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雪
明初,太祖朱元璋以佛教有“陰翊皇度”之功而大加扶持。成祖踐祚之初,亦崇信佛教,并推行了一系列利用、保護和發(fā)展佛教的舉措。這些舉措的出臺,既有標舉文治,粉飾正統(tǒng)的政治需要,也有發(fā)展經(jīng)濟,振興文化的時代需要,既奠定了后世佛教政策之規(guī)模,也對此期佛教的日漸勃興提供了政策支撐和制度保障。然而,對此重要問題,迄今論者尚少,僅見何孝榮《明成祖與佛教》、才讓《信仰與扶持——明成祖與藏傳佛教》兩文,主要對成祖與佛教的關(guān)系作了初步考察?;诖耍疚臄M從制度層面,對成祖時期制定佛教政策的緣由、推行的政策及其歷史影響等予以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
一
明成祖對佛教的態(tài)度,既與當時特殊的政治氛圍、社會境況有關(guān),也與其價值取向、治國理念密不可分。
1.利用佛教教義麻痹民眾,鞏固統(tǒng)治。永樂初,民間出現(xiàn)了竭力崇奉佛老而疏于“奉先之禮”的風氣,成祖認為“蓋溺于禍福之說而昧其本也”[1](卷67,P940)。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業(yè)報輪回等觀念,確有極大的欺騙性和誘惑力,成祖亦深信佛教有天堂、地獄、善惡、報應之說,若以此誘導民眾積德行善,則“儒者乃欲姑息為治也”[1](卷50,P758—759)。可見,成祖推崇佛教,旨在鞏固統(tǒng)治,維護王權(quán),使廣大民眾忠于君上,遵守王法。
2.繼承洪武時期“拔儒僧入仕”的政策。明初,太祖撰《拔儒僧文》《拔儒僧入仕論》等鼓勵方外高僧出來做官[2](P4—6);后因懼怕精通儒學的入仕僧人會對明政權(quán)構(gòu)成威脅而一改招攬賢才的初衷,甚至不惜對見心來復、一初守仁等高僧加以迫害。成祖即位后,一反太祖的極端做法,轉(zhuǎn)而尊崇方外儒僧。永樂初,成祖聞昆澤思巴有道術(shù),“命中官赍璽書銀幣徵之”。十一年(1413)二月,昆澤思巴至京,“帝即延見,賜藏經(jīng)、銀鈔、彩幣、鞍馬、茶果諸物”,賜封“大乘法王”,“明年辭歸,賜加于前,命中官護行”[3](卷331《西域傳三》,P8575)。太倉興福寺老僧慧暕,原為一介儒生,攝于太祖對文人儒士的迫害而遁入佛門。至永樂,因“圣恩寬大,法網(wǎng)疏闊”,復為成祖征用,與修《永樂大典》。
3.僧人道衍對成祖佛教信仰的影響。靖難之役中,僧人道衍“論功以為第一”[3](卷145《姚廣孝傳》,P4081)。朱棣入祚后,授僧錄司左善事,拜資善大夫、太子少師,命其管理佛教事務,參與政事,監(jiān)修《太祖實錄》。在獨尊程朱時,道衍著《佛法不可滅論》《道余錄》等,公然維護佛教,并批駁二程、朱熹“不多探佛書,不知佛之底蘊,一以私意,出邪诐之辭,枉抑太過”[4](卷3《太宗文皇帝》,P74),“頗毀先儒,識者鄙焉”[3](卷145《姚廣孝傳》,P4081)。對于道衍的“異端”言論,成祖不僅不予懲罰,反而深表認同。道衍死,成祖破例“輟視朝二日”,追贈進封,治喪賜葬[3](同上)。
4.借助佛教鼓吹成祖繼位的合法性。為了宣揚自己以藩王入繼大統(tǒng)的合法性,成祖曾托仁孝徐皇后之名偽造《佛說第一希有大功德經(jīng)》,頒行全國,序云:“吾焚香靜坐閣中,閱古經(jīng)典,心神凝定。忽有紫光聚,彌滿四周,恍惚若睡,夢見觀世音菩薩于光中現(xiàn)大悲像,足躡千葉寶蓮華,手持七寶數(shù)珠在吾前行。”[5](P682)后又提及“今將遇大難”“后妃將為天下母”等預言,皆被序文“(洪武)三十二年,難果作,皇上提兵御侮于外”,“三十五年平定禍難,奠安宗社,臨撫大統(tǒng)”的事實所證實。后又以三子的名義為該經(jīng)作后序,繼續(xù)為其“起靖難而正大統(tǒng)”之地位造勢,以伸張其“靖難”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二
承太祖舊制,成祖因時制宜,對佛教既加以整頓和限制又提倡和保護,使明朝佛教政策至此趨于完善,漸成定制。
1.嚴格度牒制度,限制出家人數(shù)。為發(fā)展生產(chǎn),確保賦役,太祖嚴控民眾出家。人們要想獲得度牒,須通過相關(guān)考試,并符合年齡、性別、身份等規(guī)定。永樂時,“天下僧道多不守戒律”[1](卷128,P1592)。鑒于此,成祖對度牒制度加以整頓。永樂元年(1403),參照洪武舊制,“循例三年一給僧道度牒”[1](卷16,P294)。對于私自削發(fā)為僧者,成祖嚴加懲處,絕不姑息。浙江、直隸等地“私披剃為僧、赴京冒請度牒者,千八百余人”,成祖“悉付兵部編軍籍,發(fā)戍遼東、甘肅”[1](卷63,P904);次年,成祖對非法出家者,“并其父兄送京師,發(fā)五臺山做工,畢日就北京為民種田”[6](卷226《僧錄司》,P2049)。對容留假僧者,“亦發(fā)北京為民種田”[6](同上)。十六年(1418),成祖再命禮部規(guī)范度牒制度,對度牒的考試、年齡、性別、身份等進一步限制,并將度牒時間由三年一次改為五年一次(實際則由四年一次改為六年一次)[1](卷205,P2109—2110),延長了度牒周期。
2.增設(shè)僧司衙門,完善佛教機構(gòu)。洪武十五年(1382),設(shè)僧錄司,“掌天下僧教事”[4](卷2《太祖高皇帝》,P54);在府、州、縣設(shè)僧綱、僧正、僧會等司,掌寺院事務,“有司不許干預”[4](卷2《太祖高皇帝》,P55)。成祖時期,僧司衙門始設(shè)于云南、四川、青海、新疆、遼東等邊疆地區(qū)。史載:永樂五年(1407),設(shè)四川播州宣慰司僧綱司[1](卷65,P916),狹西、甘肅左衛(wèi)及莊浪衛(wèi)僧綱司[1](卷65,P917),云南府僧綱司及晉寧、嵩明、安寧、昆陽四州僧正司[1](卷65,P922);六年(1408),土魯番城僧清來率其徒法泉等來朝貢方物,命法泉等為土魯番等城僧綱司官[1](卷79,P1062);八年(1410),在貴州宣慰使司設(shè)僧綱司[1](卷102,P1330)。各地僧司衙門的設(shè)立,進一步擴大、完善了明代佛教管理機構(gòu)。
3.禁止私創(chuàng)寺院,嚴控寺院數(shù)量。洪武時,太祖在鼓勵官方修繕、創(chuàng)建寺院時,又禁止私創(chuàng)寺院。承此,成祖御宇之初,即命禮部清理釋、道二教,加以歸并,凡歷代及洪武十五年(1382)以前寺觀,“有名額者,不必歸并;其新創(chuàng)者,悉歸并如舊”[1](卷14,P249)。永樂十五年(1417),因“近有不務祖風者仍于僻處私建庵、觀,僧尼混處屢犯憲章”,乃“命禮部榜示天下,俾守清規(guī),違者必誅”[1](卷189,P2008)。這些舉措有效遏制了寺院數(shù)量,更多土地被節(jié)省出來,有利于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
4.嚴打佛教組織,凈化佛教隊伍。明初,民間佛教組織依舊存在,對新生政權(quán)構(gòu)成一定威脅,為此成祖采取果斷措施予以取締。永樂七年(1409)九月,誅江西叛賊李法良,因其“行彌勒教,流入湘潭,聚眾為亂”[1](卷96,P1268)。十六年(1418),順天府昌平縣民劉化自稱“彌勒佛下世,當主天下”,遂鼓誘民眾,相聚為亂,“事聞,悉捕誅之”[1](卷200,P2082)。十八年(1420),山東蒲臺縣唐賽兒,“自稱佛母”[1](卷222,P2193),煽動民眾,發(fā)動起義。唐賽爾起義失敗后,成祖疑其已削發(fā)為尼,混跡方外,遂下令將北京、山東等地尼姑悉數(shù)囚禁,或“命尼姑皆還俗”[7](卷55,P1314),嚴禁婦女出家。這些措施短期內(nèi)凈化了佛教隊伍,消除了佛教組織的潛在威脅。
5.編纂佛教著作,傳播佛教文化。成祖除著力于佛教制度層面的整頓外,還重視佛教典籍的編纂。永樂五年(1407),靈谷寺法會后,成祖“潛心釋典,作為佛曲,使宮中歌舞之”[4](卷3《太宗文皇帝》,P74)。八年(1410),覆刻《永樂版藏文大藏經(jīng)》,凡108帙,成祖親撰《大明皇帝御制藏經(jīng)贊》《御制后序》。十年(1412)至十五年(1417),重刻洪武時焚毀的《南藏》(又名《永樂南藏》),收錄佛典1610部,6331卷。十五年(1417),成祖“采往昔名僧功行之超卓者”[1](卷184,P1977),輯《神僧傳》,收錄東漢至元 208位神僧傳記[8](P22—26)。十九年(1421),始刻《北藏》,至正統(tǒng)五年(1440)完成。該藏經(jīng)共收佛典1621部,6361卷。此外,成祖親撰《佛菩薩贊跋》《佛名經(jīng)》《普法界之曲》《諸佛名稱歌》等與佛教相關(guān)的作品。
6.取消對寺院的限田令。洪武時期,太祖吸取元末農(nóng)民起義后寺院經(jīng)濟崩潰的教訓,嚴格限制向寺院過度賞賜土地。建文時,因“近代以來,俗僧鄙士,貪著自養(yǎng),殖貨富豪,甚至田連阡陌”[9](卷134“禮部”,P1739),惠帝采納杭州知府虞謙等人建議,令“天下僧道,每人止令蓄田五畝,無田者官給之。余有常住田悉歸官,以給無田之民”[1](卷12,P224)。永樂時,成祖反其道而行之,以“恢復祖制”之名,取消建文對佛道的限田令,“僧道限田制竟罷”[3](卷150《虞謙傳》,P4167)。
7.修建寺院,舉辦法會。永樂初,西域僧人向明廷貢奉金身諸佛之像,金剛寶座之式,成祖為此建立真覺寺。五年(1407)正月,建五臺山佛殿浮圖。九月,宦官鄭和自西洋諸國歸來,因“平服諸番風波無警”[10](卷18《盧龍山靜海寺》,P209),遂命在盧龍山麓興建靜海寺以作紀念。十年(1412),重建大報恩寺,“上薦父皇、母后在天之靈,下為天下生民祈?!盵10](卷31《重修報恩寺敕》,P276)。十八年(1420),下令預先在北京“建兩座大寺,選聰慧的僧主持”[4](卷3《太宗文皇帝》,P77)。此外,成祖還聽從鄭和等人所奏,將元天妃廟改建為吉祥寺;于明孝陵東南方向新建觀音閣;大報恩寺將告成,令以“余羨”重修回光寺[11](P105)。修建寺院之余,明成祖又多次舉辦法會。永樂五年(1407)七月,仁孝徐皇后去世,命禮部于靈谷守、天禧寺設(shè)薦揚大齋[1](卷69,P974)。六年(1408)七月,徐皇后“喪周期”,命禮部于天禧寺、朝天宮設(shè)薦揚齋醮[1](卷81,P1078)。七年(1409)七月,仁孝皇后“喪再期”,命僧道于慶壽寺、白云觀設(shè)齋醮[1](卷94,P1244)。
8.兼崇藏傳佛教,禮遇藏地僧人。洪武時期,太祖
對藏傳佛教采取了寬容態(tài)度,“惟因其俗尚,用僧徒化導為善”[3](卷331《西域傳三》,P8572),并對來朝的藏僧首領(lǐng)授予官職,命其管理西藏佛教事務。至成祖,因“兼崇”藏傳佛教,在位期間冊封了大寶、大乘兩大法王和五大教王,又“授西天佛子者二,灌頂大國師者九,灌頂國師者十有八”,至于其他禪師、僧官等,“不可悉數(shù)”[3](卷331《西域傳三》,P8577)。對于入京朝拜的藏地僧人,明成祖也禮遇有加。早在做藩王時,成祖就聽聞哈立麻“道行卓異”,并于永樂元年(1403)派遣司禮監(jiān)少監(jiān)侯顯、僧智光前往烏斯藏拜訪[1](卷17,P310)。四年(1406)十二月,哈立麻至京,成祖“躬往視之”[12](卷22《釋道二》,P126)。五年(1407)二月,哈立麻奉命率僧于靈谷寺建普度大齋,為太祖、孝慈皇后祈福。事竣,慰勞優(yōu)渥。三月,哈立麻被封為“大寶法王”[3](卷331《西域傳三》,P8573)。
9.通過佛教加強與周邊各國交流。成祖時期,重視以佛教為紐帶發(fā)展與周邊各國的關(guān)系。永樂元年(1403),派遣大天界寺住持雪軒道成禪師等人,遠赴日本宣讀成祖繼位詔書[13](P646)。五年(1407),日本國王源道義派遣僧人圭密等朝貢,成祖大加賞賜,“用示旌表之意”[1](卷67,P941)。二十一年(1423),錫蘭山(今斯里蘭卡)僧人王桑伽剌查來朝,“賜渾金纻絲衣二襲,彩幣八疋,絹十疋”[1](卷256,P2372)。次年(1424),榜葛剌國(今孟加拉)側(cè)古麻游方僧人苦剌默剌等來朝貢方物,賜鈔幣、僧衣[1](卷267,P2426—2427)。明朝與周邊國家以佛教為紐帶,積極進行雙方之間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提升了明朝的大國形象。
三
成祖時期實施的佛教政策,對永樂及此后各朝產(chǎn)生了既深且遠的影響。
1.佛教事業(yè)的進步,有利于發(fā)展經(jīng)濟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明成祖在位期間,實施增設(shè)僧司衙門、嚴格度牒制度、禁止私創(chuàng)寺院等措施,使佛教事業(yè)得到了有效的整頓和管理,僧人數(shù)量也得以有效控制;雖取消對寺院的限田令,卻不向寺院賞賜大量土地,避免了寺院成為大土地所有者,與封建國家爭奪人力和物力資源。另外,修建寺院不僅為方外僧人提供了修行安身之所,也為民眾提供了就業(yè)機會,這些舉措有利于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通過在邊疆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shè)立僧司衙門,封授藏傳佛教僧人,加強了內(nèi)地與邊疆的交流,維護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
2.佛教文化的廣泛傳播,有利于淳化民風。成祖積極提倡和保護佛教,使佛教得以廣泛傳播,“世人竭誠誦經(jīng)”[1](卷31,P561)。佛教所宣揚的因果報應、生死輪回等教義深入人心,人們樂善好施、忍受苦難的意愿也愈加強烈。同時,明廷借助佛教大力宣揚的“忠于君上,孝于父母,敬天地、奉祖宗”等觀念亦漸起成效,民風愈漸淳樸。其中,民眾的孝行尤其值得被后人傳頌。永樂七年(1409)九月,金吾右衛(wèi)總旗張法保因孝行被擢升為尚寶司丞,其祖母“嘗病劇,刲肝煮液飲之,遂愈”[1](卷96,P1270)。十三年(1415),大興縣民王萬僧人因繼母患病,“刲肝和藥以進母,服之,汗而愈”[1](卷160,P1821)。
3.佛教政策的完善,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永樂時,明代佛教政策形成定制,且對后世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影響最大者是對全國僧人數(shù)量的限定和禁止婦女出家。永樂十六年(1418),成祖對全國僧、道數(shù)額作了具體規(guī)定,“今后愿為僧道者,府不過四十人,州不過三十人,縣不過二十人”[1](卷205,P2109)。承此,宣德二年(1427)十二月,參照太宗所定僧道數(shù)額,命將“多系額外濫收,且不通經(jīng)典”的僧道行童“如例悉遣歸”,“若系額內(nèi)之數(shù),亦待五年考試給予”[7](卷34,P866-867)。正統(tǒng)五年(1440)二月,命“僧道依太宗欽定額數(shù)給度”[14](卷64,P1220)。十一年(1446),禮部尚書胡濙等請給僧道度牒,英宗命“在外府、州、縣悉遵永樂間定額”[14](卷138,P2744)。景泰六年(1455)六月,命禮部移文天下,“仍勘各寺、觀原定額數(shù)目,如有不及,給予度牒。如有數(shù)多,不與出給”[14](卷254,P5488)。天順二年(1458),因僧道“冒濫益甚”,英宗皇帝將度牒時間改為“十年一度”[15](卷114,P2064)。弘治元年(1488)閏正月,“仍將十年一度之例停止,待額數(shù)不足之日,所在官司照額起送給度”[15](卷10,P231)。弘治九年(1496),裁抑“今次所度名數(shù)”,“自后或二十年、二十五年一次開度,當度之年照例施行,庶僧道可漸復額內(nèi)之制”[15](卷114,P2065)。
此外,永樂年間,禁止婦女出家的政策漸成定制并為后朝所繼承。宣德四年(1429)六月,大興縣真元觀成志賢等請給度牒,宣宗命“遵先朝令,仍嚴女婦出家之禁”[7](卷55,P1314)。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仍禁絕婦女不許為尼”[16](卷74,P1432)。嘉靖四年(1525)十月,因“尼僧、道姑有傷風化”,世宗下令“將見在者發(fā)回改嫁”[17](卷83,P1866)。二十二年(1543)七月,申明“昔年所奉禁革尼僧圣諭,凡中外一切游聚尼僧,俱勒令還俗婚配”[17](卷276,P5405)。
縱觀佛教在明代的發(fā)展歷程后不難發(fā)現(xiàn),明初的佛教是在統(tǒng)治者的嚴密控制下成長起來的,帶有明顯的“包辦”色彩。在特殊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中,永樂一朝的佛教政策秉承太祖時期舊制,經(jīng)歷了長時期的整頓與扶持之后漸成定制,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當朝經(jīng)濟的發(fā)展、文化的傳播、民風的改善以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團結(jié)和穩(wěn)定,也為此后的各朝各代所沿用。盡管各朝在執(zhí)行力度上松緊不一,但作為“風向標”的執(zhí)行理念依然如故。因此,明成祖時期的佛教政策在明代的佛教發(fā)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1]明太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2]陳玉女.明代佛教與社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張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
[4]釋大聞.釋鑒稽古略續(xù)集[M].大正新修大藏經(jīng)本.
[5]續(xù)藏經(jīng)[M].藏經(jīng)書院版.
[6]申時行等.萬歷明會典[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明宣宗實錄[M].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8]郭朋.明清佛教[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9]徐學聚.國朝典匯[M].天啟四年徐與參刻本.
[10]葛寅亮.金陵梵剎志[M].萬歷刻天啟印本.
[11]何孝榮.明代南京寺院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12]何良俊.四有齋叢說[M].萬歷七年張仲頤刻本.
[13]任宜敏.明代佛教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明英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15]明孝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16]明憲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
[17]明世宗實錄[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影印本,1962.