小說第七章里的“自我分析”指出了她對生活感到痛苦的根源:“事實上,我覺得做姑娘十分快活,直到我明白了一個可怕的真理——我長得丑。這個真理使我的生活變得苦澀,使我日夜感到傷心?!盵3]42另外,她還經常與周圍的漂亮女孩相比,認為她們得到了更多的眷顧,擁有更多,于是不斷地否定自己。正是因為對自己形體有著這樣的認識,西比拉認為自己注定與幸福無緣,得不到男人的青睞。這種由相貌平庸引起的自卑感在西比拉的內心滋生蔓延,變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操縱著整個內心世界,最終形成難以排解的自卑情結?!芭c此相平衡的優(yōu)越心理定勢便愈得到加強, 并積聚成優(yōu)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盵5]在某些情況下,優(yōu)越情結會造成個人過度追求優(yōu)越感以此來緩解自卑,規(guī)避問題,自我陶醉,甚至麻痹自己。當西比拉在外婆的信中看到她提及自己“相貌平平,會需要必要的時間”[3]38時,她對婚姻產生了極大的排斥心理。這件事讓西比拉刻骨銘心,她平庸的相貌讓她意識到將來在愛情和婚姻中會處于劣勢地位。于是,為了防止自己受到傷害,她對婚姻產生了極其厭惡的心理。她甚至斷言,跟世界上最好的男人結婚,對她來說也是一種貶低身份的事情。由此可見,在西比拉去卡特加的外婆家之前,她已經形成了自卑情結,但是她采取的策略不是憑著努力去改變自己,從而獲得溫暖和愛情,而是極力地獲取優(yōu)越感,認為自己不會像別的女孩那樣向往愛情和婚姻,而是厭惡這種情感。
正是因為自身強烈的自卑情結和過度爭取優(yōu)越感,西比拉才會一次又一次拒絕別人的求愛,甚至包括她自己喜愛的比徹姆·哈羅德在內。當霍登先生興致勃勃地趕到古爾鎮(zhèn)接西比拉的時候,見到西比拉相貌平平,大失所望??吹交舻窍壬趩实谋砬?,西比拉表面上是平靜的,但是她對自己長相的自卑感卻進一步加深了。因此,當霍登在卡特加向西比拉求婚的時候,西比拉先是“放聲大笑起來,直笑得身子骨兒疼”,然后又稱這是一件很滑稽的事兒。這時,西比拉抓住機會爭取自己的優(yōu)越感,表現(xiàn)出滿不在乎的樣子。最后,當霍登抓住她手腕的時候,西比拉竟然瘋狂到把霍登的鼻子打出血,還惡狠狠地揚言說“你要是再動這腦筋,我就要你的命”[3]86。在這個時候,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的西比拉突然變得很陌生,因為她似乎變成了一個暴徒,兇狠而又冷漠。她之所以變成這樣,是因為她內心的自卑感到達了頂峰,甚至暫時的優(yōu)越感也無法讓她擺脫。
小說中,西比拉真正的情人哈羅德是一位風度翩翩、家境殷實的紳士。當哈羅德走進她的生活之后,她陷入愛河,他們在五先令洼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她深愛著哈羅德,但是她始終小心防備,擔心自己受到傷害。阿德勒曾“用‘防御傾向’來形容人們用各種行為來保護被放大的自尊情緒,從而對抗他人的侮辱”[6]89。為了維護被自我放大的自尊,西比拉在面對哈羅德的求婚時,力圖占據(jù)上風地位。她把哈羅德沉靜質樸的性格錯認為是高傲不可一世,認為他高傲到可以毫無懸念地征服她。于是,她接受求婚時,警告哈羅德同他訂婚只是為了以后拒絕他,在他身上制造挫敗感。西比拉明明知道哈羅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求婚人,他幾乎可以得到任何擁有美麗外表的女人,但是她依然表現(xiàn)出自己似乎比他還要優(yōu)越一等,以此來掩飾自己的自卑情結。另外,西比拉為了顯示自己的優(yōu)越地位,故意接近古德恰母,讓哈羅德為此惱怒。當哈羅德大為惱火,質問西比拉的時候,她帶著“蔑視和冷漠”把手上高貴的訂婚戒指扔到他的腳邊,還滿是譏諷地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過要跟你結婚。你高傲得令人討厭,我不過是想把這從你身上抹掉一點而已”[3]174。西比拉對哈羅德無情的詆毀和打擊使她獲得了極大的優(yōu)越感,但是她并不努力改進自己,因此暫時的優(yōu)越感并不能幫她擺脫自己內心的自卑情結。甚至到最后哈羅德經歷破產再次回到她身邊的時候,她依然不夠自信,始終認為哈羅德已經移情別戀,愛上了她美麗的妹妹格蒂。因此,在見到哈羅德之前,她已經決定要坦然接受他的選擇,絕不會乞求他改變心意。這一點西比拉也是要表現(xiàn)出自己并不在乎這段感情,要讓他大失所望。
內心的自卑情結與優(yōu)越情結讓西比拉形成了極端矛盾的愛情觀?!八靶橐觯镆暷行?,產生這樣心態(tài)的原因并非天生痛恨愛情,相反,正是深深渴求愛情而不得不驅使她走向極端?!盵7]最終西比拉也無法走出自卑情結,認為愛只屬于容貌美麗、富有魅力的人,而永遠不屬于她。她永遠只是一個孤獨的流浪者。
2.2 經濟上的自卑和優(yōu)越感的維護
西比拉的自卑情結,除了與自己相貌平庸有關,還與自己貧困落后的家境有關?!耙话銇碚f,貧困的家庭氛圍容易導致對孩子的忽略,反過來會增加孩子的自卑情結?!盵8]童年時,西比拉一家在勃拉格勃朗和賓賓牧場過著幸福優(yōu)裕的生活。父親迪克·梅爾文富有才能,將自己的牧場經營得井井有條,憑著自己的努力進入到上流社會;而母親是卡特加一位地地道道的貴族。盡管勃拉格勃朗地處偏僻,但是西比拉家卻常常賓朋滿堂,十分熱鬧。然而不幸的是,這種舒適優(yōu)越的生活沒過多久,由于父親不善于投資經營,生意虧了本,加上他自暴自棄,經常酗酒,最終變賣家產。西比拉一家?guī)缀跻灰怪g由富人變成了窮人,西比拉和兄弟姐妹不得不從事艱苦的勞動來養(yǎng)家糊口。這種暗無天日的貧苦日子讓西比拉無比絕望。在她的心里,他們家的貧窮遠比那些祖祖輩輩是窮人的人家要更讓人絕望,他們失掉了上等人的尊嚴,感受到比普通窮人更多的屈辱。直到卡特加的外婆寫信給母親,才讓西比拉從絕境中擺脫。然而寄人籬下,卡特加衣食無憂的生活讓她忐忑?!斑@種接待方式適用于某位顯赫的親戚,他的訪問會使她們增色,而不適用于一個丑陋、無用、專靠她們的恩惠來打發(fā)日子的窮光蛋?!盵3]54西比拉內心的自卑感躍然紙上,她雖然也可以在卡特加享受上層人優(yōu)雅的生活,但是她很清楚自己的處境,隨時都可能回歸到下層人的生活。盡管西比拉內心自卑,清楚地明白自己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孩子,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變得唯唯諾諾,惟命是從。相反,她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財產和金錢格外敏感,以自己對這些身外之物的貶低和厭惡來爭取自己的優(yōu)越感。在卡特加,外婆建議西比拉考慮霍登的求婚,認為霍登門第高,到了法定年齡可以在英國繼承一筆相當可觀的財產。這時,西比拉為了掩飾自己經濟條件上的自卑,對外婆大吼大叫,甚至斷言就算霍登是英國國王也不會嫁給他。她感到痛苦,因為外婆認為任何一個在經濟上與她相匹配的男人都可以娶她。于是,她厭惡以財產來評判她婚姻愛情的對象,表現(xiàn)出自己對財富的極度輕蔑。
這一點在西比拉對哈羅德的態(tài)度上也可以看出,她除了認為自己的外貌配不上哈羅德外,還對他殷實的家產感到不自在。在見到哈羅德之前,西比拉就已經對這位富甲一方的紳士有所耳聞,舅舅博希厄家與比徹姆家都是鄉(xiāng)下牧場主所組成的上流社會的領袖,并且還指出兩家的區(qū)別在于博希厄家只能稱得上是生活寬裕,而比徹姆家確實富豪。因此,在與哈羅德的交往過程中,哈羅德的質樸沉靜的性格被西比拉認為是高傲,而她自己偏偏要打壓他的“傲氣”,讓他一敗涂地來獲得自身的優(yōu)越感。根據(jù)阿德勒“人們會用挑釁的方式維護被夸大的優(yōu)越情結。通過挑釁的防御機制可能會采用貶低或誣陷他人的方法。貶低他人即看輕他人的成就或抬升自我的價值”[6]89。當哈羅德要求西比拉帶上他的訂婚戒指之后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西比拉譏諷地說:“……要是你因為有一點兒錢,就認為自己不可多得,那你就錯了……因此你就認為你有權把我當作未來的妻子這么來教訓我!”[3]174從這里可以看出,西比拉通過對錢財?shù)拿镆曇源藖盹@示自己的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其實正是她內心自卑的表現(xiàn)。正如阿德勒所說:“他們(自卑者)已默認了自己的軟弱和無能,他們隱藏起來而不為人所見的,則是超越一切、好高騖遠的目標和不惜任何代價以凌駕別人的決心?!盵1]48西比拉在小說中坦言,自己會無情地傷害一個深愛她的男人,讓他痛苦是由于自己內心缺乏愛而苦澀。當她的目的達到時,別人痛苦的表情會讓她嘗到報復的快慰。此時,不得不說西比拉的心理已經由強烈的自卑感變成了變態(tài)的扭曲。正是因為對財產的在意,西比拉才會與哈羅德的愛情一波三折。起初,當哈羅德?lián)碛芯揞~財產的時候,西比拉對他三番兩次地考驗,聲稱要打消他的“傲氣”;當哈羅德破產的時候,西比拉對他不離不棄;但是最后當哈羅德時來運轉再度成為有錢人的時候,西比拉卻悄然而去。當哈羅德原本以為西比拉會在他破產后放棄他們感情的時候,西比拉告訴哈羅德只要他真心愛她,無論他多么窮困潦倒,到了法定結婚的年齡也會義無反顧地嫁給他。在哈羅德落魄的時候,西比拉極力強調不會因為金錢關系而改變自己的初衷,正是她爭取優(yōu)越地位的表現(xiàn)。在這個時候,她才會真正獲得自卑的補償,認為在這樣經濟地位相當?shù)那闆r下才獲得真正的平等。然而,不幸的是,哈羅德得到一筆意外的財產,而西比拉自己卻因為家庭入不敷出不得不離開卡特加,從巴尼山隘的姆斯瓦特家做完家庭教師之后回到家里繼續(xù)繁重的工作。當時髦優(yōu)雅的哈羅德認出穿著又臟又破的西比拉時,當西比拉感受到哈羅德準確無誤的憐憫時,她深深地受到了傷害。那種無法自拔的自卑感迫切需要爭取到優(yōu)越感來麻木自己,她再也不可能接受哈羅德了。阿德勒曾經說過:“只有優(yōu)越感目標為‘我決不能軟弱,我決不能讓大家知道我的底細的人’,才會躲開愛情的相互依賴的關系,造成始終無法接受愛情的后果?!盵1]59-60因此,當西比拉無法繼續(xù)維持自己的優(yōu)越感的時候,她會選擇逃避。而正是不斷地強調財富對于她與哈羅德愛情的重要性才真正反映了西比拉在經濟上的自卑情結。
通過對西比拉形體上和經濟上自卑表現(xiàn)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比拉扭曲矛盾的人格正是她在愛情和婚姻中過度追求優(yōu)越感形成的。但是,這些通過爭取優(yōu)越感來補償自卑的方法不僅沒有讓西比拉擺脫痛苦,反而讓她對愛情徹底放棄,對生活失去信心。阿德勒認為,“人類的生活必須要有意義”[1]1。但是,生活的意義有正確和錯誤之分,生活的真正意義在于為別人的利益奉獻自己。而持有錯誤生活意義的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一種屬于個人的意義……他們爭取的目標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yōu)越”[1]7。西比拉的悲劇人生就在于她始終把生活的意義鎖定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受到了別人的忽視和冷漠,因此竭盡全力地通過爭取優(yōu)越感得到別人的關注。無法將生活的意義定義為對他人的奉獻,始終把爭取虛假的個人優(yōu)越作為目標來實現(xiàn)個人的意義,這便是西比拉失敗的關鍵。補償自卑感需要改進的是自卑者的習慣和態(tài)度,從而適應生存環(huán)境。過度爭取虛假的個人優(yōu)越只會讓自己陷入絕境,沒有退路。
《我的光輝生涯》女主人公西比拉在愛情和婚姻上表現(xiàn)出扭曲甚至變態(tài)的心理。針對西比拉扭曲甚至變態(tài)的人格,筆者利用阿德勒的自卑理論分析西比拉身上的自卑情結和優(yōu)越情結,從而解釋她極端的世界觀和愛情觀,更進一步指出西比拉悲劇人生的心理癥結。小說中,雖然她正值豆蔻年華,但是對愛情和婚姻卻異常冷漠和抵觸。她故意用諷刺、挖苦、惡毒的言辭去激怒追求她的男人。她多次嘲弄向她求婚的霍登先生,貶低他的身份和地位以獲得報復的快感;雖然她深愛比徹姆·哈羅德,卻一次又一次地激怒他,從而得到變態(tài)心理的滿足??释斋@愛情的同時又不斷地排斥異性,貶低愛情和婚姻。這種扭曲矛盾的變態(tài)心理形成的根源在于西比拉深陷強烈的自卑漩渦中無法自拔,通過爭取虛假的優(yōu)越感麻痹自己,隔絕他人。通過分析西比拉扭曲矛盾人格形成的原因,可以幫助讀者對這個具有富有個性的叢林女孩有更深刻的認識。在看到她為了追求女性獨立、打破傳統(tǒng)性別束縛的同時,也要看到她為此犧牲愛情的悲劇命運,更要看到釀成悲劇的根源是她無法擺脫的自卑情結和優(yōu)越情結。只有找到生活的真正意義,改進生活態(tài)度和習慣,才可以徹底擺脫自卑,擁有幸福生活。
[1]阿德勒.自卑與超越[M].李心明,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
[2]Ken,Goodwin.A history of Australian Literature[M].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86
[3]弗蘭克林.我的光輝生涯[M].黃源深,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
[4]朱光潛.變態(tài)心理學派[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9:96
[5]朱振武.自卑情結:福克納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動因[J].外國文學評論,2002(3):54-58
[6]Smith,Elsie Jones.Theori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An Integrative Approach[M].Thousand Oaks:SAGE,2011
[7]雷馥源.扭曲矛盾的人格:評析《我的光輝生涯》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識[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2):72-74
[8]Jarvis,Matt.Psychodynamic Psychology:Classical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Research[M].Stamford: Cengage Learning EMEA.2004:84
2013-10-31
楊梅 (1989-),女,安徽六安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美國文學。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18
I611
A
1673-2006(2014)01-0064-04
(責任編輯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