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梅+許崇安+佘春燕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腫瘤科,遼寧沈陽 110032
[摘要] 目的 檢測癌性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及細胞凋亡情況,探討黃連素對癌性惡病質小鼠臟器功能的影響。 方法 使用小白鼠結腸腺癌細胞株CT-26皮下注射Balb/c小白鼠,構建荷瘤小白鼠腫瘤惡病質模型,將小白鼠分為3組:正常對照組、荷瘤無干預組、荷瘤黃連素干預組,連續(xù)2周記錄小白鼠飲食量、飲水量、體質量,并檢測各組小鼠肝腎功能、肝腎組織形態(tài)、肝腎細胞凋亡情況。 結果 與荷瘤無干預組比較,黃連素能明顯抑制癌性惡病質小鼠的體重下降,增加攝食量、飲水量,改善小鼠的一般狀況;減輕肝腎病理損害程度,減少肝腎組織細胞凋亡,改善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P < 0.05)。 結論 黃連素可改善癌性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減輕肝腎細胞凋亡程度。
[關鍵詞] 黃連素;小鼠;腫瘤惡病質
[中圖分類號] R7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3(c)-0029-04
Effects of berberine on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ZHANG Xuemei XU Chong′an SHE Chunyan
Department of Oncolog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11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and apoptosis in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berberine on organ function in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Methods The model of tumor-burdened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was constructed by mouse colonic adenocarcinoma cell strain CT-26 hypodermic injection in Balb/c mice. Th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tumor-burdened non-intervention group and tumor-burdened berberine intervention group. Food intake, water intake and weight of these mice were recorded for 2 consecutive weeks. Furthermor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liver and kidney tissue morphology and liver and kidney cells apoptosis in each group were detect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umor-burdened non-intervention group, berberine could obviously inhibit weight loss, increase food and water intake, improve the general condition of the mice; reduce the extent of liver and kidney pathological damage, reduce apoptosis of liver and kidney tissue, and improve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P < 0.05). Conclusion Berberine may improve 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in mice with cancerous cachexia, and reduce the degree of liver and kidney cells apoptosis.
[Key words] Berberine; Mice; Cancer cachexia
惡病質是腫瘤常見的并發(fā)癥,近80%的晚期腫瘤患者會出現惡病質,近20%的患者直接死于惡病質[1],臨床表現為體質量下降、食欲減退、疲勞、肌肉消耗、臟器功能損害,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期。黃連素作為祖國的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是毛莨科植物黃連干燥根莖的提取物之一,近年發(fā)現其具有抗腫瘤作用[2]。筆者前期研究證實黃連素能改善癌性惡病質的發(fā)生、發(fā)展,現觀察黃連素對小鼠惡病質肝腎等重要臟器保護作用,進一步明確其對惡病質的改善,并闡明其可能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小白鼠結腸癌細胞株CT-26,購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所細胞中心;雌性Balb/c小白鼠,8周齡,體重18 g左右,購于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黃連素,購自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453;ELISA試劑盒,購于英國Abcam公司;原位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德國Roche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分組 將24只小鼠隨機分成三組,每組8只,即正常對照組、荷瘤無干預組、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1.2.2 構建腫瘤惡病質動物模型 建立結腸癌小鼠惡病質模型。荷瘤無干預組和荷瘤黃連素干預組小鼠腋窩下植入小鼠結腸腺癌細胞株CT-26(植入量為1×106/0.2 mL),植入細胞7 d后肉眼可見有腫瘤結節(jié)生成,14 d的時候小鼠出現瘤塊明顯增大,小鼠消瘦,體重下降且進食量及飲水量下降,活動減少,與正常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時,進入惡病質狀態(tài),提示構建腫瘤惡病質小鼠模型成功。
1.2.3 藥物干預 接種腫瘤細胞第15天后,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給予黃連素25 mg/(kg·d)灌胃,連續(xù)15 d;正常對照組、荷瘤無干預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各組每天給藥1次,連續(xù)給藥15 d。
1.3 觀察指標
1.3.1 一般狀況 觀察小鼠毛色和活動情況。
1.3.2 體重、攝食和飲水量 每兩天用游標尺測定腫瘤的長徑、短徑并稱小鼠體重量1次,精確到0.1 g,腫瘤體積(V)的估計采用公式V=a×b2/2(a、b分別為腫瘤的長度與寬度),腫瘤重量(M)的估計采用公式M=V×F(F為實驗結束時腫瘤實際重量與體積的比值),利用體質量減瘤重來估算去瘤體重量。所有測量均在每天同一時間進行。每組小鼠同籠喂養(yǎng),提供同一飼料和飲用水,從接種第1天開始,記錄每組小鼠攝食總量和飲水總量。
1.3.3 肝、腎功能指標 給藥15 d后,各組小鼠取全血分離血清,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其肝、腎功能。
1.3.4 細胞因子 取接種15 d后動物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小鼠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濃度。
1.3.5 肝、腎組織形態(tài) 肝腎組織塊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蘇木精-伊紅(HE)染色后光鏡下觀察肝腎組織形態(tài)結構的改變并拍照。
1.3.6 肝、腎細胞凋亡指數 采用原位末端轉移酶標記技術(TUNEL) 檢測肝、腎細胞凋亡情況。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水化后,首先經1%焦碳酸二乙酯水溶液處理30 min,以淬滅內源性核酸內切酶,按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以核棕黃色為陽性,普通光鏡下每片隨機選取5個400倍視野,以陽性細胞所占百分比的平均數為凋亡指數(apoptotic index,AI)。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小鼠一般情況觀察
正常對照組小鼠毛色、活動和攝食及飲水量一直保持正常。荷瘤無干預組、荷瘤黃連素干預組小鼠在接種細胞株7 d皮下可觸及結節(jié),并逐漸長大;至第14天去瘤體重量較對照組明顯減輕,小鼠活動變得遲緩,毛色變粗糙,攝食量逐漸減少,小鼠全部進入惡病質狀態(tài)。與荷瘤黃連素組小鼠相比,荷瘤無干預組小鼠活動遲緩及攝食、飲水減少等情況越來越嚴重,毛發(fā)粗糙無光澤,精神狀態(tài)萎靡;而荷瘤黃連素組小鼠經治療后活動量和攝食量、飲水量逐漸增加,毛發(fā)逐漸有光澤,精神狀態(tài)逐漸好轉。攝食量及飲水量變化情況見圖1、2。
圖1 各組小鼠攝食量變化情況
圖2 各組小鼠飲水量變化情況
2.2 各組小鼠去瘤體重量比較
正常對照組小鼠去瘤體重量為(20.50±1.22)g,荷瘤無干預組小鼠去瘤體重量為(14.33±1.21)g,荷瘤黃連素干預組小鼠去瘤體重量為(17.33±1.63)g;荷瘤無干預組與荷瘤黃連素干預組較正常對照組去瘤體重量明顯減輕(P < 0.05),荷瘤干預組小鼠去瘤體重量明顯低于荷瘤黃連素干預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2.3 各組小鼠肝、腎功能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荷瘤無干預組小鼠白蛋白、膽堿酯酶、肌酐水平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而給予黃連素干預,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肝腎功能,與荷瘤無干預組比較,上述指標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表1 三組小鼠肝、腎功能比較(x±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 < 0.05;與荷瘤無干預組比較,#P < 0.05
2.4 各組小鼠細胞因子水平比較
血清TNF-α水平在正常對照組為(241.72±28.65)pg/mL,荷瘤無干預組為(684.12±94.87)pg/mL,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336.7±41.94)pg/mL;荷瘤無干預組與荷瘤黃連素干預組血清TNF-α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荷瘤黃連素干預組較荷瘤無干預組TNF-α水平明顯減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
2.5 光鏡觀察
2.5.1 肝組織 正常對照組:肝細胞排列緊密,肝小板清晰,細胞核清晰,胞漿均勻染色。荷瘤無干預組:肝細胞排列疏松,肝板界限不清晰,細胞腫脹,可見細胞核縮破碎,并伴有炎癥細胞浸潤,細胞呈現空泡樣變,壞死。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細胞排列相對規(guī)則,細胞仍有部分腫脹,無空泡樣變,大部分細胞核清晰可見,極少細胞核出現固縮及破碎。見圖3。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3 各組小鼠肝組織光鏡觀察(HE×400)
2.5.2 腎組織 正常對照組:腎小球和腎小管細胞漿及細胞核染色清晰,無病變。荷瘤無干預組:可見部分腎小球內胞質外溢,部分腎小管上皮細胞出現腫脹,少量細胞呈現核固縮現象,偶見炎癥細胞浸潤。荷瘤黃連素干預組:腎小球和腎小管細胞染色均勻,細胞核及胞漿著色清晰,偶見上皮細胞腫脹,細胞核少見固縮現象。見圖4。
2.6 各組小鼠細胞凋亡情況
2.6.1 肝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肝細胞凋亡指數為(5.46±0.50)%,荷瘤無干預組為(24.01±2.0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9.19±5.7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5。
2.6.2 腎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腎細胞凋亡指數為(2.22±0.59)%,荷瘤無干預組為(16.20±3.9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1.80±1.8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6。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5 各組小鼠肝組織細胞凋亡(HE×400)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6 各組小鼠腎組織細胞凋亡(HE×400)
3 討論
惡病質是癌癥晚期常見的綜合征,由于長期能量攝入不足,需消耗體內各種組織器官的蛋白質供能,致使其所含蛋白質的量下降,細胞合成DNA受阻,各種組織和器官生長發(fā)育遲緩,甚至停止,并發(fā)生嚴重萎縮和脂肪變性,造成臟器功能障礙[3]。黃連素是從毛茛科如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根莖中提取的異喹啉類生物堿,具有清火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臨床長期用于解熱、解毒、抗腸道細菌感染[4]。近年來發(fā)現黃連素還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擴張冠狀血管、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腫瘤等[5]。
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型,它所表現出的炎癥、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肌肉蛋白及脂肪組織合成減少、分解增加、體質量進行性下降、臟器功能損害和全身衰竭等與癌癥惡病質患者的表現相似[6]。本研究應用黃連素干預小鼠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提示黃連素能明顯抑制小鼠的體重下降,增加攝食量、飲水量,改善小鼠的一般狀況。
癌性惡病質往往伴有多臟器功能損害,終末期常出現多臟器功能障礙[7]。研究表明,多臟器功能損害與惡病質誘發(fā)正常器官細胞凋亡有關[8]。引起凋亡主要有兩條途徑:細胞外的死亡受體途徑及細胞內的線粒體途徑。前者主要是刺激因素激活細胞內P53、Fas、Bcl-2、NF-κB等基因,由TNF受體家族介導,使Caspase-8激活;后者是通過刺激因素影響細胞內線粒體的膜電位,導致線粒體內細胞色素C釋放, 胞內Ca2+濃度升高,pH值下降,使Caspase-9激活。兩個途徑最后都導致效應性Caspase-3活化,效應性Caspase-3、Caspase-6、Caspase-7激活內切核酸酶,使DNA鏈斷裂,最終細胞結構的全面解體[9]。文獻報道,TNF-α、NF-κB、泛素蛋白酶體參與了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生,且持續(xù)作用貫穿整個疾病過程[10]。黃連素能抑制NF-κB活性[11]。本文研究表明,黃連素能明顯減低血清TNF-α水平,減輕惡病質小鼠模型肝腎病理損害程度,減少肝腎組織細胞凋亡,改善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提高肝臟儲備能力。其機制可能為黃連素抑制調控因子NF-κB活化,NF-κB可進一步調控凋亡相關基因,致使肝腎細胞凋亡減少。NF-κB抗細胞凋亡是一個涉及多個信號通路的復雜過程,但其主要方式是通過誘導或上調抗凋亡基因的表達實現的。這些基因調節(jié)位點上有NF-κB的結合位點,他們的表達產物通過抑制細胞凋亡的死亡受體途徑或線粒體途徑發(fā)揮作用。到目前為止,研究發(fā)現,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Bcl-2家族、TRAF1、TRAF-2、JNK、c-FLIP、IEX-1L等都參與NF-κB激活后的抗細胞凋亡過程[12]。
本研究表明,黃連素口服能改善惡病質小鼠狀態(tài),改善食欲,降低體重丟失,減少肝腎細胞凋亡,保護肝腎功能。確切分子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穎杰,馬妮娜,曹邦偉.腫瘤惡病質的分子機制與其改善的策略與方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73-75.
[2] 王海燕,李玉清,王啟會.黃連素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7,29(10): 1500-1502.
[3] 張紅欣,姜達,張富同,等.實驗性癌性惡病質藥物干預研究[J].臨床薈萃,2012,27(24):2149-2152.
[4] 柴惠,余軍偉,馬建龍.黃連素對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導的炎癥作用機理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 35(4):489-491.
[5] 楊萍.黃連素臨床應用及研究的新進展[J].天津藥學,2011,23(3):69-72.
[6] 史海嶺,劉芬,郭曉軍,等.黃連素對肺腺癌A549細胞增殖、遷移與黏附的影響[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2):910-914.
[7] 吳國豪.惡性腫瘤病人惡病質發(fā)生機制及營養(yǎng)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17(2): 98-101.
[8] 周開國,何桂珍.腫瘤惡病質的機制及可能的治療[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31(1): 104-107.
[9] Mustafa K,Zafer F. Adipokines and ghrelin in gastric cancer cachexia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6):454-456.
[10] Jiang SM,Wu JH,Jia L. Intervention of Mirtazapine on gemcitabine-induced mild cachexia in nude mice with pancreaticcarcinoma xenografts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6):137-138.
[11] 孟曉軍,曾映娟,孔紅娟,等.黃連素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內皮功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5):504-505,508.
[12] 劉善浩,汪興洪.細胞凋亡抑制蛋白-2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09,13(1):54-56.
(收稿日期:2013-12-22 本文編輯:程 銘)
2.6 各組小鼠細胞凋亡情況
2.6.1 肝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肝細胞凋亡指數為(5.46±0.50)%,荷瘤無干預組為(24.01±2.0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9.19±5.7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5。
2.6.2 腎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腎細胞凋亡指數為(2.22±0.59)%,荷瘤無干預組為(16.20±3.9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1.80±1.8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6。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5 各組小鼠肝組織細胞凋亡(HE×400)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6 各組小鼠腎組織細胞凋亡(HE×400)
3 討論
惡病質是癌癥晚期常見的綜合征,由于長期能量攝入不足,需消耗體內各種組織器官的蛋白質供能,致使其所含蛋白質的量下降,細胞合成DNA受阻,各種組織和器官生長發(fā)育遲緩,甚至停止,并發(fā)生嚴重萎縮和脂肪變性,造成臟器功能障礙[3]。黃連素是從毛茛科如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根莖中提取的異喹啉類生物堿,具有清火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臨床長期用于解熱、解毒、抗腸道細菌感染[4]。近年來發(fā)現黃連素還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擴張冠狀血管、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腫瘤等[5]。
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型,它所表現出的炎癥、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肌肉蛋白及脂肪組織合成減少、分解增加、體質量進行性下降、臟器功能損害和全身衰竭等與癌癥惡病質患者的表現相似[6]。本研究應用黃連素干預小鼠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提示黃連素能明顯抑制小鼠的體重下降,增加攝食量、飲水量,改善小鼠的一般狀況。
癌性惡病質往往伴有多臟器功能損害,終末期常出現多臟器功能障礙[7]。研究表明,多臟器功能損害與惡病質誘發(fā)正常器官細胞凋亡有關[8]。引起凋亡主要有兩條途徑:細胞外的死亡受體途徑及細胞內的線粒體途徑。前者主要是刺激因素激活細胞內P53、Fas、Bcl-2、NF-κB等基因,由TNF受體家族介導,使Caspase-8激活;后者是通過刺激因素影響細胞內線粒體的膜電位,導致線粒體內細胞色素C釋放, 胞內Ca2+濃度升高,pH值下降,使Caspase-9激活。兩個途徑最后都導致效應性Caspase-3活化,效應性Caspase-3、Caspase-6、Caspase-7激活內切核酸酶,使DNA鏈斷裂,最終細胞結構的全面解體[9]。文獻報道,TNF-α、NF-κB、泛素蛋白酶體參與了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生,且持續(xù)作用貫穿整個疾病過程[10]。黃連素能抑制NF-κB活性[11]。本文研究表明,黃連素能明顯減低血清TNF-α水平,減輕惡病質小鼠模型肝腎病理損害程度,減少肝腎組織細胞凋亡,改善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提高肝臟儲備能力。其機制可能為黃連素抑制調控因子NF-κB活化,NF-κB可進一步調控凋亡相關基因,致使肝腎細胞凋亡減少。NF-κB抗細胞凋亡是一個涉及多個信號通路的復雜過程,但其主要方式是通過誘導或上調抗凋亡基因的表達實現的。這些基因調節(jié)位點上有NF-κB的結合位點,他們的表達產物通過抑制細胞凋亡的死亡受體途徑或線粒體途徑發(fā)揮作用。到目前為止,研究發(fā)現,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Bcl-2家族、TRAF1、TRAF-2、JNK、c-FLIP、IEX-1L等都參與NF-κB激活后的抗細胞凋亡過程[12]。
本研究表明,黃連素口服能改善惡病質小鼠狀態(tài),改善食欲,降低體重丟失,減少肝腎細胞凋亡,保護肝腎功能。確切分子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穎杰,馬妮娜,曹邦偉.腫瘤惡病質的分子機制與其改善的策略與方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73-75.
[2] 王海燕,李玉清,王啟會.黃連素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7,29(10): 1500-1502.
[3] 張紅欣,姜達,張富同,等.實驗性癌性惡病質藥物干預研究[J].臨床薈萃,2012,27(24):2149-2152.
[4] 柴惠,余軍偉,馬建龍.黃連素對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導的炎癥作用機理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 35(4):489-491.
[5] 楊萍.黃連素臨床應用及研究的新進展[J].天津藥學,2011,23(3):69-72.
[6] 史海嶺,劉芬,郭曉軍,等.黃連素對肺腺癌A549細胞增殖、遷移與黏附的影響[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2):910-914.
[7] 吳國豪.惡性腫瘤病人惡病質發(fā)生機制及營養(yǎng)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17(2): 98-101.
[8] 周開國,何桂珍.腫瘤惡病質的機制及可能的治療[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31(1): 104-107.
[9] Mustafa K,Zafer F. Adipokines and ghrelin in gastric cancer cachexia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6):454-456.
[10] Jiang SM,Wu JH,Jia L. Intervention of Mirtazapine on gemcitabine-induced mild cachexia in nude mice with pancreaticcarcinoma xenografts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6):137-138.
[11] 孟曉軍,曾映娟,孔紅娟,等.黃連素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內皮功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5):504-505,508.
[12] 劉善浩,汪興洪.細胞凋亡抑制蛋白-2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09,13(1):54-56.
(收稿日期:2013-12-22 本文編輯:程 銘)
2.6 各組小鼠細胞凋亡情況
2.6.1 肝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肝細胞凋亡指數為(5.46±0.50)%,荷瘤無干預組為(24.01±2.0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9.19±5.7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5。
2.6.2 腎細胞凋亡指數 正常對照組腎細胞凋亡指數為(2.22±0.59)%,荷瘤無干預組為(16.20±3.91)%,荷瘤黃連素干預組為(11.80±1.89)%,組間兩兩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見圖6。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5 各組小鼠肝組織細胞凋亡(HE×400)
A B C
A:正常對照組;B:荷瘤無干預組;C:荷瘤黃連素干預組
圖6 各組小鼠腎組織細胞凋亡(HE×400)
3 討論
惡病質是癌癥晚期常見的綜合征,由于長期能量攝入不足,需消耗體內各種組織器官的蛋白質供能,致使其所含蛋白質的量下降,細胞合成DNA受阻,各種組織和器官生長發(fā)育遲緩,甚至停止,并發(fā)生嚴重萎縮和脂肪變性,造成臟器功能障礙[3]。黃連素是從毛茛科如黃連、黃柏、三顆針等植物根莖中提取的異喹啉類生物堿,具有清火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臨床長期用于解熱、解毒、抗腸道細菌感染[4]。近年來發(fā)現黃連素還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擴張冠狀血管、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心律失常、抗腫瘤等[5]。
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模型,它所表現出的炎癥、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肌肉蛋白及脂肪組織合成減少、分解增加、體質量進行性下降、臟器功能損害和全身衰竭等與癌癥惡病質患者的表現相似[6]。本研究應用黃連素干預小鼠CT-26結腸腺癌惡病質動物模型,提示黃連素能明顯抑制小鼠的體重下降,增加攝食量、飲水量,改善小鼠的一般狀況。
癌性惡病質往往伴有多臟器功能損害,終末期常出現多臟器功能障礙[7]。研究表明,多臟器功能損害與惡病質誘發(fā)正常器官細胞凋亡有關[8]。引起凋亡主要有兩條途徑:細胞外的死亡受體途徑及細胞內的線粒體途徑。前者主要是刺激因素激活細胞內P53、Fas、Bcl-2、NF-κB等基因,由TNF受體家族介導,使Caspase-8激活;后者是通過刺激因素影響細胞內線粒體的膜電位,導致線粒體內細胞色素C釋放, 胞內Ca2+濃度升高,pH值下降,使Caspase-9激活。兩個途徑最后都導致效應性Caspase-3活化,效應性Caspase-3、Caspase-6、Caspase-7激活內切核酸酶,使DNA鏈斷裂,最終細胞結構的全面解體[9]。文獻報道,TNF-α、NF-κB、泛素蛋白酶體參與了癌癥惡病質的發(fā)生,且持續(xù)作用貫穿整個疾病過程[10]。黃連素能抑制NF-κB活性[11]。本文研究表明,黃連素能明顯減低血清TNF-α水平,減輕惡病質小鼠模型肝腎病理損害程度,減少肝腎組織細胞凋亡,改善惡病質小鼠肝腎功能,提高肝臟儲備能力。其機制可能為黃連素抑制調控因子NF-κB活化,NF-κB可進一步調控凋亡相關基因,致使肝腎細胞凋亡減少。NF-κB抗細胞凋亡是一個涉及多個信號通路的復雜過程,但其主要方式是通過誘導或上調抗凋亡基因的表達實現的。這些基因調節(jié)位點上有NF-κB的結合位點,他們的表達產物通過抑制細胞凋亡的死亡受體途徑或線粒體途徑發(fā)揮作用。到目前為止,研究發(fā)現,細胞凋亡抑制蛋白(IAPs)、Bcl-2家族、TRAF1、TRAF-2、JNK、c-FLIP、IEX-1L等都參與NF-κB激活后的抗細胞凋亡過程[12]。
本研究表明,黃連素口服能改善惡病質小鼠狀態(tài),改善食欲,降低體重丟失,減少肝腎細胞凋亡,保護肝腎功能。確切分子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馬穎杰,馬妮娜,曹邦偉.腫瘤惡病質的分子機制與其改善的策略與方法[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73-75.
[2] 王海燕,李玉清,王啟會.黃連素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7,29(10): 1500-1502.
[3] 張紅欣,姜達,張富同,等.實驗性癌性惡病質藥物干預研究[J].臨床薈萃,2012,27(24):2149-2152.
[4] 柴惠,余軍偉,馬建龍.黃連素對腫瘤壞死因子TNF-α介導的炎癥作用機理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 35(4):489-491.
[5] 楊萍.黃連素臨床應用及研究的新進展[J].天津藥學,2011,23(3):69-72.
[6] 史海嶺,劉芬,郭曉軍,等.黃連素對肺腺癌A549細胞增殖、遷移與黏附的影響[J].中國癌癥雜志,2009,19(12):910-914.
[7] 吳國豪.惡性腫瘤病人惡病質發(fā)生機制及營養(yǎng)治療[J].外科理論與實踐,2012,17(2): 98-101.
[8] 周開國,何桂珍.腫瘤惡病質的機制及可能的治療[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1,31(1): 104-107.
[9] Mustafa K,Zafer F. Adipokines and ghrelin in gastric cancer cachexia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6):454-456.
[10] Jiang SM,Wu JH,Jia L. Intervention of Mirtazapine on gemcitabine-induced mild cachexia in nude mice with pancreaticcarcinoma xenografts [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6):137-138.
[11] 孟曉軍,曾映娟,孔紅娟,等.黃連素對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內皮功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的影響[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1,19(5):504-505,508.
[12] 劉善浩,汪興洪.細胞凋亡抑制蛋白-2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09,13(1):54-56.
(收稿日期:2013-12-22 本文編輯:程 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